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茶經 > 二之具 >

二之具

唐代是茶文化的發展期,儘管這時已經有貢茶,陸羽也說過貴族之家飲茶要二十四器皆備才行,但是這依然是以文人、僧人為領導的茶文化時代,更看重品飲時的精神享受。

【原文】

〔1〕,一曰籃,一曰籠,一曰筥〔2〕。以竹織之,受五升〔3〕,或一斗〔4〕、二斗、三斗者,茶人負以採茶也。(籯,音盈。《漢書》所謂:“黃金滿籯,不如一經〔5〕。”顏師古〔6〕云:“籯,竹器也,容四升耳。”)

【註釋】

〔1〕籯:竹編的筐或籠子。

〔2〕筥:竹編盛物器具,圓形。

▓〔清〕竹編茶籯

〔3〕升:唐時一升相當於現在的零點六升左右。

〔4〕斗:十升為一鬥,唐時一斗相當於現在的六升左右。

〔5〕黃金滿籯,不如一經:出自《漢書·韋閒傳》:“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意思是留給子孫滿筐黃金,不如教其熟讀一種經書。

〔6〕顏師古:唐代訓詁學家,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太宗時期曾為中書侍郎,曾為《漢書》等古典文集作注。

【譯文】

籯,也叫籃,又稱為籠或莒,是一種竹編容器,容積大小分為五升、一斗、兩斗、三斗。它是採茶人背著採茶葉用的。(籯,讀“盈”音,在《漢書》中有“黃金滿籯,不如一經”之說。顏師古曾說:“籯,是一種竹器,容量四升。”)

▓〔明〕存星嵌螺鈿龍紋茶籯

【延伸閱讀】

為了保證茶葉的鮮嫩,採茶時用來盛裝茶葉的器具,第一要能通風透氣,其次要能抗重壓。所以在古時候,人們多用竹子或籐條來編製帶有網孔的茶筐、茶簍,茶籯就是其中一種。

“籯”是古代一種箱籠類器具,它的類型不只茶籯一種,還有可以用來存放金銀的類型,因而古人有“黃金滿籯”的說法,“籯金”也被用來寓指財富。唐代詩人陸龜蒙寫有一首《茶籯詩》“金刀劈翠筠,織似波紋斜” ,由此可推知這種竹編器具的大致外形特點。需要說明的是,茶籯大小不一定非要像顏師古說的可以裝盛四升,也可以根據採茶人的身量高低來量身定制。

因茶籯是採茶人不可或缺的工具,因而茶農們對茶籯非常看重,每年採茶之前,他們都會按慣例把茶籯,包括竹籃、茶簍,以及晾曬茶葉的竹匾清洗乾淨,晾乾備用。為了不影響茶葉的味道,那些製作精品茶的茶農在平時是不會用採茶器具裝盛其他物品的。

對於茶農來說,採茶是一年中最辛勞,但也最欣慰的工作,在漫山遍野的茶香中,他們背負茶籯,喜樂地行走於茶樹之間。對於這一藝術化的勞作場景,歷代文人墨客也留下眾多詩詞來歌詠、讚賞。唐代溫庭筠《贈隱者》一詩有“醉後楚山夢,覺來春鳥聲。採茶溪樹綠,煮藥石泉清”之句;宋代陸游《初夏喜事》有“採茶歌裡春光老,煮繭香中夏景長”之句;明代高啟曾經寫有:“雷過溪山碧雲暖,幽叢半吐槍旗短。銀釵女兒相應歌,筐中採得誰最多?”

【原文】

灶,無用突〔1〕者。釜〔2〕,用唇口〔3〕者。

【註釋】

〔1〕突:煙囪。陸羽主張茶灶不要帶煙囪,這樣可以使火力在鍋底更為集中,以便充分利用鍋灶的熱能。唐代陸龜蒙在《茶灶》一詩中說“無突抱輕嵐,有煙映初旭”,描繪的茶灶就不用煙囪,和陸羽的主張是一致的。

