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茶經 > 四之器 >

四之器

陸羽所說的茶器,並非今人狹義的飲茶器具,而是包括烹茶、品茶所要用到的所有工具,有風爐、筥、炭、火䇲等二十四種。飲茶不僅是一種物質活動,更是一種精神享受,因而對器具的要求非常講究。

【原文】

風爐(灰承)

風爐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緣闊九分,令六分虛中,致其杇墁〔1〕。凡三足,古文〔2〕書二十一字,一足雲“坎上巽下離於中〔3〕”,一足雲“體均五行〔4〕去百疾”,一足雲“聖唐滅胡明年鑄〔5〕”。其三足之間設三窗,底一窗,以為通飆〔6〕漏燼之所,上並古文書六字:一窗之上書“伊公〔7〕”二字,一窗之上書“羹陸”二字,一窗之上書“氏茶”二字,所謂“伊公羹,陸氏茶”也。置

〔8〕於其內,設三格:其一格有翟〔9〕焉,翟者,火禽也,畫一卦曰離;其一格有彪〔10〕焉,彪者,風獸也,畫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魚焉,魚者,水蟲〔11〕也,畫一卦曰坎。巽主風,離主火,坎主水。風能興火,火能熟水,故備其三卦焉。其飾,以連葩〔12〕、垂蔓〔13〕、曲水〔14〕、方文〔15〕之類。其爐,或鍛鐵〔16〕為之,或運泥為之,其灰承,作三足鐵柈〔17〕〔18〕之。

【註釋】

〔1〕杇墁:本為塗牆時用的一種工具,這裡指風爐內壁塗抹的泥粉。杇,塗抹,粉刷。墁,牆壁上的一種塗飾。

〔2〕古文:指甲骨文、金文、古籀文、篆文等人類最早使用的文字。

〔3〕坎上巽下離於中:坎、巽、離都是八卦六十四卦的卦名。坎為水,巽為風,離為火。煮茶時,將坎水放在鍋的上部,巽風從爐子底部進入,幫助離火燃燒。

〔4〕五行:古時候,人們將構成宇宙萬物的五種元素金、木、水、火、土稱為五行,藉以解釋天地萬物變化和構成。

〔5〕聖唐滅胡明年鑄:唐朝徹底平定安史之亂是在唐肅宗至德元年(763)。陸羽鑄造風爐是在“聖唐滅胡明年”,就是公元764年。

〔6〕飆:大風、暴風。

〔7〕伊公:曾輔佐湯武王滅夏建立殷商王朝的大尹伊摯。他擅長烹調煮羹,據說他“負鼎操俎調五味而立為相”,故人稱“伊公羹”。

〔8〕臬:爐箅子,位於爐膛內,靠近底部位置。

〔9〕翟:又叫雉,長尾巴的野雞。

〔10〕彪:小虎,風獸的一種。古人認為虎屬風,故此把虎歸為風獸。

〔11〕水蟲:蟲、魚、鳥、獸、人合稱五蟲。水蟲指生活在水中的動物。

〔12〕連葩:花朵綴成的圖案。

〔13〕垂蔓:綴成的小草蔓籐圖案。

〔14〕曲水:水波彎曲蕩漾成的圖案。

〔15〕方文:花紋,方形或幾何形。

〔16〕鍛鐵:鑄造、打鐵。

〔17〕柈:通“盤”。

〔18〕台:表面光滑,由腿和其他支撐物固定起來的物品,樣子類似台。

▓銅風爐

【譯文】

風爐,用銅或鐵鑄成,形似古代的鼎,壁厚三分,爐口上的邊緣九分寬,爐內多出六分,其下虛空,抹以泥土。爐的下方有三隻腳,鑄上籀文,共二十一個字。一隻腳上寫“坎上巽下離於中”,一隻腳上寫“體均五行去百疾”,一隻腳上寫“聖唐滅胡明年鑄”。在三隻腳間開三個窗口。爐底下一個洞用來通風漏灰。三個窗口上書六個字的籀文,一個窗口上寫“伊公”二字,一個窗口上寫“羹陸”二字,一個窗口上寫“氏茶”二字,意思是“伊公羹,陸氏茶”。爐上設置支撐鍋子用的垛,其間分三格。一格上有只野雞圖形。野雞是火禽,畫一離卦。一格上有只彪的圖形,彪是風獸,畫一巽卦。一格上有條魚的圖形,魚是水蟲,畫一坎卦。“巽”表示風,“離”表示火,“坎”表示水。風能使火燒旺,火能把水煮開,所以要有這三卦。爐身用花卉、流水、方形花紋等圖案來裝飾。風爐也有用熟鐵打的,也有用泥巴做的。灰承(接收爐灰的器具),是一個有三隻腳的鐵盤,托住爐子。

【延伸閱讀】

陸羽所說的茶器,並非今人狹義的飲茶器具,而是包括烹茶、品茶所要用到的所有工具,有風爐、筥、炭、火䇲等二十四種。飲茶不僅是一種物質活動,更是一種精神享受,因而對器具的要求非常講究。所以,飲茶器具不僅要好用,還要有美感,並能承載某種文化精神。

對古人來說,喝一杯茶,也是完成一種禮儀過程。一杯好茶端至面前,其香令人沉醉,其色賞心悅目,其味回味無窮,這是茶帶來的物質享受,而之前的烹茶用器過程,則是一種精神享受。這些看似煩瑣的程序,卻隱藏著自煎自食的樂趣。

宋代的文人,更是給各種器具起了雅致有趣的別稱,烘茶的焙籠叫“韋鴻臚”,碎茶木槌叫“木待制”,茶碾叫作“金法曹”,羅合稱作“羅樞密”,茶磨稱“石轉運”,就連用作清潔茶器的方巾,也被賦予了高雅的官銜“司職方”。盧仝癡迷飲茶,並做了備受茶人推崇的《七碗茶歌》,因此宋時就用他的名字來給茶具命名,稱為“大玉川先生”。茶器中浸入這種風趣而文雅的文化內涵,便超脫器物的呆板,變得活潑而耐人回味了。

風爐的出現,要追源到唐代。唐代畫家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中所繪茶爐,形狀和陸羽所說的風爐大致一樣,都是三足、直身、底部有一個風口,口緣處有三個距離相等的支座,可將茶釜置於其上。

▓〔明〕陳洪綬 松溪品茗圖(局部)

宋代以後,煮茶的器具都是用銅所做的茶爐,也被稱為“風爐”。陸游在《山行過僧庵不入》中寫道:“茶爐煙起知高興,棋子聲疏識苦心。”可以看出,陸游生活的宋朝已經有茶爐了。到元代,茶爐的製造工藝已是非常精美,當時最著名的茶爐是“姜鑄茶爐”,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裡記載,元代的杭州城裡有個姓姜的婦人,還有平江一個叫王吉的人,他們鑄造的茶爐上面有精巧似雲錦的花紋,且表面光滑美觀,深受時人追捧。明代的茶爐傳承了前朝的工藝傳統,材質上多用銅製材料,做工上講究雕刻技藝的運用。

