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4:需求與恐慌 > 汞異常事件解讀 >

汞異常事件解讀

中國奶製品行業又出事了,這次是伊利的配方奶粉出現了「汞異常」。一如既往,網絡上又是一片「到底還有什麼能吃」、「只能買進口奶粉了」的喊聲。不過,這次事件跟以前的食品安全事故有所不同,因為國內外的奶粉標準中都沒有汞含量檢測。這就令人不解了,為什麼有的有害物質不要求檢測?

汞,漏網之魚?

汞是一種人體不需要的重金屬,能對人體產生危害。尤其是對孩子,很少的量就會影響發育。很多人難以理解,危害這麼大的有毒物質,為什麼奶粉中沒有限量標準,也不進行檢測呢?

跟三聚氰胺不同,汞對於食物沒有任何價值。從奶牛的飼料到最終的奶製品,任何一步都加入汞都不會為生產者帶來好處。所以,它沒有被歸入人為添加物的名單中。它的存在,完全是一種污染的的結果。

像汞這樣的有毒污染物,自然界中存在的種類數以千計。要檢測任何一種都不是難事,但是要把每一種都設定標準並進行檢測就不現實。每增加一項檢測,都伴隨著生產成本的增加,把所有那些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質都檢測一遍,那樣的成本就不是絕大多數人能夠承擔的了。

目前食品行業的做法是:分析一種食品的每一種原料以及加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評估每一種污染物可能的含量,再基於人們可能使用這種食物的最大量,來估算人們從這種食物中可能攝取的各種污染物劑量,隨後,把可能攝入的量與安全攝入量相比較,如果能佔到相當大的比例,那麼這種污染物就需要制定控制標準,並作為檢測項目,相反,如果一種食品中可能含有的污染物跟有害量相比微不足道,就不需要設定標準進行檢測。比如大米中含有砷,在中國大米是主糧,可能攝入的砷就不可忽視,所以中國標準中對砷的含量有限制。而歐美人吃的大米不多,來自大米的砷可以忽略,也就沒有制定標準。

這些評估結論不是永遠不變的。如果有新的證據改變了對某種污染物毒性的認定,或者新的原因導致污染物的含量增加,就可能改變評估結果,增加對應的檢測項目。

而汞雖然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但除了重度污染的地區(比如開採中的金礦附近),一般含量都很低。正常牛奶中汞含量未必比母乳中的更高,因此經過奶酪生產、分離得到乳清粉後,再用於配方奶粉中,很難發生汞含量異常的情況。所以,以前會認為配方奶中不會出現過多的汞,也用不著設定標準並進行檢測。

目前還不清楚伊利乳清粉汞含量很高的原因。無論如何,這說明以前認為的「配方奶粉中不會出現汞異常」是有問題的,為排除這種隱患,此後很有可能會為它設定一個限量標準,並進行要求進行檢測。

自留地靠譜嗎?

「汞異常」事件一出,許多人大罵廠家沒有對產品進行檢測,對於食品標準中沒有汞含量檢測更是不可理解。實際上,現在各種食品的安全檢測少則幾項,多則幾十項,增加一項汞檢測當然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即使檢測幾十項,比起可能存在的成百上千種有害物質來,也還是很少的一部分。今天出現「汞異常」,我們可以增加一項檢測,明天完全可能出現其他的異常。且不說我們能否承擔檢測的成本,從技術上也永遠無法把所有的可能都檢測一遍。

這樣一來,人們不免困惑:如果不檢測,如何來保證食品是安全的呢?

不如從吃自己種的米飯開始吧。我們在田里種出水稻,收割回來,曬乾,加工成大米,然後存放起來,每天淘米、煮飯。如果有吃不完的,就存放起來下頓再吃。這個過程中,如果稻穀沒有及時曬乾,可能會發霉,要把發霉的扔掉;大米存放中可能被蟲蛀,可以把生蟲的拿去餵雞;如果沒吃完的米飯餿了,我們也知道它不安全了。

這個過程中,看稻穀是否發霉、大米是否長蟲、米飯是否變餿,相當於幾項基本的檢測,除此之外,我們沒有再做其他的檢測,不會去追究砷是不是超標、黃曲霉毒素是不是存在、其中有沒有三聚氰胺……但是我們相信自己的米飯是安全的。

必不可少的安全檢測

其實,現代食品工業只是把這個流程規模化、集約化而已,其保障安全的思路大致也是如此。所確定的那些檢測項目,作用就相當於看看是否發霉、是否長蟲、是否變餿等「最可能出問題」的地方。但是大米中的砷是可能超標的,黃曲霉毒素也完全可能存在,就連危險的三聚氰胺,誰又敢保證沒有呢?我們之所以不檢測也相信它們沒問題,是因為我們相信自己的土地沒問題,因此不會砷超標;我們及時收割及時曬乾了稻穀,所以不會明顯長出黃曲霉;我們自己經手的糧食,沒有往裡加三聚氰胺……

