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的真相4:需求與恐慌 > 「高檔礦泉水」為何問題頻出? >

「高檔礦泉水」為何問題頻出?

依雲礦泉水又出問題了,而此前依雲礦泉水已經多次因為菌數超標而上榜。這次是亞硝酸鹽超標。廠家的答覆是出問題的那批水進貨渠道不可靠,而他們的產品「不經過物理或者化學處理,不與人接觸」,所以不會有問題。

作為飲用水世界裡的「高檔產品」,依雲礦泉水受到許多吹捧,為什麼還會頻頻出現問題呢?

按照國家標準,礦泉水應該直接取自未經污染的水源,除了二氧化碳不能加入其他物質,並且在鋰、鍶、鋅等七項礦物質指標或者二氧化碳含量中至少有一項達到特定含量。這是「營養」方面的要求。此外,還設置了近30項「安全指標」,亞硝酸鹽就是其中的一項。

一提起亞硝酸鹽,許多人就會想到「不法商販」用它來防腐。所以依雲水的廠家用「不經過物理或者化學處理,不與人接觸」來回復質疑,也算是「對症下藥」。其實亞硝酸鹽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化肥的使用會帶來大量的硝酸鹽,即使是沒有農業的地方各種綠色植物中含有大量硝酸鹽。硝酸鹽在自然界中也可以轉化成亞硝酸鹽。所以,「天然礦泉水」中含有亞硝酸鹽絲毫不令人驚奇。

除了亞硝酸鹽,天然礦泉水中還可能含有鉛、汞、鎘、砷等重金屬毒物。它們對於健康沒有價值,而量大了會有明顯危害,所以理想的攝入量應該是零。不過,由於它們在天然存在,「零」是不可能達到的標準。它們的含量取決於水源,合格的礦泉水中它們的含量會很低。此外,飲用水只是人體攝入它們的來源之一,其他的食物也可能含有這些有毒元素。所以,國家標準對它們的限制其實不是水「安全」還是「有害」的界限,而是一個「控制標準」。意思是這個標準可以實現,在此標準下對人體貢獻的有毒物質量比較小,對健康的影響可以忽略。

就亞硝酸鹽而言,美國環保署規定的每升飲用水不超過1ppm(1ppm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毫克)。而中國的純淨水沒有這項指標,在天然礦泉水中的限量是每升0.1ppm。根據國外對天然水源的檢測,0.1ppm的標準並不難滿足。依雲礦泉水卻超過了這個標準,還是很令人驚奇的事情。如果這其中沒有檢測方面的失誤,那麼他們的水源就實在很成問題了。

對於礦泉水來說,細菌超標是更容易出現的問題。合格的礦泉水中不應該檢測出細菌。在合格的水源中,這條要求也不難滿足。但是,細菌畢竟是自然界中到處存在的,在沒有防腐措施的情況下還能夠進一步增殖。礦泉水的「天然」標準要求它既不能進行滅菌,也不能加入防腐物質。在包裝的時候,如果存在少量細菌,那麼在後來的儲存、運輸、分銷過程中,它們就可能「成長」起來,導致「超標」。而通常所說的「純淨水」,會經過殺菌處理,細菌超標的可能性就還要小一些。

生命活動離不開水的存在,它是人體的六大必須營養成分之一。因為它的重要性,也就有許多人相信「好水」能夠具有各種「保健功能」。關於水的忽悠從來不斷,諸如磁化水、小分子團水、月子水等等層出不窮。「天然礦泉水」是最有群眾基礎的「保健水」,依雲水有就是依靠這樣的群眾基礎而超越了水本身,成為了「現實身份」的標籤。不過,這一群眾基礎只是基於美好的「願望」,並沒有理論或者實際的證據來支持。

其實,水就是水。礦泉水中含有一些微量元素,這些元素可能是人體需要的。但是飲用水只是人體攝取它們的一個來源。與食物相比,它們並不見得是一個好的來源。另一方面,人體對這些礦物質的需求也不是越多越好。當然,它們的存在對於口味有一定的影響,有些人能夠喝出礦泉水「更好喝」,也不見得全是心理作用。「XX山泉有點甜」固然是誇張,不同的礦泉水喝起來口味略有不同倒也可以理解。

結論

作為食物,水的使用價值就是解渴,前提條件是安全。天然的礦泉水,不管它來自哪裡,不管它賣得多貴,在這兩方面都沒有特別之處。普通的水,經過規範的淨化處理,只要各項指標符合國家標準,對身體的作用跟「高檔」的礦泉水就不會有實質上的差異。當然,作為消費品,水也可能具有其他的附加功能——就像LV的包,用來顯示身份當然「很有用」,如果用來裝東西的話就跟驢牌編織袋沒有區別。喝水也是如此,人體對於水的需求,只是像包用來裝東西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