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茶經 > 九之略 >

九之略

那些喜歡山林野趣的古人,一路尋蹤心靈自由的山野高人,飲茶則大壺大碗,溪邊林下,開懷暢飲。茶佳器潔,只要有購買能力,人人都可做到。但古人喝茶的那番雅趣,新泉活火、松風竹爐、隔籬相呼的那份情懷,今人卻難以追尋。

【原文】

其造具,若方〔1〕春禁火〔2〕之時,於野寺山園,叢手而掇〔3,乃蒸、乃舂,乃復以火干之,則又〔4〕〔5〕、撲、焙、貫、棚、穿、育等七事皆廢〔6〕

【註釋】

〔1〕 方:當時,正當。

〔2〕 禁火:指清明節前要禁火三日,吃冷食。這是古代的一種習俗,俗稱寒食節。

〔3〕 叢手而掇:大家共同採摘茶葉。

〔4〕 又:衍字,無實際意義。

〔5〕 棨:用於茶餅上鑽孔的錐刀。

〔6〕 廢:用不著。

▓〔南宋〕劉松年 十八學士圖(局部)

【譯文】

有關製作茶葉的器具,如果當時是春季寒食節前後,在野外寺院或山林茶園,大家一起動手採摘茶葉,馬上蒸熟,搗碎,用火烘烤乾燥,就能夠直接飲用。如此一來,制茶用的棨、撲、焙、貫、棚、穿、育等七種工具就都可以不用了。

【延伸閱讀】

中國茶葉種類多且出現不少精品,和古代寺院在種茶、制茶上做出的貢獻分不開。根據史料記載和流傳於民間的傳說,中國古今諸多名茶中,有很多最初是由寺院種植、炒制而成。

福建武夷山所產“武夷巖茶”,最早名為“烏龍茶”,此茶以寺院采制的為上品。僧侶在不同時節採茶,製成“壽星眉”“蓮子心”和“鳳尾龍鬚”三種名茶。如今身列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就是北宋時期江蘇洞庭山水月院山僧采制而成,當時叫“水月茶”。明代隆慶年間,僧人大方制茶精妙,人稱“大方茶”,為當時愛茶之人所追捧,皖南茶區所產的“屯綠茶”便由此茶轉變而來。另外,浙江雲和縣惠明寺的“惠明茶”、普陀山的“佛茶”、黃山的“雲霧茶”、雲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浙江天台山萬年寺的“羅漢供茶”、杭州法鏡寺的“香林茶”等,皆為出自寺院的名茶。

古時很多貢茶也出自寺院,比如,四川雅安所產貢茶“蒙山茶”,後人考證是漢代甘露寺普慧禪師所植;君山白鶴寺的君山銀針,是乾隆時期貢茶。此外,還有產自湖北遠安縣鹿苑寺的鹿苑茶、浙江杭州垂雲寺的垂雲茶等。

▓〔清〕玉成窯任伯年款瓢瓜壺

【名家雜論】

茶尚清儉,禪宗重機鋒,茶禪向來就有不解之緣。南宋淳祐年間,杭州靈隱寺普濟和尚編集禪宗史書《五燈會元》,其中記載有僧人問如寶禪師:“如何是和尚家風?”禪師答曰:“飯後三碗茶。”

僧侶緣何與茶結緣?一是寺宇多在名山間,山間種茶最為便利;二是修行之人需長久坐禪修定,體疲身倦,清茶一盞正好調節精神,補充體能。《神農本草經》就認為:“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惰、輕身明目。”

僧侶飲茶之風可追溯到東晉時期,據《晉書·藝術傳》記載,昭德寺道開禪師生了重病,晝夜不臥,除了吃些丸藥,就是“時復飲茶蘇一二升而已”,“茶蘇”是用茶葉與果汁、香料調製而成。由此可以看到,當時飲茶的方式並不單一。禪茶之風到唐朝發展得更為興盛,《茶經》中的“煎茶法”就源於此。當時僧人之間的交往酬答,往往就是對面而坐,清茶一杯參玄論道。唐代詩僧皎然和尚最喜歡茶詩,本身亦是烹茶高手,曾賦詩《飲茶歌誚崔石使君》,成為一時美談。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茶道”兩字,也是該詩首次提出。茶道不僅在中國影響深遠,還漂洋過海,遠播鄰邦。日本茶道一貫號稱是禪宗的產物,事實上多源自唐宋的煎茶與點茶,其淵源可上溯中唐。日本茶道中“清寂”的禪境,也源自中唐。據《新選昭覺寺志》記載:日本僧人珠光來中國,就學於臨濟宗克勤禪師,學成回國前,克勤特贈一幅墨寶,上書四字:“茶禪一味”。

