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茶經 > 七之事 >

七之事

與茶有關的軼聞傳說,體現出茶非同一般的自然本性。它源於自然,又和自然界的人神鬼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沖淡純淨,卻被世人賦予高貴的品格。在所有的飲食素材中,它應該算最特別的一種。

【原文】

三皇 炎帝〔1〕神農氏。

【註釋】

〔1〕炎帝: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神農氏,中國遠古時期部落首領。因以火德王,故稱為炎帝,又稱赤帝、烈山氏。《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譯文】

神農氏又稱“炎帝”,被稱為三皇之一。

【延伸閱讀】

神農氏為華夏太古三皇之一,在漢民族的傳說中,他嘗遍百草,教人醫療與農耕,是農、醫藥業的開拓者。被後世尊稱為“藥王”“五穀王”“五穀先帝”“神農大帝”等,被醫藥界視為守護神。

在文獻中,和神農氏傳說相關的內容多達五十多種,較早的如《莊子·盜跖》:“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積薪,冬則煬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神農之世,臥則居居,起則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這裡大概提到了神農氏的出身,以及其於農耕的一些技能。《周易·系辭》中寫得更為清楚:“包犧氏歿,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其中記載最為詳細的是《淮南子·修務訓》:“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蠃蛂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相土地宜燥濕肥高下,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這些記錄,估計就是後世相關神話傳說的濫觴。

▓炎帝

把這些文獻集中起來,透露的信息大致是,神農氏時期,人口已經達到相當數量,但是食物等生活資料非常匱乏,農業亟待發展。神農氏不但發現合適的種子,並且已經懂得選用適宜的土地來種植穀物,並且發明了耒耜、鋤耨、蚌刀、蚌鐮等農用工具。除此之外,他還會燒製陶器,掌握紡織技術,能製衣物……

不過,各種記載中沒有涉及他與茶的關係問題。大概是記錄之時茶葉還沒盛行,人們自然很少關心這個問題。

【原文】

周 魯周公〔1〕旦,齊相晏嬰〔2〕

【註釋】

〔1〕周公:名旦,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發之弟。周朝時期促使官制、禮樂、典章文物完備的重要人物,《史記·魯周公世家》記有其人其事。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弘揚茶文化、發展茶經濟的名人。

〔2〕晏嬰:字仲,謚平,世稱晏子,夷維人(今山東萊州),齊國大夫。中國歷史上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譯文】

周時有魯國的周公(名“旦”),和曾任齊國國相的晏嬰。

【延伸閱讀】

《華陽國志》中有記載說,在周武王伐紂時期,巴蜀之地獻給統治者的貢品中有“芳翡”“香茗”,通過這段記錄,可以把中原之地的用茶時間定於周初。這個時期,茶應該主要作為藥物使用。茶從藥用到飲用中間有一段時期是作為食物的,人們把它和飯菜一起煮熟食用。《晏子春秋》中記載,“晏子相景公,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爾雅》中,“苦荼”一詞註釋雲“葉可炙作羹飲”。《桐君採藥錄》等古代文獻資料中,記錄了茶與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

中國人向來認同“民以食為天”,茶葉也經歷了一段漫長的作為食物的階段。人們真正體會到茶之清飲的妙處,已經是千年以後的事情了。

【原文】

漢 仙人丹丘之子,黃山君〔1〕;司馬文園令相如〔2〕,揚執戟雄。

【註釋】

〔1〕黃山君:漢代因喝茶而成仙的仙人。

〔2〕司馬文園令相如: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字長卿。

【譯文】

漢代仙人丹丘子和黃山君,漢文帝陵的陵園令司馬相如,給事黃門侍郎(執戟)揚雄。

▓竹編茶箱

【名家雜論】

《華陽國志》中記載: “自西漢至晉,二百年間,涪陵、什邡、南安、武陽皆出名茶。”可以看出,茶在這一時期,是大量被生產飲用的。

茶在這個時期大量出現,具備兩個有利的條件。首先是秦朝統一全國後,隨著交通的便利,滇蜀之茶從北向秦嶺,從東進入兩湖之地,從西南走向中原。這種推論有大量的考古發掘來證實——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就發掘出一大箱茶葉。此外,湖北江陵的馬山發現的西漢墓群,也發現一箱茶葉,其主人為西漢文帝時人,比馬王堆漢墓墓主人早許多年。這顯示,西漢初人們就以茶為貴,如果江漢之地不產茶,就沒有如此大量的茶葉隨葬。

其次,這個時候人們已經開始大面積種植茶樹了。中國從何時開始人工植茶尚有爭議,有人根據《華陽國志》中的《巴志》“園有方翦、香茗”的記載,認為周初已有人工種茶事例。儘管很多人對此說仍有質疑,但從漢代開始人工種茶則被普遍認可。宋人王象之《輿地紀勝》有文字曰:“西漢有僧從表嶺來,以茶實蒙山。”《四川通志》也記載蒙山茶為“漢代甘露祖師姓吳名理真者手植,至今不長不滅,共八小株”。時至東漢,更有漢王至茗嶺“課僮藝茶”的記述,還有漢代文人葛玄在天台山設“茶之圃”的記載。

種種史料表明,當時人工種茶,已經是一種普通的行為了。

▓四方銀壺

【原文】

吳 歸命侯〔1〕,韋太傅弘嗣〔2〕

【註釋】

〔1〕歸命侯:指三國東吳末代皇帝孫皓,字符仲,公元264至280年在位。

〔2〕韋太傅弘嗣:韋曜,本名韋昭,字弘嗣。

【譯文】

吳國的最後一位皇帝孫皓歸降後被魏武帝封為歸命侯。東吳時的韋曜,字弘嗣,擔任太傅之職。

【延伸閱讀】

三國時期吳國第四代君主叫孫皓,在位十七年,後吳國被司馬炎所破,孫皓歸降,獲封“歸命侯”。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暴君,嗜酒、殘暴。但是在這樣一個殘暴君主身上,卻發生了“以茶代酒”的大方之舉、文雅之事。

嗜酒如命的孫皓每次設宴,都不會放過那幫大臣。不管愛不愛喝酒,每人至少要喝足七升酒才行。當時有個孫皓最敬重的文臣叫韋曜,此人學富五車,但酒量不過二升而已。文人愛顏面,爛醉於眾人之前不甚雅觀,孫皓便對他以禮相待,每次宴會暗中賜他好茶,別人喝酒他以茶代酒。孫皓也由此開創了以茶代酒的先例。

後世好茶者考證,孫皓賜給韋曜“以茶代酒”的茶,應該是產於浙江的御茶。孫皓在位之前被封烏程侯,其封地烏程即為今天的浙江湖州以南地區。這裡是我國較早的茶葉產地,南朝劉宋山謙之《吳興記》中記載,烏程縣西二十里有溫山,出產“御荈”,也就是御茶。溫山御茶的最早出產日期,正好可以上溯到孫皓被封為烏程侯的時代。所以,孫皓賜韋曜御茶的推斷是有道理的。不得不說的是,儘管韋曜為人光明磊落,學識淵博,也深受孫皓賞識,但伴著孫皓這樣的君王,還是難免被砍頭的悲慘結局。

【原文】

晉 惠帝〔1〕,劉司空琨〔2〕,琨兄子兗州刺史演,張黃門孟陽〔3〕,傅司隸鹹〔4〕,江洗馬統5〕,孫參軍楚〔6〕,左記室太沖,陸吳興納,納兄子會稽內史俶,謝冠軍安石,郭弘農璞,桓揚州溫〔7〕,杜舍人毓,武康〔8〕小山寺釋法瑤〔9〕,沛國〔10〕夏侯愷〔11〕,余姚虞洪,北地〔12〕傅巽13〕,丹陽〔14〕弘君舉〔15,樂安〔16〕任育長〔17〕,宣城秦精〔18〕,敦煌單道開〔19〕,剡縣〔20〕陳務妻,廣陵老姥〔21〕,河內山謙之〔22〕

【註釋】

〔1〕惠帝:晉惠帝司馬衷,公元290至306年在位。

〔2〕琨:劉琨,西晉將領,詩人。

〔3〕張黃門孟陽:張載字孟陽,但未任過黃門侍郎。任黃門侍郎的是他的弟弟張協。

〔4〕傅司隸鹹:傅鹹,字長虞,北地泥陽(今陝西銅川)人,官至司隸校尉,簡稱司隸。

〔5〕江洗馬統:江統,字應元,陳留縣(今河南杞縣東)人。曾任太子洗馬。

〔6〕孫參軍楚:孫楚,字子荊,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西晉詩人。

〔7〕桓揚州溫:桓溫,字元子,龍亢(今安徽懷遠縣西)人。曾任揚州牧等職。

〔8〕武康:浙江北部一座人才輩出的歷史名鎮。

〔9〕釋法瑤:姓楊,河東人。約生於東晉安帝之世。

〔10〕沛國:治相縣,在今安徽,和沛縣(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

〔11〕夏侯愷:晉書無傳。干寶《搜神記》中曾有提到他。

〔12〕北地:指中國古代地名北地郡,其地域大致在今陝西、甘肅、寧夏一帶。

〔13〕傅巽:北地泥陽人,魏文帝時為侍中尚書,太和年中逝世。代表作品有《槐樹賦》《蚊賦》《筆銘》。

〔14〕丹陽:鎮江市下轄的縣級市,是現今江蘇地域,公元前221年秦朝設置的十五個縣份之一,當時稱曲阿,後改名雲陽。

〔15〕弘君舉:丹陽人,著有飲食專著《食檄》,今已散佚。

〔16〕樂安:今山東博興一帶。

〔17〕任育長:任瞻,字育長,曾任僕射、都尉、天門太守。

〔18〕宣城秦精:《搜神後記》中記載:“晉武帝時,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這是目前所知安徽人采制茶葉的最早記載。

