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茶經 > 八之出 >

八之出

湖州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之一,也是茶文化的重要發源地。陸羽就曾經隱居在此地的苕溪一帶,考察茶事,潛心著《茶經》。這裡不但出名茶,還出現不少著名的茶人。

【原文】

山南〔1〕:以峽州〔2〕〔3〕,(峽州生遠安〔4〕、宜都〔5〕、夷陵〔6〕三縣山谷。)襄州〔7〕、荊州〔8〕次,(襄州,生南漳〔9〕縣山谷;荊州,生江陵縣〔10〕山谷。)衡州〔11〕下,(生衡山〔12〕、茶陵二縣山谷。)金州〔13〕、梁州〔14〕又下。(金州,生西城〔15〕、安康〔16〕二縣山谷;梁州,生褒城〔17〕、金牛〔18〕二縣山谷。)

【註釋】

〔1〕山南:唐朝的貞觀十道之一,由於在終南、太華兩座山之南,所以得此名。其管轄範圍大概在現在的四川嘉陵江流域以東、陝西秦嶺、甘肅蟠塚山以南,河南伏牛山西南,湖北溳水以西,自重慶至湖南嶽陽之間的長江以北地區。唐開元年間曾被分為東、西兩道。

〔2〕峽州:亦作硤州,由於在三峽之口,因此得名,郡名夷陵郡,管轄著夷陵縣,就是現在的湖北宜昌。轄境包括今天的宜昌、宜都、長陽、遠安等地。唐時杜佑的《通典》記載:“土貢茶芽二百五十斤。”產有碧澗、明月、芳蕊、茱萸簝、小江園茶等著名的茶類。

〔3〕上:“上”與下文中的“次”“下”“又下”,為陸羽評價各州茶葉質量的四個等級,唐裴汶《茶述》把碧澗茶列入二級貢品之列。

〔4〕遠安:唐時峽州屬縣,即今天的湖北遠安縣。

〔5〕宜都:唐時峽州屬縣,即今天的湖北宜都縣。

〔6〕夷陵:唐時峽州屬縣,即今天的湖北宜昌東南。

〔7〕襄州:隋朝襄陽郡,唐武德四年(622)更名為襄州,由襄陽、安養、漢南、義清、南漳、常平六縣組成,即今天的湖北襄樊市漢水南襄陽城。唐乾元初夏為襄州。唐上元二年(675)設襄州節度使,管轄襄、鄧、均、房、金、商等州。後來為山南東道節度使治所。

〔8〕荊州:亦稱作江陵郡,後升為江陵府。為唐朝的大都市之一,亦為最大的茶市之一。除江陵縣之外,它下屬的當陽縣清溪玉泉山出產仙人掌茶,松滋縣出產碧澗茶,在北宋時期都入貢品之列。

〔9〕南漳:大概在今湖北西北部的南漳縣。

〔10〕江陵縣:唐朝時,荊州州治在今湖北江陵。

▓〔唐〕王維 千巖萬壑圖(局部)

〔11〕衡州:隋朝衡山郡,武德四年(622),設衡州,管轄臨蒸、湘潭、來陽、新寧、重慶、新城六縣,治衡陽縣,治所在今湖南衡陽市。

〔12〕衡山:江南湖南衡山,原歸潭州管轄,後劃歸衡州。唐代時縣治在今朱亭鎮對岸。唐李肇《唐國史補》載名茶“有湖南之衡山”,唐楊曄《膳夫經手錄》記載衡山茶遠銷兩廣、列入二級貢品之列。

〔13〕金州:唐朝武德年間更西城郡為金州,治西城縣,在今陝西安康。管轄地大致在今陝西石泉縣以東、旬陽縣以西的漢水流域。《新唐書·地理志》載金州土貢茶。唐杜佑《通典》記載:“茶芽一斤。”

〔14〕梁州:唐朝屬山南道,治南鄭縣,治所在今陝西漢中東。轄地大概在今天的陝西漢中、南鄭、城固、勉縣、寧強縣北部地區。《新唐書·地理志》載土貢茶。

〔15〕西城:漢代置縣,至唐代地名未更改,唐代金州治所(今陝西安康)。

〔16〕安康:唐代金州屬縣,在今陝西漢陰。

〔17〕褒城:唐朝貞觀三年(630)改褒中為褒城縣(今陝西漢中西北)。本書原作 “襄城”,而襄城屬於河南道許州(今河南襄城),不歸山南道梁州之屬,並且襄城不生產茶葉。疑因 “褒”“襄”字形相似,導致流傳有誤。

〔18〕金牛:唐武德三年(621)以縣設褒州,析利州的綿谷設金牛縣,八年(625)州廢,更歸屬梁州。唐寶歷元年(825),合併到西縣為鎮。

【譯文】

山南地區的茶以峽州產的為極品,(峽州的茶產於遠安、宜都、夷陵三縣山谷。)襄州、荊州產的又遜一等,(襄州的茶產於南漳縣的山谷中,荊州的茶產於江陵縣的山谷中。)衡州產的茶又要次一等,(衡州的茶產於衡山、茶陵二縣的山谷裡。)金州、梁州的又次一些。(金州的茶產於西城和安康二縣的山谷中。梁州的茶產於褒城和金牛二縣的山谷中。)

【延伸閱讀】

古時山南地區包括的地域範圍比較廣,此範圍內出產的茶葉品類也很豐富。其中陝南地區產茶,似乎並不為人們所普遍知道。因為這裡與很多南方名茶區相比,算不上中國最好的茶葉原產地。但實際上,陝南不僅是西北最大的產茶區,而且產茶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唐代就是中國七大茶區之一。

陝西茶中要數紫陽茶最好,其形似毫,泡出的茶,湯色晶瑩,香氣濃郁。紫陽茶產自紫陽,紫陽位於漢江中游,巴山北麓。地質勘探顯示,紫陽境內多處有罕見的富硒岩層,因此此地產茶也富含硒元素。古人對於什麼是硒不瞭解,但是他們依然憑著經驗察覺出紫陽茶的好處。紫陽茶很早就有,不過在東漢末年,隨著佛教的傳入,紫陽一地的寺院開始增多,而僧人也開始大面積種植茶樹,紫陽茶應該是從這個時期產量開始增加。唐朝時期,山南茶成為金州(今安康)的貢品獻給朝廷,而紫陽是山南茶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它的種植和製作水平開始不斷提高。紫陽茶口味醇正,不僅是貢茶,還是西北高原上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古時茶區人民在飲用之餘,還用它來換取油鹽等生活用品。

明代朝廷制定實施了《茶法》,用茶葉來交易馬匹,以鞏固邊防。這種舉措無疑刺激、促進了茶葉的生產和發展,當時有“其民晝夜沼茶不休,男廢耕,女廢織”的景象。但後來茶稅越來越重,山南區的老百姓也開始拔茶植桑,紫陽一帶的茶農依然堅持種茶。很多外地買茶的商賈,會越過漢中、西鄉等地,到紫陽來“買茶裝蓖”。到了清代,紫陽茶的發展出現興旺的勢態,時人寫下“自昔嶺南春獨早,清明已煮紫陽茶”的詩句,來記錄紫陽茶的輝煌。

▓〔清〕朱泥印花四方茶葉蓋罐

【原文】

淮南〔1〕,以光州〔2〕上,(生光山縣〔3〕黃頭港者,與峽州同。)義陽郡〔4〕、舒州〔5〕次,(生義陽縣〔6〕鍾山〔7〕者,與襄州同。舒州,生太湖縣〔8〕潛山〔9〕者,與荊州同。)壽州〔10〕下,(盛唐縣〔11〕生霍山〔12〕者,與衡山同也。)蘄州〔13〕、黃州〔14〕又下。(蘄州,生黃梅縣〔15〕山谷;黃州,生麻城縣〔16〕山谷,並與金州、梁州同也。)

