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救護車到來前,你能做什麼? > 第一章 猝死:事發突然,鬼門關上拉人 >

第一章 猝死:事發突然,鬼門關上拉人

30歲就掛了,歎人生之須臾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很多人認為,只有中老年人才會猝死,其實並非如此。事實上,現在猝死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我第一次單獨執行急救任務,是調入北京急救中心工作不久,搶救一個年輕的小伙子。當時,年輕人猝死很少見,你想啊,他才30多歲。所以,那次猝死急救的經歷,我一直記得很清楚。

那是6月下旬的一個清晨,天剛剛亮,我接到調度的指令出車了。當時大街上的人和車極少,不像現在,晚上在馬路上行駛的車輛比過去白天的都多。我們的救護車很快來到一個胡同口,接應救護車的人上了車,他邊指引著道路邊對我說:「我看夠嗆,人已經沒氣兒了。」

通過介紹,我瞭解到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當天早上5點多鐘,家屬起來解手時,發現自己的丈夫不在床上,走到外屋一看,人在地上躺著,怎麼叫也叫不醒,於是趕緊跑到院子裡高聲呼叫四周的鄰居。院裡的幾家鄰居都從睡夢中驚醒,跑出來一看究竟。有的鄰居一看就明白了,趕緊打了急救電話。

我們一行人下了車,提著搶救設備迅速跑進院子。到了患者家一看,兩間平房,一個30多歲的小伙子躺在外屋地上,旁邊站著他的愛人,還有個小男孩,看起來也就三四歲,蹲在旁邊看著,似乎還不懂發生了什麼事。屋裡屋外圍了好多人,都在一邊兒看著,沒有一個人上去搶救。

我快步上前,蹲下檢查患者。當時,患者已經意識喪失,面色、嘴唇青紫,呼吸、脈搏和心音也沒有了,身體已經冰冷,身體的低垂部位(人在平躺時挨著地板的部位)已經出現了暗紅色的屍斑,四肢所有的關節都已不能屈伸。要知道,猝死患者出現屍冷、屍斑、屍僵,意味著已經沒法搶救了。

我起身告訴站在一旁的家屬:「患者已經死亡,遺體已經僵硬了,死亡時間最少也有一到兩個小時了,救不了了。」

話音剛落,家屬放聲大哭,小男孩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可能是被母親突然的大哭嚇著了,驚恐地抱著她的腿,邊哭邊說:「媽媽,別哭,媽媽,別哭……」孩子一邊哭著一邊哄媽媽。

一旁的鄰居有的哀求我:「大夫,您救救試試,萬一能出現奇跡呢。」也有人說:「還救什麼呀?人都僵了,救也白救。」

後來,等大家平靜下來,我跟大家說:「這個小伙子是猝死的,猝死雖然危險,但也不是不可以起死回生。」

大家眼睛一亮,彷彿看到了希望。

我解釋說:「人的心跳、呼吸停止的時間如果不超過4~6分鐘,是很可能被救活的,一旦超過了,腦組織就會發生永久性的損害;如果超過10分鐘,人就腦死亡了,根本不可能救活。如果我們把握好這4~6分鐘,積極地進行施救,就可能讓患者活過來,所以那4~6分鐘很重要。現在,這個患者已經出現屍僵,一般人在死亡2~4小時後會出現屍斑、屍僵,這和環境、溫度有關係,冬天出現得早些,夏天出現得晚些。所以,這個患者最起碼在2個小時前就已經死亡了,現在搶救也不可能再出現奇跡了。要是有人懂點心肺復甦的知識,在發現患者時就進行施救,這個小伙子說不定有可能被救活!」

周圍的鄰居有的默不作聲,有的點頭稱是。隨後,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議論著,向我介紹了情況,我才知道,這個外表強壯的小伙子平時又能吃又能睡,又抽煙又喝酒,力氣大,脾氣也大,夜裡睡覺鼾聲如雷,鄰居在院子裡都能聽到他的鼾聲。

我又問:「那他平常有什麼病嗎?」

大家異口同聲:「沒什麼病,平常身體挺棒的。」

不過,聽他們說,小伙子的父母都有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他母親前幾年患腦血栓,至今生活不能自理,他父親去年曾因急性心肌梗死在阜外醫院搶救,差點兒死嘍。

根據大家提供的情況,我推測那個小伙子多半是心源性猝死,因為他家裡有心血管病病史,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平時看起來很健康,也要特別注意心血管病和猝死的發生。

那天我們返回急救站的時候,太陽已經很高了,司機熱得滿頭大汗,我卻感到手腳冰涼,而且心裡更涼,特別難受。那個小伙子的死雖然和我沒有關係,但當時我自己也30多歲,和他是同齡人,突然間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再回想他那個小家,家裡擺設雖然很簡陋,但收拾得井井有條、乾乾淨淨,特別溫馨,能感覺到是個很美滿的小家庭。這飛來的橫禍,留下了孤兒寡母,真讓人心碎……

現在算來,當初那個小男孩如今也應該40歲上下了,可能他早已娶妻生子,孩子也正該上小學,他母親如今也該有60多歲了。雖然他們母子倆長什麼樣我早已忘記了,但那天早上發生的事,我依然清晰地記得。

「病魔之首」:好大的來頭!

從事急救工作30多年來,這種猝死事件每天都在發生,很多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尤其是最近10年,由於工作壓力大,年輕人猝死比起我剛到北京急救中心那會兒,真是多太多了,中老年人猝死的情況就更多了。

那麼,究竟什麼是猝死呢?

猝死,僅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突然死亡的意思,是指「貌似健康或病情基本穩定的患者在發病後6小時內,發生突然、意外、自然的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約占80%以上,在發病後1小時內就死亡。

「發病後6小時內」是我國的規定,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規定相同,其他國家或地區還有規定為12小時、24小時的。時間不是絕對的,僅作為參考。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先生從上午開始發病,感到後背疼痛,直到下午6點多死亡,時間早超過6小時了,更不用說1小時了,但他依然是心源性猝死,而我們業內的人都認可這種判斷,並沒有為此而爭論。

其實,判斷猝死最關鍵的依據在於它的三大特點:突然、意外和自然。

「突然」表示急驟,「意外」表示預料不到,這兩個詞幾乎不用解釋,幾歲的孩子都明白是什麼意思,而「自然」死亡大多數人就未必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自然」死亡,指的是由於各種疾病導致的死亡,符合生命和疾病自然發生、發展的規律,沒有暴力干預而發生的死亡,不包括由於疾病以外的各種原因導致的死亡——「非正常死亡」,也叫暴力性死亡,諸如觸電、溺水、刎頸、自縊、急性中毒、車禍、高空墜落、工傷事故、自殺、他殺等。

在人類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發性、緊迫性、凶險程度和後果而言,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疾病能夠與猝死相比,所以它又被列為「病魔之首」。

臨床上,猝死可分為兩大類,即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所謂心源性猝死,也稱為心臟性猝死,指由於心臟原因導致患者突然死亡。患者以前可能患有心臟病,也可能並無心臟病史,但從發病到死亡可在1小時內瞬間斃命,這類患者在所有猝死患者中所佔比例最大。

一般來說,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心臟疾病有兩類,一類是冠心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嚴重類型,是導致猝死的第一原因,占猝死總數的80%~90%;另一類是除冠心病以外的各種心臟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臟瓣膜病、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先天性與獲得性Q-T綜合征、Brugaba綜合征……

所謂非心源性猝死,也稱非心臟性猝死,指患者因心臟以外的原因導致的突然死亡,佔全部猝死的10%~20%。

我常說:「猝死是對人類和醫學的瘋狂挑戰。」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急救任務最大的特點就是突發性強、時間緊迫,而猝死又是急中之急、重中之重、險中之險,挽救生命的黃金時間往往就在數分鐘之內,這就要求急救人員要及時到達現場,快速準確地進行判斷和施救。要說最能體現「爭分奪秒」的,就是搶救猝死的患者了,這也充分體現了「時間就是生命」的急救醫學原則。