〔19〕單道開:東晉僧人,俗姓孟,敦煌人。

〔20〕剡縣:漢景帝四年(前153)置剡縣(浙江嵊州市),屬會稽郡,歷兩漢三國南北朝不變,王莽時易名盡忠縣,隋開皇九年(589)平陳,省郡縣,廢會稽郡,改東揚州為吳州,置總管府,總管原東揚州諸郡。

〔21〕廣陵老姥:揚州市廣陵的一位老婦人。

〔22〕山謙之:河內人,南北朝劉宋史學家,後任學士、奉朝請,並著有《南徐州記》《吳興記》《尋陽記》。

▓〔清〕朱石梅制珊林銘六逸尊兄“石鼓”錫包紫砂胎壺

【譯文】

晉惠帝司馬衷的司空劉琨,劉琨的侄子袞州刺史劉演,黃門伺郎張孟陽,司隸校尉傅鹹,太子洗馬江統,參軍孫楚,記室督左太沖,吳興人陸納,陸納的侄子會稽內史陸俶,冠軍謝安石,弘農太守郭璞,揚州牧桓溫,舍人杜育,武康小山寺的和尚法瑤,沛國人夏侯愷,余姚人虞洪,北地人傅巽,丹陽人弘君舉,樂安人任瞻,宣城人秦精,敦煌僧人單道開,剡縣陳務之妻,廣陵的一名老婆婆,河內人山謙之。

【延伸閱讀】

西晉建都洛陽,但永嘉之亂後,晉王室、士族渡江到江南,在建康建都。晉室南渡,帶動了當時長江下游和東南沿海茶業的發展。在《齊民要術》和《北堂書鈔》中都有武陵一地出產茶葉最好的記載。

東晉前期常璩所著《華陽國志》是記述漢中、巴蜀和南中等歷史、地理情況的一部專著。其中關於記載各地出產茶葉的資料,主要有這樣幾條:涪陵郡,“惟出茶、漆”;什邡縣,“山出好茶”;南安、武陽,“皆出名茶”;平夷縣,“山出茶、蜜”。可見在三國和西晉時,荊漢地區茶業的明顯發展。

西晉時,茶已成為某些達官貴人用以標榜節儉和樸素的物品。隨北方士族的南遷,東晉時,建康一帶就普遍出現了以茶待客的禮儀。如劉宋時的《世說新語·紕漏第三十四》,“時賢共至石頭(今南京地名)迎之,猶作疇日相待,一見便覺有異,坐席竟下飲。”又如《南齊書·武帝本紀》載,永明十一年(493)七月,齊武帝臨終時詔稱:“我靈上慎慎勿以牲為祭,唯設餅、茶飲、干飯、酒脯而已,天下貴賤,鹹同此制。”通過用詔諭的形式頒布全國,無疑是對飲茶風俗的一大推動和促進。

由於東晉、南朝統治階層“借重茶葉”的需要,從而使我國南方尤其是江東飲茶和茶葉文化有了較大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國茶業的向東南推進。《永嘉圖經》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這一時期我國東南植茶,由浙西擴展到了今溫州、寧波沿海一線。不只如此,如《桐君錄》所說,“西陽、武昌、晉陵皆出好茗”,晉陵是今常州的古名,其茶出宜興,表明東晉和南朝時,長江下游宜興一帶的茶葉,已成了人所共知的好茶。

▓〔清〕粉彩籟瓜紋碗

【原文】

後魏 琅琊〔1〕王肅〔2〕

【註釋】

〔1〕琅琊:古地名,周始位於今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琅琊鎮,東漢以後琅琊郡治位於今山東省臨沂市區。

〔2〕王肅:字恭懿,琅琊(今山東臨沂)人,北魏著名文士,曾任著作郎、太子舍人等職。

【譯文】

後魏時期琅琊人王肅。

【延伸閱讀】

南北朝時期,中國各民族之間交流、融合日益頻繁。北魏鮮卑族拓跋氏政權統一北方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推行了一系列漢化政策來緩和民族矛盾。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

這一時期,洛陽成為各民族交流、融合的中心,原本的飲食結構開始發生變化。從西北部遷到此地的人,帶來烤肉、涮肉;從江浙一帶遷來的人,帶來叉燒、臘味;從閩粵等地來的人,帶來了燒鵝、魚生;從西南滇蜀遷來的人,帶來了紅油、醬料等。食材五花八門,烹調技藝更是胡漢並存、中外皆有。隨食物而來的,還有各民族不同的飲食習慣。

《洛陽伽藍記》記載,尚書令王肅原是南朝齊雍州刺史之子,自幼吃魚羹,飲茶水。剛到洛陽時,他對此地風行的羊肉、酪漿連碰都不碰,然而多年以後,他已經能夠吃下很多羊肉、酪漿了。而北方人受南方人食水產品習俗的影響,河洛地區的人們也開始接受並漸漸喜好魚、蝦、蟹等食物。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提到的“膾魚蓴羹”,是人們非常喜歡的一道菜,就源自江南。

飲茶之風這個時期也開始興盛起來,到了北魏後期,人們即使自己不飲茶,也會在家中備茶水以招待南來或喜好飲茶的賓客。宴飲之上,羊肉、酪漿與魚羹、茗汁同在。

▓日本五彩茶壺

【原文】

〔1〕 新安王子鸞,鸞兄豫章王子尚〔2〕,鮑昭妹令暉〔3〕,八公山〔4〕沙門〔5〕曇濟〔6〕

【註釋】

〔1〕宋:指南朝宋,宋武帝劉裕推翻東晉政權,建立宋國,建都建康(今南京)。

〔2〕新安王子鸞,鸞兄豫章王子尚:劉子鸞、劉子尚,都是南北朝時宋孝武帝的兒子。一封新安王,一封豫章王。子尚為兄,子鸞為弟。

〔3〕鮑昭妹令暉:鮑昭,即鮑照,字明遠,東海郡(今江蘇鎮江)人,南朝著名詩人。其妹令暉,擅長詞賦,鍾嶸《詩品》說她 “歌詩往往嶄絕清巧。《擬古》尤勝”。

〔4〕八公山: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壽縣古城以北兩公里,是著名的文化勝地。八公山是漢代淮南王劉安的主要活動地,這兒曾集中了大量當時國內的一流知識分子,博大精深的《淮南子》也是在這裡誕生的。

〔5〕沙門:佛教術語,原為古印度的宗教名詞,泛指出家,修行、苦行、禁慾,以乞食為生的宗教人士,後為佛教所吸收,成為佛教男性出家人“比丘”的代名詞。

〔6〕曇濟:南朝宋代僧人。

▓〔北宋〕汝窯天青釉蓮花盞托

【譯文】

南北朝時宋新安王劉子鸞,子鸞之兄豫章王劉子尚,鮑照之妹鮑令暉,八公山的和尚曇濟。

【延伸閱讀】

兩漢到三國,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層社會享用的珍稀之物,飲茶限於王公朝士。兩晉南北朝時期,茶已擺脫了一般的飲食形態,步入了文化圈。釋道說的《續名僧傳》:“宋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年垂懸車,飯所飲茶。”南朝宋山謙之《吳興記》有“烏程溫度,出御荈”“長興啄木岑,每歲吳興、昆陵二郡太守才茶宴會於此,有境會亭”的記載。

大量的史料說明,南北朝時期的茶風與魏晉時期相比顯得更加濃烈。《宋錄》:“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荼茗?’”曇濟十三歲出家,後拜鳩摩羅什高徒僧導為師。他從關中來到壽春(今安徽壽縣),與其師一起創立了成實師說的南派——壽春系。曇濟擅長《成唯識論》,對“三論”、《涅槃》也頗有研究,曾著《六家七宗論》,為一代名僧。他在八公山東山寺住了很長時間,後移居京城的中興寺和莊嚴寺。兩位小王子造訪曇濟,曇濟設茶待客。可見在當時,兩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徒已開始以茶待客。

弘君舉《食檄》:“寒溫既畢,應下霜華之茗,三爵而終。”客人到來,見面寒暄之後,先請飲三杯茶。茶是士大夫家庭待客的必備之物,晉時客來敬茶的禮俗已經形成。

【原文】

〔1〕 世祖武帝〔2〕

【註釋】

〔1〕 齊:南北朝時南齊。

〔2〕 世祖武帝:南北朝時南齊的第二個皇帝,名蕭賾,483至493年在位。

【譯文】

南朝時期齊世祖武帝蕭賾。

▓〔唐〕青瓷玉璧底碗

【延伸閱讀】

中國歷史上,帝王飲茶的歷史也相當古老。從發現茶葉的炎帝,到癡愛品茗的康熙、乾隆,與茶結下不解之緣的皇帝,層出不窮。

南朝齊武帝蕭賾遺詔中下令,葬禮從簡,靈位前不得按慣例“以牲為祭”,而是設一些餅、茶飲、干飯、酒脯即可,並要求“天下貴賤,鹹同此制”。隋《大業雜記》記載,有位和尚製造一種“扶芳夜飲”的茶飲給文帝楊堅喝。此飲採用一種叫“扶芳”的樹葉,“夏日取其汁,微火炙使香,煮以飲,碧綠,色香甚美,令人不渴”。又據《隋史》記載,文帝做了個噩夢,夢見有位神人把他的頭骨給換了,夢醒以後便一直頭痛。後來遇一僧人,告訴他說“山中有茗草,煮而飲之當愈”,文帝服之以後果然見效。宋徽宗趙佶酷愛飲茶,而且精於茶道,善於點茶。在北宋大觀年間,他著有一部《茶論》,後人稱之為《大觀茶論》。在中國歷史上以皇帝的身份撰寫茶葉專著的,恐怕絕無僅有。

