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吃很重要 > 茶餐廳的智慧 >

茶餐廳的智慧

吃很重要 feat. 李照興

上周和幾位朋友吃飯。我們這小飯局上有兩位純正香港人,我是南粵土著,還有一位在南粵長大的北方人。所以,同為南粵北漂,我們去了那家在北京頗有名氣的港式餐館老坑記。

在座其中一位香港人是Bono,是他提議到老坑記吃飯的。在北京,大家一說去吃「茶餐廳」都會提到這家,但它其實並非一家典型的茶餐廳(老闆好像從來也沒這麼宣傳過)。Bono是做媒體的,但他其實還有更多身份,而其中一個就是茶餐廳文化的講述者。Bono看茶餐廳的角度很特別(或者,應該說很香港人?),聽他講完以後你也許就知道,為什麼老坑記、翠華、太興這些大家熟知的茶餐廳都不能叫茶餐廳——儘管它們有自己存在的意義。

茶餐廳到底怎麼來的?

雖存在不同版本,但大致是:始自上世紀二次大戰後的香港,50年代至60年代的交接,香港作為東西方飲食文化習慣交匯地,當華人開始嘗試體會西方特別是英國人帶來的飲食風,物質也相對豐裕,香港由手作式工業社會,開始變型成商貿社會——種種條件催生出一種新的階層以至新飲食習慣。那時港人開始遠離辦廠式包飯的傳統,白領階層冒起,需要空間去約會朋友,又或有效又舒適地用餐。洋飲料傳入,但咖啡店較為高級,並以洋客為主,華人急需一種折中的就餐方式。

茶餐廳常見的菜品都有縮寫。譬如,很少人會把「凍檸茶」叫「凍檸檬茶」。

這些條件的結果,是一種奶茶文化的出現,而喝這種奶茶咖啡的場所,是最早茶餐廳的前身,通常稱為咖啡廳或冰室。早年的咖啡廳及冰室對食物的供應極為有限,我曾採訪過一家開業半世紀位於香港上環的海安,它就是早年的典型:除飲料外,只供應簡單的麵包、蛋撻、糕點——遠非今天我們看到的餐牌選擇。

和油多、火腿通心粉一樣,奶茶應該算最cliche的茶餐廳必點之一了。繼承中西合璧的特色,港式奶茶也是中西合璧的產物:用中式茶葉勾兌(如立頓錫蘭紅茶兌福將茶,前者味香,後者色濃),配三花或者荷蘭黑白牛淡奶最為經典。

你覺得典型的茶餐廳是什麼樣的?

試想一下,約人到一間餐廳,你沒有太多視覺想像,因為餐廳這個詞太籠統,所指太多,因此反而一無所指。然而約到一間茶餐廳?你已聞到它的奶茶香,想像坐在卡位上的對話,看到幾位「大哥」在邊吃飯邊講數。所以,所謂茶餐廳文化,並不是無中生有或過度詮釋,從美學、服務到菜式味覺,茶餐廳是自成一派的香港風格。

大概躲不開這個問題了:那,什麼是正宗茶餐廳?

今天我們說的茶餐廳原型(是這樣的):樓面不大,中間是方桌,旁邊兩排靠牆卡座——卡座無比重要,它基本上定義了茶餐廳的內置設計,沒有卡座的都不算茶餐廳——穿著白色工作服的服務生(香港人叫伙記)有藍色斑馬牌原子筆插在胸口袋,供應簡餐,這些簡餐組合又會以早餐、常餐、午餐、A餐、B餐的形式寫在牆上。

電影《行運一條龍》裡面的茶餐廳(圖片來自電影劇照)

最傳統的茶餐廳,另有一個窗口開向街,兼營外賣小點,方便街坊鄰里。上述這種經典結構,出現在到目前為止可說最能體現茶餐廳文化的電影《行運一條龍》之中——因它除有那種空間與美學結構外,講的還有茶餐廳最重視的街坊人情。

比較常見的早餐、常餐,ABCD餐一般包括些什麼?

早餐、常餐、午餐這些劃分,原本用意是方便客人可作快速選擇,所以可估計都是些最為尋常簡單的食品,但有趣的是,習慣了之後,漸形成一種方程式或慣例,有其通用的公式,以至成為今天很多茶餐廳粉絲用以衡量該店是否正宗的標準。

早餐是有A、B、C、D等多種選擇,為何四種?三種太少,五六種則太多吧,這是給有選擇困難症者的最聰明及親和經營手法。都是以一個SET的形式出現,最常見是牛油餐包、煎蛋(煎旦以所謂太陽蛋即單面煎為正宗)、火腿通心粉(火腿要切絲),再配一杯飲品(奶茶咖啡,加冰要多二元)。這個最基本組合當然可以再換別的東西,如火腿鵪列(即omelet)、牛肉意面、五香牛肉公仔面等。值得留意的是,方便面成為其中一種取代意面的食法是後來發展出來,但一發不可收拾,以至後來這種快餐食譜中,方便面上配餐肉及煎旦變成一樣很主流的吃法。而當然,如果用的是出前一丁,那碗麵就無敵了(管它叫「餐旦丁」)。

是不是有ABCD餐供應、有綠白相間的地磚、客人要自己結賬,就能叫做「正宗的茶餐廳」呢?

