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茶經 > 五之煮 >

五之煮

古代文學作品裡,不乏對“融雪煮茶”的描述,唐代詩人白居易《晚起》中說:“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 陸游《雪後煎茶》詩云:“雪液清甘漲井泉,自攜茶灶就烹煎。一毫無復關心事,不枉人間住百年。”

【原文】

凡炙茶,慎勿於風燼間炙,熛〔1〕焰如鑽,使炎涼不均。持以逼火,屢其翻正,候炮〔2〕出培〔3〕,狀蝦蟆背,然後去火五寸。卷而舒,則本其始又炙之。若火干者,以氣熟止;日干者,以柔止。

【註釋】

〔1〕熛:飄忽不定的火焰。

〔2〕炮:放在火上烘烤或焙。

〔3〕培:小土丘或用土堆成的小山。

【譯文】

烤茶餅時,千萬不要放在通風的余火上烤炙,因為飄忽不定的火苗像鑽子一樣,會使茶餅受熱不均。應將茶餅靠近火焰,不停地翻動,待到表面出現像蛤蟆背一樣的小疙瘩,然後移到離火五寸遠的地方。當捲曲的茶餅伸展開後,再照先前的方法烤炙一次。

【延伸閱讀】

炙茶即烤茶,是唐宋之前喝茶特有的一種程式,之後,大部分人只有在喝經年的陳茶時才會炙烤。宋人蔡襄《茶錄》云:“茶或經年,則香、色、味皆陳。於淨器中以沸湯漬之,刮去膏油一兩重乃止,以鈐箝之,微火炙干,然後碎碾。若當年新茶,則不用此說。”就是先將餅茶置於陶製器具中,以沸水漬之,去其灰塵,然後用鉗取出,放在微火上烤乾,再碾碎後方飲用。炙茶既可以清潔茶餅,也能還原茶香,更使碾茶的環節容易些。

炙茶有很多講究。假如現吃的茶當初是用火焙的方式烤制的,那就要烤到茶有熟香味為止;如果當初茶餅是曬乾的,就要烤軟茶餅,並放到一旁變涼,這樣就會酥脆易碾。

此外,茶餅烤得像蛤蟆背的說法,也有淵源,有人將烏龍茶外形描述為:“蜻蜓頭,蛤蟆背,綠葉紅鑲邊。”現在武夷巖茶中,還保留著這樣的外觀。

▓〔清〕高簡 松林煎茶圖(局部)

【名家雜論】

雲南是中國最古老的茶源地之一,雖然此地的制茶技藝並不精進,但並不妨礙當地人民創造的獨特茶藝。和陸羽所說的炙茶方法不同,雲南的少數民族發明了獨特的烤茶方法,當地的傣、拉祜、布朗、納西、白、佤、僳僳、彝等民族,至今還保留烤茶的傳統。

烤茶時需要火塘、水壺、土陶罐等器具,步驟是:先把能盛水四百毫升左右的空瓦罐放在火塘上焙烤(佤族烤茶通常會直接把茶放在鐵板上燒烤),等瓦罐本身具有一定溫度後,把曬制好的茶葉放入罐內,然後不停抖動瓦罐使其均勻受熱。約烤三分鐘,聞到茶葉發出焦香,色澤變黃且有爆裂的聲響時,將瓦罐取出,向罐內注入備好的熱水。注水過程非常關鍵,如果水入罐內響聲不絕,就是上好的“雷響茶”,其色濃艷,其味濃香;如果水入罐內沒有聲響,就成了色香味欠佳的“啞巴茶”,不能招待客人。對於茶葉烤好後,向瓦罐內注水水量的多少,雲南民間流傳一句俗諺:“水漲(開)茶罐辣(燙),丑茶變好茶。”水不可注得太滿,否則再入火塘燒開時會外溢,導致火塘火灰飛揚弄髒茶水。

當地人還依烤茶為基準發明了很多茶類,比如僳僳族的漆樹茶、納西族的龍虎鬥、白族的三道茶、華坪烤茶等。僳僳族漆樹茶應該算是酥油茶,不過用漆油代替了酥油,製成了漆樹茶;納西族的龍虎鬥茶中要放酒,味道獨特,治療傷風感冒有奇效;三道茶中加入紅糖、花椒、果仁等輔料,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不俗口感;華坪烤茶則混合了當地“火麻子”和“花生”的醬料,有時還會加入當地的乳製品“乳扇”,讓華坪烤茶色澤、口味都具有英倫奶茶般的風味。