到了明清之際,茶葉無論在品類還是製作工藝上,都趨於完美。清代康熙皇帝喜茶,更為江南名茶碧螺春命名而留下一段佳話。史載,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杭州,曾四度到西湖茶區。他在龍井獅子峰胡公廟前飲龍井茶時,讚賞茶葉清香醇厚,遂封廟前十八棵茶樹為“御茶”,並派專人看管,年年歲歲采制進貢到宮中,“御茶”至今遺址尚存。

【原文】

〔1〕 劉廷尉〔2〕,陶先生弘景〔3〕

【註釋】

〔1〕梁:南梁,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三個朝代,由蕭衍代齊稱帝,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國號梁,因為皇帝姓蕭,又稱蕭梁。

〔2〕劉廷尉:劉孝綽,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為梁昭明太子賞識,任太子僕兼延尉卿。

〔3〕陶先生弘景:陶弘景,字通明,秣陵(今江蘇寧縣)人,有《本草經集注》傳世。

【譯文】

南朝時期梁朝廷尉劉孝綽,貞白先生陶弘景。

【延伸閱讀】

道家最偉大的茶人大概要算陶弘景。陶為南朝齊梁時期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同時也是大醫學家。陶弘景曾仕齊,拜左衛殿中將軍。入梁,在句曲山(茅山)中建樓三層,隱居起來。時人看見,以為是神仙。

梁武帝禮請下山,陶弘景不出,但武帝有要事難決時便派大臣去請教,號稱“山中宰相”。他的思想脫胎於老莊哲學和葛洪的神仙道教,也雜有儒、佛觀點。可見,道家的“避世”也是相對的。陶氏在醫藥學方面很有成就,曾整理古代的《神農本草》,並搜集魏晉間民間新藥,著成《本草經集注》七集,共載藥物七百三十種,已在敦煌發現殘本。另著有《真誥》《真靈位業圖》《陶氏效驗方》《補闕肘後百一方》《藥總訣》等書。

他在《桐君採藥錄》中,備述西陽(今湖北黃崗)、武昌、盧江(今安徽合肥)、晉陵(今江蘇武進)等地所產好茶,以及巴東所產真茗。陶氏是從藥用價值方面來看待茶的。

【原文】

皇朝〔1〕 徐英公勣〔2〕

【註釋】

〔1〕 皇朝:指大唐王朝。

〔2〕 徐英公勣:徐勣,即李勣,字懋功,開國功臣,封英國公。本姓徐,因其功高,唐太宗李世民賜李姓。其生平事跡見於《新唐書》卷六七、《舊唐書》卷九三。

【譯文】

唐朝的英國公徐勣。

▓〔清〕楊彭年制刻詩文錫包壺

【延伸閱讀】

中唐時期,李勣等組織二十二人修定《新修本草》一書,並於顯慶四年(659)修定完畢,又稱《唐本草》。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藥典,茶療的本草記述,由此開始。

對於茶的記述,在此書中並不多。正文共有四十五個字,註釋文字有五十。正文曰:“茗,苦荼。茗,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瘺瘡,利小便,去痰、熱渴,令人少睡,秋采之。苦荼,主下氣,消宿食,作飲加茱萸、蔥、姜等良。”注文曰:“《爾雅·釋木》云:苦荼,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采者為荼,晚取者為茗,一名,蜀人名之苦荼,生山南、漢中山谷。”短短百餘字,把茶樹的形態、生長季節以及名稱、飲用方法、功效等,都一一說明。

正文提到的“性味”,是中藥的重要理論,一般是有“四氣五味”。四氣分別是寒、涼、溫、熱,用以闡明藥物的寒熱特性。五味即辛、甘、酸、苦、鹹,用以闡明藥物的味道。性味的劃分和該藥的功效有密切關係。《新修本草》把茶的性味定為“味甘、苦,微寒,無毒”,後來的《本草綱目》改作“味苦、甘,微寒,無毒”,與此基本相同——這是公認符合茶的本質的定義。而中醫一般認為甘者補而苦則瀉,所以知茶葉是兼有補和瀉兩種功效的良藥。

由於我國地大物廣、語言多歧、各家意見互異等原因,在茶的本草記述方面每多不同。具寒涼之性的藥物可以清熱、解毒,這也與茶的實際功效相符。其他各家的論述,也大體類似。

【原文】

《神農食經》〔1〕:“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

【註釋】

〔1〕《神農食經》:古書名,已佚,應該是西漢儒士托名神農氏所編著,歷代《藝文志》中未見關於此書的記載。

【譯文】

據《神農食經》記載:“堅持長時間飲茶,能讓人精神飽滿、心情愉悅。”

【延伸閱讀】

藥茶是傳統醫學寶庫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應用歷史非常悠久,歷代醫書中均有記載。最早記載藥茶方劑的是三國時期張揖所著的《廣雅》:“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其飲醒酒,令人不眠。”此方具有配伍、服法與功效,當屬於藥茶方劑無疑。

梁代陶弘景認為“苦茶能輕身換骨”,並提出以天冬等藥物也可代茶飲用。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載有“竹茹蘆根茶”等十種藥茶方。王燾在《外台秘要》中載有“代茶新飲方”,詳細論述了藥茶的製作和飲用方法。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給予茶葉很高的評價,認為茶葉“上通天境,下資人倫,諸藥為百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這些古籍有許多關於茶與中醫藥的記載,說明古人對茶的保健功能早有認識。宋代大型方書《太平聖惠方》、宋代太醫局編著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政和年間大型方書《聖濟總錄》均有應用藥茶的經驗。元代鄒鉉增編《壽老養親新書》,有茶藥方兩種,一為槐茶方,一為蒼耳茶方;太醫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相對集中地采錄了諸多藥茶的製作、功效和主治等信息;紗圖穆蘇所著《瑞竹堂經驗方》中有治痰喘病的藥茶方。明代《普濟方》專門有“藥茶”篇,記錄茶藥方八種。李時珍《本草綱目》中不僅有多類茶藥方,還論述了茶葉的藥性、功用。

到了清朝,茶療之風日益興盛,對於藥茶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慈禧光緒醫方選議》記載藥茶已成為清代宮中醫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而御醫為慈禧和光緒所開藥茶方,顯示出當時使用茶藥的水平相當高明。

【原文】

周公《爾雅》:“檟,苦荼。”

【譯文】

周公寫的《爾雅》中記載:“檟,就是苦荼。”

▓〔明〕龍泉窯青瓷刻花花口碗

【延伸閱讀】

在茶鄉雲南阿佤山一帶,居住著一個古老的民族佤族。從佤族人民那裡,可以看到最原始、最古老的飲茶習慣,其中最為特別的就是喝苦茶。

事實上,“苦”是雲南飲食中很常見的一味。雲南的日常菜中就喜苦味,飲茶自然也不例外。

清代阮福的《普洱茶記》中說“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指的是茶味釅濃的哈尼煨釅茶。而佤族苦茶茶湯呈黑紅色,其濃度比哈尼族的煨釅茶更甚。佤族苦茶的苦澀味,如同中藥湯,一般人不敢問津。但這樣煮出來的苦茶雖然味苦,飲後卻清涼無比,對於生活在炎熱氣候中、整日勞作的佤族人來說,它祛熱解渴的作用是其他茶飲無法相比的。

【原文】

《廣雅》〔1〕云:“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芼〔2〕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

【註釋】

〔1〕 《廣雅》:字書。三國時張揖撰,是對《爾雅》的補作。

〔2〕 芼:可供食用的水草或野菜。

【譯文】

依照《廣雅》記述,“荊州、巴州地區,採摘茶葉來作成茶餅,那些芽葉較老的,做茶餅時要添加米糊攪拌才行。假如要煮茶飲用,應先將茶餅炙烤成紅色,然後搗碎置於陶瓷器皿中,再加入沸水泡製。或者是把蔥、姜、橘子放在一起攪拌浸泡。飲用這樣來做的茶,可以醒酒,讓人精神振奮不思睡眠。”

▓〔清〕五彩花鳥陶罐

【延伸閱讀】

茶葉不僅可沏茶,參與飲食也是不錯的選擇。唐代以前,烹茶一般會加入芝麻、食鹽、瓜仁、桃仁等佐料,故茶名也都以主要佐料冠稱,茶膳也是由此而來。茶葉入膳,用茶來料理美食,取茶葉的清香,使茶與食物完美結合,為菜餚錦上添花,成為茶香滿溢的茶膳。

茶膳包括茶菜、茶點、茶湯。如何才能把“茶”與“膳”完美地結合,成為“茶膳”,就必須經過有心人的烹調,妙手撮合,再加以雕琢,才能成為一道道上等的茶膳。

用茶來料理美食,尊重所選用的茶葉的特性十分關鍵,蔥、姜、蒜、五香粉等重味的作料很容易蓋過茶香,所以傳統茶餐一般粵菜和淮揚菜中才有,中餐最經典的茶饌莫過於淮揚菜中的“龍井蝦仁”。龍井茶的清香中和了蝦的腥味,也提升了它的鮮美,而這道菜的“靈氣”,則有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味道。