【註釋】

〔1〕 淮南:淮河以南一帶,唐代貞觀十道、開元十五道之一。所管轄地帶在今淮河以南、長江以北、東到湖北應山、漢陽一帶,大致在今江蘇北部、安徽和河南南部、湖北東部地區,治所在揚州。

〔2〕 光州:唐朝時期屬於淮南道。管轄地大概在今天的河南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新縣等地。

〔3〕 光山縣:隋朝開皇八年(588)置縣歸光州管理(今河南光山縣)。

〔4〕 義陽郡:唐朝初更隋義陽郡名為申州,轄區範圍減小,僅如同今天的河南信陽市和羅山縣。《新唐書·地理志》載土貢茶。

〔5〕 舒州:轄境大致位於今天的安徽太湖、宿松、望江、桐城、樅陽,以及安慶市、岳西縣、懷寧縣。

〔6〕 義陽縣:唐代申州的義陽縣(今河南信陽南)。

〔7〕 鍾山:山名,地處信陽東十八里。

〔8〕 太湖縣:唐代舒州的太湖縣。

〔9〕 潛山:山名,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裡記載:“潛山位於縣城西北二十里,有三峰,一天柱山,一潛山,一皖山。”

〔10〕 壽州:轄境大致位於安徽壽縣、六安、霍丘、霍山縣一帶。《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土貢茶。唐裴汶《茶述》裡把壽陽茶列入第二類貢品之中。唐李肇《唐國史補》裡記載:“壽州茶於七百八十年以前運銷吐蕃。”

〔11〕 盛唐縣:盛唐縣原本是霍山縣,唐朝開元二十七年(739)更名為盛唐縣,並把縣治遷至騶虞城(今六安縣)。唐天寶元年(742),又另設立了霍山縣。

〔12〕 霍山:山名,又叫作天柱山,位於霍山縣西北五里。唐朝時,霍山產茶量頗豐,而且特別有名,有“霍山小團”“黃芽”之說。

〔13〕 蘄州:轄境大致在今天的湖北蘄春、浠水、黃梅、廣濟、英山、羅田縣等地區。

〔14〕 黃州:唐初更隋永安郡名為黃州,治黃岡縣,就是現在的湖北新洲。唐天寶初更名齊安郡,唐乾元初夏名為黃州。轄境大概在今天的黃岡、麻城、黃陂、紅安、大悟、新洲一帶。

〔15〕 黃梅縣:隋朝開皇十八年(598)更新蔡縣為黃梅,唐代沿用,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志》載:“因縣北黃梅山為名。”即現在的湖北黃梅。

〔16〕 麻城縣:隋朝開皇十八年(598)設縣(今湖北麻城),唐代沿用。

▓〔明〕錢轂 竹亭對棋圖(局部)

【譯文】

淮南地區的茶,以光州出產的為最好,(光山縣的黃頭港出產的茶與峽州的一樣。)義陽郡、舒州出產的稍次,(義陽縣鍾山產的茶和襄州的一樣。舒州的太湖縣潛山生產的茶與荊州的一樣。)壽州出產的又次,(盛唐縣的霍山出產的茶與衡山的一樣。)蘄州、黃州出產的更次一點。(蘄州的茶產於黃梅縣山谷,黃州的茶產於麻城縣山谷,其與金州、梁州的類似。)

【延伸閱讀】

光州,古時候指的是今天河南潢川等地,這一區域的茶葉生產歷史非常悠久。至唐代,淮南茶區是當時中國八大茶區之一,也屬於方位最北的茶區。而按陸羽的評判,光州茶要算淮南茶中最好的。

至宋朝,光州茶發展更快,當時的官府設置收購茶葉的點,稱之為“山場”,光州有諸多山場。宋代沈括的《本朝茶法》中詳細記錄了當時各個山場的茶葉貿易額:在眾多山場中,商城年均茶葉交易量達到了四萬餘斤,子安的年均茶葉交易量有兩萬兩千斤,兩山場年貿易合計六萬三千多斤,加上外場的收購,占淮南茶區貿易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清代陸廷燦在其著作《續茶經》中記載,唐時全國的名茶有二十六種,而光州佔了三種,“東首、淺山、薄側出光州”。這種記錄側面反映出唐宋時期,光山茶不但產量高,而且其中有名茶出現。到宋太宗年間,茶葉的形態開始出現大的改變,唐時盛行的餅茶開始被散茶所代替。淮南茶區率先生產散茶,當時的《宋史·食貨志》上就有如此記錄:“茶有兩種,曰片茶(餅茶)、曰散茶……散茶出淮南、歸州、江南荊湖,有龍溪、雨前、雨後、綠茶之類十一等。”

光州散茶在宋時茶形態變革中,倣傚六安小把茶的製法,之後又借鑒龍井茶的製法,隨後在眾多名茶中脫穎而出,形成了今天舉世聞名的信陽毛尖茶。

▓〔清〕史維高制加彩山水圖方壺

【名家雜論】

信陽自古產好茶,歷史上對此地茶予以肯定的記載非常豐富。據《重修信陽縣志》中記載:“茶,唐《地理志》義陽貢品有茶。蘇東坡謂淮南茶,信陽第一。”能讓陸羽、蘇東坡等人讚賞的茶,確乎是世間極品了。

信陽人對於茶的喜愛,遠勝於酒。過去的平民百姓中流行喝大葉粗茶,這種茶斂氣性好,不需要密封茶味也不會流失。此茶泡出味道略微澀,後味甘甜,且需的茶葉量少,泡數日也不會餿水。市井間擺茶攤、茶棚的商人,最喜歡用此茶。古時田間地頭的農民,喜歡一種叫“滿天飛”的喬木茶葉,它是端陽節左右採茶,經過揉制、發酵製成,如今已很少見。至於茶中精品毛尖茶,一般人也只是在節慶的時候品一點罷了。

在信陽的大別山區,基本上每戶人家都有一個火塘,火塘之上懸一把煮茶用的水壺。每年的秋風瑟瑟之時,山民們就開始為火塘燃火,然後在茶壺中灌滿山泉水,放在火上。水沸沏茶,熱騰騰喝下去。初入口苦澀,細品喉舌間儘是茶之甘香。此時山間寒涼盡去,但覺神清氣爽,茶之美,難於辭表。

【原文】

浙西〔1〕,以湖州〔2〕上,(湖州,生長城縣〔3〕顧渚山〔4〕谷,與峽州、光州同;生山桑、儒師二塢〔5〕,白茅山〔6〕懸腳嶺〔7〕,與襄州、荊州、義陽郡同;生鳳亭山〔8〕伏翼閣〔9〕、飛雲〔10〕、曲水〔11〕二寺,啄木嶺〔12〕,與壽州同。生安吉〔13〕、武康〔14〕二縣山谷,與金州、梁州同。)常州〔15〕次,(常州義興縣〔16〕,生君山〔17〕懸腳嶺北峰下,與荊州、義陽郡同;生圈嶺善權寺〔18〕,石亭山〔19〕,與舒州同。)宣州〔20〕、杭州21〕、睦州〔22〕、歙州〔23〕下,(宣州,生宣城縣雅山〔24〕,與蘄州同;太平縣〔25〕生上睦、臨睦〔26〕,與黃州同。杭州,臨安〔27〕、於潛〔28〕二縣生天目山〔29〕,與舒州同。錢塘〔30〕生天竺、靈隱〔31〕二寺;睦州生桐廬縣〔32〕山谷;歙州生婺源〔33〕山谷;與衡州同。)潤州〔34〕、蘇州〔35〕又下。(潤州,江寧縣〔36〕生傲山;蘇州,長洲縣〔37〕生洞庭山,與金州、蘄州、梁州同。)