明代之後,人們既有專門煮茶的茶爐,也有一種專門用來燒水的湯瓶,當時人們稱其為“茶吹”或者“銚子”“鐐子”。

▓唐銅朝鮮風爐

【名家雜論】

古代好風雅的文人,經常做出一些“圍爐煮雪”“敲冰煮茗”“松峰煮茗竹雨談詩”的雅事。明代大才子唐寅有《題畫》詩曰:“春風修禊憶江南,酒榼茶爐共一擔。”魏時敏也有一首《殘年書事》詩:“待到春風二三月,石爐敲火試新茶。”文人們詩情畫意的浪漫情調,和風爐這種器物有著解不開的緣分。

然而,有很長一段時間,古人飲茶習慣用煮,煮茶的風爐,從唐代開始又稱為“茶灶”。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唐書》中記載,文人陸龜蒙非常喜歡喝茶,但不喜歡和那些庸俗之輩交往,每天就在家中“設蓬席齋,束書茶灶”。唐代詩人陳陶在《題紫竹詩》中寫道:“幽香入茶灶,靜翠直棋局。”可見唐時茶灶已經是生活中常見的器物了。

在《紅樓夢》中,風爐的影子隨處可見。第二十七回裡,賈探春央求賈寶玉給自己出去買些把玩的小物品,說了這麼一段話:“像你上回買的那柳枝兒編的小籃子,整竹子根摳的香盒兒,膠泥垛的風爐兒,這就好了,我喜歡得什麼似的……”這裡的風爐是否具有實用性,有待考證,但品味不俗的賈探春都喜歡這樣的物件,可知它的魅力。第三十八回裡也有一段話:“那邊有兩三個丫頭煽風爐煮茶,這邊另有幾個丫頭也煽風爐燙酒呢。”看來,隨著不斷演進,風爐不但可以煮茶,也可燙酒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和茶結緣的器物,不僅受中國人的喜愛,也流傳到了日本。史料記載,宋代一些禪寺中使用了風爐,日本和尚見了頗為喜愛,就把其帶到了日本。如今日本已找不到中國傳入的風爐寶物,但是茶道中所用的爐子,一直是中國古代風爐的式樣。比如鬼面風爐、朝鮮風爐、璃球風爐,而且這種風爐一般會用於高規格場合。

▓日本鬼面風爐

【原文】

筥〔1〕

筥,以竹織之,高一尺二寸,徑闊七寸。或用籐作木楦(古箱字)〔2〕,如筥形織之,六出〔3〕圓眼,其底蓋若利篋〔4〕口,鑠〔5〕之。

〔6〕

,以鐵六稜制之,長一尺,銳上豐中〔7,執細頭系一小〔8〕,以飾也。若今之河隴〔9〕軍人木吾〔10〕也。或作錘,或作斧,隨其便也。

【註釋】

〔1〕筥:盛物用的圓形竹器。

〔2〕楦:本指鞋、帽模具,這裡指木架子,筥形。

〔3〕六出:六個瓣的花、六角形的雪花結晶都叫六出。這裡指竹編的六角形圓眼。

〔4〕利篋:竹篾編成的箱子。利,同“筣”,竹子的一種。篋,竹編箱籠,又長又扁。

〔5〕鑠:削,打磨。這裡指削磨光滑、平整。

〔6〕炭:鐵棒,用來碎炭。

〔7〕銳上豐中:炭上面細,中間粗。

〔8〕:炭上端的裝飾物,形似燈盤。

〔9〕河隴:唐時指隴右道河州和關內道隴州。現指甘肅臨夏附近和陝西寶雞隴縣。

〔10〕木吾:木棒的別稱。吾,同“御”,防禦。

【譯文】

筥,竹子編製而成,一尺兩寸高,直徑七寸。有的先做個筥形的木箱,再用籐編外圍,而且還要編出六角形的圓眼。筥形木箱的底和蓋要像箱子的口一樣,削得光滑、平整。

,用六稜形的鐵棒做成,長一尺,頭部尖,中間粗,手握處細,在握的那頭套一個形似燈盤的作為裝飾,就像現在河隴地帶的軍人常用的木棒。有的把鐵棒做成錘形,有的則做成斧形,各隨其便。

▓〔明〕唐寅 琴士圖(局部)

【延伸閱讀】

筥和炭是唐人煮茶燒炭時的輔助器具,筥是用來裝木炭的竹編或籐編簍子,和前文所說採茶用的籯屬同類物品,但形狀又有自己的特色。炭是把木炭敲碎的一種器具。

陸羽對於筥的描述不算太細緻,後人也可以從一些資料中描畫出它的大致樣子。古時的竹製容器,方形為筐,圓形為筥,而且陸羽已明確給出“徑闊”也就是直徑大小,因此可以推斷炭筥的形體為圓形。筥和遠古時期的“篋”,在底和口部有相似之處,過去的篋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在底部有用寬竹板做成的底座,這也容易解釋,筥本就是用來裝易受潮的木炭,因此在底部有足,以避免筥底挨地受潮。一般用筥盛放其他物品時,是沒有蓋的,但為了防潮和便於放入都籃中去,炭筥一定要加蓋。蓋子的形狀和古時嵌入式鍋蓋一樣。綜上所述,炭筥的造型也就如在眼前了:圓體、直身,底部有圈足,口部配有嵌入式蓋子。

煮茶的過程中,要把整塊的木炭擊碎來用,因此要用一種敲擊的工具。其實這種工作用錘子、斧頭都可以完成,但是對相當一部分文人來說,喝茶畢竟是件文雅事,掄斧頭不雅觀,因此要發明一種比較精緻的炭才行。其形狀和軍用武器鐵相似,上面略作裝飾,放入都籃確實體面。

【原文】

火䇲

火䇲,一名莇〔1〕,若常用者,圓直一尺三寸,頂平截,無蔥台勾鎖之屬〔2〕,以鐵或熟銅製之。

【註釋】

〔1〕莇:同“箸”,筷子。這裡指火鉗,形似筷子,夾火用的工具。

〔2〕無蔥台勾鎖之屬:火䇲頂端沒有任何裝飾。

【譯文】

火䇲,又稱箸,就是平常使用的火鉗,圓直形,長一尺三寸,頂端平且齊,並沒有像蔥台、勾鎖那樣煩瑣的裝飾,用鐵、熟銅製作。

▓火箸

【延伸閱讀】

火䇲和炭筥、炭一樣,是煮茶時燒炭的工具。火䇲原本叫火莇(莇和箸同義),燒火時可以用來夾炭塊或撥火之用,和現在的火鉗非常相似。

據《廣東新語》記載,“蛋人謂箸曰梯”,古代“蛋人”指的是浙江、福建、兩廣的水上居民,這些地方的居民非常忌諱在船上說“住”,因此這一發音的字都用別的字代替。原本的“箸”換成了“筷”,火莇(箸)也變成了火筷,或者火䇲。同時這些地方也是茶葉的盛產區,這樣改換的名詞很快流傳開來,成為通用的叫法。