茶葉入饌不只限於中餐,日本料理中也有它的影子,多數是以抹茶製作各種糕點。現在抹茶也在西式蛋糕中被大量運用,微微的苦配上低調的甜,典型東方審美,有節制的優雅。歐洲人更加徹底,從茶葉進入他們的生活開始就已經將其單獨搭配黑胡椒和海鹽一起享用了。恬靜淡雅、溫馨醇和的玄米茶是一種日韓風味的綠茶飲品,它以糙米為原料,經浸泡、蒸熟、滾炒等工藝製成的玄米與日式蒸清茶拼配而成,既保持了茶葉的自然香氣,又增添了炒米的芳香,滋味鮮醇、適口,使茶葉中的苦澀大大降低,且茶湯更香濃,不傷腸胃。

【原文】

《晏子春秋》〔1〕:“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2〕,茗菜〔3〕而已。”

【註釋】

〔1〕 《晏子春秋》:又稱《晏子》,舊題齊晏嬰撰,實為後人采晏子事輯成。成書約在漢初。此處陸羽引書有誤。《晏子春秋》原為:“炙三戈五卵苔菜而矣。”不是“茗菜”。

〔2〕 三弋、五卵:弋,禽類。卵,蛋類。指燒烤的禽鳥和蛋品。

〔3〕 茗菜:後世一般認為晏子所食是苔菜而非茶飲之類。苔菜別稱蜀芹或楚葵、紫堇,是古時常見蔬菜。

【譯文】

《晏子春秋》裡記載:“晏嬰作齊景公的國相時,吃的是粗糧飯,還有三五樣燒烤的禽鳥、蛋類,除過這些,只是吃些茶和蔬菜罷了。”

▓〔南朝〕蓮瓣紋青瓷碗

【延伸閱讀】

春秋時期,農耕文明已經相當發達,平民百姓已能吃上粗糧,而當時貴族的飲食構成和如今差別不大,呈金字塔狀:以穀物為基礎,輔以肉類和蔬菜,食物製作非常講究。晏子身為一國之相,能夠吃得如此節儉,確實難能可貴。

當時貴族的飲食是“食不厭精”的,以佐餐的羹為例,以肉制羹名目諸多,先秦古籍中記載的就有羊羹、豕羹、犬羹、兔羹、雉羹、鱉羹、魚羹等。為防止肉羹油膩,羹裡要配上蔬菜。何種肉配何種菜也有講究。按《禮儀》中的說法,牛羹要用藿葉(豆葉),羊羹要用苦菜,豕羹則用薇菜。羹湯上席之前以湯勺調五味,此勺便稱調羹。除了做羹湯,春秋時期還講究用烹和炮的方法來做肉。烹,簡單來說就是用水煮,當時貴族煮肉要用銅鼎,平民用陶鼎。炮是用火烤,它對烤制者的技術要求很高,把握火候是最難的。火力過猛會把肉烤焦,太弱又會烤不熟。

當時食物製作十分精細,廚子是不好做的。在《史記·晉世家》中就記載了當時廚子的悲慘境遇:“宰夫炮熊蹯不熟,靈公怒,殺宰夫,使婦人持其屍出棄之。”講的是春秋時期暴君晉靈公,因為廚子沒把熊掌“炮”熟,便治以死罪。這從側面反映了當時貴族飲食的奢侈,另一方面也說明食物製作技術的難度之大。能夠遇到像晏子一樣,用粗糧和幾樣簡單的菜,再加清茶一杯,就打發一頓飯的貴族,真是廚子們的造化了。

【原文】

司馬相如《凡將篇》〔1〕:“鳥喙〔2〕、桔梗〔3〕、芫華〔4〕、款冬5〕、貝母〔6〕、木檗〔7〕、蔞〔8〕、苓草〔9〕、芍葯〔10〕、桂〔11〕、漏蘆〔12〕、蜚廉13〕、萑菌〔14〕、荈詫〔15、白斂〔16〕、白芷〔17〕、菖蒲〔18〕、芒消〔19〕、莞椒〔20〕、茱萸。”

【註釋】

〔1〕《凡將篇》:漢代司馬相如作的字書,已佚,此處引文為後人所輯。

〔2〕 鳥喙:鳥嘴。

〔3〕 桔梗:別名包袱花、鈴鐺花、僧帽花,桔梗科桔梗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佈於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和西伯利亞東部。根可入藥,亦可醃製成鹹菜。在朝鮮半島及中國延邊地區,桔梗是很有名的泡菜食材。

〔4〕 芫華:落葉灌木。葉小橢圓形,花小色紫,可供觀賞。

〔5〕 款冬:為菊科植物款冬屬的花蕾,性味辛溫,具有潤肺下氣、化痰止嗽的作用。

〔6〕 貝母:百合科貝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鱗莖供藥用,有止咳化痰、清熱散結之功。貝母“家族”按產地和品種的不同,可分為川貝母、浙貝母和土貝母三大類。

〔7〕 木檗:即黃檗,黃柏,芸香料黃檗屬落葉喬木,木材堅硬,莖可制黃色染料,樹皮入藥,簡稱“檗”。

〔8〕 蔞:應為山蔞,胡椒科胡椒屬植物,主要分佈於我國海南、廣東、廣西等省,具有一定藥用價值,常在地方菜餚中使用。

〔9〕 苓草:茱苓草,為龍膽科植物秦嶺龍膽的全草。有調經活血、清熱明目、利小便的功效。

〔10〕 芍葯:芍葯科芍葯屬多年生草本花卉。原產中國以及亞洲北部。被列為中國六大名花之一。芍葯不僅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更有相當重要的藥用價值。

〔11〕 桂:木犀科木犀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葉橢圓形,開白色或暗黃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氣,供觀賞,亦可做香料。

〔12〕 漏蘆:別名野蘭,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粗厚,有清熱、解毒功效。

〔13〕 蜚廉:亦作飛廉,是中國神話中的神獸,文獻稱飛廉是鳥身鹿頭或者鳥頭鹿身,秦人的先祖之一為飛廉,古代楚地以飛廉為風伯。

〔14〕 萑菌:生長在河邊沼澤的蘆葦根部的白色真菌菇類,可以食用。

〔15〕 荈詫:茶的老葉,即粗茶。

〔16〕 白斂:為葡萄科植物白蘞的乾燥塊根。

〔17〕 白芷:傘形科當歸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分佈在中國大陸的東北及華北等地,以根入藥,有祛濕、活血、止痛等功效。

〔18〕 菖蒲:也叫作白菖蒲、藏菖蒲。天南星科菖蒲屬多年生草木。生於沼澤地、溪流或水田邊。菖有香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端午節有把菖蒲葉和艾草捆在一起插於簷下的習俗。

〔19〕 芒消:又名盆消、芒硝,晶體為短柱狀,具有瀉下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之功效。

〔20〕 莞椒:有人認為此即指花椒,芸香科花椒屬植物。

▓〔清〕斗彩團菊罐( 一對)

【譯文】

漢司馬相如《凡將篇》,其中藥物類篇章中記載有:“鳥嘴、桔梗、芫花、款冬花、貝母、黃柏、山蔞、茱苓草、芍葯、肉桂、漏蘆、飛廉、萑菌、荈茶、白蘞、白芷、菖蒲、芒硝、花椒、茱萸。”

【延伸閱讀】

唐宋以來歷代詩文畫作裡,時常以飲茶為描述對象,但一般是熱飲。其實苦茶、涼茶、百草茶等夏天具有解暑功效的“藥茶”,在古代也非常流行。

已故旅美中醫費子彬先生所研究的《涼茶廿五藥方》中,對涼茶的種類和藥效做了詳細說明,比方:路兜勒(清熱毒)、木患根(解熱毒)、尖檳榔(消滯)、鬼羽箭(清熱)、榕樹須(清熱)、粉葛根(發汗升陽)、苦梅根(生津止渴)、水翁花(清熱)、布渣葉(消滯)、鴨腳皮(消食積、除脾熱)、六神曲(消食)、白茶餅(清涼去瘴氣)、老桑枝(消暑氣、通經絡)、土公英(解毒清熱)、芒果核(去積氣、除肺熱、止咳)、白茅根(清血熱)、土銀花(解毒清熱)、苦瓜乾(清熱)、淡竹葉(清心火)、土地橘(去火、清太陰經熱)、生蒼朮(去濕、振脾胃)、薄荷葉(治皮膚疥瘡)。還有一種簡便的涼茶,名曰“菊花茶”。雖然它的味道不像苦茶或百草茶那樣濃烈,但菊花茶能消暑散熱。只要從茶行或中藥鋪買回干菊花,就可以用開水沖泡。干菊花分黃菊、白菊兩種,一般認為黃菊較佳,最有名的是杭州所產,名曰“杭菊”。

《西湖老人繁勝錄》裡就提到南宋初年,杭州城裡的大富人家在夏天裡“散暑藥、冰水”了。清人讓廉在《春明歲時瑣記》裡也說:“伏日……有捨冰水者,或有煎蘇葉、藿香、甘草等湯於市中捨之,謂之‘暑湯’。”

【原文】

《方言》〔1〕:“蜀西南人謂荼曰蔎〔2〕。”

【註釋】

〔1〕《方言》:漢代揚雄仿照《爾雅》體例所作,此書是漢代訓詁學一部重要的工具書,也是中國第一部漢語方言比較詞彙集。

〔2〕蔎: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也是茶的別稱。

【譯文】

漢朝揚雄所著《方言》裡記載:“蜀西南一帶的人們,將茶葉叫作蔎。”