有些猝死發生前會有徵兆

雖說猝死來得突然,猝不及防,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有些猝死患者在事發前,身體會發出預警信號,只是很多人並沒有接收到並重視這些重要的信號。

這讓我想起搶救北京市副市長李潤伍的事。

1995年11月2日,北京市政府準備在上午9點召開一個會議。當時,參加會議的各局委辦的人員都已經到了,會議即將召開。李其炎市長、張百發常務副市長和李潤伍副市長在會場旁邊的小會議室先碰了個頭,然後李其炎市長起身說:「咱們過去吧。」張百發副市長也跟著站了起來,但他們兩個人發現李潤伍副市長坐在沙發上,一動不動,沒有反應,就一起大聲叫他:「潤伍,潤伍!」這時,時鐘指向了8時58分。

李其炎副市長急忙推開門,大聲問在外面等待開會的人:「誰帶了治心臟病的藥?」市檢察院的一位領導連忙掏出隨身攜帶的硝酸甘油,遞給了李市長,李市長親手把藥片塞進了李潤伍副市長的嘴裡。與此同時,張百發副市長吩咐工作人員分別給市政府醫務室和急救中心打電話。

我奉命趕赴市政府搶救李副市長,救護車在9點10分趕到,事發現場在市政府的一個小會議室,外面圍滿了人。見我們來了,他們立即給我們閃出一條路,我們快速跑到了患者身邊。市政府醫務室的姜主任正跪在地上給患者做胸外心臟按壓,患者已經沒有心跳、呼吸,我和護士立即給藥、進行氣管插管,心電監護儀顯示的是一條直線,我們竭盡全力地搶救患者,同時聽張百發副市長介紹病情。

經過按壓、人工呼吸、糾正酸中毒等救治,患者幾次出現「心室纖顫」的心電圖圖形,每次及時除顫,又都馬上變成了「直線」。又過了10多分鐘,學醫出身的何魯麗副市長也趕了過來,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著名急救專家李宗浩教授也趕到了現場,北京醫院、北京同仁醫院的專家們也前來增援。幾家著名醫院的專家全力以赴,患者始終都沒有任何反應。張百發副市長小聲對我說:「10點鐘那會兒,我看就沒戲了。」我說:「我一進門兒,不就說百分之百沒戲,百分之百努力嗎?」其實,在場所有的醫生、護士和大部分人早已心照不宣,就是都不願說出口。

最後,在場的專家和領導決定,把患者就近送往北京同仁醫院繼續搶救,在場的醫生有的互相對視一下,都能讀懂對方的意思,而這時已經是11點多了。當然,最後的結果完全是意料之中的:56歲的李潤伍副市長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其實,李潤伍副市長的猝死早有預兆,聽他身邊的工作人員說,在發生猝死的前幾天,他一直感覺身體不適,渾身沒勁、胸悶,呼吸也不如以前順暢,還有些心慌。他曾在去開會的路上讓司機停車,吸了一會兒氧,感覺好些了才又繼續趕路。後來,有一次正在開會,李潤伍副市長突然意識不清,「出溜兒」(方言,「迅速滑動」的意思)到桌子底下……大家一直勸他去醫院看看,他總是說:「等把北京今年冬天供暖的問題解決了再去看。」結果,還沒有等到那一天,他就與世長辭了。所以,大家平時一定要引起注意,身體突然出現不適,突然出現一些以前從來沒有過的症狀,一定要盡快去醫院看一看,不能不重視。

一些患者在猝死前沒有徵兆,這種情況防不勝防。而李副市長恰恰在發生猝死前有明顯的徵兆,但沒有重視起來,最終沒能夠躲過這一劫。我在搶救李副市長的時候,聽到旁邊的多個工作人員說「他是累死的」。磨刀不誤砍柴工,有病及時看,或許就可以避免或減少猝死悲劇的發生。

事實上,引起猝死的絕大多數急症都有比較典型的表現,或是明顯的警示信號,而有一些信號則容易被大家忽略,或引起誤診。如果遇到以下情況,患者身邊的人應該在對患者進行力所能及的搶救的同時,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

·胸痛

胸痛最危險、最多見的情況為急性心肌梗死。其實,胸痛不僅限於心臟病,很多疾病都可以表現為胸痛。只要是胸痛,人們肯定首先會想到心臟病,這樣一般就不會漏掉了。但是如果心臟病出現不典型的症狀,往往就不會引起重視,這就很可能把急性心肌梗死給漏掉,而導致猝死。關於急性心肌梗死典型的和不典型的表現,我將在下一章進行詳細的介紹。

·呼吸困難

突然發生的呼吸困難往往也是很危險的,如急性左心衰、重症哮喘、氣胸等都能導致呼吸困難,可迅速危及生命。

·心慌

患者突然出現的心率加快,尤其超過140次/分鐘,可見於室上性心動過速。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發作時間稍長,可導致頭暈、暈厥、胸痛、血壓下降,甚至休克。如果在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時,心率突然超過100次/分鐘,也可能是更加危險的室性心動過速,出現室性心動過速則預示著可能發生猝死。如果患者心率突然低於60次/分鐘,尤其低於50次/分鐘,可能是嚴重的心臟房室傳導阻滯,尤其在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時心率減慢,也是猝死的危險信號。

·劇烈頭痛

平日有高血壓的患者突然劇烈頭痛,並伴有嘔吐,可能將要發生或已經發生了急性腦血管病,很容易導致猝死。

·肢體癱瘓

可以是一側肢體癱瘓、一個肢體癱瘓、雙下肢癱瘓、四肢癱瘓,這些說明患者發生了急性腦血管病或神經系統的其他嚴重疾病,也是猝死的危險信號。

·昏迷

患者突然發生昏迷,也就是「怎麼叫也叫不醒了」,可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臟驟停、急性腦血管病、顱腦損傷、低血糖症、各種急性中毒等急重症。

·抽搐

可能是癲癇大發作、癔病、小兒高熱驚厥等,也可見於心臟驟停的瞬間。很多有心臟病的老年人長時間做一件事,比如打麻將,再加上天氣悶熱、空氣不流通,很容易出現抽搐、滿頭大汗、臉色發白,繼而出現猝死。也有年輕人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突然的劇烈運動導致抽搐,繼而出現猝死。

·急性腹痛

可見於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穿孔、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腸梗阻、宮外孕破裂等,上腹痛還可見於急性心肌梗死。其中,急性出血性壞死型胰腺炎、宮外孕破裂、急性心肌梗死均可迅速危及生命。此外,還有主動脈夾層和嚴重的肺梗死等,這類腹痛的患者可發生心跳驟停。

·窒息

可見於氣道異物阻塞、喉頭水腫、頜面部及頸部損傷等,因為肺部與外界不能進行正常的氣體交換,從而發生缺氧。患者可出現劇烈嗆咳、呼吸困難、面色青紫或蒼白、煩躁不安、意識障礙、呼吸和心跳停止等。

·其他情況

如血壓突然急劇增高,可能會導致急性腦血管病、急性左心衰等;血壓急劇下降,應考慮發生了休克。嘔血可見於消化道潰瘍、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咯血可見於肺結核等,這些都可因出血而導致休克或窒息,繼而危及生命。突然發生頭暈、眩暈(感覺周圍景物旋轉或自身旋轉),可見於急性腦血管病等。還有各種急性中毒、觸電、溺水、自縊以及其他一些發病突然、症狀明顯、痛苦較大的緊急、嚴重情況。

有統計顯示,在所有的猝死患者中,大約90%發生在醫院以外的各種場合,只有少數猝死發生在醫院裡。其中,65%的人死於發病後的15分鐘內,而恰恰他們來不及去醫院,救護車也不可能在4分鐘內到達患者身邊,所以就死在了醫院以外的各種場合;其餘35%的人死於發病後的15分鐘至2小時之間,顯然有一部分患者也是來不及去醫院而猝死在發病現場或去醫院的途中,那兩個小時來得及嗎?當然來得及,那為什麼還死在醫院以外了?往往是因為患者的表現不典型,沒有引起患者和家屬的足夠重視。比如侯耀文先生,因為當時他不是胸痛,而是後背痛,就沒能充分重視起來,結果發生了猝死。

@急救醫生賈大成暖心提醒

高危者不自廢,吉凶就是一步之遙

曾有人問過我:「賈大夫,你能不能預測一下,我會不會猝死?什麼時候猝死?」每次我都斬釘截鐵地回答:「不能!我不是神仙,預測不了。但我能判斷一個人屬不屬於猝死的高危人群。」

如果一個人屬於高危人群,猝死的發生率自然就高。哪些人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呢?