【原文】

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罷熱搗,葉爛而芽筍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鈞杵亦不之爛。如漆〔1〕科珠,壯士接之,不能駐〔2〕其指。及就,則似無穰〔3〕骨也。炙之,則其節若倪倪〔4〕如嬰兒之臂耳。既而承熱用紙囊貯之,精華之氣無所散越〔5〕,候寒末之。(末之上者,其屑如細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註釋】

〔1〕漆:漆樹科漆屬落葉喬木,高達二十米,是我國特有的重要經濟樹種。

〔2〕駐:停留。

〔3〕穰:本義為成熟的莊稼,這裡指茶梗。

〔4〕倪倪:幼弱。

〔5〕越:散發,消逝。

【譯文】

在開始制茶的時候,把那些柔嫩的茶葉,蒸後趁熱搗杵,葉搗爛了,茶梗還是完整的,即使用蠻力,用很重的杵桿也搗不爛它。這就如同圓滑的漆樹籽粒,雖然輕而小,壯士反而捏不住它。搗好後,達到一條梗子也沒有的程度再拿去烤,就變得如嬰兒的手臂一樣柔軟了。烤好了,趁熱用紙袋裝起來,使它的香氣不致散失,等冷卻後再碾成末。(好的茶末,形如細米;差的就像菱角)

【延伸閱讀】

到了宋代,餅茶的製作從品類到技術均有大的發展。《宣和北苑貢茶錄》記載,宋代貢茶在興盛期,品類多達四十餘種。《北苑別錄》記載的團茶製法,比陸羽所述方法更為精細,品質也提高不少。宋代團茶的製法包括采、揀、蒸、搾、研、造、過黃七個步驟。

宋人採茶須在日出之前,以保證芽葉肥厚滋潤。不過,採茶工採集芽葉時,品質高低並未細分,需要揀茶工人進一步挑揀。小芽、中芽、紫芽、白合、烏帶都要細細分類,這一工序對茶品高低影響非常大。蒸茶程序則與唐代基本一致。蒸後的茶,要用特製大小搾床分步把茶葉中的水分、油膏搾出,然後把茶葉和油膏一起揉搓,如此反覆至茶葉乾透。接著研茶,研茶工具以柯木為杵,瓦盆盛裝,需腕力強勁之人一邊加水一邊研磨。研磨好的茶放入模中定型,模有四十餘種。入模後茶餅平鋪竹蓆上,等最後的“過黃”工序。“過黃”即使茶餅乾燥,與唐代焙乾做法不同。具體是先用烈火烘焙,再用沸水焯,如此反覆三次。最後用慢火焙,焙好後隨即放入密封室內,以扇快速扇動,團茶製作至此完成。

宣和北苑貢茶圖示

【原文】

其火,用炭,次用勁薪。(謂桑、槐、桐、櫪〔1〕之類也。)其炭經燔〔2〕炙,為膻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膏木〔3〕為柏〔4〕、桂5〕、檜〔6〕也,敗器,謂杇〔7〕廢器也。)古人有勞薪之味〔8〕,信哉!

【註釋】

〔1〕櫪:櫪木,又稱苦櫪木,木犀科梣屬。生於山地、河谷等處,是石灰岩裸坡上少見的高大樹木之一。

〔2〕燔:用火燒烤。

〔3〕膏木:帶有油煙的柴。

〔4〕柏:柏科柏木屬常綠喬木,樹高可達二十米,樹皮紅褐色,縱裂。

〔5〕桂: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喬木,高可達十米,花期是農曆九月、十月,香氣極濃。

〔6〕檜:檜樹,又稱圓柏,柏科圓柏屬常綠喬木,高可達二十米,樹冠尖塔形或圓錐形,老樹呈廣卵形。

〔7〕杇:一種木製工具,用於削平粗糙泥牆的凸起土塊。

〔8〕勞薪之味:用舊車輪之類的物件燒烤,食物會有異味。典出《晉書·荀勖傳》。

▓〔宋〕鈞窯碗

【譯文】

烤餅茶的火,最好用木炭,其次用火力強的柴(如桑、槐、桐、櫪之類)。但是曾經烤過肉,染上了腥膻油膩氣味的炭,或有油煙的柴(如柏、桂、檜樹)以及朽壞的木器(廢棄的瘸朽木器),都不能用。古人說,“用朽壞的木製器具燒煮食物,會有陳舊木材的味道”,確實是這樣。

