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3:帶你認清「毒」食 > 為什麼牛奶和花生的黃曲霉毒素標準不同? >

為什麼牛奶和花生的黃曲霉毒素標準不同?

廣大消費者熟悉了新名詞「黃曲霉毒素」,知道它是一種「強致癌物」,在牛奶中的限量為0.5ppb(1ppb是每千克中含有1微克)。更細心的讀者還會發現,花生等食品中的毒素限量為20ppb。而且,牛奶中的黃曲霉毒素是M1,而花生等食物中的是毒性要高10倍的B1。很多讀者也就困惑了:B1比M1還要毒,為什麼限量卻還要高40倍呢?

讓我們從「限量標準」談起

有一些物質是人為加到食物中的,會起到各種各樣有價值的作用。這些物質或者其殘留物量大的話可能帶來危害。為了利用它們帶來的好處,又避免其危害,就需要找出它們「不危害健康」的用量。通常是用不同的劑量來餵養動物(稱為「實驗組」),在一定時間(比如3個月)之後,來評估動物身體的各項指標,並與不餵這種物質的動物(稱為「對照組」)相比。在所有指標都與對照組沒有差異的實驗組中,最大的劑量被稱為「無不良反應最大劑量」。把這個劑量除以一定的安全係數,就得到了針對人的「安全劑量」。安全係數是人為選擇的,用來排除實驗不確定性、物種差異以及人們之間的個體差異的影響,最典型的取值是100。各國主管部門根據人們日常可能吃到的含有這種物質的食物最大量,來設定「安全標準」。它的意義是不超過這個標準,有害健康的可能性可以忽略;超過了這個量,則「或許有危害」。

黃曲霉毒素這樣的物質適用另一種情況。它們對於食物沒有任何價值而且有害,卻是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自然產生的,實際上無法避免。如果我們要求它們為零,就意味著花生、玉米、大米、小麥等農作物幾乎無法生產,因為不可能有合格產品。

對這樣的有毒物質就只能設定一個「控制線」,在這個控制線下,所含的毒素帶來的健康風險足夠小(但無法是零);同時,目前的生產技術能夠實現,而且付出的成本社會可以承受。

食物中的黃曲霉毒素濃度很低,最主要的危害是增加肝癌的風險。在各種黃曲霉毒素的類型中,B1的致癌性是最強的。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科學家們總結出黃曲霉毒素B1的攝入量與肝癌風險的關係:每千克體重每天吃1納克黃曲霉毒素B1,每1000萬非乙肝患者中每年大致增加1例肝癌;而對於乙肝病人,則是每100萬人中每年增加3例。美國規定除奶製品之外所有食物中的黃曲霉總量不超過20ppb。在奶製品之外的食物中,黃曲霉毒素主要有4種類型,其中B1最多而且最毒。我們不妨都按B1來計算,看一下在這個「限量標準」下人們承擔的風險有多大。假設一個成年人,每天吃0.5千克花生、大米、玉米、大豆以及各種堅果,其中的黃曲霉毒素B1含量達到20ppb。其總量就是10微克。以成年人體重60千克計,其每千克體重的攝入量約為170納克。對於非乙肝病人,相當於每年得肝癌的風險增加了6萬分之一;對於乙肝病人,相當於每年增加了二千分之一。

實際上,美國人的食譜中不會達到0.5千克這些類型的食物,也不會都達到最高限量,而且這20ppb並非全是致癌性最強的B1。所以,實際的風險會比以上的估計值要小。

中國食物中的黃曲霉毒素限量是針對B1來設定的(通常B1會佔到所有黃曲霉毒素的一半以上),而且對不同的食物種類標準不同。花生和玉米以及它們的製品中限量為20ppb,與美國的總量20ppb相比,中國的標準要低一些;而大米及其製品,中國是10ppb,也就跟美國相當;其他種類(小麥、大豆、堅果及其製品),中國標準是5ppb,也就比美國標準要高。

毒素對健康的影響取決於來自所有食物的毒素總量,而不取決於它在某種食物中的「濃度」。不同食物達到同樣低的濃度需要付出的成本並不一樣。我們希望攝入總量「盡可能低」,又不至於過多增加食物成本,對不同的食物設定不同的「限量」是比較合理的做法。比如,要把玉米中的黃曲霉毒素控制到跟大米一樣(10ppb),需要的成本就要大大增加;而要小麥製品達到更低的5ppb,增加的成本依然可以接受。

這樣的限量,其實是一個「執法標準」,而並非「安全」與「有害」的分界線。當某種食物中的黃曲霉毒素達到這個「執法標準」,就會受到重視而被處理,從而不至於達到更高含量。

牛奶中的黃曲霉毒素M1是B1的代謝產物,把它控制到0.5ppb並不困難。此外,牛奶的消費量比別的食物要更大,把它的限量設得更低對於減少總的攝入量也有明顯價值。因而,世界各國基本上都採用了這一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