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很重要 > 你坐得怎麼樣,就吃得怎麼樣 >

你坐得怎麼樣,就吃得怎麼樣

這幾天我再翻閱幾周前你們提交的調查答案,目測大概40%的同學認為餐廳環境對於美妙的一餐來說很重要。有位建築學者李清志認為,我們的飲食行為和建築空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有時候建築文化甚至還會影響飲食文化(他還專門為此寫了一本書,名叫《吃 建築》)。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就像,你怎能用一種自己不喜歡的字體寫作?

在所有跟吃有關的環境交互環節中,我最喜歡觀察那些椅子——畢竟你一屁股就坐在上面開吃了,如果坐得不好,怎麼吃得開心?看來看去,我開始發現一些椅子出現頻率特別高。準確地說,更可能是某幾款椅子的replica或cover(俗稱「同款」)。一查才發現,人家出鏡率這麼高還真不是蓋的。

1006海軍椅

北京東隅酒店Domain餐廳裡的海軍椅(圖 / 愛梨絲兒小姐)

儘管不是來自有底蘊的歐洲,不得不承認這款椅子是我個人最愛。學名「1006」(為了裝到位,不要讀成「One-O-O-Six」,官方指導讀音是「Ten-O-Six」),通常你叫它Navy Chair(海軍椅)也是可以的。喜歡它是因為它非常現代的隨性,跟美國文化一樣,被塗上不同顏色的海軍椅百搭得令人汗顏。假如你在北京,一處可以迅速找到它的地方是東隅酒店二樓的Domain,它被用來搭配放在圓形餐桌上的小綠植。我覺得最適合使用海軍椅的餐廳是無國界料理餐廳。

倫敦那家由車站改建的知名餐廳Tramshed Restaurant就用了這種椅子,比起餐廳欽點Demian Hirst老師製作的「牛與雞」裝置作品,海軍椅帶來的實誠感明顯更勝一籌!(查看圖片點擊餐廳官網)

海軍椅誕生於1944年,由到現在還活躍於洋氣傢俱界的EMECO公司生產。當時,設計師/椅子設計者Wilton Carlyle Dinges臨危受命,美國政府要求他幫忙設計一種不怕水不怕鹽、既要夠輕又要夠耐用的椅子,專供海軍使用。Dinges於是選用了鋁來做這種椅子。他設計了一道包含77道工序的製作流程,但據說椅子成形與否,還是要靠工匠的眼光判斷,製作中對工匠的工藝要求也頗為高(潛台詞:不太適合大規模量產)。關於這把椅子最美妙的傳說,是它表面像臀部曲線一樣的凹面,正是根據Betty Grable(嘉寶)臀部的形狀打造的。你能想像嗎?一幫大男生海軍,坐在嘉寶臀部曲線塑造的椅上,漂洋過海。如果你還想像不了,我這麼說吧,1944年的嘉寶,跟你們的女神湯唯的地位是差不多的。

十四號椅

十四號椅(NO.14 Bentwood Chair),別名「維也納椅」,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bistro chair」(小館子椅)。不同於帶有很強工業感的海軍椅,十四號椅真正是為咖啡館而生:從實用性上說,它足夠輕,體積又不大,並且非常耐用;從造型上看,它經典得可以直接融入隨便一幅巴黎的照片、或者隨便一個面朝大街的咖啡館座位,坐著它,放下手指上的煙,啖一口 Café au Lait……

找不到版權圖,只好自己畫了

十四號椅(現代號已被改為214)誕生於1859年,其設計者是偉大的餐椅之父、奧地利人Michael Thonet。Thonet野心勃勃地打算造出世界上第一把可被量產且廉價的椅子(十四號剛推出時其價格跟一瓶普通葡萄酒差不多,現在可能跟一瓶在法國出售的頂級葡萄酒差不多),名字中的「彎木」則源於其製作工藝。說白了就是把經過加熱的木頭彎成自己想要的形狀,這種工藝後來被廣泛應用,比如用來製作枴杖。與海軍椅不同,使用這種技法,工匠不需要特別心靈手巧也能實現量產。這把椅子成形後還能被肢解成方便運送的零散部件(它本來就由僅僅六個部件再加點螺絲組成),就像今日我們自己在家安裝宜家買回來的傢俱一樣。

印象派畫家Henri de Toulouse-Lautrec名作「At the Moulin Rouge」中的十四號椅(來源:Wikipedia)

除了造型慵懶,十四號椅還照顧到咖啡館的實際使用場景,例如椅子表面經常由棕櫚編製物製成,即使你不小心把飲料灑出,液體也能快速透過表面滲出椅子。當然,後來十四號椅已經變成一件非常符號化的傢俱,被用於咖啡館、餐廳以及各種需要品味來裝點的地方:畢加索的工作室裡就有一把。

A150餐椅

同樣出自Michael Thonet之手的經典餐椅。同樣採用彎木工藝。在宜家的show room裡也能看見很多這把椅子的同款,通常被漆成白色,和搭配碎花桌布的餐桌相映成趣。跟十四號相比,A150明顯更偏家常啦。

請問你看見這把椅子時第一反應是?我的反應是:兔子!你別走!!——誰沒做過夢遊仙境愛麗絲的夢呢?(攤手)如果你的店正在力推紅絲絨蛋糕或瑞士卷,我認為你必須配比幾把淺色的A150才能對得住客人。

找不到版權圖,只好自己畫了

曼谷品牌Karmakamet的茶室,你能感覺到這裡很多椅子靈感都來自Thonet,你甚至能從窗戶邊上發現一兩張十四號椅(圖 / L.G.)