這種夾炭的工具,重在實用性,古人在其製作工藝上也是以簡單實用為主。儘管陸羽一再強調,不需要在這麼簡單的器具上雕飾蔥台、勾鎖之類的東西,但一些講究的茶人,還是會對它加以裝飾。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裡出土的宮廷茶具裡,就有一個繫著銀鏈的火莇,頂端雕有花紋,風格華貴,做工精緻。

【原文】

〔1〕(音輔,或作斧,或作釜)

鍑,以生鐵為之,今人有業冶者,所謂急鐵〔2〕。其鐵以耕刀之趄〔3〕,煉而鑄之,內摸土而外摸沙〔4〕。土滑於內,易其摩滌;沙澀於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正令也〔5〕;廣其緣,以務遠也〔6〕;長其臍,以守中也〔7〕。臍長則沸中〔8〕,沸中則末易揚,末易揚則其味淳也。洪州〔9〕以瓷為之,萊州〔10〕以石為之,瓷與石皆雅器也,性非堅實,難可持久。用銀為之,至潔,但涉於侈麗。雅則雅矣,潔亦潔矣,若用之恆,而卒歸於鐵也〔11〕

【註釋】

〔1〕鍑:古代的一種大口鍋。

〔2〕急鐵:生鐵。

〔3〕耕刀之趄:損壞的,不能再用的犁頭。耕刀:犁頭。趄:斜靠,傾斜。這裡指損壞、殘破。

〔4〕內摸土而外摸沙:用土製鍑的內摸,沙做外摸。

〔5〕以正令也:讓某物變得端正。

〔6〕廣其緣,以務遠也:鍋口要寬,略往外延伸,使沸騰的水有足夠的空間,不易溢出。

〔7〕長其臍,以守中也:鍋底臍部要突出,使火力能夠集中在鍋底。

〔8〕臍長則沸中:臍部突出,燒開水時,水就會在鍋中心沸騰。

〔9〕洪州:唐代的州名,古指江南道和江南西道,治所在今江西南昌一帶。

〔10〕萊州:唐代的州名,由漢代的東萊郡演變而來。治所在今山東掖縣一帶。

〔11〕而卒歸於鐵也:最終還是鐵製的鍑好。

▓日本鐵釜

【譯文】

鍑,用生鐵做成。“生鐵”就是現在冶鐵人常說的“急鐵”,鑄茶鍋用的鐵是以用壞了的農具煉鑄成的。鑄造茶鍋時,在鍋的內側抹泥,外側抹沙。內側抹泥,鍋面光滑,容易磨洗;外側抹沙,鍋底粗糙,容易吸熱。鍋耳做成方的,讓其端正。鍋邊要寬,好伸展開。鍋臍要長,且在中心。臍長,水就在鍋中心沸騰;在中心沸騰,水沫易於上升;水沫易於上升,水味就淳美。洪州用瓷做鍋,萊州用石做鍋,瓷鍋和石鍋都是雅致好看的器皿,但不堅固,不耐用。用銀做鍋,非常清潔,但不免過於奢侈,雅致固然雅致,清潔確實清潔,但從耐久實用說,還是鐵好。

▓單柄陶罐煎茶器

【延伸閱讀】

釜是一種煎煮茶的器具,陸羽所說的製作材料是生鐵,或洪州瓷、萊州石。因為陸羽身處江南,所以並未把其他地方的制釜材料一一展示出來。比如,耀州窯出土的唐代陶瓷中,就有很多陶釜。

耀州窯出土的釜類瓷,體型和品類不一,不過形狀基本是斂口、出唇、圓肩、鼓腹、小平底或圓底,在釜的肩、腹相交處,會有一圈環形寬。這些釜的生產時間不同,也表現出在各個時期釜的不同變化。比如,盛唐時期的釜,腹部比較傾斜,底部小而平;中唐之後腹部很突出,釜底也被加寬。這大概是人們在煮茶時發現,這樣的造型使釜獲得的熱量更多,茶水更容易沸騰。

晚唐和五代時期,耀州窯也製作一種單柄罐煎茶器。這種特殊的茶釜是大口圓唇,鼓腹,肩頸處有一個寬扁形的把手。這種釜不僅可以煮茶,大概也擔負起茶壺的部分功能,可以直接從釜中倒出滾燙的茶。單柄罐煎茶器分高矮兩種,高的特點是腹部很深且下端斜收,有餅足;矮的是球形或半球形鼓腹,餅足或底部有寬的圈足。後來在此基礎上,又出現一種單柄執壺形煎茶罐的新造型。此三類特殊的煎茶器具在《茶經》之後出現,也算是煎茶器具的新發展。

【原文】

交床〔1〕

交床,以十字交之,剜〔2〕中令虛,以支鍑也。

【註釋】

〔1〕交床:又稱胡床,也就是交椅或繩床,輕便可以折疊。

【譯文】

交床,將十字交叉的木架,中間挖空,用來放置煮茶用的鍋。

【延伸閱讀】

交床亦稱“胡床”“交椅”“繩床”,是古時候一種能夠折疊起來的便利坐具,和現在的馬扎一樣。

漢代時,胡人有一種行軍時常帶的椅子,謂之“床”。它便於攜帶,後來專為將軍所用,成為權力的象徵,名之“交椅”。因此,古時候“床”的含義較現在更為廣泛,它不僅可以供人睡眠,還可以坐或陳列物品,胡床或交床就有這樣的功能。唐宋時期還習慣把放茶器的器具叫茶床或矮桌。

用於煮茶的“交床”製作方法和做火盆架方法相同,它是由真正的交床改裝而來的。唐時茶釜無柄且底部圓而略尖,釜中水沸後需從風爐上移開,故而要有一個支架。

【原文】

夾,以小青竹為之,長一尺二寸。令一寸有節,節已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筱〔1〕,津潤於火,假其香潔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間莫之致。或用精鐵、熟銅之類,取其久也。

紙囊

紙囊,以剡籐紙〔2〕白厚者夾縫之,以貯所炙茶,使不洩其香也。

【註釋】

〔1〕筱:竹子的別稱,這裡指細小的竹條。

〔2〕剡籐紙:唐代一種貢品,產於浙江剡溪,用籐為原料製成。

▓〔清〕椰殼茶具

【譯文】

夾,小青竹製成的器具,長一尺兩寸。選一頭有一寸長的竹節,把節以上部位剖成兩半,然後夾著茶餅放在火上烤炙。這樣小青竹潔淨的竹液和香氣就會從竹子表面溢出,從而增加茶的香氣。如果不在山林間炙茶,恐怕很難弄到這種青竹。有的則用經久耐用的上好鐵或熟銅來炙茶。