▓〔明〕時大彬制大提梁壺

▓〔明〕時大彬制紫砂壺

▓〔清〕時大彬款紫砂桂花砂壺

【延伸閱讀】

《詩經》曰“以薪以蒸”,《韓非子》記載燧人氏“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有異於禽獸”,正是薪炭類燃料用於炊事的證明。即便到了晚清時期,薪炭仍然是主導性的炊事燃料。

古人對薪炭的選擇非常講究,《本草綱目》中,李時珍對薪柴使用進行了詳盡與嚴格的規定。他認為,使用不同的薪柴煎煮東西對患者的病體有不同影響:“八木者,松火難瘥,柏火傷神多汗,桑火傷肌肉,柘火傷氣脈,棗火傷內吐血,橘火傷營衛經絡,榆火傷骨失志,竹火傷筋損目也。”他建議根據薪柴的不同效能來煮藥:“火用陳蘆、枯竹,取其不強,不損藥力也。桑柴火取其能助藥力,桴炭取其力慢,櫟炭取其力緊。溫養用糠及馬屎、牛屎者,取其緩而能使藥力勻遍也。”

清代烹飪文獻《調鼎集》中認為,不同食材對熱量的需求不同,因此要對應選擇薪柴,並分別列述了九種燃料的功用——

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老鴨及肉等,能令極爛。能解一切毒,穢柴不宜作食。

稻穗火:烹煮飯食。安人神魂。

麥穗火:煮飯食,主消渴、潤喉、利小便。

松柴火:煮飯,壯筋骨。煮茶不宜。

櫟柴火:煮豬肉食之,不動風,煮雞、鴨、鵝、魚腥等物,爛。

茅柴火:炊煮飲食,主明目、解毒。

蘆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補藥。

炭火:宜烹茶,味美而不濁。

糠火:礱糠火煮飲食,支地灶,可架二鍋,南方人多用之。其費較柴火省半。

【名家雜論】

在古代,普通老百姓多用薪柴、秸稈和乾燥的草本植物稈葉取暖,而上流社會則使用更為清潔、高效的炭類。在晉代,貴族集會時溫酒用一種“獸炭”,“乃搗木炭為屑,以物和之,作獸形”。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宮廷之中取暖多用這種炭塊在暖閣的熏籠上焚燒。在農作物的栽培上,古人也常用方便廉價的薪炭燃料來提高室溫,以為桑苗“保暖”催芽。宋代論述南方農事活動的《陳敷農書》記載,農人經常以糠皮為燃料,在密封性很好的室內“以糠火溫之”,使屋內溫度“如春三月”,培育的秧苗可以快速萌芽成長。

古時候人們也常利用薪炭照明,東漢文人侯瑾“燃柴薪以讀書”,唐末名臣柳璨“晝則採樵,夜則燃木葉以照書”就說明了這一點。在元代文獻資料《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還記載著當時的人們用“皂角花、黃花地丁、松花、槐花”作為原料,做出一種耐用的照明工具“萬里燭”。

【原文】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荈賦》所謂:“水則岷方之注〔1〕,挹〔2〕彼清流。”)其山水,揀乳泉〔3〕、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湧湍瀨〔4〕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頸疾。又多別流於山谷者,澄〔5〕〔6〕不洩,自火天至霜郊〔7〕以前,或潛龍〔8〕蓄毒於其間。飲者可決之,以流其惡,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水,取汲多者。

【註釋】

〔1〕岷方之註:岷江中的清水。

〔2〕挹:舀取。

〔3〕乳泉:流動緩慢的水。

〔4〕瀑湧湍瀨:像瀑布一樣奔湧湍急的水。

〔5〕澄:澄清。

〔6〕浸:泡,使滲透。

〔7〕火天至霜郊:火天,酷暑時節。《詩經·七月》:“七月流火。”霜郊,秋末冬初霜降大地。二十四節氣中,“霜降”在農曆九月下旬。

〔8〕潛龍:隱藏的蟲子。

▓〔清〕粉彩茶碗

【譯文】

煮茶的水,用山水最好,江河水次之,井水最差。(《荈賦》中說:取水就取岷江中的清水。)所以,山水最好選取乳泉、石池漫流的水;奔湧湍急的水不要飲用,常喝這種水會使人頸部生病。幾處溪流匯合,停蓄於山谷的水,雖澄清,但不流動。從炎夏到霜降前,可能會有蟲子潛伏其中,使水質污染,產生毒素。要喝這種水應先挖開缺口,把污穢的水放走,使新的泉水涓涓流入,然後飲用。江河的水,應到離人遠的地方去取,井水要從經常汲水的井中汲取。

