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3:帶你認清「毒」食 > 蜂蜜檢測,一場貓鼠遊戲 >

蜂蜜檢測,一場貓鼠遊戲

商品社會,造假與打擊造假是一場不會「game over」的貓鼠遊戲。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造假者與打擊造假者就是在「你發展,我進步」的纏鬥中共同前進。以食品行業在檢測蜂蜜的技術手段上的歷史發展為例,就能看到這個有趣的過程。

同位素檢測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糖,能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再除去百分之十幾的水,其他成分不到百分之一。這糖裡面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還有少量的其他糖類。蜂蜜的甜度、外觀基本上就是由葡萄糖和果糖決定了。

在蜂蜜中加入其他糖類來造假,不是中國人的獨創,檢測蜂蜜的造假,也不是「中國特色」的任務。

最初級、最簡單的造假可能是直接加入蔗糖水。雖然蔗糖中含有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不過是二者兩兩連接在一起的二糖,而蜂蜜中的葡萄糖和果糖是單獨存在。所以這種造假比較容易檢測,也就算是「過時」的技術了。

更新一些的造假是採用高果糖漿。高果糖漿是玉米澱粉水解之後,再用異構酶轉化得到的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在兩種糖的組成上,跟蜂蜜非常接近。所以,把高果糖漿加入到蜂蜜中,亂起真來差不多就形神兼具,為檢測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碳四植物糖的同位素檢測應運而生。

先來解釋一下這個方法是怎麼回事。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下來,轉化成澱粉。「固碳」過程有兩大類。一類叫做「碳三途徑」,多數種類的植物都採用這種途徑;還有一類叫做「碳四途徑」,光合作用的效率更高,玉米、甘蔗等作物採用這種途徑。碳三植物和碳四植物合成的澱粉以及這些澱粉轉化而來的糖,在營養和生理作用上沒有差別。但是這兩種途徑產生的糖中13C同位素的比例不一樣。實際檢測的是13C與12C比例(這一比例大約等於13C在所有碳元素中的含量)對基準的偏移。蜂蜜中的糖主要是碳三植物產生的,偏移一般在23‰~27‰,最高的甚至可達30‰。而碳四植物的糖中的偏移一般在8‰~13‰的範圍。高果糖漿或者蔗糖都來自於碳四植物。所以,如果蜂蜜中加了高果糖漿或者蔗糖,其13C同位素的偏移就會下降。理論上,通過檢測蜂蜜中13C的偏移,就可以判定蜂蜜中是否加入了高果糖漿、玉米糖漿或者蔗糖這樣的碳四植物糖。

但麻煩的事情在於,蜂蜜跟其他食品一樣,不同的產品之間有比較大的差異。比如說,如果一批蜂蜜檢測出13C同位素的偏移為20‰,那麼可以判定它是加了碳四糖。但是如果測出來是23‰,就無法知道它本來就是這個值,還是本來更高,被加入的碳四糖拉低到這個值的。換句話說,這種方法只能檢測出「碳四糖加得太多」的造假。

後來,科學家們發現蜂蜜中那點微量的蛋白質可以幫上大忙。那些蛋白質中的13C含量跟糖中的非常接近,這樣就可以用它來做標準值——即分別測蜂蜜中的糖和蛋白質中的13C偏移,如果二者接近,表示是「純蜂蜜」;如果相差較大,則說明「摻假」了。還是前面那個例子,一批蜂蜜的糖中,13C的偏移是23‰,無法判定是不是加了碳四糖,這時通過檢測其蛋白質中的13C偏移,就可以確定——如果也是23‰,那麼就說明糖中的23‰是天然值,蜂蜜是「純正」的;如果明顯高於23‰,比如是25‰,就說明糖中的23‰是被碳四糖拉低的,該蜂蜜「摻假」了。根據二者的差值,還可以計算出加入了多少碳四糖。這種以蛋白質為「內標」的同位素檢測法,對碳四糖摻假的檢測能力大大提高。根據目前的國際標準,如果檢測出來的碳四糖濃度超過7%,就是「確定摻假」;在5%~7%為疑似摻假;而低於5%,則認為是實驗誤差。

