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很重要 > 輪胎人那些事:密探 >

輪胎人那些事:密探

如果你已經讀完上篇(入門篇),那麼可以開始進入第二篇了。這是我個人最感興趣的話題。

米其林密探「密」在哪?

密探是米其林整套評價機制的基石,卻也是被當代社會擠兌得最多的地方。它的存在基於兩個重要原則:第一,密探是專業的;第二,為了保證公正性,你並不知道他們姓甚名誰。看出來了嗎?這是個極大的悖論。如果指南的讀者不知道給出這些評級的人是誰,他們又如何核實他們的專業性?

但無論如何,米其林就是把這個傳統堅持了100多年。也挺不容易的。米其林密探既不能隨便透露自己的姓名,更絕對不可以跟記者媒體接觸。當別人問道他們(尤其是全職密探)是從事什麼工作時,為了不撒謊,他們通常會說:噢,我是做出版的(2004年有一名前密探Pascal Rémy居然以此寫了一本書,堪稱美食界的斯諾登,對這種行為就不加評論了)。

有的密探干久了,餐廳的人也認得他,於是他只能以化名訂位——即使到了餐廳別人真的被人認出,餐廳也來不及做太多準備了;或者,乾脆一段時間內不再造訪同一家餐廳(間隔可長達5-10年)。

米其林密探有什麼特徵?

不要企圖認出一名密探。密探的樣子,就是一家餐廳裡典型食客的樣子。如果餐廳客人都穿牛仔褲密探就穿牛仔褲,客人都穿燕尾服密探也就穿燕尾服。倒是有一個特點,他們必須盡量一個人用餐,總是從頭盤一直吃到甜點,而且盤裡的菜點必須全部吃完。幾乎沒有密探會傻到拿著小本本邊記邊吃的,更不要說拍照發微博。但話說回來,除非你常年跟蹤一個人,否則餐廳裡這樣的人太多了。

米其林密探怎能吃得起這麼貴的餐廳?

米其林密探必須自己支付飯費,無論這一頓飯有多貴(當然其實也是輪胎公司出的錢啦)。一名米其林密探一年到頭,在外吃飯的天數多達200-260天,有時候還一天兩頓,想一想這筆開支。在米其林三星餐廳吃晚飯,一份填滿蔬菜的烤雞都要花上260美刀(說句題外話,儘管他們日常開銷賬單很嚇人,密探本身的工資是比較低的)。

這是米其林這麼多年來一直為之驕傲的一點。想想美食圈普遍的吃人嘴短風氣,米其林這麼多年來堅持自己買單實在是挺了不起。歷史上很多類似的指南嘗試跟米其林競爭,但是他們大多付不起巨額的開支,於是就只能用廣告換取現金流或者接受餐館請客——這種條件下出來的餐館點評,必然有所打折嘛。

怎麼保證米其林密探是專業的?

上次說過,米其林密探也有可能是兼職的,但這不代表他們可以糊弄。事實上米其林甄選密探時對其學術和從業背景都有要求。你必須有酒店管理或者烹飪、飲食學等學位,有過食品相關從業經驗會有加分。通過了層層各種測試後,最後一部分候選人會被送到法國米其林指南總部,接受輪胎人母艦洗禮,同時開始長達3-6個月的培訓,期間還會被丟到某一個歐洲國家受訓。

由於米其林密探最拿手的其實是評價歐洲菜系,米其林到了美國和亞洲就有點麻煩了。剛開始,他們根本招不到當地密探,於是只能派一些歐洲人去當密探——但是歐洲人怎麼知道鼎泰豐的小籠包好不好吃呢?所以後來在拓展新市場時,他們只好讓歐洲人帶著一個本地人,搞幾個月,算是某種「mentorship」,覺得合格了之後,再放手讓新人單干,如果在mentoring期間發現不合適,培訓結束就開掉了。

米其林有多少密探?

和密探的評判標準一樣,密探的數目通常也是機密。但是自從2004年Pascal Rémy密探爆料密探數目驟降後,美食界就開始普遍擔心密探數量不夠的問題了。米其林最輝煌時,光巴黎一座城市就要設20位密探,而到2007年已經只剩下5人了。為了討好喜歡什麼都搞透明的美國人的歡心,當時新任米其林總編輯的Naret只好破天荒地透露了一個(2008年)的數字:法國國內15人,全球約90人,美國大概10人——比幾十年前確實減少了很多。

米其林密探怎麼點菜?

首先點餐必須點一整套,頭盤、主菜、甜點、酒一樣不能少(這個主要是針對法餐等比較講究的餐館,米其林後來拓展到了美國、香港澳門和東京等地之後,這方面有一點點調整)。密探點菜的原則是,點原料盡可能多、處理起來比較複雜的菜品,以看出廚房的功力所在。米其林密探幾乎不會點沙拉這種東西,更很少點湯(這多少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一直覺得能做好最基礎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就像米飯和燒臘對一家合格的粵菜館一樣)。

米其林密探用什麼標準評判一家餐廳?

真希望能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可惜這套評價體系不是公開的。非常偶爾的情況下,被摘星的餐廳可以要求米其林提供密探的筆錄或評語。除此以外,很少有人能直接說出米其林評價體系的一二三四。所以,或許我們可以看看他們提交的報告是什麼樣的

密探每頓飯後要填寫的表格極其繁瑣,分為食物出品和舒適度兩大類。在食物方面,他們需要盡量背誦出這頓飯所有原材料的名稱,對材料新鮮度和質量、廚師的烹飪技巧和手藝(切菜方式、擺盤,涉及到你有沒有食慾去吃它)做出評價,評價某道菜的味道是否均衡,對某種食物的做法是不是最好的,當然還有廚師的創意如何。

對餐館舒適度方面,密探則需要對裝潢和氛圍(顯然,不一定對密探的個人口味),服務生的講解水平(法餐尤為重要,需要背誦出所有原材料以及講述整個烹飪過程,有時候還需要講出些背景故事,一問三不知肯定是不行的),食客的滿意度,酒單的豐富程度等等。

看起來都是些最基本的東西,牛逼就牛逼在劃分得特別細。密探填一份法國餐廳的評價表需要花2-3個小時,中餐館則只須花1個小時左右。也難怪東京成為了米其林眼中新的巴黎,如今,能滿足法國人對用餐那些喪心病狂的細節追求的,恐怕也只有日本人了。

此外,餐廳是否能夠連續精確地提供這些標準,也是米其林相當看重的標準。紐約就有一家餐廳(Daniel Boulud),在美國所有大眾消費指南(比如Zagat)上都受到客人交口稱讚,米其林卻遲遲不給提高到三星。米其林後來解釋說,因為他們的出品不夠「連貫」——對米其林來說,烹飪是一種科學,而不是可以讓大廚隨意發揮的藝術,好的大廚應該能把握精準烹飪食物的技巧,臨時發揮在米其林是不受待見的。

米其林密探可以決定星星多少嗎?

往大裡說,星星的產生過程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密探對星星有絕對的話語權。通常來說,星星產生的過程相當緩慢。出於嚴謹,納入評級範圍的餐廳在至少18個月內,必須被不同的密探吃過至少8次,多則達12次,然後大家才有討論的基礎。要將一家兩星餐廳升級為三星,更是需要異常謹慎。假如一個城市每年要產生100家星級餐廳,密探們吃過的餐廳則可能多達500家,也是體力活兒啊。然後他們選定一些餐廳,for consideration,然後集體討論應該給多少,或者摘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