人們更多是關注到茶餐廳的外表格局,以至更誇張的,把它視為一種主題式的用餐要求。一方面,它的中價定位讓白領可從容出入,享受相對有保證的就餐環境;如前述的查餐廳,更是通過裝修把它變成一種香港主題懷舊消費。最近上海比較火紅的茶餐廳「查餐廳」(因為老闆叫查理而得名)——上世紀60年代如懷舊電影中的裝修,從大鐘、餐牌到制服都相當港式了,其門如市,但那可就是最正宗的茶餐廳?(我認為)它提供的,不僅是食物,而是某種香港想像。

我從結構分析,得出另一種茶餐廳定義:與其說它是菜式,不如說它是一套系統。現在我會說,定義茶餐廳的,是一樣不起眼的經營模式:客飯與套餐模式——及其意味的經營與用餐文化。菜式縱可變化萬千,但這背後的運作模式卻不離其宗。這是一種講求效率的快速美味支持。

從顧客角度來說,這個「茶餐廳系統」具體是什麼?

中國傳統的飲食習慣,基本上沒有客飯概念——即單獨一碟給個別客人,那碟中菜式有主食有菜餚。客飯源自西餐侍客方式,當然,經港式簡化後,正宗西餐是前菜主菜一道道上,但茶餐廳則是一碟客飯把你餵飽。趕快吃完就開工啦!客飯的模式跟社會整個工作生活節奏有關,它高效、快捷、方便獨行俠、吃完就走,套餐不需你思索吃什麼,但給你足夠的選擇,你的最大疑問,只不過是配什麼飲料,是凍是熱(我一直不解的是為什麼加冰要加兩元)——正是這個系統才顯現它的香港特色。

圖 / Anakin

茶餐廳的香港文化呈現,集中在菠蘿包、奶茶,不過它運作結構上的特色,才是真正影響香港或內地的。它提供一種快餐廳以外的快速客飯文化,有別於內地大飯桌共同點菜分吃的傳統。

(註:「客飯」也叫「碟頭飯」,就是類似北方的「蓋澆飯」、「蓋飯」;都是米飯配一定量的菜,統一放到盤子裡,並且通常是飯比菜多。和Bono吃飯的時候,他還提到茶餐廳的另一特點就是服務。茶餐廳也有服務?其實有的。只是因為它通常只做到剛剛好,既不over-served又不under-served:除了點單、加單、保持桌椅地面基本乾淨,連買單的環節也讓顧客自己來。)

香港和澳門的茶餐廳有沒有區別?

先說外型分別:澳門式茶餐廳必以藍白圖案磚塊裝飾(其實源自澳門的葡式建築),盛凍品用銀色金屬杯。港式用的是厚身較寬的長玻璃杯(為何要厚身較寬?因為顧客一般很用力用匙來壓那檸檬及凍塊),凍飲最佳是碎冰(即小至幾毫米那種碎塊而非冰格出來的兩三厘米那種)。澳式的一般提供較重口味的澳葡式菜單,沒有港式那些清淡基本款。當然,澳式主推會是豬排包,此物後來才反過來在港式中有售。奶茶口味的說法曾有過,即港式較重茶味,但這分別現在已品不出來。

你在香港最常去哪家茶餐廳?點什麼菜?

在中環住時,堅道上的街坊小店當然常去,就是那也記不起名字,但裝修到食物都是最最典型那種,沒什麼好吃與否,只是方便與習慣。這種街坊小店在香港有特別地位因熟客常去就有感情,識得當中的人,有時欠錢也行。晚上夜宵當然就下山去威靈頓街翠華,那裡近蘭桂坊,越夜越美麗,而凌晨兩點都要有OK可吃的,就只這家。海南雞飯(翠華叫文昌雞),咖喱牛腩都常點。一定要冰檸茶。

在上海和北京你常去哪家茶餐廳?點什麼菜?

上海去得較多有:思南路查餐廳、富民路口翠華、新天地摩囉街(一間不是茶餐廳格局但有其類菜式供應的新派店)。北京基本上沒好的茶餐廳,較多去是世界城的表妹、國貿的金湖。主因是當你一個人去吃之時,這會是個好的選擇,坐得較舒服乾淨,點菜可以點客飯而不一定要點菜再配主食,當然,表妹有香港的《信報》可看也是一大BONUS啦!

既然內地茶餐廳如此「荒腔走板」,你為什麼還愛去這些茶餐廳?

茶餐廳是不必想的,它就如另一個家,不想到別的地方或特別的地方時,你自然就會回到它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