【延伸閱讀】

巴蜀常被稱作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的搖籃。六朝以前的茶史資料表明,中國的茶業最初興起於巴蜀。茶葉文化的形成,與巴蜀地區早期的政治、風俗及茶葉飲用有著密切的關係。

巴蜀產茶歷史悠久,並且在先秦時期就以地方特產的名義將茶作為貢品。東晉常璩《華陽國志》中載:“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於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納貢之。”但巴蜀茶業在中國早期茶業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漢成帝時的王褒《僮約》中,才見諸記載。《僮約》中有“烹荼盡具”“武陽買荼,楊氏擔荷”的內容。前一句反映了成都一帶,在西漢時不但飲茶已成風尚,在地主富豪家裡,還出現了專門的飲茶器具。後一句,則反映成都附近,由於茶的消費和貿易需要,茶葉已經商品化,還出現了一定的茶葉市場。三國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載“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用蔥、姜、桔子芼之”,反映出巴蜀地區特殊的制茶方法和飲茶方式。

漢魏以後,巴蜀的茶業進一步發展,種茶和飲茶的範圍進一步擴大。西晉張載的《登成都白菟樓》詩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的名句,說明茶在當時的地位,已居所有飲品之冠,而且茶的聲譽也越來越大,飲茶之風向全國各地蔓延。

▓〔唐〕白釉茶器

【原文】

《吳志·韋曜傳》:“孫皓每饗宴,坐席無不悉以七勝為限,雖不盡入口,皆澆灌取盡。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異,密賜荼荈以代酒。”〔1〕

【註釋】

〔1〕 “孫皓每饗宴……以代酒”:這是《三國誌》卷六五中《韋曜傳》所記的故事,陸羽引用的文字和今本略有不同。

【譯文】

三國《吳志·韋曜傳》中記載:“孫皓每回設宴,都規定每人要喝足七升酒才行,就算不全部喝下去,也一定要酌取完畢。韋曜的酒量超不過二升。孫皓那時非常尊重他,就暗地賜他茶來代替酒。”

▓〔清〕姚文瀚 紫光閣賜宴圖(局部)

【延伸閱讀】

以茶代酒的故事,早在漢代,就出現了。據《漢書·楚元王傳》記載,楚元王常常擺酒宴來招待自己喜愛的大臣,但是穆生不喜歡喝酒,所以每次設宴的時候,元王就專門給穆生準備醴。“醴”是一種和平常飲品差不多的甜酒,度數不高,不會使人喝醉。

儘管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但是在隆重場合,茶的重要性還是無法與酒相比——最多在特殊情況下成為酒的暫時替代品,而古時宴席中的酒禮最為煩瑣和莊重。古有“無酒不成席”“有禮之會,無酒不行”的說法,而敬酒的次數、快慢、先後,由何人敬、如何敬都有禮數,絕對不能有一絲馬虎。飲酒依禮、敬酒有序是古人最看重的禮數。

如果是天子設席,他可以在宴席上接受敬酒,但一般不會親自向臣下敬酒——古之即有“天子無客禮”的規矩。不過歷史上也出現過特殊例子,在《周書·武帝紀》中有這麼一段文字:“武帝每宴會將士,必自執杯勸酒,或手付賜物。”周武帝雖貴為天子,卻能屈尊於將士,是歷代帝王所不能及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古代筵席有以禮待客的傳統,對那些沒什麼酒量或滴酒不沾的賓客,主人一般不強人所難,會主動用其他飲品代替——這一舉動大概也和“以茶代酒”的故事有關。

【原文】

《晉中興書》〔1〕:陸納為吳興太守時,衛將軍謝安嘗欲詣納。(《晉書》云:納為吏部尚書〔2〕。)納兄子俶,怪納無所備,不敢問之,乃私蓄十數人饌。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俶遂陳盛饌,珍羞畢具。及安去,納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穢吾素業?’”

【註釋】

〔1〕 《晉中興書》:佚書。有清人輯存一卷。

〔2〕 納為吏部尚書:陸納當時任吏部尚書一職。

【譯文】

《晉中興書》記載:陸納做吳興太守時,衛將軍謝安想拜訪他。(據《晉書》記載,陸納當時任吏部尚書一職。)納的侄子俶怪他沒什麼準備,但又不敢問他,便私自準備了十多人的餚饌。謝安來後,陸納僅擺出茶和果品招待,陸俶則擺上豐盛的餚饌,各種山珍海味,樣樣俱全。等到謝安走後,陸納打了陸俶四十大板,說:“你既不能使你叔父增加光彩,為什麼破壞我廉潔的名聲呢?”

【延伸閱讀】

陸納為三國東吳名將陸遜的後代,東晉時歷任太守、吏部尚書、僕射、散騎常侍和尚書令等職務。此人為政清廉,生活儉樸,在當時奢侈成風的社會氛圍下,算得上特立獨行的節儉典範。

陸納曾經在京師供職,後來要去吳興任太守,臨行前宴請包括大司馬桓溫在內的一眾友人。酒席之上僅有一鬥酒和一盤鹿肉而已。眾人對這樣的宴會規格自然有些訝異,陸納卻坦蕩說,這還是破例奢侈一回,平時飲食遠不及這種標準。到吳興任職後,陸納在生活上依然節衣縮食,非常清廉。朝廷看他政績卓著,就調他到京城做左民尚書。臨行前,打點行程的人問需要準備多少只裝行李的船隻,陸納傳下消息,沒什麼東西可裝,只裝些糧食就行了。後來他果然只帶了幾件衣物、被褥之類的物品,其他東西全部封存起來交公了。

他的事跡逐漸被人們傳頌開來,當時的宰相謝安聽聞後,非常敬重陸納的為人,就到陸納家中拜訪。陸納的侄子聽說朝中宰相要來,非常興奮,就悄悄把招待謝安的物品準備齊全。陸納接待謝安,依然按自己的老規矩,清茶一盞,水果數盤。可沒聊幾句,侄子就擺上了山珍海味,請謝安上座。陸納強壓怒火,在謝安走後,狠狠地揍了侄子一頓——清茶已顯出品格,又何須珍饈美食污清名?陸納的侄子,確是不懂茶的真味。

▓〔五代〕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原文】

《晉書》:“桓溫為揚州牧,性儉,每宴飲,唯下〔1〕七奠〔2〕〔3〕茶果而已。”

【註釋】

〔1〕 下:準備,設置。

〔2〕 奠:盤子。

〔3〕 拌:盛放。

【譯文】

《晉書》裡記載:“桓溫擔任揚州太守時,性格上崇尚節儉,每次舉辦宴會,僅僅設七個盤子的茶食、果饌而已。”

▓〔清〕郎世寧 乾隆行樂圖

【延伸閱讀】

東晉奢侈之風盛行,可也不是所有人都揮金如土,當時崇尚節儉的人也不在少數。

據《世說新語·政事》記載,東晉大臣陶侃勤勉於政事,品性非常簡樸。陶侃任荊州刺史時,經常去造船的場地巡視,還命令負責的官員把鋸下的木屑都收起來儲存好,那些官員只好按他說的做。後來,冬天大雪滿地,衙門公堂前的積雪化水,陶侃就讓人把存藏的木屑取出鋪到路上,行走起來方便多了。南方竹子多,官衙中很多地方要用竹子,陶侃就讓下人把用不著的竹根收集起來。後來桓溫將軍征討蜀地,就用竹根削成竹籤來裝備戰船。

無獨有偶,東晉還有個叫吳隱之的大官,他入仕之前就勤儉樸素,做官以後依然如故。他對當時奢華的風氣恨之入骨,朝廷賜予的府邸從來沒有住過,而是帶著家人在幾間草房中度日。後來,他的女兒出閣,人們都以為吳隱之要大操大辦,不料當日依然門廳冷落。有人賀喜時發現吳家僕人牽著一條狗去賣,用賣狗的錢來置辦女兒出閣用的東西。時人聽聞,無不感慨萬千。

【名家雜論】

魏晉時期,大量財富集中在少數士族手中,這些士族擁有廣闊的莊園和諸多勞動力。經濟實力雄厚的士族,生活上難免走上排場奢侈的道路。這種奢侈表現在飲食上,可以說其奢華程度幾乎沒有哪個朝代的人可以比肩。

大富豪石崇是西晉奢侈飲食的代表人物,《晉書》上說其“庖膳窮水陸之珍”。他對食材和烹飪技術都有過深入的研究。比如,煮豆粥是非常費時的事情,但是石崇的家裡隨時都可以喝上新鮮豆粥,這是因為石崇命人事先把豆子磨成了粉末,客人來到,片刻就可以熬好豆粥了。在沒有溫室技術的情況下,冬天想吃到韭菜是不可能的,但是石崇用陳年韭菜根和冬麥苗一起混合搗碎儲藏,這樣在冬天也能品嚐到韭菜的味道。

晉武帝的女婿王濟生活更是奢華無比,竟以人乳食豬,並宴請武帝吃這種特製的烤乳豬。武帝知道真相後,沒吃完飯就離席了。一山更比一山高,何曾的奢靡還在王濟之上,《晉書·何曾傳》中說他“日食萬錢,猶曰無下箸處”,他進宮和皇帝議事,一向不願意嘗宮中的飯菜,所吃飯菜全是從家裡帶去的。《晉書》說何曾家的“廚膳滋味,過於王者”,應該是真的。如果你認為這就是驕奢的極致,那就錯了,何曾的兒子何邵在飲食排場方面“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天花銷是父親的兩倍。

車騎司馬傅鹹相對正直,他上疏武帝,要是這些奢侈之風不減,國家可危險了,但武帝認為晉國富足,擺擺闊氣無可厚非。有這樣的皇帝,陶侃、桓溫之流再節衣縮食,飲茶度日,也挽不回已去的大勢。