·50~70歲的中老年人

隨著人口壽命的延長和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我們國家與發達國家的情況也會漸趨一致,將面臨或經歷冠心病發病的高峰期。整體而言,中老年人的發病率高於年輕人,年輕人高於未成年人。實際上,根據我這麼多年的經驗,猝死發生率最高也是我見過最多的,是50~70歲的中老年人,其次是40~50歲的人,之後才是40歲以下和70歲以上的人。

·家族慢性病史人群

父母有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家庭,子女得這些病的概率就高;反之,父母沒有這些病,子女得這些病的概率就低。以冠心病為例,冠心病不是遺傳性疾病,但有遺傳傾向。與其說冠心病有家族性遺傳傾向,不如說是冠心病的其他危險因素在起作用,如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肥胖症等。

另外,更多原因可能是,一個家庭的成員由於長期在一起共同生活,有相同或相近的生活習慣,甚至連為人處世的性格和行為都很接近,從而成了危險因素。

美國曾是冠心病高發國家之一,如果按一般遺傳或家族的概念來理解,他們的「冠心病家族」肯定比我國多出許多,他們的後代發病率也應該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但事實上,近些年,美國的冠心病發病率大幅度下降,這與美國越來越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密切關係。

·A型性格的人

A型性格的人固執、急躁,辦事較真,人際關係緊張,常有時間緊迫感。A型性格的人又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類型是語速快、走路快、固執急躁、爭強好勝、獨斷專行、鋒芒畢露、容易衝動、點火就著、辦事果斷迅速,這種人血液中的腎上腺素含量較高,容易發生高血壓、冠心病等;另一種類型的人比較內向,雖然也很急躁、易激動,但往往壓抑自己,即使內心不滿,也不表現出來,常有無法表現的憤怒和被壓抑的心情。後者血液中的腎上腺素的含量較前者更高,比前者更容易患高血壓、冠心病等,病情發展也更快。

每次我遇到急性心肌梗死、腦出血或猝死的患者,往往都會問其家屬:「他平常脾氣怎麼樣?」得到的回答多數是「他脾氣可不好了」「脾氣特別大」或「脾氣特別壞」。A型性格的人,血管中的膽固醇水平一般較高,凝血時間也縮短,血液中的紅細胞流動緩慢。A型性格既是引起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有時又是直接導致一些凶險急症突然發生的誘發因素。比如,一個人因為與人發生爭執,大怒,從而誘發了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血壓激增、腦出血、猝死等。所以,要學會控制情緒,避免悲劇的發生。

·隱匿型冠心病患者

有些人「貌似健康」,而實際上很可能有潛在的或未被發現的疾病,如心臟病。這樣的患者,我們幾乎每天都能遇到,尤其是相對年輕的患者,比如40多歲或50多歲,甚至是20多歲、30多歲的人,都可能出現。

到了現場以後,患者的心跳、呼吸通常已經停止,我們一邊搶救一邊向周圍的人追問患者的病史:「他剛才怎麼不好?」一般只要患者身邊有人,他們都能說清。我們繼續問:「他以前有過什麼病?」經常聽到很多人會回答:「他以前什麼病也沒有,身體特棒。」

沒病還會死?身體特棒還會死?這麼說是不準確的,不能說沒病,也別說特棒,應該說「不知道有什麼病」「沒發現有什麼病」或「沒診斷過有什麼病」,這樣就客觀了。當然,我們作為醫生不可能要求人家必須這樣說。

再有,在冠心病的分型中,有一種叫「無症狀性心肌缺血型冠心病」,也可以叫「隱匿型冠心病」或「無症狀型冠心病」。顧名思義,就是患者已經得了冠心病,但是沒有症狀,也就是患者自我感覺不出來,所以就認為自己沒有冠心病,而事實上,他已經得了冠心病,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別人也就認為他沒有病了。

美國的一個統計結果顯示,在所有的冠心病患者當中,25%的人首發表現就是猝死。冠心病的首發表現,也就是最早出現的、最多見的症狀是胸悶、憋氣,也有患者第一次發病就出現胸痛、心慌、呼吸困難、意識不清、休克等症狀,但最多見的還是胸悶、憋氣,而還有25%的人從來沒出現過這些症狀,就出現了猝死。

·更年期女性

一般男性的猝死率遠遠高於女性。有人統計,男女兩性猝死發生的比例為4︰1,也有資料顯示,甚至高達7︰1。這可能與男性較多地承受家庭與社會壓力,以及男性多有吸煙、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所以,男性更要注意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離猝死遠一點兒。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絕經期前發病率低於男性,而絕經期後發病率逐漸升高,與男性接近,這與體內的性激素水平有關。當然,女性同樣應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否則同樣可怕,20多歲的女孩兒照樣發生猝死,而步入更年期的女性不加注意,則更加可怕。

·特殊職業人群

多見於生活方式不健康、作息不規律、過度勞累、心理壓力過大的一些職業,其中,發病率較高的人群是知識分子、白領、演藝界人士、運動員、企業家、警察、出租車司機、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等。

上邊提到的這些人雖然是猝死的高危人群,但高危人群不等於一定會猝死。「萬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遠離猝死,除了要警惕危險因素外,調整好生活方式同樣重要。另外,這些高危人群尤其應該掌握點急救知識。

@急救醫生賈大成暖心提醒

謹防運動性猝死讓好事變壞事

說到這兒,我要著重講一下發生在運動員身上的猝死,就是運動性猝死。

運動性猝死,是指在運動中或運動後 6~12小時內的意外死亡。它與醫學界對猝死的定義十分相似,主要區別在於,運動性猝死發生在運動中或運動後,而且患者從發病到死亡僅幾十秒、幾分鐘,非常迅速,這是運動性猝死最重要的特徵。

在近幾年的馬拉松比賽中,幾乎每次都有猝死事件發生。僅2015年一年,國內馬拉松比賽就發生了5例運動性猝死。有的人是首次參加長距離比賽,在中途突然暈倒,發生猝死,由於沒有得到及時的急救,雖然被送往醫院,結果仍然因搶救無效,不治去世;也有的人雖然在猝死當下,接受了急救人員對其進行的電除顫和心肺復甦急救,但結果還是搶救無效而死亡。

2015年10月25日,合肥國際馬拉松比賽中,參加半程項目的一名男選手在臨近終點處突然暈倒,現場醫務人員立即對他進行了心肺復甦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但他仍神志不清、呼之不應,後來緊急將其送至附近醫院。經過4個小時的全力搶救,仍然無效,該選手最終不幸離世。

由此可見,運動性猝死發生的急迫性和病情的危險性。

馬拉松比賽是一項高負荷、大強度、長距離、高風險的競技運動,對運動員身體狀況有較高的要求。要參加這個項目的比賽,參加者必須經過系統訓練,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在參加比賽前,參加者應該進行全面的體檢,發現身體不適,就不宜繼續參加了,而有各種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以及感冒、肥胖、年齡過大的人,也都不宜參加馬拉松比賽。

運動性猝死發生率為0.25~2.3人/10萬人,高危年齡在30~50歲,主要見於足球、網球、自行車、田徑、游泳、籃球等運動中,還有體育課。運動性猝死者多數有器質性疾病,心血管病(冠心病、冠狀動脈畸形、心肌炎、心臟瓣膜病、肥厚性心肌病、主動脈破裂等)占首位,其次是腦血管意外。另外,運動性哮喘、肺栓塞和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等呼吸系統疾病,也可因運動而誘發或加重病情,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和搶救,同樣可致命。

很多人在長跑過程中都會出現運動「極點」:感覺身體極其難受,心率增快、胸悶、呼吸困難、窒息感、頭暈眼花、面色蒼白、出冷汗、全身無力、噁心、嘔吐等,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會產生放棄比賽的念頭。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比賽的半程或衝刺時,很多人咬咬牙就挺過去了,度過了這個「極點」。通常,經過專業訓練的選手很容易挺過去,但不經常長跑的人容易在「極點」發生意外。為了避免事故發生,在「極點」時刻,參加者應該逐漸放慢速度,等到身體適應後,再決定是否要加快速度。否則,如果不進行調整,參加者極易發生意外情況,比如運動性猝死。

那如果在運動過程中,遇到參加者發生運動性猝死,該怎麼辦呢?

