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4:需求與恐慌 > 個性化尿碘檢測有多大意義? >

個性化尿碘檢測有多大意義?

經過公知媒體和「意見領袖」們的不懈努力,碘鹽被成功「塑造」成為了壟斷利益不顧人民健康的斂財工具。儘管科學界和衛生部門反覆強調「多數地區都需要補碘,而碘鹽是補碘最便捷的途徑」,許多人還是毫無根據地「相信」自己不是缺碘的人群。於是,有「專家」提出:讓醫院「開放」尿碘檢測,讓人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補碘,不就兩全其美了麼?

「尿碘」是指尿液中的碘含量。人們吃進的碘,90%以上會通過尿液排出,所以通過尿液中的碘可以推測碘的攝入情況。這也就是「專家」提出「個性化檢測尿碘」的依據。

然而,「個性化檢測」尿碘這個指標的價值很有限。即使在同一個人身上,它的波動變化也非常大。檢測前飲食中的含碘量,會直接影響到碘的攝入量。而飲食中的碘含量,又跟食物種類有關。如果食用的是碘鹽,又跟鹽的用量密切相關。檢測的是尿中的碘濃度,它還跟排尿量密切相關。喝的水多,排的尿多,尿碘含量就低。而且,一個人在不同時間排出的尿,碘含量也會相差很大。

所以,雖然尿碘含量跟碘的攝入量有關,但用個人的某次檢測來推測他長期的碘攝入情況,卻很不可靠。要推測一個人某天的碘攝入狀況,需要收集齊24小時內的尿液進行檢測。需要跟蹤相當長時期內的數值,才能夠得到可靠的結論。這樣的檢測,有多少人能夠承擔呢?

既然尿碘含量是如此「不靠譜」,為什麼學術界和管理部門又都用它來衡量碘的攝入狀況呢?

食物的含碘情況主要由地域決定,所以通常考察的是一個地區的碘攝入水平。雖然個人的尿碘含量波動很大,但是很多人的尿碘含量綜合在一起,就可以消除「個體差異」的影響,比較準確地反映總體情況。在實際的尿碘檢測中,是從一個地區的人群中隨機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進行測量,最後用所有檢測樣本的中間值,來作為這個地區的「尿碘中位數」。理想狀況依然是收集每個人24小時內的所有尿液,不過科學家們發現:只要被檢測的人數足夠多,那麼通過一定時間內的尿液測出來的中位數,也很接近通過24小時尿液得到的中位數。

也就是說,用來衡量一個地區碘攝入狀況的「尿碘中位數」,其實是被檢測的大量樣本中處於最中間的那個人的尿碘含量。雖然這個數值是一個人一次檢測的數值,但是這個數值的選擇卻要根據大量人群的檢測值來決定。它不再代表「那個人的尿碘含量」,而是代表著這個地區的「碘攝入狀況」。

當科學家們用尿碘值來衡量碘攝入狀況的時候,使用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尿碘中位數」,而不是「個人」的尿碘含量。

回到碘鹽的問題,需要強調:在碘的「充足」與「過量」之間有一個很大的緩衝區間,只要碘攝入量在那個區間就用不著擔心。世界不同機構設定的碘的「充足攝入量」基本一致,都是尿碘中位數為100(或者對應的碘攝入量150微克)。但是「安全上限」的設定則相差很大,美國是攝入量1100微克,歐盟是600微克,分別相當於尿碘值730和400。世衛組織等機構的建議則是按照尿碘中間值做出的,100~200之間是充足,200~300是過量,300以上是超量。過量可能導致敏感人群出現甲狀腺功能異常,而超量則是普通人群也可能增加風險。引發「碘鹽危害」恐慌的那篇論文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而在同期的雜誌上,一位美國學者發文表示了對該文結論的反對。他指出,1970年代,美國尿碘中間值是320左右,當時的碘缺乏病發生率是3%,而懷孕婦女的碘缺乏病發病率是1%;由於後來美國人的鹽攝入量下降以及加工食品增多(加工食品少用碘鹽),美國的尿碘中間值在1990年代以後降到了200以下;按照世衛組織的標準,這個值很充足而且合理,但這一時期美國普通人群的碘缺乏病發生率上升到了12%,懷孕婦女中的發生率也上升到了7%。所以他認為,美國人群的碘攝入量處於不足和充足的邊緣,應該增加。

如果只是從食物中攝取碘,中國的絕大多數地區都缺碘,或者「不缺」但距離「碘過量」也還很遠,加上碘鹽中的碘也到不了「過量」的地步。各個地區的碘攝入狀況應該由各地衛生部門進行尿碘檢測,並根據實際結果來調整食鹽中的加碘量。在是否補碘的問題上,「個人診斷」和「個性化尿碘檢測」都靠不住。考慮到缺碘的後果更加嚴重,除非經過醫學檢查發現甲狀腺異常,否則食用碘鹽是更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