【延伸閱讀】

從古至今,愛茶之人都對泡茶之水非常重視,所謂“水為茶之母”。水不僅能夠把茶的清香溶入其中,還能夠體現茶道精神。烹茶鑒水,成為中國茶道的一個特點。古人對水品的評判,標準各異,若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

首先,水質應“清”,無色透明,清可見底,是選水的最基本要求。

其次,水是活水,水源須流動。

第三,要“輕”水,即今天我們說的軟水。因為硬水含鎂鈣離子較多,泡出的茶,湯色暗沉,滋味澀苦。相傳乾隆皇帝喜喝茶,他遊歷各地並命人用量具稱量各地水的重量,發現京西玉泉山的水最輕,遂稱玉泉為“天下第一泉”。

第四,應“甘冽”。古人認為水質清甜為上,而經歷冰寒的水煮出的茶水,滋味也非同一般。

古代文學作品裡,也不乏對“融雪煮茶”的描述,唐代詩人白居易《晚起》中說:“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 陸游《雪後煎茶》詩云:“雪液清甘漲井泉,自攜茶灶就烹煎。一毫無復關心事,不枉人間住百年。”《紅樓夢》第四十一回,妙玉煎茶給寶玉吃。寶玉吃後驚歎無比,黛玉便問妙玉:“這也是舊年蠲的雨水?” 妙玉冷笑道:“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

▓煎茶圖

【名家雜論】

天下水之多,何處不可取一瓢飲?但是古人對煮茶之水的重視,讓選水變得複雜起來。研究水的專著便應運而生,比如唐代張又新的《煎茶水記》,宋代歐陽修的《大明水記》和葉清臣的《述煮茶小品》,明代徐獻忠的《水品》和田藝蘅的《煮泉小品》,清代湯蠹仙的《泉譜》等。至於對天下水優劣的評判,自唐代至清代爭論了上千年,還是沒有定論。

張又新在《煎茶水記》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時任湖州刺史的李季卿,一次外出遊玩,在揚州偶遇陸羽,便請其上船品茶。李季卿聽說揚子江南泠水煮茶最好,就令士卒去取。士卒取水上岸後,不小心灑了一半,就取一半近岸的水充數。誰知陸羽一嘗,說:“不對,這是近岸水。”倒出一半,再嘗後才說:“這才是南泠水。”士兵聽後告知實情,李季卿大為歎服,記下陸羽口授的天下二十名水等級:

江州廬山康王谷谷簾水第一;

常州無錫縣惠山石泉第二;

蘄州蘭溪石下水第三;

硤州扇子硤蛤蟆口水第四;

蘇州虎丘寺石泉第五;

江州廬山招賢寺下石橋潭水第六;

揚州揚子江中泠水第七;

洪州西山瀑布水第八;

唐州桐柏縣淮水源第九;

江州廬山頂龍池水第十;

潤州丹陽縣觀音寺井水第十一;

揚州大明寺水第十二;

漢江金州上流中泠水第十三;

歸州玉虛洞春溪水第十四;

商州武關西洛水第十五;

蘇州吳淞江水第十六;

如州天台西南峰瀑布水第十七;

郴州園泉第十八;

嚴州桐廬江嚴陵灘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

不過此類記載的真實性頗有質疑,天下名水各有千秋,何茶宜何水不能一概而論,大可不必如此分等次。儘管對水之優劣有爭論,後人從古人的這些研究中,還是可以找到好水的一致性評定:源清、水甘、品活、質輕。

【原文】

其沸,如魚目〔1〕,微有聲,為一沸;邊緣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則水合量調之以鹽味〔2〕,謂棄其啜余。〔3〕(啜,嘗也,市稅反,又市悅反。)無乃“”“”而鍾其一味乎?(,古暫反;,吐濫反。無味也。)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夾環激湯心,則〔4〕量末當中心而下。有頃,勢若奔濤濺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華〔5〕也。