Tolix Model A

啊,又一把驚世名椅。圖中這款是不帶扶手的Tolix Café Chair(咖啡椅,內部代號也叫Model A),也是最為常見的一款。Tolix誕生於1934年,最終版成形於1956年(令人欽佩,足足改版改了20年!證明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個硬道理!),也是名副其實的「咖啡館之椅」。

韓國人似乎是近年頗為流行的工業風裝修的愛好者,他們開的店裡經常可以找到這種椅子。圖中是CJ Foodworld門外露天座位擺放著的Model A。

Model A的設計者是法國人Xavier Pauchard。生產Model A的地方正是那個出產世界名酒的勃艮第。和十四號類似,Model A不僅造型洋氣,也是一戰後工業技術進步的代表。這把椅子最初的定位,就是一把足夠輕便、可以靈活放置於餐館室內外的餐椅,這意味著它既要不怕曬、又要抵擋風雨,Pauchard於是採用了鋅打磨而成的薄片金屬作為原料。改版的具體進展我不是很確定,但最早期的那版顯然沒有照顧到雨天,不如現在普遍被使用的Model A,表面帶有可以讓雨滴流走的小孔;此外你經常也會看見這些椅子被疊在一起,而初版的Model A是不太能被疊起來的,後來改版的一部分,就是為了改進給餐館老闆所造成的不便——現在你若把25把Model A疊起來,其高度也不過是2.3米。

我簡直不想試圖去列舉Model A可以放在什麼地方,考慮到Anna Wintour(「Vogue」主編,人稱時尚女魔頭)居然一度把它用作辦公椅;但我覺得也許這把椅子比較適合在白天出現?除非它被刷成紅色,那麼搭配狂野的工業風酒吧那是毫無問題。

Wishbone椅

這並不是一把太常見的椅子。但你有沒有覺得它看起來很東方?如果有你就猜對了。這把名為Wishbone Chair的椅子(有時候也使用代號「CH-24」或「Y」)雖然的確是丹麥人Hans Wegner設計,但其設計靈感卻來自中國明朝。設計師從遠渡重洋跑到中國做生意的丹麥商人帶回國的畫像中,發現了這種東方趣味。比起上面幾把椅子,Wishbone少一點「親民感」,可是在它被設計出來的時候(1949年),它卻是為了替代更加厚重的椅子而生的。

請留意紅圈中的椅子

比它早一點的椅子,都有非常明顯的工業革命印記,這把Wishbone椅則完全逆流而上(北歐人就是比較超前?):不輕盈,也算不上簡潔。到現在,這種椅子依然需要工匠手工製作,因為其結構需要比較高的粘合技巧,它的椅墊是用「紙繩」一點點編出來的。它顯然非常堅固耐用,但可想而知價錢也不菲(每把900美元起跳),怎麼說呢?我覺得Wishbone所傳達的,是一種非常中產階級式事業有成的感覺,也可以說不太適合年輕人。最適合使用它的地方?香格里拉或Ritz的中餐廳怎麼樣?

鬼魂椅

比較好玩的是,在文學或影視作品裡出現的「鬼魂椅」,通常說的是Thonet設計的各種木椅,但是這系列椅子還真是叫Ghost Chair,你,看見它了嗎?

圖:Tiffany terry / CC BY 2.0,圖片來源[1]

鬼魂椅有兩款特別出名,一是上圖展示的Victoria Ghost Chair,另有一款帶扶手的版本是它表哥Louis Ghost Armchair。如果你去過北京的蘭會所,一定見過這些椅子。雖然只能算是餐椅界的新秀(2002年第一把鬼魂椅才被設計出來),但是但是,那種「你看不見我」風格、Philippe Starck(鬼才設計師)、Kartell(意大利知名設計范兒傢俱製造商)組成的鐵三角無敵組合,可謂讓人忽略不能。我必須承認自己並不喜歡這種椅子,但根本無法無視它們啊!

來源:Wikipedia

你不是要低調奢華嗎?又透明又高調的鬼魂椅太適合你了。實際上Starck設計的鬼魂椅也復刻作品,因為它本質上就是一把Louis XVI Armchair(路易十六扶手椅,如上圖),這種椅子在凡爾賽宮隨處可見,在一些追逐頹廢巴洛克風的法國人家裡也很常見(其實中國也很多,比如二線城市的五星級飯店、比較高級的粵式飯店)。被鬼才了一下,這款設計就馬上變成當代avant-garde了(前衛設計)。當然,據說製作這把椅子的材料以及工藝,的確也是超前的。我認為沒有比一家哥特主題的餐館更適合使用它了——希望你至少給它配一幅達利的作品,沒有的話,至少也是Damien Hirst吧?

好啦今天的學習結束了。下次出門吃飯,別忘了留意它們並給身邊人講講哈。另外,你最心儀的是哪把椅子?

[1]圖片來源於Flickr用戶Tiffany terry,點擊圖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