〔2〕釜:古時的炊具。口徑小,圓底,或者兩側有耳。它和鬲的作用一樣,可以放在灶上,裡面放置蒸煮用的甑。這種器具在漢代比較常用,材質為銅或陶土。

〔3〕唇口:沿鍋口向外翻出。

▓〔清〕紫泥粉彩詩句紋六角大壺

【譯文】

制茶之灶,不要帶有煙囪,這樣能使火力集中於鍋底。釜,要用鍋口外翻且有唇邊的。

【延伸閱讀】

古時的火灶,都會有煙囪,以防柴煙瀰漫屋內。《漢書·霍光傳》中“曲突徙薪”的典故,就與煙囪有關。煮茶用的無突之灶,一般是在不封閉或沒有圍牆的環境之內,否則煙氣會影響茶的質量。這類火灶的灶口沿上有三到五個支撐點,用以支撐釜,讓它與火灶之間有火焰燃燒的空隙。

和無突之灶組合的釜,一般是半圓耳形狀,陸羽認為這種茶具應該承擔一定的載道任務,所以強調“方其耳以正令也”;為了增加釜的實用性,他主張“廣其緣以務遠也” 。另外,釜的底部會有一個臍,這是因為在鑄造釜的模具中,釜口超下,底部面上,澆鑄孔在底部中心,澆鑄成型後會形成臍。臍長的釜,水會從中心沸騰,煮茶時茶末容易形成,口味更加香醇。

中國的茶釜很受日本人喜愛,最初傳到日本的釜材質為青銅或黃銅,造價較高。後來,日本的茶道開始形成,他們出產一種獨特的鐵茶釜,很快代替了銅茶釜。這種鐵茶釜和日本地爐相結合使用,擴大了茶釜所佔空間,為茶釜形式多樣提供了可能性。之後,日本茶釜以實用性為基礎,逐步演變為一種藝術形態,每款釜具都是手工製作,且獨一無二。

【原文】

〔1〕,或木或瓦,匪腰而泥〔2〕 ,籃以簞之〔3〕,篾以系之〔4〕。始其蒸也,入乎簞;既其熟也,出乎簞。釜涸,注於甑中。(甑,不帶〔5〕而泥之〔6〕。)又以榖木枝三亞者制之〔7〕,散所蒸芽筍並葉,畏流其膏〔8〕

【註釋】

〔1〕甑:古時蒸煮炊具,和今天的蒸鍋類似。

〔2〕匪腰而泥:甑的腰部不要做得突出,並且用泥把甑與釜連接的部位封上。這樣做是為了盡量多地利用鍋釜底部的熱量。後文“甑,不帶而泥之”便是此句的註解。

〔3〕籃以簞之:用竹編籃狀炊具置於甑中隔水。簞,古代盛食的圓竹器,此處指蒸食物用的竹箅子。

▓陶爐、鐵壺

〔4〕篾以系之:用篾條繫在竹箅子上,便於在甑中取放。

〔5〕帶:用帶子捆綁。

〔6〕泥之:用泥巴或相似的東西塗抹封固。

〔7〕以榖木枝三亞者制之:用有三杈枝椏的榖木做成叉狀工具。亞,同椏。榖木,即構樹,一種落葉喬木,木質極有韌性,樹皮可以做桑皮紙、繩索等。

〔8〕膏:黏稠液體,膏汁,茶葉中所含精華。

【譯文】

甑,用木頭或陶土製成,用作蒸茶葉的甑腰部不能突出,並用泥巴封固好。甑內放置竹製隔水簞子,用竹篾繫在簞子上,以便取放竹簞。蒸的時候,把茶葉放在竹簞上面,蒸好後就從竹簞上倒出來。鍋中的水將耗盡時,可以向甑中加水。(甑,腰部不需用捆綁,而是用泥巴封起來。)還需用三杈的榖木做成木杈,用以挑散蒸好的嫩茶葉,以免茶中精華膏汁流失。

【延伸閱讀】

唐人制茶有七道工序,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蒸而不搗者為散茶,搗而不拍者為末茶。唐人最重視的是炒茶和焙茶。到了宋代,人們制茶時更加重視蒸茶。在蒸茶的時候,宋人把清洗過的茶葉嫩芽放入甑中,用大火煮沸水,芽葉蒸制既不能太熟,也不能太生,“蒸太生則芽滑,故色清而味烈;過熟則芽爛,故色赤而不膠”。宋代民間普遍喝蒸而不搗的散茶。南宋時期,除了蒸制的散茶,還出現了炒制的散茶。據海外的資料記錄,宋紹熙元年(1190),日本的榮西和尚到中國留學,把釜熬茶的方法引入日本,釜熬茶正是炒青茶——可見當時已有炒青制茶法。

