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4:需求與恐慌 > 導讀:有關於食品營養標籤的常識 >

導讀:有關於食品營養標籤的常識

中國開始了強制執行食品營養標籤。對於公眾健康,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不過跟國外相比,強制要求標注的項目還比較少。這裡我們以美國為例,來介紹一下食品營養標籤的常識。

在1990年代之前,美國的食品也不要求營養標籤,不過廠家可以自願標注。隨著人們對飲食健康的關注,FDA開始考慮制定統一的規範。制定統一的標籤規範的目標有三項:減少「自願標籤」的混亂;幫助公眾選擇健康飲食;促使食品企業改進配方,開發更健康的食品。1990年7月,FDA拿出了《營養標籤與教育法案》的初稿,簡稱NLEA。當年11月,這個草案被國會通過,經總統簽署而稱為法律。

美國有居民膳食指南,其中對一些重要的營養成分給出了推薦食用量,比如蛋白質和重要的維生素與礦物質等等。還有一些成分對公眾健康影響比較大,應該限制攝入,比如鹽和膽固醇等。NLEA要求對這樣的成分進行強制標注。經過後來的修訂,美國目前強制標注的有15項:總熱量、來自脂肪的熱量、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膽固醇、鈉、總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糖、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鈣、和鐵。除此以外,生產者還可以自願標注一些其他項目,比如單與多不飽和脂肪、可溶與不可溶膳食纖維、其他維生素與礦物質等。

NLEA的標注要求很全面。根據這個標籤,可以相當準確地瞭解一種食物在營養組成上的優勢與不足。這對於公眾選擇食物、制定合理食譜,確實如法案的名字所說的那樣,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這樣的標籤所用的「每日參考量」是針對全體人群平均的。4歲以上的美國人群平均每天的熱量攝入是2350大卡,但是不同的人所需要的熱量並不相同。有許多人呼籲FDA降低熱量「標準值」,向容易受到高熱量危害的那部分人傾斜。比如有人建議用針對老年女性的1900大卡作為熱量參考值。膳食指南推薦來自脂肪的熱量占總熱量的30%。如果依據這個基準,那麼每天的脂肪攝入量是60克。而如果採用全體人群平均的2350大卡,則是75克。

考慮到這些爭議,FDA最後採用了2000大卡作為基準。各種營養成分的「推薦量」中,脂肪、飽和脂肪、膽固醇和鹽等指標是「健康上限」,實際攝入越少越好。有一些成分推薦攝入量跟總熱量有關,比如脂肪和膳食纖維;而有一些跟總熱量無關,比如膽固醇和鹽。為了「教育」消費者,NLEA法案還鼓勵在標籤後面加上「營養圖譜」。這個表格分2000大卡和2500大卡,分別列出「應該低於」的脂肪、飽和脂肪、鹽和膽固醇的量,以及「推薦達到」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的量。

食品生產者從來都是「投公眾所好」,當消費者關注食品標籤的時候,生產者也就會根據它來開發產品。反式脂肪的標注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反式脂肪對健康沒有價值,多了還有害。但基於食品市場的現實,FDA並沒有禁用它,而是強制要求標注含量。因為消費者會追求反式脂肪含量「低」甚至「沒有」的食品,食品公司就有了壓力和動力去避免反式脂肪的使用。從2006年這一標注實施以來,市場上迅速出現了許多技術革新,比如低反式脂肪的氫化油工藝、高油酸的豆油等。

消費者看到的是營養標籤上的一個個數字。那麼,這些數字是怎麼來的?廠家會亂標嗎?

營養標籤只針對預包裝食品才是強制的。對於蔬菜、水果、禽肉這些「天然原料」,以及餐館食品,並不強制要求,只是「鼓勵」經銷商自願標注。

理論上說,每一分食物的這些數字都可相當精確地測量出來。但是,那樣做並不現實。首先,預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籤需要印在包裝上,在食品生產線上,包裝容器或者包裝盒需要提前製作好,不可能等到食品生產出來、檢測出結果才去印刷。其次,檢測成本比較高,很多測量需要時間,產品也不可能在生產線上等著。所以,營養標籤上的數字,都是根據配方提前做好,統一印刷的。只要配方定了,營養標籤也就定了。實際產品中,因為操作條件和原料品質的正常波動,要把營養成分的含量控制到一個非常精確的範圍並不容易。

營養標籤是為了消費者利益而要求的。如果對營養標籤的數值要求過於精確,必然增加生產的成本。成本的增加必然最終轉嫁到消費者頭上,這並不符合消費者的利益。所以,食品中的實際數值,與營養標籤上的標稱數字,允許相當的誤差。FDA的規定是,如果是強化加入的營養成分,那麼實際值必須在標稱值的100~120%之間。比如一種食品中加入了100毫克鈣來強化營養,那麼實際含鈣量必須在100到120毫克之間,低於100毫克就是虛假標注。而那些不是強化加入,而是食品原料中天然存在的成分,則根據該成分對健康的作用來設定上限或者下限。對那些需要控制的成分,比如總熱量、鈉、膽固醇等,要求實際值不超過標稱值的120%。比如,如果標注一份食品中含鈉500毫克,實際值在600毫克以下就算合格,但要是超過600毫克就是虛假標識了。而對那些「好」的營養成分,比如蛋白質、鈣、維生素等,則是要求不得低於標稱值的80%。比如,如果一種奶製品的鈣是牛奶中天然存在的,宣稱含有100毫克,那麼實際值只要高於80毫克就算合格。

對於標籤上的數字,還有一個「標注閾值」的概念。一方面,任何一種成分的檢測都有一個檢測下限,含量低到一定程度就難以檢測出準確數值。另一方面,如果一種成分的含量很少,對於健康的影響也就很小,標注出來也就沒有意義,反倒可能產生誤導。最典型的是反式脂肪,FDA的規定的閾值是每份食物0.5克,低於這個值就可以標為0。其他的各種營養成分,也都有相應的標注閾值,這也是我們看到一些食品的標籤上,有多種成分標注為0的原因。當然,標注閾值的選定是比較主觀的,像美國那個0.5克的反式脂肪閾值就被許多人認為過高。

基於這樣的規範,廠家並不需要實際測量食品的各種營養成分。每一種食品原料都有相對固定的營養成分組成,除了維生素,其他的營養成分在加工中基本上不會明顯增減,所以只要把配方輸入軟件,就可以自動生成營養標籤。對於廠家來說,幾乎不增加成本。

中國目前強制標出的只有「1+4」,即總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相比於之前「不要求標注」,這當然是一大進步。不過,提供的信息還是單薄了一些。或許在以後的修訂中,會有更多的項目被加入進去。而消費者,也就可以從標籤上得到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