紙囊,用兩層白且厚的剡籐紙做成,用來貯放烤好的茶,使香氣不散失。

【延伸閱讀】

這種竹製或金屬製成的夾子,是夾起茶餅在火上炙烤時要用到的器具。炙茶主要行於唐代,到宋代基本被廢棄了。唐時飲用的茶,是用鮮葉蒸搗然後晾曬烘乾而成的茶餅,炙茶就是飲用前對茶餅的一次再加工。其目的,是烘乾茶餅在存放過程中吸收的水分,通過火的溫度把茶本身的香氣逼出來。

炙茶時須用文火,火力一定要均勻,不能在有風的地方烘烤。炭火的火力大小適當後,要用茶夾夾著茶餅靠近火苗,用最快的速度進行翻烤,等茶餅表面出現一些小疙瘩時,把茶餅稍微離開火苗繼續翻烤。此時茶餅和火苗的距離“去火五寸”最好。一直烤到茶餅中有熱氣冒出,且有茶香飄出後為止。陸羽建議用青竹做夾子,這樣烤好後茶中有竹香味,但也有人認為茶味本真最好,無須夾雜別的香氣,後來金屬製夾比竹製夾的使用要普遍。

炙烤完的茶餅,要趁著熱氣和茶香溢出時,放在特製的紙袋中。這樣做可以讓“精華之氣,無所散越”,之後茶餅漸漸涼卻,就可以碾成末狀來煮飲了。唐代只要喝茶都會炙茶,而宋代只會炙烤那些隔年的茶,宋之後隨著散茶代替餅茶,炙烤的做法也慢慢消失了。

【原文】

碾(拂末〔1〕

碾,以橘木為之,次以梨、桑、桐、柘〔2〕為之,內圓而外方。內圓備於運行也,外方制其傾危也。內容墮〔3〕而外無餘木,墮,形如車輪,不輻〔4〕而軸〔5〕焉,長九寸,闊一寸七分,墮徑三寸八分,中厚一寸,邊厚半寸,軸中方而執〔6圓。其拂末以鳥羽制之。

【註釋】

〔1〕拂末:掃茶末用的一種工具。

〔2〕柘:木的一種,屬桑科,落葉灌木或喬木,葉卵形或橢圓形,可以喂蠶,木汁可以染赤黃色,木材質堅而緻密,是貴重的木料。

〔3〕墮:碾磙子、碾輪。

〔4〕輻:輪轂上用來支撐輪圈的直木。

〔5〕軸:輪轂上用於驅動車輪旋轉的圓柱形長桿。

〔6〕執:拿、持。

【譯文】

碾槽,橘木做的最好,其次是梨木、桑木、桐木、柘木。碾槽內圓外方。內圓易運轉,外方不易翻倒。槽內正好能放一個碾磙,再無空隙,墮,是木製碾磙,形似車輪,只是沒有車輻,中心安一根軸。軸長九寸,寬一寸七分,直徑三寸八分,當中厚一寸,邊緣厚半寸。軸中間是方的,手握的地方是圓的。拂末,是用鳥的羽毛做成的。

▓〔唐〕鎏金鴻雁流雲紋銀製茶碾

【延伸閱讀】

碾茶所用的碾從古至今沒有多大變化,只是材質有所不同。唐代流行使用木質碾和瓷質碾,如今都用鐵碾或石碾。碾由碾槽和碾輪兩部分組成,如同碓是臼和杵組成的一樣。宋代《大觀茶論》中對碾的製作要求是“凡碾為制,槽欲深而峻,輪欲銳而薄”,這種形狀的碾應該是最為實用的。

法門寺地宮出土一件銀質茶碾,叫鎏金鴻雁流雲紋銀製茶碾,是唐朝宮廷所用極品茶碾具。茶碾整體高為七點一厘米,長二十七點四厘米,碾槽深三點四厘米,由碾槽、轄板和槽座構成,與古書記載一致。它的做工非常精美,槽身兩端雕刻成如意雲頭狀,左右兩邊各有一隻飛雁,並刻有流雲花紋。槽座座壁上雕刻出鏤空壺門,門之間裝飾著天馬流雲紋。茶碾軸桿上鏨刻“五哥”字樣,軸孔周圍鏨有團花,外以流雲紋裝飾。

耀州窯唐代層中曾發現有陶制茶碾,其中一件刻有“李萬”二字,推斷是私人定製品。可見,唐代的茶碾不僅在市場上銷售,還可以專門定制。

拂末是一種在碾茶完畢後,掃除茶末的器具。唐代拂末用鳥的羽毛製成,現在的日本茶道中,還保留著用鳥羽做拂末的習慣。宋代之後,一般用棕來做清掃茶末的工具。

【原文】

羅合〔1〕

羅末以合蓋貯之,以則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紗絹衣〔2〕之。其合以竹節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蓋一寸,底二寸,口徑四寸。

則,以海貝〔3〕、蠣蛤〔4〕之屬,或以銅鐵、竹匕〔5〕、策〔6〕之類。則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7〕。若好薄者減之,嗜濃者增之,故雲則也。

▓竹刻堆漆壽桃茶則

【註釋】

〔1〕羅合:茶篩、茶盒,竹篾編製而成。

〔2〕衣:蒙覆在器物表面的衣布。

〔3〕海貝:生活在海洋沿岸的生物,有殼,軟體動物。

〔4〕蠣蛤:生活在淺海泥沙中有殼的軟體動物,肉可食,味道鮮美。

〔5〕匕:古代取食時用的一種器具,也可用來量藥。形狀與今天用的羹匙、勺子相似,柄曲斗淺。

〔6〕策:竹片或木片。

〔7〕方寸匕:正方一寸的匙匕。

【譯文】

將篩好的茶末放在盒中密封貯藏,把“則”(量器)也放在盒中。將大竹剖開彎曲成圓形茶羅,再在羅底安上紗或絹。盒用竹節部分製成,或將杉樹片彎曲成圓形,塗上油漆製成。三寸高的盒,一寸高的蓋,二寸底盒,四寸直徑。

則,用生活在海洋沿岸的海貝或蛤蜊等生物的殼製成的匙、策,或用銅、鐵、竹製成。計量是依“則”為標準的。一般來說,燒一升的水,用正方一寸的匙匕來量取茶末。若喜歡味道淡的茶,就量取少量的茶末;若喜歡濃茶,就多量取些茶末,故此取名為“則”。