【註釋】

〔1〕 浙西:唐乾元元年(758),設立浙江西道、浙江東道兩度節度使方鎮,並把江南西道的宣、饒、池州歸為浙西節度使。浙江西道簡稱浙西。轄境大致在今天的安徽、江蘇兩省、長江以南、浙江富春江以北以西、江西番陽湖東北角一帶。節度使駐潤州,即今天的江蘇鎮江市。

〔2〕 湖州:轄境大致是今天的浙江湖州市、長興、安吉、德清東部一帶。唐天寶初更名為吳興郡,唐乾元初夏稱湖州。《新唐書·地理志》載土貢紫筍茶。唐楊曄《膳夫經手錄》載:“湖州紫筍茶,自蒙頂之外,無出其右者。”

〔3〕 長城縣:即現在的浙江長興縣。

〔4〕 顧渚山:唐代又稱為顧山。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志》載:“長城縣顧山,縣西北四十二里。貞元以後,每歲以進奉顧渚紫筍茶,役公三萬人,累月方畢。”《新唐書·地理志》載:“顧山有茶,以供貢。” 唐裴汶《茶述》中把此茶和蒙頂、蘄陽茶一起視為上等貢品。

〔5〕 山桑、儒師二塢:在今長興縣境。唐代在“山桑、獳獅二塢”附近建有山桑、儒師二寺。獳獅和儒師是寫法不同的同一個地方。

〔6〕 白茅山:茅同“茆”,白茅山即指白茆山,《同治湖州府志》記載說其位於長興縣西北七十里。

〔7〕 懸腳嶺:位於今天的浙江長興縣西北一帶。懸腳嶺為長興縣與宜興的分界地,境會亭就位於這裡。

〔8〕 鳳亭山:《明一統志》載其“在長興縣西北五十里,相傳古時有鳳棲息在此”。

〔9〕 伏翼閣:《明一統志》記載了長興縣的伏翼澗,說它“在長興縣西三十九里,澗中多產伏翼” 。

〔10〕 飛云:飛雲寺,位於長興縣的飛雲山,南朝宋元徽五年(476)建寺。

〔11〕 曲水:曲水寺,不詳,唐人劉商作有《曲水寺枳實》詩。

〔12〕 啄木嶺:《吳興掌故集》提到它位於長興,“縣西北六十里,山多啄木鳥”。

〔13〕 安吉:唐初屬桃州,旋廢置。唐麟德元年(664)重設,屬湖州。即現在的浙江湖州安吉縣。

〔14〕 武康:南朝宋時屬揚州吳興郡,在今浙江吳興縣西南。

〔15〕 常州:唐武德三年(620)更毗陵郡為常州,治所位於晉陵縣。轄境大致在現在的江蘇常州、武進、無錫、宜興、江陰等市縣。

〔16〕 義興縣:漢陽羨縣,唐代屬常州,就是江蘇宜興。常州產出的貢茶是宜興紫筍茶,又叫作陽羨紫筍茶。《唐義興縣重修茶舍記》記載,御史大夫李棲筠做常州刺史的時候,“山僧有獻佳茗者,會客嘗之,野人陸羽以為芬香甘辣,冠於他境,可薦於上。棲筠從之,始進萬兩,此其濫觴也”。唐大歷間,遂設立茶舍於罨畫溪。唐裴汶《茶述》把義興茶列為全國第二類貢品。

〔17〕 君山:位於宜興縣南二十里處,舊名荊南山,位於荊溪之南。

〔18〕 善權寺:唐代羊士諤有《息舟荊溪,入陽羨南山,游善權寺,呈李功曹巨》詩:“結纜蘭香渚,柴東上連岡。”宜興的丁蜀鎮有蘭渚,地處縣東南。善權,相傳為堯舜禹時的隱士。

〔19〕 石亭山:是宜興城南一小山,明王世貞《石亭山居記》載“城南之五里……其高與延袤皆不能裡計”。

〔20〕 宣州:唐武德三年(620)更宣城郡名為宣州,治宣城縣,即今安徽宣州,轄境大致位於今安徽長江以南,郎溪、廣德以西,旌德以北,東至以東一帶。

〔21〕 杭州:轄境大致位於今浙江的杭州、餘杭、臨安、海寧、富陽、臨安一帶。

〔22〕 睦州:轄境大致位於今浙江淳安、建德、桐廬一帶。《新唐書·地理志》載土貢細茶。唐李肇《唐國史補》載名茶“睦州有鳩坑”。

〔23〕 歙州:轄境大致位於今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和江西婺源一帶。唐楊曄《膳夫經手錄》記載有:“新安含膏”“先春含膏”,且說“歙州、祁門、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雜木葉,自梁、宋、幽並間,人皆尚之。賦稅所入,商賈所繼,數千里不絕於道路”。

〔24〕 雅山:又名 “鴨山”“鴉山”“丫山”。唐楊曄《膳夫經手錄》載:“宣州鴨山茶,亦天在天柱之亞也。”五代毛文錫《茶譜》載:“宣城有丫山小方餅。”北宋樂使《太平寰宇記》載寧國縣“鴉山出茶尤為貢茶,《茶經》雲味與蘄州同”。

〔25〕 太平縣:今安徽的黃山太平縣。

〔26〕 上睦、臨睦:太平縣的兩個地名。舒溪的東源,起始於黃山主峰南麓,環至東面北流,入太平縣境,被叫作睦溪。上睦位於黃山北麓,臨睦位於上睦北面。

〔27〕 臨安:就是今杭州臨安。

〔28〕 於潛:位於浙江臨安西六十餘里,清末尚有該縣,今已併入臨安。

〔29〕 天目山:由於山有兩峰,峰頂各有一池,左右相對,得名天目。天目山脈橫亙於浙西北、皖東南邊境,有東天目山和西天目山兩座高峰,海拔均在一千五百米左右,東天目山位於臨安縣西北五十餘里處,西天目山位於舊於潛縣北四十餘里處。

〔30〕 錢塘:南朝時期改錢塘縣置,在今浙江杭州。

〔31〕 靈隱:靈隱寺,位於杭州市西十五里靈隱山下。南面有天竺山,其北麓有天竺寺,後世分建上、中、下三寺,下天竺寺在靈隱飛來峰。陸羽曾到過杭州,寫有《天竺、靈隱二寺記》。

〔32〕 桐廬縣:即今浙江杭州桐廬市。

〔33〕婺源:治所位於今江西婺源西北的清華鎮。

〔34〕潤州:轄境大致位於今江蘇南京、句容、鎮江、丹徒、丹陽、金壇一帶。

〔35〕蘇州:轄境大致位於今江蘇蘇州、吳縣、常熟、昆山、吳江、太倉,浙江嘉興、海鹽、嘉善、平湖、桐鄉及上海的部分。

〔36〕江寧縣:西晉太康二年(281)改臨江縣置,唐武德三年(620)改屬為化縣。唐貞觀九年(635)又將白下縣更名為江寧縣,屬潤州。唐至德二年(757)歸江寧郡治,唐乾元元年(758)為升州治,唐上元二年(675)更名上元縣(今江蘇南京江寧)。

〔37〕長洲縣:今蘇州吳縣。

▓〔元〕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局部)

【譯文】

浙西一帶出產的茶,以湖州的為極品,(湖州長城縣顧渚山谷產的茶與峽州、光州出產的茶類似;山桑、儒師二塢、白茅山懸腳嶺產的茶與襄州、荊州、義陽郡的類似;鳳亭山伏翼閣、飛雲寺、曲水寺、啄木嶺產的茶和壽州的類似。安吉縣和武康縣出產的茶與金州、梁州的類似。)常州產出的品質差些,(常州義興縣君山懸腳嶺北峰下產的茶和荊州、義陽郡類似;圈嶺善權寺、石亭山出產的茶和舒州的類似。)宣州、杭州、睦州、歙州產出的次一些,(宣州宣城縣雅山出的茶和蘄州的類似;太平縣上睦、臨睦出的茶與黃州的類似;杭州臨安縣、於潛縣天目山出的茶與舒州的類似。錢塘天竺寺、靈隱寺、睦州桐廬縣山谷、歙州婺源山谷出的茶和衡州的類似。)潤州、蘇州出的又次一些。(潤州江寧縣傲山,蘇州長洲縣洞庭山出的茶和金州、蘄州、梁州的類似。)