【原文】

其煮器,若松間石上可坐,則具列廢。用槁薪、鼎〔1〕〔2〕之屬,則風爐、灰承、炭、火䇲、交床等廢。若瞰泉臨澗,則水方、滌方、漉水囊廢。若五人以下,茶可末而精者〔3〕,則羅合廢。若援藟〔4〕〔5〕巖,引緪〔6〕入洞,於山口灸而末之,或紙包、盒貯,則碾、拂末等廢。既瓢、碗、䇲、札、熟盂、鹺簋悉以一筥盛之,則都籃廢。

【註釋】

〔1〕鼎:古時候煮食物的器具,有三足雙耳。

〔2〕䥶:即“鬲”,形狀和鼎相似,可以直接於其下用火煮食物。

〔3〕 茶可末而精者:可以把茶磨製得非常精細。

〔4〕 藟:這裡指籐。

〔5〕 躋:登,上升,達到。

〔6〕緪:又粗又大的繩索。

【譯文】

有關煮茶的器具,假如在山間松林,茶具可以放置在石頭上,這樣一來擺放茶具時用的床或架可以不用。假如用乾柴、枯葉、鼎䥶來燒水,那麼,風爐、灰承、炭、火䇲、交床等也都用不著了。假如在泉水溪邊,那麼水方、滌方、漉水囊也可以不用。假如出遊喝茶的人少於五人,則茶可以碾得非常細,羅篩可以棄用。假如要攀籐登山,或順著粗大繩索進入山洞,就要在山口事先把茶烤好搗細,用紙或盒裝好,這種情況下,碾和拂末也可棄用。假如瓢、碗、䇲、札、熟盂、鹽能夠同時放在筥中,都籃便可以省去不用。

【延伸閱讀】

陸羽細緻羅列了飲茶之用的二十四器,表明從魏晉至唐的一路發展,專門的茶具形制已經完備了,至於用或不用,則可另說。若煮茶時二十四器皆用,更多的應該是體現一種茶藝精神或貴族做派。事實上唐之前從民間到貴族階層,對茶具的使用比較隨性,界限並不分明。

西晉左思《嬌女詩》有“心為荼荈劇,吹噓對鼎䥶”之句,這裡說煮茶時用的是鼎。而同時期的杜育在《荈賦》裡說“器擇陶簡,出自東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劉”,這裡所說的匏又稱瓠,是古時用來裝酒的葫蘆狀的壺。西晉八王之亂時,晉惠帝司馬衷從河南許昌逃難至洛陽,路上非常狼狽,喝茶用具是侍從“持瓦盂承茶”——皇帝用瓦盆來喝茶。

上述各種記載可以看出,從漢代一直到唐代,食具與飲具並沒有嚴格的區分,一般情況下,兩者可以共用。同時,都是飲具的酒具與茶具,兩者互用的時間更為長久。

【名家雜論】

茶藝自形成以來,就崇尚飲用環境的野幽清寂,主張回歸自然,把喝茶這件事和泉林之趣結合起來。唐代僧人靈一曾作詩:“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唐天寶御林學士錢起有詩:“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月影斜。”靈一和尚品茶品到暮色四合仍未返回,可謂樂而忘歸了;錢起則和好友品飲紫筍清茶,以洗淨被世俗污染的塵心,斷絕俗念,使得心靈空明無物。這些都是描述愛茶之人對飲茶時山林環境的追求。

那些喜歡山林野趣的古人,一路尋蹤心靈自由的山野高人,飲茶則大壺大碗,溪邊林下,開懷暢飲。茶佳器潔,只要有購買能力,人人都可做到。但古人喝茶的那番雅趣,新泉活火、松風竹爐、隔籬相呼的那份情懷,今人卻難以追尋。

唐長慶二年(822),白居易遷往杭州,兩年的杭州生活,讓他對西子湖的香茶甘泉,留戀不已。他與靈隱韜光禪師汲泉烹茗的一樁趣聞,也成為一段佳話。

白居易聽聞韜光禪師的大名,知道此人酷愛飲茶,就以茶相邀,讓禪師入城,“命師相伴食,齋罷一甌茶”。但是被韜光禪師拒絕了,拒絕的理由是“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巖阿倚石眠……城市不堪飛錫去,恐妨鶯囀翠樓前”,字裡行間婉然諷刺城中之人不懂泉林之美。白居易知道後,欣然神會,便親自上山,與禪師在山林野趣中一起品茗聊天。相傳杭州靈隱韜光寺的烹茗井邊,就是白居易與韜光禪師當年烹茗之處。