【延伸閱讀】

羅合中“羅”是一種可以篩檢穀物、去粗存細的竹製器具,和篩子的作用一樣;“合”是指盒。所以羅和合是由兩件器具搭配成一體的物品,具有篩選和存放功能。

羅合用竹子彎曲成圈狀,然後用絹或紗做底,以篩選茶末。這種設計也有據可尋。唐代的茶末僅用碾這種工具碾制而成,所以茶末的細密程度非常有限,需要進一步用網篩出細末。宋代在碾過之後,還會用石磨磨一下,粗細和麵粉差不多。這個時候,對羅合的要求更高了,蔡襄在《茶錄》中說“茶羅以絕細為佳”,而對羅底絹紗的要求也相應提高,“羅底用蜀東川鵝溪書絹之密者”為好。

古時“則”有量取之意,用來量取茶末的工具,就叫茶則了。根據法門寺出土的茶具來分析,茶則應該以匙狀為主,陸羽談及水量和茶量時也說到一種“方寸匕”。方寸匕是漢唐間量藥面的一種常見工具,在歷來的藥書中經常被提及。用它來量取茶末,也很合適。做茶則的材料有貝類或竹木等,由於貝類會有腥味,並不是做茶則的好材料,相對來說竹木或牙、角等是不錯的選擇。

▓〔清〕竹刻留青澈茶則

【原文】

水方

水方,以椆木〔1〕、槐、楸〔2〕、梓〔3〕等合之,其裡並外縫漆之,受一鬥。

【註釋】

〔1〕椆木:山毛櫸殼斗科常綠喬木,質堅硬,百年不朽,遇冷不凋。

〔2〕楸:紫葳科落葉喬木,白花帶紫色斑點,葉呈三角卵形或長橢圓形,木材質地緻密,耐濕,可造船。

〔3〕梓:紫葳科落葉喬木,黃白花,葉對生或輪生。木材質地柔軟,耐腐蝕,可做傢俱、樂器。

【譯文】

水方,用椆、槐、楸、梓等木料製作,內側和外側的縫隙都用油漆塗抹,能盛一斗的物體。

【延伸閱讀】

水方也就是煮茶時用來裝水的桶,用木料製成。木桶早在幾千年前就出現了,當初金屬冶煉技術尚未形成,製造日常器物的材質選擇少之又少,木材常常成為首選。木桶便是先民最重要的容器用品。

一般常見的水桶為圓形,但陸羽所說的是方形。因為方形桶木板與木板之間的合力不如圓桶緊密且承重力弱,所以要在裡面上漆。為什麼煮茶盛水的桶要用方形,至今沒有定論,不過根據對二十四器的總體分析,所有器具都要放到都籃裡,而滌方、滓方等都是方形,並且在尺寸上正好可以疊放。大概是出於存放都籃方便的考慮,把桶也設計成了方形吧。

值得一提的是,水方中所盛的是未經處理的生水,一般不能直接倒入釜中煮茶,還需要進一步對水進行處理。在二十四器中,過濾生水的器物稱為漉水囊。

▓〔清〕青花山水紋茶具

【原文】

〔1〕水囊

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銅鑄之,以備水濕,無有苔穢腥澀〔2〕意,以熟銅苔穢,鐵腥澀也。林棲谷隱者,或用之竹木。木與竹非持久涉遠之具,故用之生銅。其囊織青竹以卷之,裁碧縑〔3〕以縫之,紐翠鈿〔4〕以綴之。又作綠油囊〔5〕以貯之。圓徑五寸,柄一寸五分。

【註釋】

〔1〕漉:向下滲透。

〔2〕苔穢腥澀:熟銅、鐵極易氧化。熟銅氧化後變成苔蘚一樣的綠色,有毒。鐵氧化後變成紫紅色,有腥味、澀味。

〔3〕縑:用雙絲織成的細絹。

〔4〕紐翠鈿:用翠鈿來裝飾紐。翠鈿:翠玉做成的首飾或裝飾物。

〔5〕綠油囊:用綠色塗有油的絹子做成的一種可防水的袋子。

【譯文】

漉水囊,和平常用的一樣,用生銅鑄造框架,以免沾水後會附著銅綠和污垢,使水染上腥澀味道。因為熟銅易氧化,會生成銅綠和污垢;用鐵會生成鐵銹,使水變得腥澀。隱居在山林中的人,也有用竹或木製作。但竹木製品都不耐用,不便攜帶遠行,所以用生銅做。濾水的袋子,用青篾絲編織,捲曲成圓筒形,再裁剪碧綠絹縫製,綴上翠鈿作裝飾。再用綠色塗有油的絹子做成一種可防水的袋子,用來存放漉水囊。漉水囊的直徑五寸,柄長一寸五分。

【延伸閱讀】

漉水囊也稱三衣六物。三衣者外衣、中衣、下衣,另加缽、坐具、漉水囊合為六物。在陸羽之前,漉水囊並非煮茶必需用具,而只用於僧人中。

《四分律》卷五十二云:“不應用雜蟲水,聽作漉水囊。”《摩訶僧祇律》卷十八云:“比丘受具足已,要當畜(蓄)漉水囊,應法澡盥。比丘行時應持漉水囊。”

野外水井、溪泉之中常有一些小蟲,僧人在飲用之前,一定要過濾掉才行。過濾後還要仔細查看濾過的水中是否還有小蟲子,有的話就要把蟲子放回取水處。一般出門超過五天或行程超過二十里地,就要帶上漉水囊。

漉水囊用過之後,要懸掛起來,一是為了晾乾,二是防止被污染。在寺院裡生活的人,對漉水囊的使用和存放都非常熟悉,而陸羽曾在寺院裡生活了很長時間,對此自然是諳熟於心。不過陸羽對於漉水囊的保護採取了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做一個油布袋來裝盛——也許不是陸羽獨創,而是他見過的行腳僧人用的方法。

【原文】

瓢,一曰犧杓〔1〕,剖瓠〔2〕為之,或刊木為之。晉舍人杜育〔3〕《荈賦》〔4〕云:“酌之以瓠。” 瓠,瓢也,口闊,脛薄,柄短。永嘉〔5〕中,余姚〔6〕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7〕,祈子他日甌犧〔8〕之餘,乞相遺〔9〕也。”犧,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為之。

【註釋】

〔1〕犧杓:瓢。犧:酒樽。杓:勺子。

〔2〕瓠:又稱扁蒲、葫蘆,一年生草木植物,莖蔓生,夏天開白花,果實長圓形,嫩時可食。

〔3〕杜育:生於公元265年,卒於公元316年,字方叔,西晉人,官至中書舍人。

〔4〕《荈賦》:西晉杜育的賦作。

〔5〕永嘉:晉懷帝的年號。

〔6〕余姚:唐代州名,治所在今浙江余姚。

〔7〕丹丘子:從丹丘來的神仙。丹丘:神話傳說中神仙的府邸。屈原《遠遊》中說“仍羽人於丹丘兮,留不死之故鄉”。

〔8〕甌犧:這裡指用來喝茶的杯、勺。甌:類似杯碗的飲具。

〔9〕遺:贈送、給予。

▓茶瓢

【譯文】

瓢,又稱杯勺。有的將葫蘆剖開製成,有的則用樹木挖成。晉朝杜育在《荈賦》裡說:“用瓠舀取”。瓠,就是用葫蘆製成的瓢。口闊、身薄、柄短。晉代永嘉年間,余姚人虞洪到瀑布山採茶,遇見一道士對他說:“我是丹丘子,希望你改天把甌、犧中多出的茶送給我喝。”犧,就是木勺。現在常用的以梨木挖成。