【註釋】

〔1〕魚目:水煮沸時冒出的小氣泡,像魚眼睛,故稱魚目。

〔2〕則水合量調之以鹽味:按照水量放適當的鹽調味。

〔3〕棄其啜余:把嘗剩下的水倒掉。

〔4〕則:標準權衡器,這裡指量取茶葉的茶則。

〔5〕華:茶湯表面的浮沫,是茶的精華部分。

【譯文】

水煮沸了,冒出像魚眼睛的小氣泡,有輕微的響聲,稱作“一沸”;鍋的邊緣有連珠般的泡往上冒,稱作“二沸”;水波翻騰,稱作“三沸”。再繼續煮,水老了,味不好,就不宜飲用了。開始沸騰時,按照水量放適當的鹽調味,嘗過之後把剩下的水倒掉。(啜,嘗的意思,市稅反,又市悅反)切莫因沒有味道而過分加鹽,否則,不就成了獨有鹽味而無其他味道了嗎?( ,古暫反;,吐濫反。沒有味道的意思)第二沸時,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夾在沸水中轉圈攪動,用“則”量茶末沿漩渦中心倒下。過一會,待水大開,波濤翻滾,水沫飛濺,把剛才舀出的水摻入,使水不再沸騰,以保養水面生成的“華”。

【延伸閱讀】

據載,有這樣一件與陸羽相關的軼事:唐朝代宗皇帝喜品茶,一次,收養過陸羽的智積禪師被招至宮中。皇帝每日命人煮上等好茶給智積禪師品嚐,但每次老禪師只飲一口便不再喝。代宗心內納罕,經過一番詢問才得知,老禪師之前所飲的茶,都是陸羽為他煎的,便派人四處尋找,最終召陸羽進宮煮茶。這次智積禪師嘗了一口便連聲叫好,並喜問:“漸兒(陸羽,字鴻漸)何在?” 雖然這只是個傳說,但也從側面說明陸羽是個名副其實的煮茶高手。

【名家雜論】

對於煮茶,陸羽提出了“三沸”說,並對水的三次沸騰時間做了嚴格界定。無論“魚目”,還是水泛連珠,抑或水波翻騰,都還可憑眼力來判斷,而到了宋代“點茶候湯”,則全靠聽力來判斷水沸程度,那才真正是考驗煮茶人的技術。

宋代點茶,是把團茶研磨成末狀,篩羅後直接投入煮沸的水中沖點擊打而成。這種沖泡而成的茶水,對水的沸騰程度要求很高,對此有個專門的稱謂叫“候湯”。

候湯的難度在於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只有把握好水沸的程度,才能沖點出茶的色、香、味。關鍵是宋代點茶時煮水一般用圓肚細頸的湯瓶,所以無法用眼力來辨識水的燒煮程度,只能靠聽水沸的聲音來判斷。南宋羅大經《茶瓶湯侯》中記載了煮水聽水的技巧:“水初沸時,如砌蟲聲卿卿萬蟬鳴;忽有千車稛載而至,則是二沸;聽得松風並澗水,即為三沸。”

茶至三沸時,應立即提起湯瓶,把開水注入放有茶末的茶盞中,並用茶筅擊打茶湯,至水與茶融合,茶湯上浮起白色茶沫為止。

▓〔清〕雕漆《三清茶》碗

【原文】

凡酌,置諸碗,令沫餑〔1〕均。(《字書》〔2〕並《本草》:餑,茗沫也。蒲笏反。)沫餑,湯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細輕者曰花。如棗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又如回潭〔3〕曲渚〔4〕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其沫者,若綠錢〔5〕浮於水湄,又如菊英〔6〕墮於樽〔7〔8〕之中。餑者,以滓煮之,及沸,則重華累沫,皤皤〔9〕然若積雪耳,《荈賦》所謂:“煥如積雪,燁〔10〕若春〔11”有之。