【原文】

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1〕闕一,則茶廢矣。

【註釋】

〔1〕二十四器:飲茶時使用的器皿。此處說的是二十四種器具。

【譯文】

都市裡的王孫貴族家中,假如缺少二十四種器具中的任何一樣,那就不能稱為真正的飲茶。

▓〔清〕姚文翰 賣漿圖

【延伸閱讀】

陸羽建議茶器尚儉,他所列舉的二十四茶器,多為竹編或陶瓷製成,他甚至認為煮茶之釜用銀製過於奢侈。然而,晚唐茶書《十六湯品》中有關茶器的使用說:“以金銀為湯器,惟富貴者具焉……湯器之不可捨金銀,猶琴之不可捨桐,墨之不可捨膠。”看來,無論當時還是之後,那些貴族階層是不按陸羽《茶經》的意旨行事的。

在貴族之家,金石等珍貴器具多不勝數,唐宋墓葬中就經常出土大量金銀器皿。陝西省曾出土過七件唐代大中年間所制銀質鎏金托盤,器身鏨文中透露其名為茶托子和茶拓子。扶風縣法門寺地宮也曾出土一大批唐代宮廷所用金銀、玻璃、秘色瓷等茶器。

唐代皇室崇金尚銀的做派,為後世所承襲。宋徽宗的《大觀茶論》中就主張瓶子用金銀做成的是上品,而碾茶之器以銀為上。蔡襄《茶錄》更說“茶匙要重,擊拂有力。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為之。”范仲淹詩云:“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陸游詩云:“銀瓶銅碾俱官樣,恨欠纖纖為捧甌。”這當中寫當時上層人士飲茶,都使用精美的金銀茶器。元代周密所著《癸辛雜識》中說:“長沙茶具,精妙甲天下,每副用白金三百星,或五百星,凡茶之具悉備,外則以大縷銀合貯之。”其奢侈程度,讓人咋舌。

這種風氣不斷蔓延,連塞外的少數民族貴族在茶器使用上,也極盡奢華之事。內蒙古奈曼旗遼陳國公主墓出土的大量金銀、瑪瑙、水晶器物中,就有銀執壺和銀托盞,還有瑪瑙碗、水晶杯等昂貴茶器。

明清時期,紫砂茶器名滿天下,備受歡迎。清代幾位皇帝還親自指定燒造樣式,紫砂由此身價大增,一壺身輕不過幾兩,價值卻達一二十金。

▓〔北宋〕宋徽宗 文會圖(局部)

【名家雜論】

儘管皇室貴族茶器一向崇尚奢侈,但以茶為主的茶宴,在中國歷史上卻始終瀰漫著一股清儉雅逸的味道。東晉時期,奢侈之風盛行,吳興太守陸納設茶宴宴請將軍謝安,以警示清操節儉。同時代的大將軍桓溫,“每宴惟下士奠茶果而已”,更是以茶示儉的典範。

唐時飲茶之風日熾,上自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皆有設茶宴待客者。關於茶宴的正式記載始於中唐時期。至宋代飲茶風較唐代更為興盛,朝野之中遍行茶宴,皇帝曲宴點茶、百姓品茗斗茶之例數不勝數。

宋朝宮廷飲茶風尚從其建立之始便有了,皇帝的嗜茶之好代代相傳。徽宗趙佶對茶更是喜歡到骨子裡,他不僅以建州北苑貢茶製作為資料背景,親自撰寫了《大觀茶論》,還親手烹茶賜宴群臣。當時大臣蔡京在《延福宮曲宴記》中詳細記述了這次盛宴:

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巳,召宰執親王等曲宴於延福宮。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指拂,少頃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淡月,顧諸臣曰:此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

在民間,當時武夷山很多寺院也盛行茶宴,很多文人雅士紛紛慕名前往。理學家朱熹在武夷創建武夷精舍以茶會友,品茗論道。其茶宴遍佈泉邊、竹林、巖亭、溪畔,後人寫詩贊曰:“仙翁留灶石,宛在水中央。飲罷方舟去,茶煙裊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