【延伸閱讀】

犧杓,根據字面意思,應該指雕刻成動物形狀的杓。最早出現的瓢應該是把葫蘆從中一分為二做成的,後來演變成杓,已經可以用木材或金屬製作了。古時做瓢的葫蘆稱為匏,做藥的葫蘆稱為瓠。瓠於七千多年前就出現了,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瓠籽,而作為一種可食用的植物,瓠在《詩經》中也很常見。

在陸羽的描述中,瓢屬於煮飲茶水的二十四器之一,而後面又有專門供飲茶用的茶碗,所以嚴格來講,瓢應該是煮茶時舀水的工具,但若用來飲茶,也是可以的。

到了宋代,依然有茶瓢這種工具。《大觀茶論》中記載,人們雅稱瓢為“胡員外”,可見其應是用葫蘆製成。但這時候的瓢,不是作為舀水入茶釜的工具,而是茶煮好後,分茶用的器具。它把大碗中點好的茶,分在小的茶盞之中。因此,茶瓢的大小最好和小茶盞相同,這樣一瓢就可以裝滿一盞。

【原文】

竹夾〔1〕

竹夾,或以桃、柳、蒲葵木為之,或以柿心木為之,長一尺,銀裹兩頭。

【註釋】

〔1〕 夾:筷子。

【譯文】

竹夾,有用桃木做的,也有用柳木、蒲葵木或柿心木做的。長一尺,兩頭用銀包裹。

【延伸閱讀】

竹夾的作用是在煮茶的時候環擊湯心,以使茶的味道更濃香。其作用和宋代斗茶時攪茶工具茶筅相似。宋代斗茶不用把茶葉放入釜中煮,而是用沸水沖泡,然後以茶筅大力擊茶湯,使沫餑出現。茶之優劣,便以沫餑出現是否快,水紋露出是否慢來評定。

夾與策同義,這裡竹夾換作竹策更為合適。古時候“策”和“冊”又可通用,都有竹編簡冊的意思,同時策又有“籌策”之意,是指一種作計算之用的細竹籤。現代出土的漢時籌策,看起來比一般的筷子要細一些。陸羽所說的竹夾應該是一種類似筷子,但比筷子細巧一些的箸類器物。它兩頭包裹有銀片,原因不外兩種,一是使其重量增加,在環擊茶湯時更為有力;二是銀相對銅和鐵等金屬,更不易被氧化。不過,陸羽所說竹夾兩端包銀,不應該是一種常規的做法,尋常人家煮茶時所用竹夾,很可能沒有包銀。

竹夾的製作材料,除了竹子還有木材,這裡統稱為竹夾,它也成為一件茶器的名稱。準確來說,這種工具叫茶策才對。唐代閻立本所畫《蕭翼賺蘭亭圖》中出現一位老人,手裡拿著箸類器具,應該就是陸羽所說的竹夾。

【原文】

鹺簋〔1〕 (揭)

鹺簋,以瓷為之,圓徑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罍〔2〕,貯鹽花也。其揭竹製,長四寸一分,闊九分。揭,策〔3〕也。

【註釋】

〔1〕鹺簋:用來盛放鹽的一種器具。鹺:味道較濃的鹽。簋:盛物用的橢圓形器具。

〔2〕罍:像大壺那樣,上面刻有雲雷紋的酒樽。

〔3〕策:編連在一起的竹片或木片。這裡指片狀器具。

【譯文】

鹺簋,用瓷做成,圓形,直徑四寸,與盒子相似,也有的作瓶形,小口壇形,用來盛放鹽。揭,用竹製成,長四寸一分,寬九分。揭,片狀工具,用來取鹽。

▓〔唐〕鎏金摩羯紋三足架銀鹽台

【延伸閱讀】

鹺簋二字非常難懂,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評價《茶經》時,也說陸羽寫此書時用字太“古”,這個詞正印證了這一說法。事實上“鹺”就是鹽,簋是上古時期人們盛裝食物的圓形器物,一般有蓋子,宋代之後很多香爐就是仿造其造型來製作的。這種器物出現在煮茶二十四器中,是因為唐代煮茶喜用加鹽法去苦增甜。

法門寺曾出土一塊《衣物帳》碑,碑上列出了地宮之內的兩千四百九十九件文物清單,清單上稱鹺簋為“鹽達子”,達子也就是盒子。其實鹺簋本來就是一個鹽罐子而已,陸羽稱其鹺簋,估計當時的唐人聽了,也不一定能明白。另外,既然只是一個裝鹽的罐子,其製作材料也不一定非陶瓷不可,金屬也是可以的。法門寺出土的鹺簋就是用銀製成的。不過因為鹽具有銹蝕性,所以用金屬不如用瓷好。

與鹺簋一起配套使用取鹽的器具叫揭,一般家庭裡用來取鹽的都是小勺子,可以是金屬製品。陸羽所說的揭,可能是一隻扁長的竹片。

▓〔唐〕鎏金飛天仙鶴紋銀茶羅子

【原文】

熟盂

熟盂以貯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

【譯文】

熟盂,用來盛開水,有瓷製成的,也有陶製成的,容量二升。

▓〔清〕哥釉水盂

【延伸閱讀】

煮茶前的生水要用水方來裝,而已經煮沸的水要用熟盂來盛。中國唐代及之前,飲茶是要放在水中煮後再喝,大概的過程是先把餅茶碾碎備用,然後用炭火煮釜中水。在水中放茶末的時機非常關鍵,要在出現水泡但未全沸之前,也即“如魚目微有聲”時投入茶末。茶水沸騰後,會出現沫餑,這是茶水的精華所在。這個時候,就需要熟盂這種器具了。

具體做法是用杓把沫餑舀出,放在熟盂中備用,而釜中水要繼續沸騰,讓茶和水進一步融合成茶湯。在當時,用熟盂盛沫餑有個說法,叫“救沸”或“育華”。茶湯第三次沸騰起來後,把熟盂中的沫餑按飲茶人數的多少嚴格量入茶湯中,然後將煮好的茶均勻地分入每個茶碗中。此舉寓意雨露均施,同分甘苦。