【註釋】

〔1〕餑:茶水煮沸時產生的浮沫。

〔2〕《字書》:以解釋漢字形體為主,兼及音義的書。

〔3〕回潭:曲折迂迴的池塘。

〔4〕渚:水中小塊陸地。

〔5〕綠錢:青苔。

〔6〕菊英:菊花。

〔7〕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8〕俎:砧板,這裡指各種餐具。

〔9〕皤皤:這裡形容白色水沫。

〔10〕燁:光輝明亮。

〔11〕:花。《集韻》:“,花之通名。”

▓〔唐〕唐人宮樂圖

【譯文】

喝茶的時候,將茶湯舀入碗裡,應讓“沫餑”均勻。(《字書》和《本草》說:餑是茶湯的沫。餑,蒲笏反。)“沫餑”是茶湯的精華。薄的叫“沫”,厚的叫“餑”,細輕的叫“花”。“花”的形狀,像圓形池塘上浮動的棗花,又像迴環曲折的潭水、綠洲間新生的浮萍,還像晴朗天空中的鱗狀浮雲。那“沫”,好似青苔浮在水邊,又如菊花落入杯中。那“餑”,煮茶的渣滓在水沸騰時,浮於表面的一層厚厚的白色泡沫,像積雪一樣白潔。《荈賦》中說“明亮似積雪,光彩如春花”,真是這樣。

【延伸閱讀】

唐代用釜煮茶湯,煮好之後用瓢來分,一般一釜之茶可以分成五碗。分茶時一定要注意沫餑的均勻,不可厚此薄彼。台北故宮藏有一幅《唐人宮樂圖》,裡面就有從一種盆狀器具向茶碗分茶的畫面。

分茶看似簡單,實則非常講究技藝手法。分茶時要使茶湯湯花在短時間內出現瑰麗多變的景象,這種景象的出現,一靠攪,二靠“點”。注水時,茶壺與茶盞相距多遠,用何種手勢,茶壺壺嘴是什麼造型,都會影響沫餑的形狀。

點茶分茶法,在宋代宮廷和士大夫階層非常盛行,宋代之後,這種方式隨著泡茶法的出現逐漸消失了。

【名家雜論】

陸游在《臨安春雨初霽》中寫道:“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這種“分茶”的茶藝,和當時風行的斗茶、茗戰大不相同。宋代詞人向子諲寫《浣溪沙》一首,其題解曰:“趙總持以扇頭來乞詞,戲有此贈。趙能著棋、寫字、分茶、彈琴。”這裡把分茶與琴、棋、書藝並列,可見當時文人已經視其為一種文化活動了。

宋代詩人楊萬里寫過一首《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的詩,詳盡描述了他所看到的分茶場景:“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如分茶巧。蒸水老禪弄泉手,隆興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甌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紛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萬變。銀瓶首下仍尻高,注湯作字勢嫖姚。”茶末和水交融,在茶盞中變幻出千奇百怪的圖案,如清雅丹青佳作,如酒後疾書狂草。

北宋初年的陶谷在《羈茗錄》中也提到了分茶,他稱其為“茶百戲”。文中記述:“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茶百戲。”可以看出,在唐末宋初,已經有豐富的分茶技藝了,而一些分茶高手,更可以使茶盞表面出現類似國畫的圖案,或山水雲霧,或花鳥魚蟲,因而此種茶湯也被稱作“水丹青”。

▓〔清〕青花山水人物紋茶具

【原文】

第一煮水沸,而棄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雲母〔1〕,飲之則其味不正。其第一者為雋永,(徐縣,全縣二反。至美者曰雋永。雋,味也。永,長也。味長曰雋永。《漢書》:蒯通著《雋永》二十篇也。)或留熟盂以貯之,以備育華救沸之用。諸第一與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飲。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2〕,(碗數少至三,多至五。若人多至十,加兩爐。)乘熱連飲之,以重濁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則精英隨氣而竭,飲啜不消亦然矣。

【註釋】

〔1〕黑雲母:雲母類礦物的一種,顏色從黑到褐、紅色、綠色都有,有玻璃光澤,形狀為板狀、柱狀。

〔2〕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通常燒一升水,可以分作五碗。

【譯文】

第一次煮開的水,應把沫上一層黑雲母樣的膜狀物去掉,因其味道不佳。之後,從鍋裡舀出的第一道水,味美味長,稱之為“雋永”,(徐縣、全縣二反。“雋永”是茶味至美之意。雋指滋味。永指長久。《漢書》:蒯通曾著《雋永》二十篇。)這道水通常貯藏起來,放在“熟盂”裡,以作育華止沸之用。以下第一、第二、第三碗,味道略差。第四、第五碗後,若不是渴得厲害,就不值得喝了。通常燒一升水,可以分成五碗,(少的三碗,多到五碗,如多到十人,應煮兩爐。)應趁熱喝完。因為重濁不清的物質凝聚在下,精華浮在上,茶一冷,精華就隨著熱氣散發出去了,但喝得太多也不好。

