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3:帶你認清「毒」食 > 你喝的什麼醋? >

你喝的什麼醋?

事件

2011年8月,山西醋產業協會副會長王建忠在接受採訪時爆出:市面上的山西老陳醋95%都是勾兌醋。醋精本身不含營養成分,勾兌比例掌握不好的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山西老陳醋95%是勾兌醋」的新聞再一次引起輿論嘩然。消費者心中的醋是「純糧精製」的天然產品,不僅風味獨特,而且具有「保健功能」。「釀製醋」與「勾兌醋」,「純天然」與「防腐劑」,出乎消費者意料的真相讓人們憂心忡忡。在評析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瞭解一些醋的基礎知識。

醋是怎麼來的?

傳統的醋是用糧食發酵釀製的。糧食如高粱、大米等主要由澱粉組成,澱粉會發生層層遞進的水解。在澱粉酶的作用下,澱粉被水解成糖。在另一些酶的作用下,糖被轉化成酒精。還有一些酶,把酒精氧化成醋酸。這些形形色色的酶,可以由不同的細菌產生,不同的細菌,又需要不同的生長條件。所以,使用不同的細菌,控制不同的條件,就可以從同樣的糧食中獲得糖漿、酒或者醋等不同的產品。

除去糧食,各種果汁也可以用來做醋。果汁中的碳水化合物多數是糖,甚至不用水解,發酵起來更加方便。實際的發酵中,除了「目標」細菌,還有「雜細菌」;而同一種細菌,也會產生不止一種酶。這樣,在發酵過程中,其實是很多種轉化在同時發生。不同的原料、不同的生化反應,會產生不同的產物。不同「秘方」的發酵工藝,核心就是使用不同的原料與菌種,控制不同的條件,從而得到不同的發酵產物組成。而這些不同的組成,就構成了形形色色的「特產」。

不管哪種醋,其核心的成分都是醋酸。而其他的有機酸、氨基酸、多肽等,是每一種醋「風味」的來源。在釀製醋中,醋酸在各種有機酸中能夠成為「董事長」,但並非一統天下。其他的檸檬酸等,也會為酸味做出貢獻。

醋酸在化學上叫做「乙酸」,它的前世今生都被研究得清清楚楚,完全被化學家們玩弄於股掌之間。在他們眼裡,用糧食發酵,跟他們在實驗室裡合成,或者在工廠裡生產,並沒有實質區別。得到的乙酸本身,也完全一樣。而合成的乙酸,通常稱為「冰醋酸」,濃度更高,純度更好。所以,如果只追求醋的「酸味」,那麼用冰醋酸來勾兌,更加簡單、快捷,成本更加低廉。

不過,作為調味品的「醋」,跟提供酸味的「乙酸」,畢竟不是一回事。醋中的那些「其他成分」,在構成它的「風味」上,是不可或缺的。「勾兌醋」,可以看作是「山寨版的醋」——它一直在模仿,卻無法去超越。

公眾對「勾兌醋」的反感,主要來源於兩點:一是勾兌醋含防腐劑,「不安全」;二是它不像釀製醋那樣有各種「活性成分」,「有營養」。

防腐劑讓你害怕了嗎?

醋是一種酸度比較高的食品,多數細菌都不能在酸性條件下存活。所以,醋並沒有很大的防腐壓力。不過,它對細菌的抵抗力有多強,主要取決於其中的醋酸含量。不管是釀製醋還是勾兌醋,只要醋酸含量低,也還是有變壞的可能。所以,國家標準裡,允許釀製醋中加入防腐劑。而多數消費者,看到「防腐劑」,本能的反應就是,「危害健康」,「我不要吃」。

醋中常用的防腐劑是苯甲酸鈉和山梨酸鉀。苯甲酸鈉被認為「更危險」,偏偏它又更便宜而且用得更多,勾兌醋也就與「有害」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其實,苯甲酸鈉也算是一種安全性很高的防腐劑。在酸性條件下,它相當於苯甲酸,而它們在作為非防腐劑時確實是被一視同仁的。人體攝入相當多的苯甲酸或者苯甲酸鈉,也不會產生危害。國際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在考慮了安全係數之後,制定的安全標準是每天每千克體重不超過5毫克。這相當於,一個6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吃300毫克的苯甲酸,長年累月地吃也沒有關係。作為食品防腐劑,中國食醋中的使用標準是每千克不超過1克。如果每天喝上30克食醋,苯甲酸攝入量也只達到「安全標準」的1/10。即使再吃其他含有苯甲酸的食品,也不容易超過「安全上限」。實際上,苯甲酸在一些水果中天然存在,其含量比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允許的含量還要高。比如備受追逐的藍莓和蔓越橘,苯甲酸含量甚至比醋中允許添加的量要高幾倍。

勾兌醋真正的風險,在於冰醋酸的來源。如果是「食品級」的原料,那麼其勾兌出來的醋就沒有安全性的擔心。如果是「工業級」的原料,那麼跟任何工業級原料用於食品中一樣,都存在著有毒有害雜質的可能。

釀製醋更有營養?

至於釀製醋的「保健功能」,古今中外的確有許多傳說,不過迄今為止也沒有得到科學的驗證。它比較靠譜的「功能」是殺菌——所有的酸都具有一定的殺菌功能。古代缺乏消毒殺菌技術,用醋來清洗傷口確實有助於減輕感染,也算是「高科技」。

不過在今天,專業人士完全不建議用醋來消毒傷口或者抗病毒甚至消毒房間。在醋酸濃度低的時候,對於致病細菌的抑制也很微弱;當濃度高到有效殺菌,對人體的損害也不容忽視了。現代醫學已經有了許多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醋的治療功能也就完成了歷史使命。即使用來消毒房間,醋的作用也遠不如通常的消毒劑——即便不考慮效果,弄一屋子的醋味,也是一件影響情緒的事情。

至於釀製醋中的氨基酸、多肽、礦物質甚至多酚之類,並不是醋中特有,也只有「理論上」的功效。即使那些成分「真的有用」,考慮到人們一天的食醋量,其功效也還是無稽之談,其實際意義完全可以忽略。

問題核心:誠信與知情

所以,合格的勾兌醋與釀製醋,安全性上並沒有差異;「營養價值」上,醋本來就難以提供什麼營養。它們的價值,只是調味。

在此基礎上,再來看釀製醋與勾兌醋,問題就只剩下誠信與知情的問題。如果廠家宣稱其產品是「釀製醋」,那麼就必須提供「純糧釀製」的產品——否則,哪怕是勾兌得天衣無縫,也還是非法的。這種非法,跟安全無關,跟營養無關,就是欺騙。同樣,只要聲明了是勾兌醋,使用的原料合格,就是合格合法的產品。只要充分知情,消費者自然會在風味、價格、「相信」的基礎上,選擇自己想要的產品。

探討:如果只追求醋的「酸味」,那麼用冰醋酸來勾兌,更加簡單快捷,成本更加低廉。醋的價值只是調味,只要不那麼追求「風味」,合格的勾兌醋與釀製醋,至少安全性上並沒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