【延伸閱讀】

湖州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之一,也是茶文化的重要發源地。陸羽就曾經隱居在此地的苕溪一帶,考察茶事,潛心著《茶經》。這裡不但出名茶,還出現不少著名的茶人。

史料記載顯示,湖州烏程縣的溫山,出產貢茶的歷史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而湖州長興縣顧渚山的紫筍茶,也是唐時著名的貢茶。該茶碧綠瑩潤,芽葉似花瓣,香氣濃郁,成品茶口感甘冽醇厚,飲完唇齒留香。唐大歷年間,當時的湖州刺史在顧渚山的金沙泉邊設立了貢茶院,專門為皇家采制貢茶。後來貢茶院的規模越來越大,唐武宗會昌年間,顧渚山專門從事茶葉采制的茶工多達三萬餘人。即便是這麼多茶工,也要幾個月才能完成生產任務。據資料記載,當時進貢的紫筍茶有兩萬多斤。

▓〔清〕楊彭年制鄧符生刻花卉詩文錫包壺

【名家雜論】

提起歷史上著名的茶人,皎然和尚不能不算是一位卓越的人物。皎然出生於湖州的長興,正是唐代貢茶顧渚紫筍茶的產地,自幼就在種茶、制茶、品茶的環境中成長,成年後入仕途不順遁入空門,所以有專研茶道的有利條件。

據史料載,公元七五七年,皎然遇到了陸羽。彼此心性愛好皆相似,不久就成為摯友。一隱士,一和尚,在閒暇之際多論詩文茶道,皎然創作了大量的茶詩。世人皆知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茶詩數量驚人,而皎然茶詩的數量與其不分伯仲。皎然的茶詩,生動鮮活地反映了當時的茶文化活動,也體現出當時茶文學創作的一種趨向。更為可貴的是,皎然積極參與茶事,而非旁觀者,所以他的詩就顯得立體而珍貴。如一首表現山中茶訊的《顧諸行寄裴方舟》,其中就有“我有雲泉鄰渚山,山中茶事頗相關。鵜鳴時芳草死,山家漸欲收茶子”“大寒山下葉未生,小寒山中葉初卷……女宮露澀青芽老,堯市人稀紫筍多。紫筍青芽誰得識,日暮采之長太息”等句子,無不展現著茶鄉、茶樹生長的環境、採摘季節、茶葉品質等信息,為後世研究湖州茶事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皎然平生淡泊名利,性格豁達坦率,最不喜歡世俗的迎來送往,因此,能讓皎然接受的朋友,也必然不是一般人物。他與陸羽交好,並有詩《贈韋早陸羽》:“只將陶與謝,終日可忘情。不欲多相識,逢人懶道名。”皎然這種性格,和茶道中提倡的清寂非常契合,而他也確實是中國茶道的開啟者之一。

【原文】

劍南〔1〕,以彭州〔2〕上,(生九隴縣〔3〕馬鞍山〔4〕至德寺〔5〕、棚口〔6〕,與襄州同。)綿州〔7〕、蜀州〔8〕次,(綿州龍安縣〔9〕生松嶺關〔10〕,與荊州同,其西昌〔11〕、昌明〔12〕、神泉縣〔13〕西山〔14〕者並佳;有過松嶺者,不堪采。蜀州青城縣〔15〕生丈人山〔16〕,與綿州同。青城縣有散茶、末茶。)邛州〔17〕次,雅州〔18〕、瀘州〔19〕下,(雅州百丈山〔20〕、名山〔21〕,瀘州瀘川〔22〕者,與金州同也。)眉州〔23〕、漢州〔24〕又下。(眉州丹稜縣〔25〕生鐵山〔26〕者,漢州綿竹縣〔27〕生竹山〔28〕者,與潤州同。)

【註釋】

〔1〕 劍南:指劍門山以南的區域,是唐貞觀十道、開元十五道之一。轄地位於今四川、雲南、貴州、甘肅一帶。

〔2〕 彭州:唐垂拱二年(686)設,治九隴縣。唐天寶初更名為蒙陽郡,唐乾元初夏改為彭州。轄境大致位於現在四川彭州、都江堰一帶。

〔3〕 九隴縣:就是現在的四川彭州,唐代彭州州治。

〔4〕 馬鞍山:南宋的祝穆《方輿勝覽》中載:“西有九隴山,其五曰走馬隴。”《茶經》曰“馬鞍山”。

〔5〕 至德寺:《方輿勝覽》中記載:“彭州有至德山,寺在山中。”

〔6〕 棚口:棚同“堋”,故棚口也叫作堋口。唐朝時,堋口茶非常聞名。五代毛文錫《茶譜》曰:“彭州有蒲村、堋口、灌口,其園名仙崖、石花,其茶餅小而布嫩芽如六出花者猶妙。”

〔7〕 綿州:轄境大致位於今四川羅江上游以東、潼河以西江油、綿陽間的涪江流域。

〔8〕 蜀州:轄境大致位於今四川崇州、新津一帶。蜀州出產雀舌、鳥嘴、麥顆、片甲、蟬翼之類的上等名茶。

〔9〕 龍安縣:唐武德三年(620)設立,屬綿州(現在四川的安縣)。由於縣北有龍安山而得名。

〔10〕 松嶺關:在今四川安縣北,位於岷山山脈的南端。

〔11〕 西昌:唐永淳元年(686)設置,屬綿州,治所大致在今天的四川安縣東南四十里花荄鎮一帶。

〔12〕 昌明:唐先天元年(712)因避諱更昌隆縣置,歸綿州,治所位於今四川江油市南漳明鎮。地產茶,唐白居易的《春風日》詩曰:“渴嘗一碗綠昌明。”唐李肇《唐國史補》載:“名茶有昌明獸目,昌明茶已於七百八十年以前運往吐蕃。”

〔13〕 神泉縣:隋開皇六年(586)更西充國縣置,由於縣西有泉十四次,平地湧出,又有治病神效,被叫作神泉,並以此名縣。唐沿襲,歸綿州,治所位於今四川安縣南五十里塔水鎮。地產茶,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載:“東川有神泉小團、昌明獸目。”

〔14〕 西山:神泉縣的山脈。

〔15〕 青城縣:治所位於今四川都江堰東南徐渡鄉杜家墩子,因境內有著名的青城山而聞名。

〔16〕 丈人山:青城山有三十六峰,丈人峰是主峰。

〔17〕 邛州:轄境大致位於今四川邛崍、大邑、蒲江一帶。地產茶,五代毛文錫《茶譜》載:“邛州之臨邛、臨溪、思安、火井,又早春、火前、火後、嫩綠等上、中、下茶。”

〔18〕 雅州:轄境四川雅安、蘆山、名山、滎經、天全、寶興等地。此地產茶,《新唐書·地理志》記載這裡還出產貢茶。《元和郡縣志》載:“蒙山在嚴道縣南十里,今每歲貢茶,為蜀之最。”此地所產蒙頂茶、顧渚紫筍茶都是唐代名茶,非常珍貴。唐楊曄《膳夫經手錄》載:“元和以前,束帛不能以一斤先春蒙頂。”