▓青花茶杯

【原文】

《搜神記》〔1〕:“夏侯愷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見鬼神,見愷來收馬,並病其妻。著平上幘2〕、單衣,入坐生時西壁大床,就人覓茶飲。”

【註釋】

〔1〕 《搜神記》:東晉干寶著,凡三十卷,為我國志怪小說之始。

〔2〕 平上幘:魏晉時武官所戴的頭巾,至隋,侍臣及武官皆佩戴。唐時因制,為武官﹑衛官的官服佩飾,而天子﹑皇太子只有在乘馬時佩戴。因幘上平如屋頂,亦稱“平巾幘”。見《新唐書·車服志》。

【譯文】

《搜神記》裡記載:“夏侯愷因病而死,有位同族之人的兒子苟奴,看到了他的鬼魂。他見夏侯愷來取馬匹,還把他的妻子也弄生病了。苟奴看見他頭上佩戴著平上幘,身穿一件單衣,進屋後坐到在世時常坐的靠西壁的床位上,向人討茶來喝。”

【名家雜論】

據載,台灣種茶始於清代。早期制茶師父多從福建聘請,每年春季大批制茶工從福建渡海去台灣,為此,他們用茶祈求航海保護神媽祖保佑,並將媽祖香火帶到台灣後寄掛在茶郊永和興的回春所內,秋季帶回家鄉。後來,從福建迎去的神祖,稱為“茶郊媽祖”,供在台灣回春所內,每年農曆九月二十二日(據傳是茶聖陸羽生日),閩、台茶人共同祭拜“茶郊媽祖”,至今不改。

在我國民間,一些善男信女常用“清茶四(種)果”或“三(杯)茶六(杯)酒”祭天謝地,期望能得到神靈的保佑。所以,在中國古剎禪院中,常備有“寺院茶”,並且將最好的茶葉用來供佛。據《蠻甌志》記載:覺林院的僧侶,“待客以驚雷莢(中等茶),自奉以萱帶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茶(上等茶)。蓋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有鑒於此,一些虔誠的佛教徒常以茶為供品,向寺院佛祖獻茶,這在中國寺院特別是在西藏寺院中最為常見。

在少數民族地區,以茶祭神更是習以為常。湘西苗族居住區,舊時流行祭茶神,祭祀分早、中、晚三次:早晨祭早茶神,中午祭日茶神,夜晚祭晚茶神。祭茶神儀式十分嚴肅,據說是因為茶神穿戴襤褸,聞聽笑聲,就不願降臨。故白天在室內祭祀時,不准閒人進入,甚至會用布圍起來。在夜晚祭祀也得熄燈。祭品以茶為主,也放些米粑及紙錢之類。雲南景洪基諾山區的一些民族,每年夏歷正月間要祭茶樹。其做法是各家男性家長,在清晨時攜公雞一隻,在茶樹底下宰殺,再拔下雞毛連血粘在樹幹上,並口中唸唸有詞:“茶樹茶樹快快長,茶葉長得青又亮。神靈多保佑,產茶千萬擔。”他們相信這樣做,會得到神靈保佑,茶葉有個好收成。

【原文】

劉琨〔1〕《與兄子南兗州〔2〕史演書》云:“前得安州〔3〕乾薑一斤,桂一斤,黃芩4〕一斤,皆所須也。吾體中憒〔5〕悶,常仰真茶〔6〕,汝可致之。”

【註釋】

〔1〕 劉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人。他年輕時就有“俊朗”之譽,以雄豪著名。

〔2〕 南兗州:晉時州名,治所在今江蘇鎮江市。

〔3〕 安州:晉時州名,治所在今湖北安陸縣一帶。

〔4〕 黃芩:別名山茶根、土金茶根,為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藥,有清熱燥濕、涼血安胎、解毒功效。

〔5〕 憒:昏亂,糊塗。

〔6〕 真茶:品質優良的茶葉。

▓日本茶碗

【譯文】

劉琨在《與兄子南兗州史演書》中說道:“先前時候收到安州的乾薑一斤、桂一斤、黃芩一斤,皆是我想要的。我心情煩悶,精神不振,常常需要茶來提氣解悶,你可以多採購一些給我。”

【延伸閱讀】

晉時,飲茶者開始增多,對於茶這種比較新的飲品,人們態度不一,有些視其為無上美味,有人覺得它如同噩夢。晉惠帝是個愛喝茶的君王,此人屬典型的無能之輩,茶對他不過是解渴之物罷了。但對他的臣子劉琨,飲茶則有著特殊的意義。

劉琨是晉朝有名的大將,青年時代,他和著名的祖遜為友,讀書習武,意氣雄豪,上演了歷史上有名的“聞雞起舞”故事。劉琨生活的時代動亂不休,特別是晉惠帝時期的八王之亂,讓北方匈奴人有可乘之機,大肆侵犯北方的并州、冀州一帶。光熙元年(306),劉琨負責這幾地的軍事事宜,但抗擊匈奴的軍事行動失敗。眼見晉室內訌不斷,匈奴來勢洶洶,劉琨內心的憤懣不安日益強烈。自古有喝酒解煩悶的說法,劉琨則與眾不同,他喜歡喝茶來發洩心中的鬱悶,而且不喝則已,喝必是上等茶。

南兗州在今天的江蘇省都縣東北附近,劉琨時常讓在當地為官的侄子給自己寄茶,這表明當時南兗地區出產好茶。長年在邊地刀光劍影中的劉琨,能夠知曉茶事,知道茶能去煩滌慮,並願千里尋茶,是難能可貴的。不過內憂外患時代,孤臣之憂慮豈是一盞清茶能慰藉的。後來,劉琨與當時的幽州刺史結盟,欲罰石勒。不久內訌起,劉琨遭毒害。

【原文】

傅鹹〔1〕《司隸教》曰:“聞南方有蜀嫗作茶粥〔2〕賣,為廉事〔3〕打破其器具,後又賣餅於市,而禁茶粥以蜀嫗,何哉?”

【註釋】

〔1〕 傅鹹:傅玄之子,北地泥陽人。死後謚為司隸校尉,簡稱司隸。

〔2〕 茶粥:茶葉煮成的粥。

〔3〕 廉事:對主管司法方面官員的稱謂。

【譯文】

傅鹹的《司隸教》裡記載:“聽聞劍南蜀郡那裡有一位老婆婆,煮茶來賣,廉事把她的器皿打破了。後來她又在市上賣餅。為什麼要作難四川老婦,禁止她賣茶粥呢?”

【延伸閱讀】

茶的衍生品種類多樣,其中最常見的應算茶粥。茶粥兼有茶、米之香,這兩種香氣,是自然界和人類聯繫最密切的氣味——飲食之香。從集市賣茶老嫗事件來看,飲茶粥的歷史已非常悠久。

古典吳越方言中“粥”和“茶”的讀音一樣,可見人們對茶粥的喜愛。江南炎夏濕熱,廚娘們取綠茶濃汁,加之粳米、白糖,以小火慢熬。粥成但聞佳茗清醇,粥香溢清,清爽之氣充溢口齒之間,夏日炎暑便消一半。

在上海浦江兩岸,每日清晨至深夜,都有茶粥供應。有“豆粉茶粥”“薄荷茶粥”“藕汁茶粥”“果奶茶粥”“菜汁茶粥”“雞汁茶粥”“什錦茶粥”“菊花茶粥”等,品類極為豐富。滬地茶粥也體現出當地人心思細密的特點,很多粥鋪把各類粥的不同功效一一列出,以供食客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

不僅中國人愛茶粥,著名的日本“奈良茶粥”也很受日本人歡迎。奈良茶粥源自奈良東大寺取水節。取水節是日本祈求國泰民安的一種祭祀活動,也是奈良人迎接春天的盛會,一年舉行一次。茶剛從中國傳入日本時,還屬於貴重的飲品兼藥品,只有級別高的寺廟能夠得以品飲。當時東大寺的和尚用煮好的第一道茶來泡飯,第二道茶來加鹽煮飯,施發善眾。後來茶葉普及,民眾也喜歡上了茶粥。奈良的茶粥色澤金黃,入口不膩,茶和米的清香合二為一。當地人喫茶粥喜歡配上“奈良漬”鹹菜,這一粥一菜也成為地道的奈良早餐。

▓白泥刻詩句砂銚

▓純銀茶銚

【原文】

《神異記》〔1〕:“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犧之餘〔2〕,乞相遺也。’因立奠祀。後常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

【註釋】

〔1〕 《神異記》:西晉王浮著,原書已佚。

〔2〕 甌犧之餘:指剩下的喝不完的茶。

【譯文】

《神異記》裡記載:“余姚人虞洪到山裡採茶葉,遇到了一位道士,手裡牽著三條青牛。他作為嚮導領著虞洪來到瀑布山,說:‘我是丹丘子,聽聞你擅長煮茶喝,常想借一下你的光。山中有棵大茶樹,能夠讓你採摘。但願你往後把那喝不完的茶,送一點讓我喝。’虞洪於是設奠祭祀,後來他命家人進山,果然找到了那棵大茶樹。”

【延伸閱讀】

本段《神異記》中的記載,從側面反映出一個現象,就是古代山中不乏野生大茶樹。我國是最早的茶樹之鄉,也可以由此得到佐證。翻開各種歷史文獻,關於野生茶樹的記載可謂數不勝數。