一旦在運動比賽中出現參加者發生運動性猝死,施救者應立即讓患者躺平,對其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同時通知醫療急救部門,盡快使用AED進行心臟電擊除顫。

說到這兒,我想起2015年3月15日舉行的無錫國際馬拉松比賽的報道,之所以記得很清楚,是因為這是國內馬拉松比賽中首次使用AED搶救患者的案例,而且也取得了成功,令人十分鼓舞,也使不少人對AED的作用有了認識。

那天,比賽正在進行中,一名選手突然倒地,急救隊員馬上趕到,確認這個選手呼吸已經停止。一名急救員立即對其進行了胸外心臟按壓,並囑咐其餘的人趕緊去拿AED。3分鐘後,AED及時用上,患者逐漸恢復了心跳、呼吸和意識,逃過一劫。後來,在2016年2月的海南國際馬拉松比賽中,以及在2016年3月的上海松江半程馬拉松賽中,都各有一名選手在比賽中發生運動性猝死,最後經過及時心肺復甦和使用AED,搶救成功。

透過院前急救成功率,看社會的文明程度

不少人都覺得醫生冷血,尤其是急救醫生,覺得我們每天面對死亡,應該對生命早就麻木、冷漠了。曾經有不少人問過我同樣的問題:「你們整天和人命打交道,是不是拿人命都不當回事了?」

我每次都是這樣回答的:「事實上,恰恰相反,正因為我們每天都在和人命打交道,對生命的感悟、對死亡的思考,肯定比一般人更多、更深刻,也更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更懂得維護生命的尊嚴。我們不是漠視生命,而是由於經歷得太多了,心理承受能力比一般人要強得多罷了。」

「急救」二字中,急,就是緊急,就是爭分奪秒;救,就是救治,就是全力以赴搶救。急救,就是和死神作鬥爭,就是要把那些掙扎在鬼門關的人拉回來。而猝死,就是那道鬼門關。被搶救存活的人,就是到閻王爺那兒轉了一圈又回來了,那些沒有被搶救過來的人就永遠留在閻王爺那兒了。

現代急救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院前急救、急診科的繼續救治、危重病監護病房(如ICU、CCU等)更加完善的救治。院前急救也叫院外急救或現場急救,是指在進入醫院以前,在醫院以外的任何時間、任何場合進行的救助,針對各種急性危重症以及突發性危機事件,使患者安全、迅速脫離危險環境,及時對病情或傷情進行快速評估、搶救、護理、轉運及途中監控病情,並將傷病者安全送往醫院,為挽救生命與院內的後續救治贏得時間、創造條件。

狹義的院前急救是由急救中心來承擔的;廣義的院前急救,應包括除急救中心和醫院以外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站)、門診部、衛生所、醫務室、保健室等醫療機構,更應包括全民性的自救和互救。院前急救是現代急救醫學中無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療戰線的最前沿,是挽救生命的主戰場,往往也是最後一道防線。

什麼是急性危重症?比如,一個人突然發燒,你說急不急?當然急!但不重,一般不會危及生命,患者完全可以自己或在家人護送下去醫院看急診。再比如,一個肝癌的患者,你說重不重?當然重!但不急,可以不用救護車,甚至連急診都不用去,直接到門診治療或住院治療就可以了。

人類有很多的急症,有的是突發急症,有的是在慢性疾病的基礎上突然加重。這些急症,有的可能快速危及生命;有的可因病情的迅速惡化而危及生命;有的可能因病情延誤逐漸加重而危及生命;有的雖然不會引起生命危險,但令患者十分痛苦;也有既不危及生命,患者也無明顯痛苦的……可見,各種急症的危險程度不同。

那什麼時候需要我們急救醫生呢?還是以剛才那兩種患者為例。發高燒的患者突然抽搐、昏迷了,肝癌的患者突然由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而大出血了,這兩類患者都是「又急又重」,甚至有生命危險了,必須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此時就該我們急救醫生出手了!在撥打急救電話時,有幾點需要注意說清楚。

1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患者身份不明時說明性別、大致年齡。

2患者當前的簡要病情,已經採取了哪些措施,有何效果。

3患者當前位置的詳細地址,如小區的名稱、樓號、單元號、樓層、房間號。

4如果突發災難事故,應說明事故性質,比如火災、塌方、車禍等,並說明受傷的大概人數等。

5其他應該說明的情況,以及急救中心受理台詢問的其他問題。

6約定好等候、接應救護車的確切地點,盡量避免或減少救護車因地理環境生疏而造成的延誤,以便醫生能快速、順利地到達患者身邊。等車地點最好選擇在就近的公交車站、較大的路口、著名的單位門前、標誌性建築、醒目的公共設施等處,這至關重要。

等候急救中心受理台掛機後,再結束通話。結束通話後,盡量提前到約定地點,接應救護車;見到救護車後,應主動上前接應,帶著急救人員趕赴現場。在接到救護車前,應始終保證電話通暢,以便隨時與急救中心受理台或救護人員保持聯繫。在救護車到來之前,切忌提前將患者進行挪動,否則可能加重患者病情。

發生猝死需要救命了,該指望誰?要我說,猝死的急救不能只是指望醫生和急救中心。為什麼這麼說?

從發病到想起打急救電話,到電話接通,描述完病情,說清楚地址,再到急救中心調配醫生和車輛,救護車飛速趕往患者發病地點;然後,急救醫生提著診箱、心電圖機、除顫器、氣管插管箱,可能還有電動心臟按壓泵等急救設備,全套裝備加起來一共30多公斤,急急忙忙趕到急救現場,這其中的每一個過程都需要花時間。如果一切順利,醫生可能在15分鐘之內就到了,而如果運氣不好,遇到急救電話打不通,或者醫院人手不夠無法派車,或者再遇到大堵車,醫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到,情況就不容樂觀了。

多少次,我們急急忙忙趕到現場,患者家屬卻一臉不高興:「你們怎麼回事啊?怎麼這麼晚才來?」此時,就算心裡有再大的委屈,我們也得忍著,家屬心裡著急,我們得理解。

美國每年平均約有45萬人發生猝死,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西雅圖地區的復甦成功率就高達43%;而中國每年平均約有54.4萬人發生猝死,復甦成功率不足1%。中國和美國的搶救成功率為什麼如此懸殊?