〔19〕 瀘州:相當於今四川瀘州市及瀘縣、納溪等縣地方。

〔20〕 百丈山:位於名山縣東北六十里。

〔21〕 名山:又名蒙山、雞棟山。《元和郡縣志》載:名山在名山縣西北十里,縣以此名。這裡的百丈山、名山也都產好茶。五代毛文錫《茶譜》稱:“雅州百丈、名山二者尤佳。”

〔22〕 瀘川:轄境大概在今四川瀘州。

〔23〕 眉州:轄境大致位於今四川眉山、彭山、丹稜、青神、洪雅市縣一帶。

〔24〕 漢州:轄境大致位於今四川廣漢、德陽、什邡、綿竹、金堂一帶。

〔25〕 丹稜縣:治所位於今四川丹稜縣。

〔26〕 鐵山:又叫鐵桶山,位於今丹稜縣東南四十里處。

〔27〕 綿竹縣:隋大業二年(606)更孝水縣名為綿竹縣。唐武德三年(620)歸蒙州,蒙州廢置後,更屬為漢州。

〔28〕 竹山:又作綿竹山,亦稱紫巖山、武都山。

【譯文】

劍南一帶的茶,以彭州出的為極品,(九隴縣馬鞍山、至德寺、棚口出的茶與襄州的一樣。)綿州、蜀州產的茶差點,(綿州龍安縣松嶺關出的茶同荊州的一樣;西昌、昌明和神泉縣西山產的茶品質相當;松嶺以外的茶就犯不上採摘了。蜀州青城縣丈人山出的茶與綿州的一樣。青城縣出散茶、末茶。)邛州產的茶次點,雅州、瀘州的要再次些,(雅州百丈山、名山以及瀘州瀘川出的茶與金州的一樣。)眉州、漢州的更次一些。(眉州丹稜縣鐵山和漢州綿竹縣竹山所出的茶與潤州一樣。)

【延伸閱讀】

劍南地區茶類很多,陸羽推崇彭州茶為上品,而彭州所產堋口茶,就是彭州茶的代表。堋口茶包括石花、仙崖等品種,出產地為彭州的丹景山、三昧水附近,古時候稱這些產茶的地區為茶壟山。

茶壟山是山區和平原的交界處,這裡土壤是紅色酸性土,氣候也非常適合優質茶的生長。堋口石花、仙崖等茶,在很早的時候就作為貢茶進獻朝廷。堋口茶採用丹景山、三昧水附近的“明前”“雨前”茶製作而成,其葉芽細嫩,條索緊細。成茶加入沸水,葉片如同花瓣,香氣濃郁。

茶在彭州人的日常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民間有“青菜蘿蔔雜糧飯,瓦壺湔水堋口茶”的說法,也有“好吃不過茶泡飯,好穿不過棉布衫”的俗語。對於那些忙於生計的普通人家來說,是很難有品茶時間的,因此老百姓都喜歡在煮飯時加點茶,在烹炒煎炸時加點茶汁,既增加了飯菜的香味,又富含營養成分。彭州一帶的人,在釀製醬油或者做豆瓣、豆豉、豆腐、豆醬、鹹菜、酸菜、辣菜時,都喜歡放點茶。

於此同時,有著悠久種茶、飲茶歷史的彭州人,也深諳茶的醫藥之用,在防病治病、延年益壽方面,茶都發揮著巨大作用。當地愛茶之人,都是神清氣爽、身板硬朗,相對較少與疾病糾纏。

▓〔南宋〕高克明 溪山雪意圖(局部)

【原文】

浙東〔1〕,以越州〔2〕上,(余姚縣〔3〕生瀑布泉嶺〔4〕,曰仙茗,大者殊異,小者與襄州同。)明州〔5〕、婺州〔6〕次,(明州,縣〔7〕生榆莢村;婺州,東陽縣〔8〕東白山〔9〕,與荊州同。)台州〔10〕下。(台州,豐縣〔11〕生赤城〔12〕者,與歙州同。)

【註釋】

〔1〕 浙東:唐朝的浙江東道節度使方鎮的簡稱,轄境大致是今天的浙江省衢江流域、浦陽流域以東一帶。

〔2〕 越州:轄境大致是今天的浙江浦陽江、曹娥江、甬江流域,包括紹興、余姚、上虞、嵊州、諸暨、蕭山一帶。唐朝著名的剡溪茶就出自嵊州。

〔3〕 余姚縣:秦設隋廢置,唐武德四年(621)又設,歸姚州治,唐武德七年(624)之後歸越州。

〔4〕 瀑布泉嶺:位於余姚。

〔5〕 明州:轄境大約位於今浙江寧波、鄞縣、慈溪、奉化以及舟山群島一帶。

〔6〕婺州:轄境大概位於今浙江金華流域、蘭溪、浦江一帶。婺州產茶,唐楊曄《膳夫經手錄》記載,婺州和歙州的茶遠銷河南、河北、山西等地。

〔7〕縣:即今天的寧波。

〔8〕 東陽縣:唐垂拱二年(686)建縣,轄今浙江東陽。

〔9〕 東白山:《明一統志》記載:“在東陽縣東北八十里……西有西白山對焉。”此地產茶,唐李肇《唐國史補》載“婺州有東百”名茶。

〔10〕 台州:轄境大致位於今天的浙江臨海、台州、天台、仙居、寧海、象山、三門、溫嶺一帶。

〔11〕 豐縣:屬台州,為今天的浙江天台。

〔12〕 赤城:轄境大致位於今天的浙江天台縣西北六里一帶。南朝宋孔靈符《會稽記》載:“赤城山,土色皆赤,巖岫連沓,狀似雲霞。”

▓〔清〕少峰款紫砂壺

【譯文】

浙東地區的茶,以越州出的為極品,(余姚縣瀑布泉嶺出的茶被稱作仙茗,葉大的茶很是特別,葉小的茶與襄州的類同。)明州、婺州出的差些,(明州縣榆莢村和婺州東陽縣東白山出的茶,與荊州的類似。)台州產的次一點。(台州豐縣赤城出的茶,和歙州的類似。)

【延伸閱讀】

陸羽對於越州茶的瞭解之深、考察之全,可以在《茶經》及其詩作中看出。他對越州茶稱讚有加,評判浙東茶區中,越州茶為上品,其品類包括余姚仙茗、剡茶等。余姚仙茗是越州茶中的上品,也稱為“余姚瀑布茶”“余姚瀑布仙茗”。

余姚仙茗產自白水沖和化安山一帶,其中白水沖瀑布茶從漢代開始種植生產,在唐代產量達到很高的水平,陸羽也久聞其名,並為其命名曰“瀑布仙茗”。這種茶的茶樹根深扎於山上香灰堆積的土中,又臨瀑布,可吸其水氣。這些特殊的生長環境,使得茶樹的葉芽碧綠瑩潤如翡翠,香氣濃郁,成茶品質特優。化安山的瀑布茶,在宋朝聲名大振。浙東史學家黃宗羲在《詠余姚瀑布茶》詩中稱讚:

簷溜松風方掃盡,

輕陰正是採茶天。

相邀直上孤峰頂,

出市都爭谷雨前。

兩筥東西分梗葉,

一燈兒女共團圓。

炒青已到更闌後,

猶試新分瀑布泉。

遺憾的是,對於這種一度絕跡的茶,在相關的歷史文獻中很少見,只零散見於前人詩文以及《余姚縣志》。後人根據零言碎語,也能想像出這種茶名噪一時的情形。一九七九年,相關人員對此茶進行試制還原,這一古老的茶類得以重生。

▓〔明〕沈貞 秋林觀瀑圖

【名家雜論】

在創作《茶經》的時候,陸羽曾多次到越州,並深入到會稽、剡溪等地的茶農家中,與當地人一起飲茶品評,並到多處尋覓名泉。唐大歷二年(767),受朋友之約,他在越州擔任茶葉製作的監製工作。《雲仙雜記》中記載,陸羽在越州採茶制茶時,發生了一件飽受後人爭議的事。