《桐君錄》至少是公元前六世紀的書,它記載:“南方有瓜蘆木,亦似茗,至苦澀,取為屑茶飲,亦可通夜不眠。”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有“建茶皆喬木”之語,宋子安《記東溪茶樹》則說:“柑葉茶樹高丈餘,逕七八寸。”明朝《大理府志》中說:“點茶山……產茶樹高一丈。”

不過,很多人對記載持懷疑態度,直到十九世紀末,英國人威爾遜在中國西南考察時,發現了野生大茶樹。他在《中國西部遊記》中描述道:“在四川中北部的山坡間,曾見茶叢普遍高達十英尺或十英尺以上,極似野生茶。”在貴州婺川縣,發現了七米多高的野生大茶樹。十九世紀中期,在雲南發現了有十米之高的茶樹,生長在海拔一千九百米的大山上,樹齡約有八百年之久。更讓人驚喜的是,雲南猛海縣發現一株巴達大茶樹,這棵樹高達三十二米多,樹圍約三米,樹齡達一千七百年之久,是名副其實的茶樹王,也是迄今我國發現的最大、最古老的野生茶樹。

【原文】

左思《嬌女詩》〔1〕:“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小字〔2〕為紈素,口齒自清歷〔3〕。有姊字蕙芳,眉目燦如畫。馳騖〔4〕翔園林,果下皆生摘。貪華風雨中,倏忽〔5〕數百適。心為荼荈劇,吹噓對鼎䥶〔6〕。”

【註釋】

〔1〕 《嬌女詩》:原詩五十六句,陸羽所引僅為有關茶的十二句。

〔2〕 小字:小名。

〔3〕 清歷:伶俐。

〔4〕 馳騖:蹦蹦跳跳的,形容活潑可愛。

〔5〕 倏忽:跑來跑去。

〔6〕 心為荼荈劇,吹噓對鼎䥶:看見煮茶心裡就高興,對著茶爐幫著吹氣。

▓〔清〕楊彭年制段泥匏瓜壺

【譯文】

西晉左思的《嬌女詩》中說:“我家有個乖巧的女兒,長得非常白皙,小名叫紈素,口齒極為伶俐。姐姐叫蕙芳,眉目美如畫。在園林裡蹦蹦跳跳,果子未成熟就摘下來。愛花哪裡顧得上風和雨,跑著進進出出百餘次。看到煮茶心裡就興奮,對著茶爐往裡面吹氣。”

【延伸閱讀】

左思年輕時也學習書法與鼓琴, 但都半途而廢。

望子成龍的父親十分失望,一次當著兒子的面對朋友說:“此子才思遲鈍,與我幼年時相比差之遠矣!”左思聽了,非常難過,從此發奮圖強。

幾年後,左思才華大有長進,《齊都賦》使他在文壇上嶄露頭角。

不久,左思的妹妹被選入宮,左思隨之寓居京都洛陽。

在洛陽,左思廣泛收集資料,並進入皇家圖書館,擔任了管理經籍的秘書郎,遍閱關涉三都的正史、方志。

朝臨明窗,夜伏燭案,經過十年嘔心瀝血,左思寫出了不朽名篇《三都賦》。

《三都賦》將三國時蜀都成都、吳都建業、魏都鄴城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物產、建築等都囊括其中,辭藻宏麗,內容豐實。

後經過多位名人推薦,《三都賦》身價百倍,文人墨客都欲一睹為快。因當時印刷術尚未發明,“豪富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原文】

張孟陽《登成都樓詩》〔1〕云:“借問揚子〔2〕捨,想見長卿廬。程卓〔3〕累千金〔4〕,驕侈擬五侯〔5〕。門有連騎客,翠帶腰吳鉤〔6〕。鼎食〔7〕隨時進〔8〕,百和〔9〕妙且殊〔10〕。披林采秋橘,臨江釣春魚。黑子〔11〕過龍醢〔12〕,果饌〔13〕逾蟹蝑〔14〕。芳荼冠六清15〕,溢味播九區〔16〕。人生苟安樂,茲土聊可娛。”

【註釋】

〔1〕 張孟陽《登成都樓詩》:即《登成都白菟樓》,原詩三十二句,陸羽僅錄有關茶的十六句。

〔2〕 揚子:即揚雄。

〔3〕 程卓:指漢代程鄭、卓王孫兩個巨富家族。

〔4〕 累千金:形容積累的財富多,很富裕。

〔5〕 驕侈擬五侯:驕奢淫逸,可比王侯之家。

〔6〕 吳鉤:春秋時期流行的一種彎刀,由吳王下令製造。後泛指寶刀。

〔7〕 鼎食:山珍海味。古時候貴族之家進食,用鼎盛菜,並且會鳴鐘擊鼓,所謂鐘鳴鼎食便由此而來。

〔8〕 進:奉上,端出。

〔9〕 百和:百味調和,形容菜餚的豐盛。

〔10〕 殊:不同,特別。

〔11〕 黑子:果品。

〔12〕 龍醢:美味佳餚。

〔13〕 果饌:魚肉。

〔14〕 蟹蝑:蟹醬。

〔15〕 芳荼冠六清:四川的香茶在各種飲料中可稱第一。六清,據《周禮》載,其為水、漿、醴、涼、醫、酏等六種飲料。

〔16〕 九區:九州,四海之內,泛指全中國。

【譯文】

張孟陽在《登成都白菟樓》這首詩中說:想問一下先前揚雄的住處在何方,司馬相如的舊時住所又是什麼模樣。往昔程鄭、卓王孫兩大富豪,驕奢淫逸,比得上任何王侯之家。他們的門前往往是車水馬龍,賓客盈門,腰裡飄揚著綠色的緞帶,佩飾著名貴的寶刀。家中山珍海味,應有盡有,精妙絕倫。實在是聲名遠揚,極盡富貴!向樓外遠眺,富庶的山川一眼望不到邊。秋天裡,人們在橘林中收穫著豐收的柑橘;春天裡,人們在江邊持竿而釣。果品遠勝佳餚,魚肉極為細嫩。四川的香茶在所有飲品中稱得起第一,它的美味在天下都極富盛名。假如一輩子只是苟且地追求安逸,成都倒還是個能供人們盡情享樂的去處。

【延伸閱讀】

從相關歷史文獻中,我們可以確定一個事實:茶文化起源於中國,四川則是最重要的發源地。據載,東晉初年,成都一地已經開始出現茶宴。西晉時期的張載去成都探望擔任蜀郡太守的父親張牧時,在白菟樓上參加茶宴。他對此次宴會印象頗深,後來寫下《登成都白菟樓》一詩,詩中展現了芳荼等飲品。

在茶具發展史上,從粗糙的匏瓢、茶碗到精緻茶器的過程,成都都參與其中,並扮演重要角色。唐代李匡乂《資暇錄》中記錄了一則關於茶托的故事,“建中,蜀相崔寧之女,以查盅無襯,病其熨指,取楪子承之。既啜而盅傾,乃以臘環楪夾其中,遂定。即命匠以漆環代臘,進於蜀相。蜀相奇之,為制名而話於賓親,人人為便,用於代。是後,傳者更環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狀焉。”人們由此推斷,茶托很可能就產生於唐代的成都。

和茶相關的傳說,也讓成都的茶充滿滄桑古意。在成都有個叫“茶店子”的地方,很久以前,這裡原是一片荒涼的墓地。每到清明時節,會有很多掃墓的人來這裡祭奠先人,但掃墓者常常找不到可以躲避清明雨的地方。於是一劉姓人家在此設立茶棚,為路人方便之用。不想後來商賈行人都喜歡到此歇腳飲茶,這裡慢慢興旺起來。時至今日,此處地名依舊,只是茶棚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茶館茶樓。

【原文】

傅巽《七誨》〔1〕:“蒲〔2桃、宛〔3〕〔4〕,齊柿、燕栗,恆陽〔5〕黃梨,巫山朱橘,南中〔6〕茶子,西極〔7石蜜。”

【註釋】

〔1〕 《七誨》:“七”原指文體的一種,古也稱“七體”,是賦的一種形式。南朝時梁統的《文選》把“七”這種文體列為一個門類。這裡指漢末三國時評論家傅巽的一篇文章。

〔2〕 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兩米。根莖長在泥裡,可食。葉長而尖,可編席、制扇,夏天開黃色花。

〔3〕 宛:春秋戰國時期,南陽宛地(今南陽市市區)居於方城之內,是楚國苦心經營多年的北部軍事要鎮。

〔4〕 柰:一種水果,民間稱花紅,亦稱沙果。和蘋果類似,但果實小。

〔5〕 恆陽: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地方有此名,一指恆山山陽地區,二指今河北曲陽,古稱恆陽縣。

〔6〕 南中:歷史上南中指今天的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三國時期,南中為蜀國的一部分。

〔7〕 西極:指長安以西的疆域。

▓〔清〕紫泥包金小壺

【譯文】

傅巽《七誨》裡說:“蒲地的桃子,宛地的沙果,齊地的柿子,燕地的板栗,恆陽的黃梨,巫山的紅橘,南中的茶子,西極的石蜜。”

【延伸閱讀】

三國的傅巽既然把“南中茶子”與當時罕見的珍惜水果並列,可見這種茶已非常有名。但傅巽所說的“南中茶”究竟指什麼茶,卻像陸羽在本書中留下的一個個謎案一樣難解。

循跡中國最早的地方志《華陽國志》,從《南中志》中可以看到“南中”這個地方,就相當於今天雲南、貴州兩省。因為三國時期蜀漢以巴蜀為中心,而南中在巴蜀以南,因此有此稱謂。“南中茶”,也可以推斷為雲南之茶。有人從其他史料記載中進一步推斷,“南中茶”即為雲南最著名的普洱茶。