現代食品工業也是如此。安全食品,主要是通過過程控制來實現,檢測只是一種輔助措施,其目的是確認生產過程沒有問題。當然,食品工業不可能從田里到餐桌,都由一個人或者一個企業來控制。越發達的食品工業,分工就越細,環節就越多。實現良好的過程控制,需要良好的社會生產機制來實現。在一個企業之內,這就是「良好生產規範」(GMP)。

每一個企業,都只是食品從田間到餐桌的一環。它從上游企業獲得原料,經過加工之後,賣給下游企業。從保障安全的角度說,它只需要確認購買的原料是合格的,並在自己的加工範圍內遵循GMP就可以了。以汞為例,如果包括水在內的各種原料中汞含量都正常,自己的加工中又沒有添加汞,那麼最後的產品中就不會出現「汞異常」,也就沒必要去檢測。如果直到奶牛飼料的那一個環節都都能做到,即使不用檢測,我們也可以相信最後的產品中汞不會「異常」。

細菌則不同,它是無處不在的,加工中可能會引入細菌,細菌也會增殖。除了在生產過程中通過GMP來控制細菌,還需要對終產品進行細菌檢測,確保合格。因為細菌毒素是由細菌產生的,如果細菌得到了合格的控制,細菌毒素就不會大量產生,也就沒必要一定去檢測。

這樣,每一個環節的企業都遵循良好的生產控制,並執行必要的檢測,那麼那些「正常情況下不會出問題」的項目也就用不著檢測。每一個環節的企業都這麼做,也就保證了從田間到餐桌的整個流程中,食品都按正常的方式去生產。

盤根錯節的產品鏈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企業自己有動力搞好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如果某一個環節的企業弄虛作假,那麼就有可能導致它下游的企業跟著出事。大家熟悉的例子是塑化劑。正常情況下,它不會被加到食品中,不管是企業還是主管部門,也就不會去進行檢測。但是一個生產「起雲劑」的企業非法生產,就導致後續的幾百種產品被波及。三聚氰胺的情況也是如此。對於奶粉中的汞超標,有關方面還沒有公佈事故根源,一種合理的猜測是,奶牛吃了汞含量過高的魚粉,導致牛奶中的汞含量過高。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不僅僅是奶粉,從奶牛開始的鮮奶、奶酪、乳清粉以及由它們衍生出來的其他食品中,也可能會有「異常」的汞。只是這些產品都沒有進行汞的檢測,是否「異常」也就不得而知。

現代食品之所以容易出現大規模事故,除了企業規模大的原因,也跟分工細化、環節多有關。一個小企業小作坊,出了問題很難引起關注,而大企業一出問題就規模巨大,也就引發了「出問題的都是大企業」的錯覺。

避免這類問題的出現,監管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但是監管永遠不可能去檢測管理每一批食品、每一個環節。監管的意義只是作為一種威懾,迫使企業去遵守生產規範。對於大企業來說,除了監管,消費者「用錢投票」的壓力其實更加現實。國外的大食品企業,除了對自身的生產和質控有嚴格要求,還往往對原料供應商的生產有嚴格要求。國外有多種信譽良好的第三方認證體系,很多著名的食品企業不僅對於原料有各種檢測要求,還要求原料供應商通過特定的生產過程認證。這些檢測要求和生產認證,往往比政府要求的還要嚴格。

這麼嚴格地追求食品安全,不是因為他們更有道德——在商業領域,盈利才是根本,道德從來都靠不住。只不過,在一個規範而完善的市場裡,執行這些嚴格的措施才能保障一個企業能夠賺取更多的利潤。而中國的食品行業,還處在無數小企業小作坊的階段。即使是那些所謂的「大企業」,也還處在拚命壓縮成本、致力於價格競爭來擴大市場。這樣的「大企業」,就像用小舢板拼湊起來的大船,雖然可以載很多東西,但是無法成為航母。在一個完善的市場裡,領頭的那幾家企業能做到「用品牌留住顧客,靠價格保證盈利」。這樣的企業,自然會主動地用比國家標準更嚴格的規範來進行生產。

事件回顧

2012年6月12日,中國質檢部門檢測了伊利集團40個批次的奶粉,其中有2個批次的汞含量「異常」,即比通常的含量明顯要高。但是國內外的配方奶粉標準中都沒有汞含量的規定,也就無從談起「超標」的問題,只能說「異常」。質檢部門的結果發佈後,伊利宣佈召回那些批次的奶粉。主管部門沒有對伊利做出任何處罰,這讓許多人不滿。

鑒於世界其他各國都沒有設定奶粉中的汞含量標準,中國不設也算正常。可既然沒有國家標準,也不要求檢測,伊利沒有檢測也就不違法。從程序上說,主管部門和伊利都沒有不當之處。

但不違法並不意味著就可以推脫責任。保證食品安全是生產者的責任,伊利的產品出現問題,不管原因如何,都需要承擔後果,從這點上說,他們承認問題、召回產品的態度還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