《雲仙雜記》裡是這樣記載此事的:陸羽讓僕人烘焙茶葉,“奴失睡,茶焦爍,鴻漸怒以鐵繩縛之投火中”。一些人非常震驚於茶聖為了一個小失誤,就把這個奴婢扔到了火裡。事實上,這種解釋有戲謔的成分。這裡是說小奴僕把茶燒焦了,陸羽看到後,就把茶葉從穿茶的“貫”上捋下來,直接丟到火塘裡燒了。陸羽對於監製茶葉的嚴謹認真態度,由此可見一斑——怒而燒人的說法應該是無稽之談。

他在山陰、會稽、諸暨、上虞、余姚、剡溪一帶活動非常頻繁,當時該地的官員皇甫冉曾寫《送陸鴻漸赴越》詩,“詩序”說:“吾子所行,蓋不在此。尚書郎鮑侯,知子愛子者,將推食解衣以拯其極,講德遊藝以凌其深。豈徒嘗鏡水之魚,宿耶溪之月而已。吾是以無間,勸其晨裝,同賦送遠客一絕。”這裡的“講德遊藝”,主要是傳播茶道,教授茶藝。

至今保存下來陸羽在越州的詩作,有一首《會稽查東小山》:

月色寒潮入剡濱,青猿叫斷綠林西。

昔人已逐東流去,空見年年江草齊。

詩的內容顯示,他此次是專程到剡溪監製茶葉的。此詩雖不是純粹的詠茶詩,卻展現了陸羽當時訪茶寫《茶經》的足跡,所以為後世茶人所喜,並流傳至今。

▓〔清〕邵友蘭制紫泥刻詩文壺

【原文】

黔中〔1〕,生思州〔2〕、播州〔3〕、費州〔4〕、夷州〔5〕

【註釋】

〔1〕 黔中:轄境大約在湖北清江中上游、湖南沅江上游、貴州畢節、桐梓、金沙、晴隆一帶以東,重慶、廣西部分地區。

〔2〕 思州:轄境大致位於今貴州沿河縣、務川縣、印江縣以及四川酉陽縣。

〔3〕 播州:轄境大致位於今貴州遵義縣和桐梓縣。

〔4〕 費州:轄境大致位於今貴州德江、思南。

〔5〕 夷州:轄境大致位於今貴州鳳崗、綏陽、湄潭一帶。

【譯文】

黔中茶,出產于思州、播州、費州、夷州等地。

▓〔清〕黃向堅 劍門圖(局部)

【延伸閱讀】

黔地產好茶由來已久,漢代的《漢陽國志》中有“平夷山出茶”的記載,而陸羽在本書中也多次提到黔地茶。唐之後的詩文裡,有很多關於黔地茶的描述,比如黃庭堅詞作《阮郎歸》:“酒闌傳碗舞紅裳,都濡春味長。”《清史稿·茶法》也對黔地茶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

黔地海拔高、溫度低,日照時間較少,茶葉中富含鋅硒等微量元素,這是別的茶所不能及的。黔茶最可貴的,是它古老而神秘的歷史。這裡地處世界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茶文化由此發祥。在貴州高原,如今還保存著古茶樹群落和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茶籽化石,以及最古老的民間茶文化傳統。漫長的歷史演進中,貴州十七個少數民族,形成了獨特而豐富多彩的茶文化傳統。

比如畢節、威寧一帶,彝族同胞最喜烤茶;貴州黔北地區,至今還保留著吃“油茶”的嗜好,它是用油茶湯和稻米一起泡製的飯食,最受做農活的農民喜愛,正如當地的古老民諺說:“炒油茶泡冷飯,越吃越肯幹。”

▓〔清〕紫砂刻御制詩 梅花圖扁圓壺

【名家雜論】

茶在黔地少數民族生活中,幾乎是少不了的。茶是日常飲食之用的佳品,更是招待客人的不二選擇。與此同時,在當地人的一些祭祀活動中,茶也是重要的一種。

黔地原住居民以少數民族居多,他們既有熱情待客的傳統,又有茶鄉待客的特色。在黔南,以茶來招待客人,是最隆重最常見的方式,這種方式有著原始淳樸的講究。首先待客的茶要是當地非常有名的罐罐茶,從迎客到敬茶,分為九步,缺一不可。有客將至,主人首先會邀請山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來陪客,同時洗刷茶具。待客的慇勤在杯盤碰撞中顯露無遺。古人詩句“問答未及已,兒女羅酒漿”之韻,與之非常相似。第二個階段,讓陪客之人和客人相互認識、問候,並置備茶葉與水、茶器。之後,“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燒火、煮水、烹茶,“入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開始品茗……直至賓主其樂融融,酒飯上桌方撤茶。

除了款待客人需要茶,黔南少數民族在修建房屋時,也要用到茶。當地人建房,要在奠基的時候進行祭祀,祭品是七碗米、七碗飯、七堆茶葉、七堆煙草、七片鐵片、一團鹽巴、一套衣服、一碗清水,然後畫紙幡旗、撒鮮花。這是祭奠各方神靈保佑家中人丁興旺,五穀豐登。當房屋已具雛形時,人們還會把茶葉等物品放在梁木上祭奠。房屋蓋好,家中女主人則會端出好茶,讓親朋好友一起品飲,賓客一定要舉杯飲盡,然後把茶杯雙手送回女主人一直端著的茶盤上。房子完工入住後,主人一般還要在房前屋後的菜園中栽種七棵“園干茶”。

【原文】

江南,生鄂州〔1〕、袁州〔2〕、吉州〔3〕

【註釋】

〔1〕 鄂州:轄境位於今湖北武漢一帶。鄂州出茶,唐楊曄《膳夫經手錄》記載,鄂州和蘄州為產茶重地,也是河南、河北、山西等地茶之源頭,其茶稅比浮梁要重數倍。

〔2〕 袁州:轄境大約位於今江西萍鄉和新余以西的袁水流域。袁州自古產茶,五代毛文錫《茶譜》載:“袁州之界橋,齊名甚著。”

〔3〕 吉州:轄境位於今江西新干、泰和間的贛江流域以及安福、永新一帶。

【譯文】

江南的茶,出產地為鄂州、袁州、吉州地區。

【延伸閱讀】

江西多地出產名茶,如婺源之婺源茗眉、井岡山之井岡翠綠、撫州之雲林茶、通天之通天巖茶、上饒之上饒白眉、廬山之廬山雲霧等。除此之外,還有得雨活茶、狗牯腦、林生婺綠、曉起毛尖、梅嶺毛尖、武夷源貢茶、浮瑤仙芝、小布巖等在江西省內比較有口碑的品類。

婺源茗眉出產於江西婺源縣,該地是江西最重要的綠茶產地。婺源縣有鄣公山,地勢非常險峻,氣候濕潤溫和,土壤也很肥沃。山間四季雲霧繚繞,為茶樹生長提供了非常優越的自然條件。婺源茗眉茶鮮葉採摘要求非常嚴格,加工工藝精湛,成茶鮮濃持久,滋味鮮爽甘醇,是不可多得的茶中上品。

井岡翠綠,生長在井岡山中。這裡山勢磅礡,峰巒溪流交互其中,生長在這裡的茶葉色澤翠綠,故名井岡翠綠。井岡翠綠多在谷雨前後採摘,須殺青、初揉、再炒、復揉、搓條、搓團、提毫、烘焙八道程序方可製作完成。其色翠綠多毫,其香鮮嫩;泡茶湯色清亮,味道甘醇。

江西省金溪縣黃通鄉雲林源的東西兩側有高崗,在方圓幾十里的大小山上,遍佈茶樹。這些茶樹所產之茶,便是著名的雲林茶。此茶色翠而有白毫,條索細緊。其香氣如同春蘭初綻,清幽高雅,有詩贊曰:“憑君汲井試烹之,不是人間香味色。”