清代名士汪士慎《普洱蕊茶》詩云:“客遺南中茶,封裹銀瓶小,產從蠻洞深,入貢猶矜少。”此詩提到“南中茶”為貢品,其進貢前的包裝和當時裝在錫瓶中進貢的普洱蕊茶、芽茶一模一樣,由此可以推知,“南中茶”多半是雲南普洱茶。

【原文】

弘君舉《食檄》:“寒溫〔1〕既畢,應下霜華之茗〔2〕。三爵〔3〕而終,應下諸蔗〔4〕、木瓜、元李〔5〕、楊梅、五味、橄欖、懸豹〔6〕、葵羹〔7〕各一杯。”

【註釋】

〔1〕 寒溫:寒暄,噓寒問暖。這裡指賓主見面時的客套話。

〔2〕 霜華之茗:浮有白沫的好茶。

〔3〕 三爵:三杯。爵,古時候盛酒用的器皿,這裡引申為計量單位。

〔4〕 諸蔗:甘蔗。

〔5〕 元李:大李子。

〔6〕 懸豹:茶學專家吳覺農認為此詞是“懸鉤”之誤,懸鉤是山莓的別稱,又叫木苺,其莖稈如同懸鉤,味酸美。

〔7〕 葵羹:錦葵科植物,莖葉可以用來煮羹。

【譯文】

弘君舉的《食檄》中說:“見面問候之後,先請飲用浮著白沫的三杯好茶。再捧出甘蔗、木瓜、元李、楊梅、五味、橄欖、懸豹、葵羹各一杯。”

【延伸閱讀】

《食檄》,是古時候記錄食譜的書籍,今已散失。

由於古代印刷技術不發達,很多書的流傳靠手抄。手抄的弊端就是筆誤太多,弘君舉的《食檄》和其他古書的命運相同。不過好在《太平御覽》《書鈔》《全晉文》等書都對其進行過摘錄,所以現在還留存有該書的部分內容。

《食檄》裡記載的食譜,真可謂“食不厭精”,有一種菜,是“太湖天頭之白蘭,肉乳之豚,饑倉之雞,色如玳瑁,骨解肉離。又取灄湖獨穴之鯉,赤山後陂之蓴,伺漉冷豉,及熱應分,食畢作躁,酒炙宜傳,酒便清香”。意思是把太湖白蘭(推測應該是一種動物)的肉、乳豬肉、受餓之雞的肉剔骨,加上灄湖裡特殊穴居的鯉魚以及赤山後水塘裡的蓴菜,澆上豆豉,在鍋中蒸熟,佐以美酒,其味清香無比。

還有一則食譜,是說用五十個“羅奠碗子”,配以牛肉、烤鴨、魚乾以及海鮮,把它們放在酒裡浸泡一整日,去除這些食材的異味之後,放入蔗漿、木瓜、元李、楊梅汁各一杯,以火熬煮。熬煮的空當裡,把蒜、姜、韭菜等用醋、鹽調味,製成茶餅。然後在熬煮好的湯裡放入細麵條,熬到水剩一半時,取湯來喝,能使人紅光滿面。

儘管《食檄》內容已不完整,但就僅存的食譜看,本來象徵節儉的茶,成了奢侈生活的一種附屬品,晉代奢靡的社會風氣可見一斑。

【名家雜論】

晉代官方食單《食檄》中所記食材,無不是精中之精,不過這裡提到的“葵羹”倒是一種從先秦到宋代都普及的平民蔬菜。從《詩·豳風·七月》裡周朝農人的“七月烹葵及菽”,到唐代王維在輞川別業中悠然“松下清齋折露葵”,人們對葵羹的喜愛俯拾皆是。

葵葉沒有什麼味道,只有一種滑潤的口感。因其無味,正好可以配葷湯來提其清。宋代陸游有詩曰:“舂得香膻摘綠葵”。大廚最擅以葵葉碎切,放入蹄膀湯等葷湯中去膩增鮮。

葵是我國最早人工培植的園藝蔬菜,千百年來,它的地位高於任何一種蔬菜。《周禮》中記載有七種醃菜,葵、蔓菁、水芹、竹筍、韭菜、藠頭、白茅,葵居首位;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把《種葵》列為蔬菜類的第一篇;元代王禎的《農書》中,葵仍是《蔬屬》中第一出場的蔬菜,王禎說它為“百菜之主,備四時之饌。本豐而耐旱,味甘而無毒。供食之餘,可為菹臘”。在當時,葵菜不僅四季皆有,而且其味不改,鮮食之外,亦可做成鹹菜或乾菜。

不過到了明代,葵的地位就不復從前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已把葵剔除出蔬菜類屬,列入草類。如今,除了江西、湖南幾省還能見到葵(冬寒菜),其他地方已經難覓其蹤影了。

【原文】

孫楚〔1〕《歌》:“茱萸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美豉出魯〔2〕〔3〕。姜、桂、荼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蓼〔4〕、蘇出溝渠,精、稗〔5〕出中田〔6〕。”

【註釋】

〔1〕 孫楚:西晉詩人,字子荊。孫楚的《歌》最早記載了茶歌這樣一種由茶葉生產、飲用這一主體文化派生出來的茶文化現象。其稱“姜、桂、荼荈出巴蜀”,這裡所說的“荼荈”,都是指茶。

〔2〕 魯:中國春秋時國名,在山東省南部,都城在今曲阜。

〔3〕 淵:邊緣,旁邊。

〔4〕 蓼: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5〕 稗: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稱稗草、稗子,稗為有害水稻的雜草,廣佈全球溫暖地區。

〔6〕 中田:指田間。

【譯文】

孫楚在《歌》中記載:“茱萸生長樹顛上,鯉魚出自洛水中。白鹽出產河東,美豉產自魯淵。姜、桂、茶來自巴蜀,椒、橘、木蘭生長在高山。蓼蘇出自溝渠,水稻、稗子生長田中。”

【延伸閱讀】

在古代,出現過不少歌頌茶葉的歌,如唐代皮日休的《茶中雜詠序》中有“昔晉杜育有《荈賦》,季疵有《茶歌》”。這裡所說的茶歌是指陸羽所做的六羨茶歌:“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此外,唐代還有不少詩人創作了此類作品。比如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劉禹錫的《西山蘭若試茶歌》等。當然,茶歌來自生活,主要以民間創作為主。即便是文人參與,也只是由他們從民謠中整理再編曲,然後返回到人民中去。明清時期,杭州富陽一帶有一首廣為流傳的《貢茶鯽魚歌》。此歌便是正德九年(1514),由按察檢事韓邦奇據民間的《富陽謠》改編而成。這首歌以當地茶農的口吻,通過痛徹心扉的質問,表現出對採辦貢茶和貢魚所受到的侵擾。韓邦奇也因為為民請願反對進貢茶葉而觸犯朝廷,被治以重罪。這首茶歌通俗而情真意切:

富陽山之茶,富陽江之魚,茶香破我家,魚肥賣我兒。

採茶婦,捕魚夫,官府拷掠無完膚,皇天本聖仁,此地一何辜?

魚兮不出另縣,茶兮不出別都。

富陽山何日摧?富陽江何日枯?

山摧茶已死,江枯魚亦無,山不摧江不枯,吾民何以蘇!

另一類茶歌,是茶農和茶工自己創作的民歌或山歌。如清代在江西流傳的茶山歌,其歌詞非常有民間生活氣息:

清明過了谷雨邊,背起包袱走福建。

想起福建無走頭,三更半夜爬上樓。

三捆稻草搭張鋪,半碗醃菜半碗鹽。

茶葉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賽過雞。

採茶可憐真可憐,三夜沒有兩夜眠。

茶樹底下冷飯吃,燈火旁邊算工錢。

武夷山上九條龍,十個包頭九個窮。

年輕窮了靠雙手,老來窮了背竹筒。

▓〔明〕文征明 茶歌帖(局部)

【原文】

華佗〔1〕《食論》:“苦荼久食,益意思。”

【註釋】

〔1〕華佗:東漢末著名醫師。《三國誌·魏書》有傳。

【譯文】

華佗《食論》記載:“堅持長期飲茶,有益思考。”

【延伸閱讀】

關於中藥的古代典籍,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寶庫,這樣的寶庫裡,自然少不了茶的身影。如著名的《藥書》《本草綱目》《華佗食論》裡,都有關於茶的藥用價值的記載。

綜合來看,這些古籍中整理出的茶的功用有解渴、化食、明目、止喘祛痰、消暑解毒、醒神益思等二十餘種。唐朝醫學家陳藏器盛讚茶的藥用價值,“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此言雖有神化茶的藥用價值之嫌,但茶對人體的益處,也由此可見一斑。

與中華茶文化同脈衍生的日本茶文化中,對茶的藥用養生價值同樣非常看重。相傳茶在公元九世紀傳到日本,日本著名的僧人榮西著成《契茶養生記》一書,書中同樣不吝對茶的讚美之詞:“茶葉,養生之仙藥也。”

在漫長的飲茶歷史裡,很多文人雅士也從飲茶中獲得了切身的養生體會,並多用詩文形式記錄這些心得體悟。如唐時的柳宗元就曾寫過茶的功用,認為它可“調六氣而成美,挾萬壽以效珍”。古代百科詞典《廣雅》中也說“荊、巴間採葉作餅……其飲醒酒,令人不眠”。南宋末年的美食家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記述道“茶即藥也,煎服則去滯而化食,以湯點之,則反滯膈而損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