製作熟盂的材質一般用做砂鍋的陶,這種陶的胎土一般不會淘洗得太乾淨,專門留下三分之一的沙粒在其中,以增加受熱時的膨脹係數,放置在火上燒或受高溫時會炸裂。

▓〔清〕景德鎮窯粉彩蓮子碗

【原文】

碗,越州〔1〕上,鼎州〔2〕次,婺州〔3〕次;岳州〔4〕上,壽州〔5〕、洪州次。或者以邢州〔6〕處越州上,殊為不然。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晉杜育《荈賦》所謂“器擇陶揀,出自東甌”。甌,越也。甌,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註釋】

〔1〕越州:唐時管轄範圍包括今天的浦陽江、曹娥江流域和余姚市幾地,治所在會稽(今天的浙江紹興)。越州在唐、五代、宋時因產秘色瓷器而名聞天下,該種瓷器通體透明,是青瓷中的上品。這裡的越州指的是產瓷器的越州窯,下面所列各州也借指分佈各州的瓷窯。

〔2〕鼎州:唐時有兩處叫鼎州的地方,一處在湖南,管轄範圍包括今天的湖南常德、漢壽、沅江、桃源等市縣;一處位於今陝西涇陽、醴泉、三原、雲陽一帶。

〔3〕婺州:唐代天寶年間稱東陽郡,管轄範圍包括今天的浙江金華江、武義江流域各個縣,治所在今天的金華。

〔4〕岳州:唐代天寶年間稱巴陵郡,管轄範圍包括今天湖南洞庭湖東、南、北沿岸各縣,州治今岳陽。岳窯在湘陰縣,產青瓷。

〔5〕壽州:唐代天寶年間稱壽春郡,位於今安徽壽縣一帶。此地瓷窯主要在霍丘,生產一種黃褐色的瓷。

〔6〕邢州:唐代天寶年間稱巨鹿郡,位於今河北巨鹿、廣宗以西,汦河以南,沙河以北區域。唐宋時期,邢窯以燒製白瓷佳品而聞名。邢窯窯址主要在內丘縣,唐代李肇在《唐國史補》中說:“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此窯瓷器天下通用,是唐時北方諸多瓷窯的代表,也被定為供品。

▓〔清〕景德鎮嬌黃釉碗

【譯文】

碗,越州產的品質最好,鼎州、婺州的差些,又岳州的好,壽州、洪州的差些。有人說邢州產的比越州好,我不這樣認為。如果說邢州瓷質地像銀,那麼越州瓷就像玉,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一點。如果說邢瓷像雪,那麼越瓷就像冰,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二點。邢瓷白而使茶湯呈紅色,越瓷青而使茶湯呈綠色,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三點。晉代杜育在《荈賦》中說“器擇陶揀,出自東甌”(挑揀陶瓷器皿,好的出自東甌)。甌(地名),就是越州。甌(容器名,形似瓦盆),越州產的最好,口不卷邊,底卷邊而淺,容積不超過半升。越州瓷、岳州瓷都是青色,能增進茶的水色,使茶湯現出白紅色,邢州瓷白,茶湯是紅色;壽州瓷黃,茶湯呈紫色;洪州瓷褐,茶湯呈黑色,都不適合盛茶。

【延伸閱讀】

古人習慣把茶具稱為茶器或茗器,唐代之前,茶具和一般的食器沒有明顯的區分,可以相互混用。到了唐代,茶器開始講究實用和美觀相結合,其審美特點以陶器的古樸為主。

到了宋代,茶具開始出現工藝綺麗,以金銀為材質的特點。《宋史·禮志》中記載:“皇帝御紫哀殿,六參官起居北使……是日賜茶器名果。”皇帝把茶器作為賜品,可見宋代“茶具”的製作工藝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且有十分尊貴的地位了。明清時期的茶具與宋時不同,多使用陶瓷材料,並對茶盞的色澤有很高的要求。明代文學家屠隆在《考槃餘事》中薦說:“質厚難冷,瑩白如玉,可試茶色,最為要用。”白瓷一直是明清茶具中最為出色的一種,其外形清新雅致,名氣與宜興陶壺不相上下。

茶具的發展大致經過古樸、綺麗、清雅三個不同的審美時期,這與茶文化所經歷的歷史階段相關聯,與飲茶方法的演進密不可分。

▓〔清〕米黃釉內青花小茶

【名家雜論】

西漢時期文人王褒在《僮約》中寫道:“烹茶盡具,酺已蓋藏。”可見漢朝時期,已出現“茶具”一詞。到了唐代,文字中更是隨處可見“茶具”,詩人陸龜蒙《零陵總記》中有“客至不限匝數,竟日執持茶器”之句;皮日休《褚家林亭詩》中有“蕭疏桂影移茶具”之語。

在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關於茶具的記錄遍佈各類書籍。按照唐代文人皮日休《茶具十經》裡的記載,“茶具”的範圍非常廣泛,包括茶塢、茶人、茶筍、茶籯、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十項。這裡所說的茶具不但包括器物,還包括種茶的凹地茶塢以及採茶人,甚至連煮茶的行為也囊括其中。之後,茶具的概念越來越細,狹義講僅指泡茶、盛茶的器皿。

按材質來分,茶具有陶茶具、瓷茶具、玉石茶具、漆器茶具、竹木茶具、金銀茶具、錫銅茶具、玻璃茶具;按用途來分,茶具有泡茶之用的茶壺、茶壺的墊底器具茶船、盛茶之用的茶湯、飲茶用的茶杯、品茶用的聞香杯、茶杯墊底之用的杯托。著名的茶具有江蘇宜興的紫砂壺、景德鎮的瓷茶器。

▓〔清〕朱石梅制古幣形錫包紫砂三鑲壺

【原文】

〔1〕

畚,以白蒲〔2〕卷而編之,可貯碗十枚。或用筥〔3〕,其紙帊〔4〕以剡紙〔5〕夾縫令方,亦十之也。

【註釋】

〔1〕畚:又叫草籠,用蒲草或竹篾製成的盛物器具。

〔2〕白蒲:白顏色的蒲葦,屬莎草科。

〔3〕筥:盛物用的圓形竹器。

〔4〕紙帊:罩在茶碗外面的紙套子。帊,帛兩幅、三幅稱為帊,也可以理解為衣服。

〔5〕剡紙:產於唐代浙江剡縣,用籐為原料製成的紙。剡:位於現在浙江嵊州西南方的古縣。

【譯文】

畚,又叫草籠,用白蒲草編成,可放十隻碗。也有的用竹筥代替草籠來使用。紙帊,用兩層剡紙,縫製成方形,也可以放十個碗。

【延伸閱讀】

畚是古人用草繩編織的盛物器具,在中國出現得非常早。《左傳·宣公二年》中記載:“宰夫靦熊蹯不熟,殺之,置諸畚。”西晉時期的杜預為畚作註:“以草索為之。”語言學家楊伯峻進一步解釋:“其質為蒲或為草索……畚可以盛糧。”在古代,畚也被用於收納一些零碎物品,和北方民間收納針頭線腦的小簸箕類似。陸羽把它列入煮茶二十四器中,作為收納茶碗的器物。