我手上有一份2008年的資料:美國西雅圖,急救反應時間在5分鐘內,急救半徑2~3公里,平均每2萬~3萬人一輛救護車,急救普及人口達到70%;而中國北京,急救反應時間平均15分鐘,急救半徑5~7公里,平均每10萬人一輛救護車。北京急救中心每天最多時可接到2萬多個急救電話,出2000多次車,還是無法滿足全部需要。北京舉辦奧運會期間,要求北京市民每80個人中有一個學會急救,即使這樣,急救普及率也遠遠不及歐美國家。

很多次,我們開著救護車以最快的速度衝到急救現場,看到患者已經停止了呼吸,而周圍的人卻一臉茫然、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施救,就感到我國公眾不僅缺少急救知識、急救技能和急救設備,更缺少急救意識。

包括心肺復甦在內的急救普及率和成功率的高低,不僅標誌著一個國家的醫學發展水平,也標誌著這個國家的經濟發達程度、城市管理水平、社會協調能力、政府對民生的重視程度以及全體國民素質的高低等,它已經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城市、一個單位文明和諧的標誌之一。

政府和全社會應該把具有國際視野的健康教育、急救教育、死亡教育,列為全民終身普及教育的必修課程!尤其高危行業、服務行業,應把急救技能列為職業技能之一,各級各類學校,都應把急救普及教育列為必修課!

發生猝死,最重要的是患者身邊的人立即施救,要及時、正確、堅持下去!不要以為打了急救電話就萬事大吉,在急救醫生到來之前,及時開展現場自救、互救,才有可能救人救己,這就是學會急救的意義!

生死時速:最是那「黃金4分鐘」

從醫學上來說,對於突發猝死,在剛開始的4分鐘內,如果有人能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肺復甦,對搶救生命至關重要,這是挽救生命最關鍵的「黃金4分鐘」。

2007年,上海市浦東新區對12000名市民進行調查,「黃金4分鐘」的知曉率僅為11.6%。

我們知道,一旦發生猝死,全身所有的組織、器官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腦組織首當其衝。大腦是人體耗氧量最高的組織,其重量僅佔人體自身重量的2%,血流量卻佔全身總血流量的15%,而耗氧量佔到全身總耗氧量的20%~30%(嬰幼兒可高達50%)。

因此,腦組織比任何器官都更怕缺氧,對缺氧最為敏感。如果是手斷離了,手的供血、供氧完全中斷了,只要條件較好,如創口整齊,保持斷肢的乾燥,並進行低溫保管等,一般在3小時內可以斷手再植成功;而腦組織對於缺血、缺氧的時間則不能以小時計算,而是以分秒來計算。通常,患者發生心臟驟停後,按時間順序可表現為:

即刻:心音、脈搏及血壓消失。

3~4秒鐘:出現頭暈、眼花、噁心。

10~20秒鐘:由於嚴重的腦缺氧,患者意識會突然喪失,可伴有全身性、一過性、痙攣性抽搐,雙側眼球上吊、固定,面色、口唇青紫。

30~40秒鐘:雙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

40~60秒鐘:呼吸停止或喘息樣呼吸,可伴大小便失禁。但如果是由於哮喘、溺水等引起的少數窒息性心臟驟停,則恰恰相反,呼吸先停止,心跳後停止。

如果心跳、呼吸停止的時間超過了4~6分鐘,腦組織就會發生不可逆的損害!就算人救活了,也難免留下後遺症,最輕的後遺症是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最嚴重的後遺症是變成植物人。當然還有介於二者之間不同程度的後遺症,留下永久性的遺憾。如果心跳、呼吸停止的時間超過10分鐘,則會發生腦死亡,人就無可挽救了。

因此,必須要搶在4~6分鐘之內開始進行搶救。搶救開始得越早,復甦成功率就越高,後遺症就越少。每延誤1分鐘,搶救成功率則下降 10%。

很多人都聽到過或看到過車輛故意阻擋救護車的新聞,有些人把它當作趣聞,聽聽或看看就過去了,不明白這種行為的惡劣性,我就親身經歷過好幾起這樣的事情。其中最戲劇性的一次,是我們出車前往一個胡同去搶救一位突發劇烈胸痛的老太太。

那天,我們的救護車開到地安門大街的時候,有個開黃色小轎車的人不知道怎麼地跟我們開起了玩笑,一直擋在我們前面,還故意把車開得很慢。我們使用了警報,他也不讓道。我們的車幾次變道想繞過他,他立馬變道過來重新擋在我們前面。後來,車主從車窗裡探出頭來,是個年輕的小伙子,還衝我們做鬼臉,當時我恨不得破口大罵。

就這樣,本來5分鐘就能到的路程,被延長到了10多分鐘。最終,這輛黃色小轎車停在我們要去的胡同裡的一個門口。由於當時急著救人,沒時間和他理論,我們一下車就匆匆地往現場跑。結果發現,這個小伙子跟我們走的是一條路,等我們進了那個四合院,就聽到一間屋子裡傳來痛哭聲。那小伙子突然臉色一變,拔腿先跑進屋裡,我們也跟著進了屋。一個老太太正躺在地上,旁邊的幾個人在大哭,並責問我們:「你們怎麼來這麼晚?」我指著剛剛進來的那個小伙子說:「你問他吧。」小伙子一聲兒沒吭。

隨即,我們檢查了患者,發現老人已經停止了心跳、呼吸。這時,站在一旁的小伙子開始號啕大哭:「媽,都賴我……」看著他痛不欲生的樣子,我們是又生氣又同情。雖然我們對患者進行了全力搶救,但仍然無濟於事。如果不是老太太的親生兒子阻擋救護車,我們就能早到幾分鐘,他的母親也許就不會死。我雖然不相信因果報應,但這也太巧合了吧。

當然,最終的搶救結果取決於眾多因素,其中兩個方面最重要:一是病情的嚴重程度,二是搶救是否及時、正確。

我在前面說了那麼多讓人痛心疾首的例子,就是為了告訴大家,下一個猝死的人,也許就是你、我,也許就是我們的親人或朋友,每個人都應該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識,以便在關鍵時刻救自己或者他人一命。

我再給大家講兩個故事,碰巧的是,它們都發生在外國人身上。

第一個故事,大概發生在10多年前。

有一天,位於北京順義區的索愛公司通過崇文區紅十字會邀請我去做急救培訓,培訓還沒開始,公司的員工先給我講了個真實的事件:2004年4月8日晚6點30分,54歲的愛立信(中國)公司總裁、曾是瑞典皇家空軍預備軍官的瑞典人楊邁先生因心臟病猝死在公司前台(並非網上說的猝死在跑步機上)。當時是下班時間,他身邊圍了好多人,但沒人救他,等醫生到了的時候,人已經死了。為什麼沒人救?因為在場的都是中國人,他們都不知道該怎麼救!

這是一個讓人堵心的故事。後來,每次出去講課的時候,我都感慨一番:一是這個瑞典人如果發生猝死當時在瑞典,很可能就得救了,因為當時瑞典是全世界心肺復甦普及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二是歎息當時會心肺復甦的中國人太少了。後來,愛立信與索尼聯手了,改名叫「索愛」。他們公司有一次組織員工乘坐大轎車去旅遊,不幸車翻了,死傷20多人。楊邁先生的猝死,再加上大轎車翻車這件事,公司領導決定對全員進行急救培訓。我一連去了幾年,每年最少去兩次,這家公司當時成為北京地區最重視學習急救的單位。

為什麼非要等到死了人,才想起學習急救?平時就應該學會急救,以備不時之需。

第二個故事,是一個令人欣慰的故事,發生在位於紫竹橋的香格里拉飯店。

因為我常給北京的各大飯店做急救培訓,和香格里拉飯店當時衛生部的肖經理、醫務室的曲大夫都成了好朋友,那裡的工作人員也基本都認識我。

那天剛一進門,兩個女服務員看到我特別高興:「賈老師,前幾天我們救活了一個猝死的外國客人。」我說:「真的假的?吹牛呢吧?」其他服務員也說:「真的,不信您回去問問你們120一位姓張的大夫,那天是他來搶救的。」