在中國南方的哈尼族中,還保存著蒸制茶葉的習慣。一般我們所飲用的茶是用茶樹上的鮮嫩芽葉製作而成,但是哈尼族蒸茶卻講究用老葉。他們把採集的老茶葉放到甑中用小火慢慢蒸熟,再置於陽光下晾曬乾燥,之後裝入儲藏器具中,飲用時用沸水沖泡即可。哈尼蒸茶有種獨特的糯米香味,溫醇爽口,潤喉沁心。

【名家雜論】

古代制茶工藝中,蒸茶是重要的一道工序,蒸茶所用的器具甑是一種古老且常見的炊具。這種炊具最初是陶製品,作用和現在的蒸鍋相似。古時的甑主要做蒸制食物之用,宋代詩人陸游在《小疾自警》中寫道:“淖糜煮石泉,香飯炊瓦甑。” 可見當時已經開始使用甑了,而且宋代還出現了用於製作蒸餾酒的甑桶。

我國南方地區廣泛使用甑蒸飯,一般用木條箍成,呈上大下小桶狀,中間用竹篾編織的籐條捆住,兩側有耳方便端持,有蓋,底部有鏤空底盤讓蒸汽透過。宋代的張師正在其軼事小說《倦游雜錄》中就記載了嶺南人用沉香木做飯甑的情況:“沉香木,嶺南諸郡悉有之……葉如冬青,大者合數人抱,木性虛柔,山民或以構茅廬,或以為橋樑,為飯甑尤善。”同樣,宋代的陶谷在《清異錄》中也記載了和“沉香甑”相關的一個故事: “有賈至林邑,捨一翁姥家,日食其飯,濃香滿室。賈亦不喻,偶見甑,則沉香所剜也。”

舊時北京有做甑糕的小木甑,高約四寸,直徑約兩寸,小販擔其於一側,另一側放做糕的食材。《故都食物百詠》中有描寫賣甑糕的場景:“售者擔高凳,一端置小火爐,一端置木櫃,中實米製麵及糖等,木甑中空,活底,以面及糖置甑中蒸之,頃刻即得,推其底,則糕自甑上出,兒童頗喜之,蓋以其現做現炊,甚有趣也。”

古人還發明了甑桶來蒸酒。甑桶使遠古酒液酒糟混合的“低度酒”向更為純淨的高度酒演變。宋代的《洗冤錄》和《曲本草》中,都提到了“燒酒”和“蒸餾酒”,雖然如今人們造酒一般使用不銹鋼殼甑桶,但一些酒廠還保存著石甑、木甑、水泥甑等蒸餾器具。

【原文】

杵臼〔1〕,一曰碓〔2〕,惟恆用者佳。

【註釋】

〔1〕杵臼:杵和臼,搗物用的一種器具。

〔2〕碓:搗物用的石臼。

【譯文】

杵臼,又叫碓,用於搗茶的杵臼是最好的。

▓茶匙、茶研

【延伸閱讀】

據記載,杵臼的使用歷史非常久遠,在新石器時代便出現了這種器具。它最初用於搗杵糧食,後來用途越來越廣泛,種類名稱也越來越多,有研缽、乳缽、擂缽。在民間,它的類型有舂米桶、搗藥罐、蒜臼子。

古籍中,使用這種器具的記載有很多。《漢書·楚元王劉交傳》中記載:“二人諫,不聽,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碓舂於市。”《南史·宋紀上·武帝》中記載:“明日復至洲,裡聞有杵臼聲,往覘之,見童子數人皆青衣,於榛中搗藥。” 唐代詩人張籍在《太白老人》中寫道:“洞裡仙家常獨往,壺中靈藥自為名。春泉四面繞茅屋,日日唯聞杵臼聲。”