東漢許慎編撰的《說文解字》中說:“畚,蒲器也。”由此可以推斷,用蒲編畚的歷史相當久遠。因古時茶碗多為易碎的瓷器,裝碗用的設備需要以柔軟為上,而蒲草質地柔軟,正好可以用作材料。可能由於稀缺的緣故,古人對待茶器的細心程度,是今人難以想像的,保存茶碗不僅有專門的畚,在放入畚之前,還要仔細用剡紙包裹,以避免碗與碗相互摩擦受損。

▓〔清〕“彭年”款紫泥詩文杯

【原文】

札,緝〔1〕栟櫚皮以茱萸〔2〕木夾而縛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筆形。

【註釋】

〔1〕緝:把植物皮搓成線。

〔2〕茱萸:又名“越椒”“艾子”,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每逢九月九日重陽節,古人有佩戴茱萸祛邪、避惡的習俗。

【譯文】

札,把剝下的棕櫚皮搓成線,再用茱萸木夾上棕櫚皮,捆緊。或用一段竹子,扎上棕櫚纖維,做成大毛筆的樣子。

▓茶筅筒

【延伸閱讀】

這裡的札,是一種刷洗茶具的工具,其形狀似毛筆。

陸羽說,製作札柄的材料要用茱萸木。古時茱萸有兩種,一種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一種是芸香科的吳茱萸。而陸羽長期生活在江浙一帶,其所說的札柄材料應該是產於江浙一帶的吳茱萸。這種吳茱萸有辛香味,或可防止蛀蟲的嚙噬。

札在不同朝代,有不一樣的稱呼。唐代做洗刷用具的札,應該是宋時斗茶中出現的茶筅的前身。明末文人方以智在《通雅》中說“筅,析木為帚,以灑洗也”,或許說的就是札。

如今行世的茶筅,大多經過改造,已經精緻得像工藝品了,未必和宋代茶筅一樣。宋代茶筅的模樣,在南宋劉松年《攆茶圖》中,可以窺見一斑,畫中的茶筅與南方用竹子做的鍋刷幾乎一模一樣。

可見,茶筅的前身原為廚房洗刷工具,大約在宋代晚期,經常被用於茶盞、水釜的洗滌,或被用於茶磨、茶碾的清掃工作。因為偶然的機緣,它被某個茶道高手相中,經過改造後,便在斗茶中大顯身手了,並成為打茶的必備工具。

【原文】

滌方

滌方,以貯滌洗之餘,用楸木合之,制如水方,受八升。

滓方

滓方,以集諸滓,制如滌方,處五升。

巾,以絁〔1〕為之,長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潔諸器。

【註釋】

〔1〕絁:粗厚似布的綢子。

【譯文】

滌方,用來盛放洗滌後的水。用楸木製成,製法和水方一樣,最多能盛水八升。滓方,用來盛茶渣。製作的方法和滌方相似,最多能盛物五升。巾,用粗厚似布的綢子製成,長二尺,分做兩塊,可互替使用,用來清潔擦拭各種茶具。

▓日本建水

【延伸閱讀】

古人的泡茶器具,唐朝時期已經非常完備,不僅煮茶工具、飲茶工具精益求精,清潔茶具、收容茶渣也有專門的器具滌方、滓方。

中國的滌方和日本的“建水”功能類似,設計也大致相同。滌方為方形,而建水多為圓形或橢圓形;滌方用木材做成,建水可以用銅、銀、鐵、錫等材料製作,並會雕繪繁複細巧的梅蘭竹菊、山水花鳥,做工極為精緻。建水的獨特處在於配有鏤空的蓋子,如此一來,廢水會流入底部的砵中,從外部看不到。此外,建水的蓋子還能過濾茶葉渣滓,然後直接倒入滓方之類的器具中。建水除盛水功能外,還可以作香爐使用。

滓方的使用價值和如今的茶盂相同,是專門用於存放茶水殘渣的器具。容積上,滓方比滌方小,只有五升。形狀上,水方、滌方、滓方正好可以疊在一起。這也解釋了陸羽的二十四器中,為什麼要把水桶設計成方形。

【原文】

具列

具列,或作床〔1〕,或作架,或純木、純竹而制之,或木、或竹,黃黑可扃〔2〕而漆者,長三尺,闊二尺,高六寸,具列者,悉斂諸器物,悉以陳列也。

都籃

都籃,以悉設諸器而名之。以竹篾,內作三角方眼,外以雙篾闊者經〔3〕之,以單篾纖者縛之,遞壓雙經,作方眼,使玲瓏。高一尺五寸,底闊一尺,高二寸,長二尺四寸,闊二尺。

【註釋】

〔1〕床:這裡指支架或几案。

〔2〕扃:門窗、箱櫃上的關鎖。

〔3〕經:縱線,織物必不可少。

▓〔清〕湘妃竹茶箱

【譯文】

具列,有床形的,有架形的,有木製的,有竹製的,也有木、竹兼用製成的,再用漆塗成黃黑色,並且可以從外上閂。長三尺,寬二尺,高六寸。之所以叫它具列,是因為可以貯放陳列全部器物。

都籃,能裝下所有器具,故此得名。用竹篾將裡面編成三角形或方形的眼,外面用兩道寬篾作經線,一道窄篾作緯線,交替編壓在作經線的兩道寬篾上,編成方眼,使它精巧玲瓏,外形美觀。都籃一尺五寸高,兩尺四寸長,兩尺寬,籃底寬一尺,高兩寸。

【延伸閱讀】

具列和都籃都是存放茶具的工具,具列用於陳列茶器,和現在的酒架相似,是家庭中日常存放茶器的工具;都籃類似櫃子,不僅可以存放茶器,還方便攜帶,是郊遊或外出時常用的裝盛器具。

具列類似物架的構造一直沒有多大變化,但其名稱卻有所改變。清代宮廷檔案中記載的茶器有茶棚或茶籯,茶棚就是陸羽所說的具列。在正式茶席上,具列有非常重要的功能,不僅可以展示主人的精美茶具,其本身也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後世具列多為木頭所制,有紫檀、酸枝、雞翅、楠木、桑木、松木等,製作工藝也非常精湛。

都籃就是把器具全部裝起來的籃子,比陸羽稍晚的封演所著《封氏聞見記》中記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這裡把都籃說成都統籠,似乎更為貼切。陸羽所說茶籯為採茶之用的竹筐,到了清代,用途發生了變化,變成了裝盛茶器的工具,作用和“都籃”一樣。故宮現存的數套茶籯,主要以紫檀木、竹木製成,工藝精美,每一件都可成為獨特的藝術品。

▓〔清〕湘妃竹大茶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