通天巖茶產於江西省石城縣通天寨的通天巖上,這裡的茶園隱蔽於深谷幽壑的雲霧之中。康熙十二年(1673)的《石城縣志》記載:“謂縣南十五里通天巖有異茶,善制者往往攜囊就采制,清芬淡逸,氣襲幽蘭,絕勝寧芥贛儲。”成茶外形條索緊結,色澤潤綠顯毫。香氣清高幽雅,湯色清澈,味醇爽口,葉底嫩綠明亮。

▓〔民國〕聞才 大洋桶

▓〔清〕福記款磨光洋桶壺

【原文】

嶺南〔1〕,生福州〔2〕、建州〔3〕、韶州〔4〕、象州〔5〕。(福州,生閩縣〔6〕方山〔7〕之陰。)

【註釋】

〔1〕 嶺南:中國南方的五嶺之南的地區,大約包括今廣東、廣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區。

〔2〕 福州:轄境大致位於今福建福州、莆田等地。《新唐書·地理志》中載有其土貢茶。

〔3〕 建州:轄境大約在現在的福建建陽地區。北宋張舜民《畫墁錄》中說:“貞元中,常袞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碾之,謂研膏茶。”至唐朝末年,建州北苑的茶最為有名,成為五代南唐和北宋的主要貢茶。

〔4〕 韶州:轄境大約位於今廣州曲江、翁源、乳源等地。

〔5〕 象州:轄境大約位於今廣西象州、武宣地區。

〔6〕 閩縣:隋朝開皇十二年(592)設原豐縣,初歸泉州、閩州治,唐開元十三年(725)改歸為福州治。

〔7〕 方山:地處福州閩縣,山頂方且平,因而得名。古時候,方山的茶極富盛名。《唐國史補》載:“福州有方山之露芽。”

▓〔清〕陳鳴遠石榴四時果水盂

【譯文】

嶺南一帶,出產地是福州、建州、韶州、象州等地。(福州的茶,產自閩縣境內方山之北地區。)

【延伸閱讀】

清代康熙、雍正時期,就有部分記錄嶺南風土人情的著作裡,提到了嶺南的茶。屈大均的《廣東新語》中記載,嶺南一地從唐代開始種茶,當時有個叫曹松的人,把茶樹栽種在南海西樵山上。此外,屈大均還把廣東的茶葉產地一一列舉出來。後來,范端昂作《粵中見聞》,和屈大均對於嶺南茶的描述一致。

事實上,嶺南不但產茶,近代茶葉還出口到了國外。廣東基本每個縣都種茶,包括南澳島上也種後花園茶。廣東湧現出很多茶的品種,比如樂昌的“樂昌白毛”、潮安的“鳳凰水仙”。來自國外的“英紅九號”也在國內享有盛名,台山、海豐、博羅等地茶葉種植也慢慢形成規模。廣東不僅產茶,也是消費茶葉最多的地區,說廣東人嗜茶一點都不為過。其茶點精緻豐富,茶樓文化也非常悠久。

嶺南最出名的,應該是潮州功夫茶。這是興起於明代,盛於清代的一種茶文化現象。功夫茶不是一種茶的品種,而是一種茶藝。傳統的功夫茶,只擺三個杯,這是遵循“茶三酒四二人游”的古語。茶葉以炭焙鐵觀音、巖茶、烏龍茶、水仙和饒平所產鳳凰單樅茶為上,唯其如此,才能沖泡出符合功夫茶要求的色香味俱佳的茶來。

【名家雜論】

沖泡功夫茶,古時已有一套相應的茶具“烹茶四寶”:一為玉書茶碨,一種赭色扁形薄瓷水壺,容水四兩;二為汕頭風爐,陸羽所說是銅製,後多為白鐵製成,其形小巧玲瓏;三為孟臣罐,以宜興紫泥製成的茶壺,能容水二兩;四為若深甕,也就是白瓷茶杯,容水二到三錢,一般是景德鎮瓷器。

沖泡程序是,先用泉水清洗茶具,然後靜等碨中的水煮沸,之後用滾水燙熱孟臣罐和若深甕(茶壺和茶杯),再將茶葉放到孟臣罐中,大約有七成滿。之後用沸水沖入罐內,拂去茶沫加上蓋子,以保香氣。倒出茶水的時間很有講究,早了或晚了都會影響茶的口感。向茶杯中注水需要杯子相連,循環注入,以使杯中茶湯濃淡均勻,此謂“關公巡城”。最後剩餘的幾滴也要一點點滴到杯中,此謂“韓信點兵”。

潮汕人飲茶,除了泡茶功夫了得,對禮儀的要求也很嚴格。一眾人喝茶,一定要有“敬、平、和、淡”等規矩。“敬”指無論在座人多人少,就只擺三個杯,讓老人、客人、德高望重的人先喝——潮汕民間有“沖茶不喝頭杯茶”的講究,就是說第一杯茶一般人不要輕易喝。“平”指眾人要喝一個壺中泡的茶,還要求泡茶人保證三杯茶色香味均等。“和”指茶性之柔和,幾杯下肚,能安撫人的情緒,讓人平和淡然。“淡”指君子之交貴在平淡,不言不語,一切盡在茶中。

▓〔清〕青花釉裡紅折枝花紋盞托

【原文】

其思〔1〕、播〔2〕、費〔3〕、夷〔4〕、鄂〔5〕、袁〔6〕、吉〔7〕、福〔8〕、建〔9〕、韶〔10〕、象〔11〕十一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極佳。

【註釋】

〔1〕思:管轄地域包括今貴州務川、沿河、印江和重慶酉陽、秀山縣一帶。思州的居民以漢族、苗族、仡佬族、土家族為主。

〔2〕播:古播州,唐貞觀九年(635),以隋朝牂柯郡的北部之地設立郎州,包括恭水、高山、貢山、柯盈、邪施、釋燕等六縣。公元639年,朝廷方以廢郎州的六縣地設立播州,播州且一直延續到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存九百六十一年之久。

〔3〕費:管轄地域包括涪川,領涪川、扶陽(今貴州德江縣合興鄉朝陽村)兩個縣。

〔4〕夷:古代曾將台灣稱為“夷洲”“琉求”。據三國時東吳人沈瑩所著《臨海水土志》記載,夷洲位於臨海郡東南兩千里處,也即今浙江寧海以南地區。由此可以推斷“夷洲”即為今天的台灣。

〔5〕鄂:古鄂州,隋朝所設州名,唐宋一直沿襲,治所位於今武漢市武昌。

〔6〕袁:唐武德五年(622),更宜春郡為袁州,轄宜春、萍鄉、新渝三縣。唐貞觀元年(627)天下分為十道,袁州歸於江南道,是漢族人聚居區。

〔7〕吉:古吉州,隋代開皇十年(590),改廬陵郡為吉州,其地域範圍大致相當於今趙公塘一帶,境內屬廬陵縣,是吉州首府。

〔8〕福:唐朝開元十三年(725),升福州為都督府,府治設在州城內,也即現在的鼓屏路上,福州的名稱因此沿用到今天。

〔9〕建:福建古州的名稱,“福建”名稱中“建”字因此州得來。建州的行政管轄地域大概是現在的閩北十個縣市以及閩中、閩東屏南縣、古田縣。有漢族、畬族、苗族、回族、滿族、蒙古族等十幾個民族聚居於此。