雖然碳四糖檢測也並不完美——比如新西蘭就宣稱他們的「純蜂蜜」經常被該法檢測出「摻假」。不過總的來說,也足夠用來打擊通過高果糖漿、玉米糖漿或者甘蔗糖的摻假了。

造假變變變

但如果造假者不添加碳四糖,而是添加碳三糖呢?在常規的農作物中,大米是碳三植物。通過水解大米澱粉得到的大米糖漿也是一種常規的食品原料。如果在摻入的是大米糖漿,碳四檢測就無能為力。目前使用的大米糖漿在「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的檢測下,會有一個SM-R的峰。這個峰在蜂蜜的糖中沒有。所以通過檢測這個峰,可以確定是不是存在大米糖漿。而通過計算峰的面積,還估算得出摻假的程度。

此外,甜菜也是碳三植物,碳四檢測對甜菜糖也無能為力。如果用一種叫做「β-夫喃果糖甘酶」的酶把它水解轉化成葡萄糖和果糖,那麼碳四檢測和SM-R檢測也就都會「失明」。好在蜂蜜中不含有這種酶。再建立一套檢測這種酶的方法,就可以把這種摻假方式也檢測出來。

除了這幾種檢測方法,也還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不過,就像食品檢測中的任何方法一樣,每一種方法都只能檢測某些特定的目標。當造假者「發明」出新的「造假技術」,檢測者就得跟著開發新的檢測方法。中國2011年10月出台的蜂蜜新國標只保留了碳四糖檢測,被指「變相為造假開綠燈」也不算冤枉,因為它確實只能抓住碳四糖的造假,而對其他造假「失明」了。

當然,消費者希望把所有的檢測方法都用上,用圍追堵截十面埋伏的人海戰術讓造假無所遁形。問題是,增加一項檢測,就要增加相應的成本。這些檢測方法,都需要專門的設備、專業的分析人員。作為監管體系,除了考慮「能做」,還需要考慮「可操作性」。對於增加的操作成本,歸根結底誰來承擔?這就不是技術問題了。

人們通常會關心「我如何去分辨造假的蜂蜜」。很遺憾的是,如果普通消費者能夠自己分辨真假,那只能說明造假者的水平不夠高。像蜂蜜這樣來源不同會導致巨大差異的產品,稍微有一點技術含量的造假不進行專業分析就無法分辨。對於消費者來說,只能通過選擇可靠的購買渠道,通過對商家和監管的信任來保護自己——雖然大家難以接受,但卻是很難改變的現實。

真的又如何?

蜂蜜檢測的意義在於:消費者花高價,希望買到的是「真蜂蜜」,所以監管部門需要通過保證他們買到的確實是「真蜂蜜」。如果摻了假,那就是欺詐。

不過,關於蜂蜜,還有另一個值得關心的問題:蜂蜜這東西,真的就值得買嗎?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蜂蜜的使用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美麗的傳說。收集了百花的精華,「精心釀製」成為蜂蜜的過程被無數文人墨客描述得無限美好,也就為蜂蜜增加了更多的魅力。

不過,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蜂蜜並沒有什麼令人稱道的優勢。它的主要成分是糖,從營養成分組成的角度來說,蜂蜜是一種熱量高、營養高度單一的食品。

在歷史傳說中,蜂蜜具有各種各樣的「保健」作用甚至「醫療」效果。許多人相信,那除了糖和水之外不到百分之一的成分中含有人類尚不清楚的「神奇成分」。對此,現代科學一方面試圖確認那些傳說的功能,另一方面期望分析出其中的成分。對於後者,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營養成分乏善可陳,其他有益的成分也若有若無。對於前者,研究倒是做得不少,「理想」的結果卻不多。在很多研究裡,蜂蜜的作用跟安慰劑差不多。也有一些研究,似乎顯示了「可能有用」。迄今為止,可以說得上有一些科學證據支持的,只有把蜂蜜當作藥膏,塗在傷口上促進恢復。總的來說,為了那些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所謂「保健功能」,去承受那麼多的糖和熱量,並不一定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當然,作為一種烹飪用品,它能夠給食物帶來與其他的糖不一樣的風味,自然也是無可厚非的。

雖然真正的蜂蜜是純粹的「天然產品」,不過並不意味著「絕對安全」。絕大多數的花是無毒的,但少數種類產生的蜂蜜就含了有毒成分。如果正好碰上一小批蜂蜜大量採集了這些植物的花粉,而蜂蜜又是未經處理的「原生態產品」,那麼就可能帶著一定危險性。不過,一般而言,如果養蜂的規模很大,或者大量蜂蜜彙集在一起經過了處理,那麼少量的「有毒」的蜂蜜也就會被稀釋到「無害」的含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