後來,回到急救中心後,我查了出車記錄,找到了那天去香格里拉飯店的張雙森大夫:「前幾天你去香格里拉救了個外國人,復甦成功了?」張大夫說:「是啊,不過多虧了那兒的服務員救得及時。我們的車當時離得也不太遠,可是正好趕上堵車,接到電話就趕快往那邊趕,十幾分鐘才趕到。到了一看,患者沒有了心跳、呼吸,服務員正跪著給患者做心肺復甦呢。我說:『做得還挺標準。』他們說:『是您那兒的賈大成老師教會我們的。』我馬上準備用藥、連接心電監護,還沒來得及上手搶救,患者的心跳、呼吸就恢復了!如果不是他們先進行搶救的話,等我們到了再搶救,肯定就晚了。」後來,經過張大夫的專業搶救,患者的意識也很快恢復了,是一個復甦成功的病例。

這位猝死的外國客人之所以能夠起死回生,首先應歸功於飯店員工及時、正確的搶救,當然還得益於張雙森大夫豐富的搶救經驗。

從這一悲一喜兩個故事可以看出,患者能不能存活下來,有兩點至關重要:一是短短的4~6分鐘至關重要,也就是所說的搶救猝死的「黃金4分鐘」;二是在這幾分鐘時間裡,患者能不能接受及時、正確的急救。

然而,救護車的速度再快,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可能在數分鐘內到達患者身邊;醫院裡的設備再先進,醫生的醫療水平再高,大多數患者也不可能在數分鐘內被送到醫院。那麼只有等死了嗎?有沒有辦法解決?有!就是靠患者以及周圍的人及時救助,為救護車的到來贏得時間、創造條件,一定要把握好搶救的「黃金4分鐘」。

因此,除了倡導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和減少疾病的發生,從而避免和減少猝死的發生外,學會心肺復甦,才能應對猝死!每個家庭至少1~2個人學會心肺復甦,猝死悲劇的發生就會大大減少,打完120急救電話後,就不會不知所措了。

人人懂得心肺復甦術,急救武裝到牙齒

說了半天猝死、急救,其實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最應該掌握的是心肺復甦術。

這是一門能夠在危急時刻挽救猝死者生命的技術,而且不用任何醫療器械和專業知識,只要你有手,按照方法來就可以。像前面提到的那麼多的案例,如果在打完120電話後,救護車來之前,患者周圍哪怕有一個人會心肺復甦術,及時對患者進行救治,患者很可能就被救過來了。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心肺復甦術幾乎是每個人都要學會的基本技能之一。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就通過了相關法案,實行了「公眾可獲取的除顫儀」計劃,在美國的公眾場所安置AED,要求在10分鐘內即可獲得AED,並對普通民眾進行訓練。

心肺復甦(CPR)是指為恢復心臟驟停患者的自主循環、呼吸和腦功能所採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復甦徒手操作、藥物搶救以及相關儀器(如AED)的使用等。

·第1步,評估現場環境的安全性

施救者在進入現場前,要先觀察和瞭解整個現場的環境情況,現場情況往往能夠提示已經發生事件的性質,已經造成的傷亡,將可能發生的危險以及可能繼續造成的損傷等,並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然後快速排除各種險情,方可進入現場。只有確保施救者自身的安全,才能開始搶救患者。否則,可能事與願違,甚至造成更大的損失。除了撥打急救電話120外,在必要的情況下,還要盡快請求消防隊、工程救援等有專業技能及專業器材的人員幫忙支持。

·第2步,判斷傷者有無意識和呼吸

施救者輕拍患者的雙肩部位,並大聲呼叫患者,如果患者沒有反應,立即在5~10秒鐘內,通過觀察其胸部有沒有起伏來判斷有沒有呼吸。

·第3步,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如果發現患者意識喪失、沒有呼吸,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聯繫急救中心,以盡快得到專業的醫療急救。如果發現現場還有其他的人,也可以請他們盡快撥打急救電話。如果遇到溺水、創傷、藥物中毒或者8歲以下的兒童,可先進行心肺復甦5個循環(大概2分鐘),再打急救電話(充分利用手機免提功能,可一邊打電話,一邊進行心肺復甦)。

如果急救現場有兩個人,一個人趕快撥打120,一人進行心肺復甦,啟動緊急醫療服務(EMS),盡快獲得AED。

·第4步,將傷者放至復甦體位

這裡的復甦體位是指仰臥位,凡不是仰臥位的患者,施救者要將其放成仰臥位。但是,這可不能亂來,是有套路的。

先跪在患者身體的一側,然後將其兩個上肢向上伸直,將遠側的腿搭在近側的腿上,然後用一隻手固定住患者的後脖子部位,另一隻手固定在遠側的腋窩部位,用力將其整體翻動成仰臥位。要注意,患者的頭、頸、腰、髖幾個部位必須在一條軸線上,避免身體扭曲、彎曲,不然的話,會損傷其脊柱。另外,患者的頭不能高過胸部,避免導致氣道梗阻和腦血流灌注減少。

患者仰臥的地面要堅實,不能是軟床、沙發一類的,否則之後按壓時,深度不夠,心臟的排血量會減少。

跪在患者身體的一側,然後將其兩個上肢向上伸直,將遠側的腿搭在近側的腿上。
一隻手固定住患者後脖子部位,另一隻手固定在遠側腋窩部位,用力將其整體翻動成仰臥位。
患者的頭、頸、腰、髖幾個部位必須在一條軸線上,避免身體扭曲、彎曲。
患者的頭不能高過胸部,不能在頭下墊東西。

·第5步,胸外心臟按壓

胸外心臟按壓是心肺復甦操作中最重要的環節,能夠幫助人體重建循環。如果操作正確,可以讓心臟的排血量達到正常時的25%~30%,腦血流量可達到正常時的30%。

首先,施救者跪在傷者身體的一側,兩膝分開,與肩同寬,且自己的身體要正對傷者的乳頭部位。以自己的髖關節為軸,利用上半身的體重和肩部、雙臂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壓傷者的胸骨。注意!兩個手臂要一直保持伸直狀態,在按壓的時候,手臂要垂直於地面,斜著、歪著、彎著,都不對,而且身體不能晃動,這是保證按壓有效的條件之一。

其次,按壓部位的選擇很重要,原則上是要選擇患者胸骨的下半部。將一隻手掌根部放在兩個乳頭連線的中點,不能偏了,中指壓在遠側的乳頭上,然後用另一隻手重疊地放在上面,手掌根重合,十指交叉相扣,保證手掌的根部在胸骨正中的位置。在按壓的過程中,手掌根部不能離開胸壁,防止按壓位置發生移動。

按壓到什麼程度才有效呢?一般為胸壁厚度的1/3,或按壓深度至少5厘米,以觸摸到頸動脈搏動最為理想。按壓的頻率為不少於100次/分(建議在120次/分以上)。放鬆時,要使傷者的胸廓完全擴張,否則,回心血量會減少,但是手掌根部依然不能離開胸壁。

按壓時,手臂要垂直於地面,不可斜著、歪著、彎著,且身體不能晃動。
按壓前,一隻手掌根部放在兩個乳頭連線的中點,中指壓在遠側的乳頭上。
按壓時,兩手重疊,十指交叉相扣,手掌根重合放在胸骨正中,按壓過程中,手掌根部不能離開胸壁。

·第6步,開放氣道

為何要做這一步?因為人在意識喪失尤其是心跳停止後,全身的肌張力會下降,咽喉部及舌頭部位肌肉的肌張力同樣也會下降,舌頭會後墜,很可能造成氣道阻塞,阻礙呼吸。

如何開放氣道呢?用「壓額提頦法」:將一隻手的小魚際部位放在傷者的前額上,向下壓,而另一隻手的食指和中指併攏,放在傷者頦部的骨性部分,然後向上提,讓其頦部和下頜部抬起來,頭往後仰,同時耳垂與下頜角的連線與患者仰臥的平面垂直(也就是鼻孔朝向正上方),這樣,氣道就開放了。

