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4:需求與恐慌 > 為什麼「可能含有」? >

為什麼「可能含有」?

2011年8月,有媒體報道某公司食品包裝上出現了「可能含有(小麥、大豆、雞蛋、奶製品、魚)」的標籤,並對此提出了質疑。因為食品安全的高度敏感性,一些城市將這些使用「可能含有」標籤的食品進行了下架處理。

很快一些專業人士和媒體對此進行了澄清:「可能含有」的成分是過敏原,並非食品本身的配方所需,而是來自於加工設備中的殘留;這些殘留物含量很少,對於普通人不會有問題,但是對過敏的消費者可能有風險;廠家進行這一標注是國際慣例,除了是廠家的自我保護(避免承擔消費者過敏的責任),也是對消費者負責任的一種態度。

不過,不僅很多消費者,甚至一些所謂的「食品專家」也還是不理解: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可能含有是什麼意思?廠家怎麼能對自己的產品都不清楚「有」還是「沒有」?

一般家庭做飯,也就是一兩套廚具做各種食物。現代食品工業也是如此,一套生產線,或者生產流程中的許多設備,都需要來處理各種食物。雖然說,處理不同的材料之間會進行「充分」清洗,但是生產設備不像鍋碗瓢盆,要完全清洗「乾淨」是很困難的。設備中難免留下一些殘留。比如說,這批生產要使用花生醬,那麼清洗之後的傳輸管道或者攪拌器中,在邊邊角角的地方就難免有一些留下的。而下一品產品是傳輸攪拌蛋糕粉,那麼這些殘留的花生醬就會進入蛋糕粉中。而且,開始出來的蛋糕粉中可能會多一些,而生產了很長時間之後再出來的,可能就很少或者沒有。而且,廠家很難確定到底什麼時候出來的含有,什麼時候出來的不含有。

從技術上說,要解決這個「有」還是「沒有」的問題,可以有兩種辦法:一是一套生產線只生產一種食品,這樣不同的食品中就不會互相混入;二是對產品進行每一種過敏原的檢測。

但是,這兩種方式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即使是很大的食品生產廠,設備數也是會小於需要生產的食品種類數。如果不共用設備,就會導致大量的設備閒置。這最終必然增加生產成本。而對過敏原進行檢測,本身食品中很微量的成分的檢測就不容易,而且為了搞清哪些「含有」哪些「不含有」,還需要檢測不同時間出來的產品,這也需要顯著增加成本。

許多消費者總是認為增加成本是廠家的事情,跟自己無關。如果整個行業的生產成本都高(如果大家都需要採取上述方式之一來搞清楚「到底有沒有」),那麼最終就會體現在全社會的總體價格上。而這種價格的提高,是每一個消費者都要承擔的。

畢竟,過敏人群只是一小部分。即使在美國這樣過敏比例比較高的國家,成人中的過敏比例也只到2%左右(兒童中是5%)。具體到某一種過敏原,通常也就1%上下。因為中國對於食物過敏的診斷與預防在最近幾年才收到關注,所以還不清楚過敏比例有多高。就一般感覺,可能是比美國要低。因為那些微量的過敏原對於非過敏人群並不會帶來什麼問題,所以廠家不願意花精力去搞清楚「到底有沒有」,而選擇申明「可能有」。這樣會失去那些過敏的消費者,但是可以顯著降低食品的生產成本。不管是對消費者還是對企業,都是更加合算的。

美國傑夫(Jaffe)食物過敏研究所曾經做了一個調查,隨機從超市中抽取了近400種食物,檢測其中的過敏原。結果發現,那些標注「可能含有」的食品,大約5%確實含有,而沒有標注的也有2%左右含有過敏原。這個比例雖然不算高,但是對於食物過敏者,也是相當大的風險了。那項調查的作者還發現,那些沒有標注「可能含有」卻含有過敏原的食品,多數來自於小企業。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企業對「可能含有」的產品進行了說明,那麼沒有此標注的應該就「真的沒有」。這對於不過敏者,當然無所謂;但是對於過敏者,卻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