〔10〕韶:即為韶關,古代稱韶州,其名稱得於丹霞的名山韶石山。古時有“三省通衢”之謂。

〔11〕象:管轄範圍包括陽壽、西寧、桂林、武德、武仙五縣。境內有壯族、漢族、瑤族、仫佬族、苗族、侗族等居民。

【譯文】

我對思、播、費、夷、鄂、袁、吉、福、建、韶、像這十一州所產的茶,尚不是很瞭解,但有幸時常得到一些,也多數品嚐過,感覺味道非常不錯。

▓顧景舟制紫砂鷓鴣提梁壺

【延伸閱讀】

應該是迫於當時的交通條件限制,對於一些邊疆地區的茶事,陸羽並未做過多的考察。這些地方,相當一部分是少數民族聚集區,而邊地的高山峻嶺,又是茶樹生長的最好區域。因此陸羽得到這些茶後,常會由衷讚歎。

我國的少數民族眾多,好茶種類也非常豐富,下面就列舉一些少數民族的茶文化。

白族人飲茶:蒼山之麓,洱海之濱,居住著眾多白族人。此地盛產茶葉,白族人對喝茶也非常講究,不同的場合則飲用不同的茶。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以“雷響茶”最為常見;在婚禮中會飲用“兩道茶”;招待貴客則是“三道茶”——第一道苦茶,第二道甜茶,第三道回味茶。

苗族人飲茶:滇東北烏蒙山上,是苗族人的聚集地,他們的飲茶方式非常獨特,當地人稱“菜包茶”。製作方法是用木柴燒火塘,然後用白菜或青菜把茶葉包好,放在火塘的灰中焐熟,之後用沸水沖飲。其味道是茶香加菜香,飲後既可解渴,也能解乏。

德昂族、景頗族的醃茶:德昂族人到如今還保留著用茶當菜的原始喫茶方式,最著名的要數醃茶。採摘下來的鮮茶葉,放在有灰泥的缸裡,塞滿後用蓋子壓上,數月後取出和香菜一起涼拌食用。而同一地域的景頗族人,則保留著吃“竹筒醃茶”的習慣。製作方法是,把鮮茶葉用水蒸煮,在竹簾上揉搓出味,將之裝入竹筒內。竹筒內的茶葉水分滲出後,用灰泥封上竹筒口,醃製兩三個月,可生吃也可炒制食用。

基諾族的涼拌茶:在西雙版納景洪縣基諾山,生活著基諾族人,他們保留著涼拌茶葉食用的習慣,不過加入的配料很特殊,有黃果葉、酸筍、酸螞蟻、白生、大蒜、辣椒、鹽巴等。當地人稱其“拉撥批皮”,即涼拌茶。

布朗族的酸茶:布朗族為“濮人”後裔,是最古老的種茶民族之一,至今有食用酸茶的習慣。每年的五六月間,布朗人會把鮮茶葉蒸煮熟,放在陰涼處讓其發霉,之後裝進竹筒埋到土中,數月後取出。製作好的酸茶可直接嚼食,有生津解渴助消化的功用。

納西族的龍虎鬥:納西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也是有飲茶嗜好的民族。他們最喜歡的茶叫“阿吉勒”烤茶,即著名的龍虎鬥茶。納西族人把茶放在當地特製的土罐中烘烤至焦黃,然後倒入開水煎煮,熬得茶汁濃稠。在茶杯中,放入半杯白酒,把熬好的茶水倒入杯中,茶香與酒香便撲鼻而來。有些傷風的人會在茶中放入辣椒,一杯龍虎鬥茶下肚,熱汗直流,病也就好了大半。

怒族的鹽巴茶:鹽巴茶是怒族人經常飲用的茶,做法是把小陶罐放在火炭上烤燙,然後把青毛茶或餅茶丟到罐內烤至飄香,把燒沸的開水倒入燒滾片刻,舀去浮沫,把鹽巴塊放入罐內搖動。之後,把茶水倒入茶盅,向盅內加入開水稀釋。此時茶湯呈橙色,可以飲用。由於地處高寒山區,蔬菜缺少,怒族就常以喝茶代蔬菜,每家都有一口常煮茶的土陶罐。怒族人有俗諺“苞谷粑粑鹽巴茶,老婆孩子一火塘”,“早茶一盅,一天威風;午茶一盅,勞動輕鬆;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動”。

僳僳族的油鹽茶:僳僳人喜喝“華歐臘渣渣”,就是油鹽茶,這是一種古老的飲茶方式。製法也是先用小土陶罐把茶烤至焦黃,加入開水;不同的是會在茶水中加入食油、鹽巴。此茶汁既可解渴,也能充飢。

藏族的酥油茶:滇西北的藏族人,最愛酥油茶,當地有“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說法。製法是用大土陶罐或鐵鍋將泉水煮沸,將餅茶放入小土罐烤至焦黃後,混以酥油和炒熟舂碎的核桃仁,以及鹽、雞蛋等配料,用木棒大力擊打,然後倒入茶水中。

愛你人的土鍋茶:西雙版納州猛海縣的愛你人最愛土鍋茶。製法是用柴火地鍋把山泉水燒開,放入當地著名的“南糯白毫”煮五分鐘,然後以竹製茶盅盛茶飲用。此茶清香可口,讓人回味無窮。

撒尼人的銅壺茶:居住在阿詩瑪故鄉的撒尼人,喜飲“銅壺茶”。此茶是用紫銅壺燒山泉水,放茶葉煮沸飲用。

傣族的竹筒茶:傣族人喜飲“竹筒茶”,此茶兼有竹子的清香和茶葉的芳香,甘醇可口。

昆明九道茶:昆明的九道茶又叫迎客茶,是舊時雲南書香門第一種飲茶方式。九道茶飲用禮節優雅,通常是先聞其香,使神清氣爽,再慢慢把茶水啜入口中細品,享受茶香滋味。

▓〔明〕沈貞 竹爐山房圖(局部)

【名家雜論】

茶聖陸羽的一生極具傳奇色彩。據載,唐開元二十三年(735),陸羽三歲的時候,被遺棄在湖濱,為竟陵龍蓋寺主持智積禪師所撿。智積為他卜卦取名,佔得“漸”卦,卦辭中說:“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於是據此定姓為“陸”,取名為“羽”,以“鴻漸”為字。

陸羽伴青燈古佛長大,在寺院中逐漸學會伺茶等事。但他並不願在寺院度過一生,於是十二歲那年逃出了龍蓋寺。經過數年流浪生活,陸羽決定以茶為重,去各地考察茶事。天寶十三年(754),陸羽開始出遊巴山峽川等地。他一路上採茶品水,口訪筆錄,搜集了不少田野資料。上元元年(760),陸羽從南京棲霞山到達苕溪(今浙江吳興),隱居山間,專心創作《茶經》。他經常葛巾短褐、竹杖籐鞋,在山野泉邊勘察,每到日落方號泣而歸,時人稱之為“楚狂接輿”。

喜愛自然、不羨權貴的陸羽,一生結交甚廣,文人雅士、僧道隱士無所不有。

陸羽自幼在寺中長大,成年後也和佛門弟子皎然結下了深厚友誼。陸羽在《茶經》中所體現的佛理精神,也有受皎然影響的因素。在他的道家友人中,以李季蘭最為著名。李季蘭生性聰慧灑脫,琴棋書畫無所不精,成年後出家做了道士。相傳天寶年間唐玄宗曾召她入宮一個月,與其談詩論道。當年陸羽在苕溪和皎然、靈澈組織詩社,李季蘭也加入其中。李季蘭晚年多病,孤居小島之上,陸羽曾乘船探望,可見兩人友情之深。她對陸羽的影響也很大,《茶經》道家八卦及陰陽五行之說,與她不無關係。

縱觀陸羽一生,結交的多是名人雅士,其中有史料可查的有皎然和尚、李季蘭、皇甫冉、皇甫曾、劉長卿、盧幼年、張志和、耿淖、孟郊、戴叔倫、顏真卿等。這些多是學識人品俱佳的名士,他們讓陸羽深受儒、道、佛諸家影響,並能夠把各家的思想精華融入茶理之中,並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茶事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