一隻手的小魚際放在傷者前額,向下壓,用另一隻手的食指和中指向上提傷者頦部的骨頭,讓其頦部和下頜部抬起來,頭往後仰。

·第7步,判斷有無呼吸

開放氣道後,用5~10秒的時間觀察一下患者的胸腹部,看看有沒有起伏,以判斷其還有沒有呼吸。如果沒有呼吸或者僅僅是喘息樣的呼吸,可以進行口對口的吹氣。

如果患者沒有呼吸或者僅僅是喘息樣呼吸,可進行人工呼吸。

·第8步,口對口吹氣

確定患者無呼吸後,立即深呼吸,用食指和中指捏住患者雙側的鼻翼,並用自己的嘴嚴密包繞患者的嘴,向患者肺裡面連續吹氣2次,每次吹完後,側頭換一下氣,並鬆開捏著鼻翼的手指,然後再進行第2次吹氣。每次吹氣持續1~2秒鐘,不能吹得太大,時間也不能太長,否則很容易導致患者胃部膨脹、壓力增高,壓迫肺,阻礙肺通氣,還可能導致胃內容物的反流。

通常,胸外心臟按壓與口對口吹氣有一個比例,為30︰2,也就是每做30次的按壓,就要做2次口對口的吹氣。這是一個循環,直到做到AED可以馬上使用,或者急救人員接替。另外,5個循環(約2分鐘)後,檢查一次患者的脈搏(頸動脈:轉動脖子時,會有一塊明顯的肌肉從耳旁到胸骨處,即胸鎖乳突肌,在這塊肌肉內側,可以明顯摸到頸動脈的搏動),如果有搏動,說明心跳恢復,停止按壓,如果沒有恢復搏動,繼續按壓,並在之後的每5分鐘檢查一次脈搏。

每做30次胸外按壓,就要做2次口對口的吹氣。
每次吹氣時,見到患者胸部明顯起伏即可。
一手食指、中指橫放在甲狀軟骨上,向一側滑動到胸鎖乳突肌前緣,即是頸動脈位置。

在此,我想說的是,國內很多電影、電視劇中的醫學急救做法是錯誤的。比如有的電視劇裡面,施救者看到傷者躺在地上,他會先去摸患者手腕部的橈動脈,看其有沒有脈搏,這鍾做法是錯誤的。因為,即使橈動脈搏動消失,也並不意味著心跳就停止了。只有通過觸摸頸動脈是否搏動來判斷心跳是否停止,才是可靠的。

需要注意的是,嬰兒發育還不成熟,其心肺復甦與成人有較大差異,在進行心肺復甦時要注意。

判斷嬰兒意識是否存在,採用刺激嬰兒足底的方法。

按壓的位置在兩乳頭連線中點的正下方,通常採用雙指按壓,將一隻手的食指和中指併攏,指尖垂直向下按,按壓深度為嬰兒胸壁厚度的1/3,每分鐘100~120次。

判斷嬰兒是否還有意識,可採用刺激嬰兒足底的方法。
判斷嬰兒有無心跳,可以觸摸嬰兒的肱動脈。
也可以通過觸摸嬰兒股動脈來判斷其有無心跳。

另外,嬰兒開放氣道時,下頜角和耳垂的連線與嬰兒仰臥的平面呈30°即可。吹氣時,看到胸廓有起伏就可以了。判斷嬰兒有無心跳,可觸摸股動脈(腹股溝韌帶的中間)或肱動脈(平時量血壓的位置)。

新生兒心臟驟停的復甦順序為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的ABC順序。說起來,心肺復甦的內容不少,但我們可以把心肺復甦的重點歸納為「心肺復甦四部曲」:判斷——打120——按壓——除顫。

目前,對於絕大部分中國人來說,由於缺少AED設備,只能夠做到「三部曲」,甚至絕大多數人只能做到「兩部曲」。下一個猝死的人,或許就是你、我,或許就是我們的親人,希望「兩部曲」能變成「三部曲」,甚至「四部曲」。 時間就是生命,生命在您手中。學會心肺復甦,挽救寶貴生命。

嬰兒雙指按壓的位置在兩乳頭連線中點的正下方,一隻手的食指和中指併攏,指尖垂直向下按。
給嬰兒開放氣道時,下頜角和耳垂的連線與嬰兒仰臥的平面呈30°角即可。
對嬰兒進行口對口鼻吹氣,看到胸廓起伏即可。

@急救醫生賈大成暖心提醒

一般情況下,成人心肺復甦用CAB(胸外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新生兒用ABC。

救命神器:AED

2015年3月21日,我的好友、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唐子人教授在聖地亞哥海洋公園遊玩時,遇到一個美國遊客突發心跳驟停,倒在離他約10米的地方。隨後,他一個人堅持胸外心臟按壓10多分鐘,等到AED到位後成功將其復甦!海洋公園管理人員非常感激,送了他一頓可以單獨觀看鯨魚演出的自助大餐,彌補了他沒看成表演的遺憾!

事後,唐子人教授坦言:「如果當時沒有AED,我也不一定能把她救活。」這不是謙虛或客套,而是大實話。

2016年6月29日19時30分許,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先生在下班回家途中,於北京地鐵6號線呼家樓站突然暈倒,現場多名群眾自願對其進行了心肺復甦,地鐵工作人員也呼叫了急救車,但34歲的金波最終還是未能生還。

金波先生的猝死引起了全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也引發了大家對於AED的大討論。在我國絕大多數地鐵站、火車站、機場、飛機上、火車上、體育場館、酒店、大型商場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場合,以及警車、消防車上,都沒有AED的配備,這已經成為備受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

要想搞清楚AED是怎麼回事,得先說一說什麼是室顫。

室顫,是室性纖維顫動的簡稱,指心室肌快速而微弱的收縮或不協調的快速亂顫,使得心臟喪失了排血功能,心音、脈搏和血壓消失,心、腦等器官和周圍組織的血流灌注完全中斷了,室顫是導致猝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心臟驟停後,80%以上在3~5分鐘內最常見的心電圖節律表現是室顫,而搶救室顫唯一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臟電擊除顫。

除顫越早,成功率越高,如能在1分鐘內完成除顫,成功率可達到90%,每延誤1分鐘,成功率則下降10%。可見,能及時完成除顫是救命的關鍵。

那麼,究竟什麼是AED?它跟除顫有什麼關係呢?

AED,即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縮寫,就是自動體外除顫器,是一種專門為非醫務人員研製的急救設備,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易於操作、使用安全。

簡單地說,使用AED可以及時消除室顫,讓心臟的竇房結重新開始工作,繼而使得心跳恢復。AED的使用,只需簡單培訓,即可掌握。其實,學習AED,比學習心肺復甦的徒手操作更為簡單、容易。

那麼,AED如何使用呢?

AED自帶電池,首先按下電源開關鍵,就會聽到語音提示,施救者按照語音提示進行簡單操作即可。

第一,按開關鍵,接通電源,以下均按語音提示操作。

第二,「請按照圖示,給患者貼好電極片」。

第三,「請把插頭插入插座」。

第四,「請不要接觸患者,開始自動分析患者心律」。

第五,「請不要靠近患者,開始自動充電」。

第六,「現在除顫,請按橘黃色放電鍵」。

需要施救者操作的只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六這四個步驟。有的AED只需要施救者操作第一、第二、第六這三個步驟。如果是全自動AED,只需兩步操作,第一步是按開關鍵,第二步是按語音提示貼好電極片,隨即AED自動分析、自動充電、自動放電,患者就有可能起死回生了。太神奇了!

