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救護車到來前,你能做什麼? > 年輕人得心梗更危險 >

年輕人得心梗更危險

不少網友到我的博客裡詢問:「什麼人容易得心梗啊?」「心梗能預防嗎?」「年輕人也會有心臟病嗎?」……看得出來,大家對心梗還不太瞭解。

那麼,究竟哪些人更容易得心梗呢?如何預防心梗呢?

首先,拋開遺傳因素,有熬夜、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最容易發生心梗。

新聞上也常常報道,一些外企員工、程序員由於工作壓力大,連續熬夜引發猝死,這些所謂的「過勞死」,其中絕大部分就是由急性心梗引起的。

在亞太地區,造成心血管病的前三位危險因素分別是高血壓、吸煙和高血糖。吃的食物能量過高、口味太鹹、太油膩,對心臟都不好,因為這些食物會導致血脂濃度突然升高,造成血黏稠度增加,容易引起心梗。

醫學研究發現,腹部肥胖的人血液中的一種「好膽固醇」水平較低,這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朝鮮之前的領導人金日成和金正日父子都屬於腹部肥胖的類型,雖然身邊隨時帶著看護和醫生,但最後他倆都是因為心梗去世的。

其次,從年齡上說,中老年人是急性心梗的高發人群。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新陳代謝率會下降,血管的彈性、柔韌性下降,血液黏稠度增加,脂質代謝紊亂等,這些都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而前面已經說了,心梗就是冠心病的一種嚴重類型。所以,中老年人自然成了心梗的高發人群。如果中老年人再不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那就更會給心梗以可乘之機了。

但如果我現在問大家:「30歲的人和60歲的人發生心梗,誰更危險?」很多人可能想也不想,會覺得肯定是60歲的老人啊。其實,更危險的恰恰是30歲的青壯年。為什麼?

因為60歲發生心梗的人,可能他在30多歲就開始出現冠狀動脈硬化了,已經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側支循環」。等他到了60歲,一旦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血液流不過去了,側支循環就會開放,讓血液經側支循環通過,這樣心肌壞死的範圍相對小些。但要是30歲的人突然心梗,冠狀動脈的側支循環還沒來得及建立,一旦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則更加凶險。

那麼,什麼叫側支循環?我給大家舉個例子。

人體內的血管就好比北京的交通,大動脈就是主幹道,比如長安街、平安大道,而側支循環就是一個個的小胡同。一旦長安街堵死了,聰明的司機會選擇走小胡同,從旁路繞過去,也能到達目的地。我們的身體也有這種類似的神奇的自我調節機能,如果某個地方堵了,時間長了,便會自己慢慢建立起一些側支循環來進行疏導。

這讓我想起搶救一位猝死的19歲空軍小戰士的事。

一天早上7點多鐘,在空軍南苑機場,一個19歲的戰士在洗衣服,突然覺得胸口不適,戰友們連忙騎自行車把他送到機場醫院。剛一進醫院的門,他便一頭跌倒在地,不省人事。當時大概是7點50分,因為正好趕上醫生、護士們上班,大家立即把他抬到搶救室開始搶救。同時,機場醫院的醫生分別給空軍總醫院、附近的航天部所屬的711醫院、北京急救中心打了3個求援電話。

我們得知醫院正在為患者進行心肺復甦,快速趕到了南苑機場醫院。我們剛一下車,馬上有一群軍人圍了上來,有人向我介紹說:「這是我們機場的政委。」政委對我說:「急救中心來人了,我就放心了。」我說:「您先別樂觀,我還沒見到患者呢。」

進了急診室,裡面有10多個醫生、護士正在忙碌。患者沒有了自主心跳和自主呼吸。711醫院的麻醉師最先到達,已經給患者做了氣管內插管,正在用呼吸氣囊進行人工呼吸。另一位機場醫院的醫生正在做胸外心臟按壓,靜脈通道已經建立,心電監護也已連接上了。空軍總醫院急診科的一位醫生也先於我到場。

