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救護車到來前,你能做什麼? > 謹防運動性猝死讓好事變壞事 >

謹防運動性猝死讓好事變壞事

說到這兒,我要著重講一下發生在運動員身上的猝死,就是運動性猝死。

運動性猝死,是指在運動中或運動後 6~12小時內的意外死亡。它與醫學界對猝死的定義十分相似,主要區別在於,運動性猝死發生在運動中或運動後,而且患者從發病到死亡僅幾十秒、幾分鐘,非常迅速,這是運動性猝死最重要的特徵。

在近幾年的馬拉松比賽中,幾乎每次都有猝死事件發生。僅2015年一年,國內馬拉松比賽就發生了5例運動性猝死。有的人是首次參加長距離比賽,在中途突然暈倒,發生猝死,由於沒有得到及時的急救,雖然被送往醫院,結果仍然因搶救無效,不治去世;也有的人雖然在猝死當下,接受了急救人員對其進行的電除顫和心肺復甦急救,但結果還是搶救無效而死亡。

2015年10月25日,合肥國際馬拉松比賽中,參加半程項目的一名男選手在臨近終點處突然暈倒,現場醫務人員立即對他進行了心肺復甦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但他仍神志不清、呼之不應,後來緊急將其送至附近醫院。經過4個小時的全力搶救,仍然無效,該選手最終不幸離世。

由此可見,運動性猝死發生的急迫性和病情的危險性。

馬拉松比賽是一項高負荷、大強度、長距離、高風險的競技運動,對運動員身體狀況有較高的要求。要參加這個項目的比賽,參加者必須經過系統訓練,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在參加比賽前,參加者應該進行全面的體檢,發現身體不適,就不宜繼續參加了,而有各種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以及感冒、肥胖、年齡過大的人,也都不宜參加馬拉松比賽。

運動性猝死發生率為0.25~2.3人/10萬人,高危年齡在30~50歲,主要見於足球、網球、自行車、田徑、游泳、籃球等運動中,還有體育課。運動性猝死者多數有器質性疾病,心血管病(冠心病、冠狀動脈畸形、心肌炎、心臟瓣膜病、肥厚性心肌病、主動脈破裂等)占首位,其次是腦血管意外。另外,運動性哮喘、肺栓塞和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等呼吸系統疾病,也可因運動而誘發或加重病情,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和搶救,同樣可致命。

很多人在長跑過程中都會出現運動「極點」:感覺身體極其難受,心率增快、胸悶、呼吸困難、窒息感、頭暈眼花、面色蒼白、出冷汗、全身無力、噁心、嘔吐等,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會產生放棄比賽的念頭。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比賽的半程或衝刺時,很多人咬咬牙就挺過去了,度過了這個「極點」。通常,經過專業訓練的選手很容易挺過去,但不經常長跑的人容易在「極點」發生意外。為了避免事故發生,在「極點」時刻,參加者應該逐漸放慢速度,等到身體適應後,再決定是否要加快速度。否則,如果不進行調整,參加者極易發生意外情況,比如運動性猝死。

那如果在運動過程中,遇到參加者發生運動性猝死,該怎麼辦呢?

一旦在運動比賽中出現參加者發生運動性猝死,施救者應立即讓患者躺平,對其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同時通知醫療急救部門,盡快使用AED進行心臟電擊除顫。

說到這兒,我想起2015年3月15日舉行的無錫國際馬拉松比賽的報道,之所以記得很清楚,是因為這是國內馬拉松比賽中首次使用AED搶救患者的案例,而且也取得了成功,令人十分鼓舞,也使不少人對AED的作用有了認識。

那天,比賽正在進行中,一名選手突然倒地,急救隊員馬上趕到,確認這個選手呼吸已經停止。一名急救員立即對其進行了胸外心臟按壓,並囑咐其餘的人趕緊去拿AED。3分鐘後,AED及時用上,患者逐漸恢復了心跳、呼吸和意識,逃過一劫。後來,在2016年2月的海南國際馬拉松比賽中,以及在2016年3月的上海松江半程馬拉松賽中,都各有一名選手在比賽中發生運動性猝死,最後經過及時心肺復甦和使用AED,搶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