AED操作很簡單,第一步要先接通電源,心臟按壓要同時進行,不能停。

使用時,AED會自動分析,如果是正常人的心律或心電圖已經呈一直線,也就是說,AED通過自動分析後「發現」患者不是「室顫」,就不會充電,當然也就無法放電,這對於患者和施救者都是十分安全的。

我最近得到的資料,目前一些國家和地區每10萬人口安裝 AED的數量:日本393.7台,美國198.9台,台灣地區44.5台,澳洲44.5台,英國25.6台,德國17.6台。

在我的印象中,北京最早擁有AED的單位是中美合資的寶潔公司(北京)。我記不清是哪年了,好像是2000年前後,他們醫務室一位年輕的女醫生曾多次請我為他們公司的員工進行AED使用的培訓。我當時問道:「是誰提議配備AED的?」她回答:「公司老闆。」我又問:「老闆是哪國人?」她說:「美國人。」

故宮也曾發生過一位法國老人猝死的事。當時,故宮的工作人員都不會急救,十分尷尬。後來,我應東城區紅十字會邀請,到故宮進行急救培訓,並建議他們配備AED。後來,聽說故宮也配備了AED,不知真假。

我還多次為一個航空公司進行急救培訓,他們準備給所有的飛機和他們所屬的所有機場配備AED,還曾問我:「一個機場配幾台合適?」我回答:「3分鐘能把AED取到病人身邊最好。如果錢不是問題,1分鐘能取到AED更好。」後來,也再沒有消息了,不知他們是否配備了AED。無論如何,他們起碼有了這個意識,這也算是進步吧。

對於國人來說,AED不僅是急救設備,更是一種新的急救理念!只有在全民普及心肺復甦徒手操作的基礎上,大力推廣AED的安裝、使用,才能大幅度提高我國心肺復甦成功率。

為此,《鳳凰週刊》的編委、記者部主任鄧飛先生聯合天涯社區、新浪微博微公益、騰訊志願者協會等機構,和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共同發起和成立了一隻叫「心喚醒」的基金。它將以金波的名義,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地鐵、車站、機場、商場等公共場所添置包括AED在內的心臟驟停緊急救援設備,建立一個專門服務心臟驟停患者的快速應急體系。同時,倡導和推動對這些場所的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培訓,最終讓公共場所配置心臟驟停救援設備和緊急救助體系成為強制性的標準配置。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我不遺餘力地向全社會傳播急救意識和急救理念,普及急救知識和急救技能。在20世紀90年代末,我又開始大力宣傳AED,推廣AED安裝、使用的工作,但成效甚微。

現在,我有幸成為鄧飛先生「心喚醒」基金的聯合發起人之一,鄧飛先生完成了我多年來一直想去完成而未能完成的事業。希望通過「心喚醒」基金,讓更多的人能學會急救和自我急救,在遇到危急狀況時,能自助或助人,讓更多的人受益。

遠離「四大雷區」,永不躺槍

導致猝死的後天因素,大多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而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導致很多慢性病的發生,這些都給猝死帶來了很大的「拓展空間」。

·吸煙

吸煙有百害而無一利,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又是最容易避免的危險因素,也是唯一既害自己又害別人的危險因素。

吸煙,不僅導致肺癌、肺心病等呼吸系統疾病,對於心血管的危害更大,可使冠狀動脈痙攣、心率增快,導致心肌缺血;更要命的是,它可直接損害血管的內皮細胞,使血管內皮細胞失去保護,導致脂類在血管壁堆積,促進粥樣硬化的形成;血管內膜的損傷還可以使血小板黏附、聚集,導致血栓形成,繼而出現急性心肌梗死、腦梗死等。吸煙時間越長、吸煙量越大,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等的發生率就越高。吸煙的人比不吸煙的人患冠心病的概率要高2~10倍。

我近30年的好友、兄長、老師,著名心血管病權威專家胡大一教授在《控煙是減少慢性病所致過早死亡的關鍵措施》一文中指出:「在全球,煙草流行所致死亡占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血管病死亡的10%。特別要關注的是,45歲以下年輕人群中,1/3以上(35%)的心血管病死亡歸於吸煙。在年輕人群心肌梗死發病的危險因素中,影響最大的是吸煙。煙草是心肌梗死和心血管病死亡,包括猝死年輕化的第一危險因素。在中國,對於不吸煙的人群,尤其是女性,二手煙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險。只要在公共場合減少二手煙暴露,一年就可看到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率明顯下降(減少30%~40%)。」

胡大一教授還指出:「吸煙,包括二手煙是所有慢性病的危險因素。控煙到位,所有慢性病控制會共同獲益;沒有真正地控煙,健康中國夢不可能實現。」

通常,其他眾多的危險因素基本只能害自己,害不了別人,而吸煙不僅害自己,也害別人。拒絕二手煙,是降低吸煙率的有效手段。

·飲食不健康

如高油、高鹽、高糖飲食,經常酗酒。高油、高鹽、高糖都是不合理的飲食結構,這些都會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是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這個問題,已經逐漸被大家認可了。而酗酒會導致酒精攝入過量,易使人情緒激動、心率增快、血壓升高等,不僅可能導致急性酒精中毒、急性胃黏膜損傷,還可誘發急性胰腺炎、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血壓激增、腦出血、急性肝功能衰竭、猝死等。

·缺乏運動

早在2400多年前,被尊為「醫學之父」的古希臘著名醫生希波克拉底就曾告訴人們:「陽光、空氣、水和運動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而事實也早已證明,缺乏運動的人,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發病率都會增高。還有研究表明,一旦發生了動脈硬化,目前的醫學幾乎不能使其逆轉,唯有適量運動可以使動脈硬化發生逆轉。再有,我也曾多次搶救過肺梗死的患者,他們多數人與久坐不動有關。

久坐不動,會影響靜脈回流,為血栓的形成創造條件,從而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形成;血栓一旦脫落,便可隨血流到肺動脈,導致肺梗死,同樣可能引發猝死。

所以,我建議,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以及其他長時間坐著工作的人,每隔40~50分鐘,最多不超過1小時,就站起來活動活動全身,比如做做上下肢、頭頸部、腰部的伸屈、繞環運動,下蹲運動等,最好能做做工間操。如果實在太忙,也可以坐在椅子上邊工作邊活動,比如先腳趾著地、提起足跟,再立即足跟著地、抬起腳掌,如此反覆交替進行,可以讓小腿肚的肌肉得到活動,有利於下肢的靜脈血液回流,從而避免和減少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預防肺梗死的發生。另外,還可以坐在椅子上活動上肢與頭頸部,伸伸懶腰,雙手輕輕揉搓面部、雙眼,以減輕疲勞。

·長期熬夜

熬夜熬的不是夜,是命。人要順應人體的生物鐘。醫學證明,長期熬夜、睡眠不足與19種疾病的發生有關,可使癌症、肥胖、老年性癡呆、帕金森病、神經衰弱、記憶力減退、免疫力下降、胃腸功能紊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猝死等發生率升高。事實已經證明,有不少年輕人長期熬夜、長時間連續上網、嚴重超時工作,最終導致了猝死的悲劇發生。

這裡要說一種特殊情況,就是熬夜看球,每逢重大賽事,常常有球迷猝死,發生率雖然不算高,但在這裡也提醒大家,在舉行世界盃、歐洲杯等重大賽事期間,猝死率會出現一個高峰。

記得有一天晚上,我們奉命去搶救一個患者,不到10分鐘就趕到了現場,一位50多歲的患者趴在地上,意識喪失、面色口唇青紫、雙側瞳孔散大、角膜已經失去光澤,心跳、呼吸已然停止,我們馬上對患者進行心電監護,儀器上顯示圖形已是一條直線,電視機還開著,播放著激烈的足球比賽。這是個四口之家,我們一邊搶救,一邊追問病史。家屬答道:「大概在20多分鐘前,他一邊兒看球賽,一邊兒大喊大叫,特激動,我們說他:『你小點兒聲,嚷什麼呀?』他也不聽。一會兒又喊了一聲:『好球,進啦!』緊接著就一頭栽到地上了,怎麼叫他也不吭聲兒了,臉也紫了,也不喘氣兒了。我們一看都嚇壞了,半天才愣過神兒來,這才想起趕緊打120。」顯然,這個患者心跳、呼吸停止的時間已然超過了20分鐘,也就是說已經腦死亡了,我們堅持搶救了30多分鐘,患者始終沒有任何反應,最終沒能挽救成功。

當然,已知的危險因素遠不止這些。現代社會,人們生活壓力大,我們要倡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讓猝死的隱形殺手離我們越來越遠。

@急救醫生賈大成暖心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