我迅速瞭解了用藥情況。突然,我發覺心電示波好像出現了有節律的跳動,便馬上告訴做胸外心臟按壓的醫生:「停,停,我看看。」果然,屏幕上顯示了「室性心動過速」,這可是個好徵象,但依然不能樂觀,因為隨時可能惡化為「室顫」,必須立即糾正為「竇性心律」。

空軍總醫院的醫生馬上說:「利多卡因。」我也幾乎同時說:「同步電轉復!」並雙手分別拿起了除顫器上的2個電極板,我們急救中心的護士馬上給除顫器充電,並把導電膏塗抹在2個電極板上,眨眼間已充好電,我把2個電極板放到患者胸上:「放電!」除顫器的屏幕上立即顯示了「竇性心律」,在場的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此刻,利多卡因還沒有注入到患者的靜脈,患者隨即出現了自主呼吸,血壓120/80毫米汞柱,真高興死了!

突然,患者全身抽搐(腦缺氧後導致的腦水腫造成的)。我連忙問:「給脫水藥了嗎?」有醫生回答:「已經給過500毫升甘露醇了。」

我說:「安定抽20毫克,靜脈注射。」

空軍總醫院的醫生說:「10毫克!」於是,護士從靜脈推了10毫克安定,患者仍然抽搐不止,又過了不到1分鐘,抽搐停止了,可不到1分鐘又開始持續抽搐。

我又說:「安定抽20毫克,靜注。」空軍總醫院的醫生還是不聽我的,這樣來回兩三次,總量一共給了30毫克安定。患者仍然抽搐不止,過了不到1分鐘抽搐停止,可不到1分鐘又開始持續抽搐。

空軍總醫院的醫生問我:「還有什麼辦法?」

我說:「你不聽我的呀,我說抽20毫克,沒讓你一次全推完。也可能推1支就不抽搐了,也可能推1支多就不抽搐了。什麼時候不抽搐了,什麼時候就馬上停止推藥。這樣可以一次性徹底控制抽搐,同時避免了反覆用藥發生的蓄積中毒。像你這樣用藥,藥的總量不但沒減少,比一次性20毫克還多,而且效果差。」他沒再吭聲兒。

後來,患者還在抽搐,空軍總醫院的醫生又問我:「還有別的辦法嗎?」我說:「現在,患者的心跳、呼吸、血壓、脈搏都正常,沒有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等,可以去醫院,邊走邊搶救。」後來,我們把患者抬上了空軍總醫院的車。

第二天下午,我抽空給南苑機場醫院打了個電話,問了患者的情況,他們非常高興地告訴我:「患者已經清醒了,沒有留下什麼後遺症。我們剛從醫院回來,他已經能吃西瓜了。」

所以,在這裡我要提醒年輕人一句,不要覺得心梗離自己很遠,一點都不關心,身體不舒服了也不當回事兒。事實上,現在心梗的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它已經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了。

既然心梗人人都可能發生,那麼,預防就很重要,而預防心梗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就是運動。不過運動也有講究,到底怎麼運動最好呢?我給大家推薦一個口訣,叫「357」口訣。

「3」是指30分鐘或3公里。就是說,每天用快走、慢跑等方式進行鍛煉,持續30分鐘,或者運動的距離達到3公里,既經濟,效果又好。

「5」是指每週鍛煉不少於5天。

「7」是指運動時的適宜心率為「170減去自己的年齡」。比如,我今年60歲,170-60=110,我運動的時候心率在每分鐘110次左右,就是合適的。

對於健康的年輕人來說,各種有氧運動都是很好的選擇,但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由於身體的原因,腿和膝蓋不能承受太大的運動量,怎麼辦呢?可以選擇散步或游泳,其中游泳是最好的鍛煉方式之一。水有浮力,對關節和脊柱能起到放鬆的作用,尤其適合關節不好的中老年人。

還要強調一點,運動健身,貴在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沒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