▓〔清〕描彩雲鳳紋紫砂壺

▓〔清〕申錫制子冶銘紫泥葫蘆形壺

▓〔清〕紫砂一粒珠茶壺

【延伸閱讀】

自漢唐一來,飲茶法大致經歷了以下五種變化:

一、煮茶法。把茶直接放入茶釜中烹煮,是唐代以前常見的方法。

二、點茶法。此法從宋代的斗茶中發展起來,後被廣泛接受。

此法不用茶釜直接煮,而是把茶末放入茶盞,用沸水沖點。若使茶末和水交融一體,必須用到一種重要工具“茶筅”。茶品上者,以茶筅擊打茶湯,沫餑堆積,水質濃稠。飲畢盞中依然有餘湯,稱為“咬盞”。

三、毛茶法。把茶葉和諸類乾果品放之碗底,用沸水沖泡,邊喝茶邊喫茶果。此法適合山中居住的人,茶與果都新鮮,自采自泡,其樂無窮。

四、點花茶法。此法為明代人創造,把梅花、桂花等香氣馥郁的花蕾和茶末一起放入碗底,用沸水沖入。可見水氣蒸騰,茶湯中花蕾綻放,香氣撲鼻。用此法飲茶,可得到視覺、味覺、嗅覺三重享受。

五、泡茶法。此法從明清時期沿用至今,是民間最常用的飲茶方式。因中國地廣,各個地區的泡茶方法不盡相同。總的來說,能使茶味盡發、茶色顯露,就算泡茶成功了。至於茶的濃淡,根據個人口味自行斟酌就好。

【原文】

茶性儉,不宜廣,廣則其味黯澹〔1〕。且如一滿碗,啜半而味寡,況其廣乎!其色緗〔2〕也。其馨“〔3〕(香至美曰“”,“”音備。)也。其味甘,檟4〕也;不甘而苦,荈〔5〕也;啜苦咽甘,茶也。(《本草》〔6〕云:其味苦而不甘,檟也;甘而不苦,荈也。)

【註釋】

〔1〕黯澹: 暗淡,陰沉,昏暗。

〔2〕緗:淺黃色。

〔3〕:形容香氣四溢的茶水。

〔4〕檟:指茶樹。

〔5〕荈:茶的老葉,即粗茶。

〔6〕《本草》:底本是“一本”,據程福生竹素園本改。

▓〔明〕文征明 桐蔭坐讀立軸

【譯文】

茶的性質“儉”,水不宜多放,多了,味道就很淡薄。就像滿滿一碗茶,喝了一半,味道就覺得差了些,何況水加多了呢!茶湯的顏色淺黃,香氣四溢(,音備,香氣至美的意思。)茶中味道甜的是檟,苦的是荈;入口時有苦味,嚥下去又有餘甘的是真正的好茶。(《本草》說:味苦而不甜的是“檟”;甜而不苦的是“荈”。)

【延伸閱讀】

明代田藝蘅在《煮泉小品》中說:“移水以石洗之,亦可去其搖蕩之濁滓。”這裡說的是用石頭“洗水”的方法。石頭洗水最好用白色石子,放在篩狀容器之中,把需要洗的水從上注入,下有接盛流水的器具。如此反覆多次,過濾掉水中雜質,使水質變清澈。

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則描述了用炭火洗水的方法:黃梅時節或冬雪降落之時,用大甕積水,水中放十幾枚鵝卵石,然後把燃著的炭塊放入水中,如此可使水在存放過程中不生小蟲。

據說,乾隆皇帝最推崇一種以水洗水的方法。受當時運輸條件限制,泉水在運輸中水質會發生變化,可用其他上等泉水來洗,使其恢復原有的甘冽。具體做法是:用上等好水,放入經過長途運送的泉水中,慢慢攪拌。水面靜止後,上層水會變清澈,味道亦佳,則可做煮茶泡茶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