《紅樓夢》中,乳缽也是大觀園中經常使用的工具。該書的第四十二回寫薛寶釵為賈惜春作畫列出工具清單,其中就有“大小乳缽四個”;在第二十八回裡,王熙鳳說:“我沒法兒,把兩枝珠花兒現拆了給他,還要了一塊三尺上用大紅紗去,乳缽乳了隔面子呢。” 她口中“乳缽乳了隔面子”,就比較形象地說明了乳缽的用法:為了治病配藥的需要,先用乳缽將珍珠磨成細末,然後再用紗布“隔”(篩取)出更為精細的珍珠粉。

杵臼,不僅中國有,其它國家也有。比如簡單的蒜臼子,世界各地都有類似器具,不過多了一些民族特色而已。

【原文】

規,一曰模,一曰棬〔1〕。以鐵製之,或圓,或方,或花。承,一曰台,一曰砧〔2〕。以石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無所搖動。簷〔3〕,一曰衣。以油絹〔4〕或雨衫〔5〕、單服6〕敗者為之,以簷置承上,又以規置簷上,以造茶也。茶成,舉而易之。

【註釋】

〔1〕棬:用曲木製成的一種器具,類似升或盂。

〔2〕砧:墊在下面的一種器具。

〔3〕簷:古同“簷”。覆蓋物四周伸出的邊沿部分。此處指鋪在砧上隔離砧和茶餅,以便拿起茶餅的布。

〔4〕油絹:抹有桐油或其他干性油的絲織品,防水性能極好。

〔5〕雨衫:下雨時穿的一種衣衫,可防雨,俗稱雨衣。

〔6〕單服:衣服少而薄。

▓遼代墓壁畫《備茶圖》

【譯文】

規,又稱模,或稱棬。用鐵製成,有圓形、方形,還有花一樣的形狀。承,又稱台,或稱砧。用石頭製成,假如用槐樹、桑樹來做,就要把樹木半埋於土中,使其不能搖動。簷,又稱衣,用油絹、壞了的雨衣或單衣做成。將“簷”放在“承”上,“模”放在“簷”上,就可用來製造餅茶。茶餅壓成後,拿起來,再換一個繼續做。

【延伸閱讀】

“規”“承”“簷”是唐代制茶第四道工序“拍茶”中所用到的幾種物品。蒸熟的茶菁在沒有涼卻之前,要趕緊放到杵臼中搗爛。把茶菁搗成茶泥狀後,就要倒入“規”中,然後加以重力拍擊,使之成一定形狀,此道程序謂之“拍茶”。規,也就是製作團茶的模具,通常是用鐵鑄造而成,木質模具不太常用。模子的形狀有很多種,決定了團茶的造型。

在拍茶時,茶模的下面要放簷布,這種布褶紋很細,表面非常光滑。它的作用是在茶泥被擊打堅實緊密並完全凝固後,可以輕而易舉地拉起簷布取出團茶,然後拿去晾曬。據文獻記載,早在周代,人們就用草來製作雨衣了,《詩經·小雅·無羊》中就有“爾牧來思,何蓑何笠”的句子,後來比蓑衣更為進步的雨衣,是用絲絹類的紡織品,塗上油後製成的,應該就是陸羽所說的可做簷布的雨衣。

簷布之下要放“承”——就是在擊打茶團時的承重器具。它必須牢固,以將茶模固定其上而不至於滑動。這種器具和砧板的作用很相似。

【原文】

芘莉〔1〕,一曰嬴子〔2〕,一曰篣筤〔3〕。以二小竹,長三尺,軀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織方眼,如圃人土羅,闊二尺,以列茶也。

【註釋】

〔1〕芘莉:芘和莉本是兩種草名,這裡指用草編織而成的一種列茶器具。

〔2〕嬴子:筐籠一類的竹編器具。嬴,通“籯”。

〔3〕篣筤:篣和筤義同芘莉,是兩種竹名。這裡指竹編的一種列茶器具,類似於籠、盤和箕。

【譯文】

芘莉,又稱籯或篣筤。用三尺長的兩根小竹竿,製成全長兩尺五寸,手柄長五寸,寬兩尺的工具。用竹篾織成,方眼,類似於菜農常用的土篩,寬二尺,用來放置茶餅。

【延伸閱讀】

芘莉屬於篩子的一種,篩子是我國傳統常用的一種器具,它的形式多樣,用途廣泛。篩子一般用竹子或金屬編製而成,底部有孔,疏密程度不一,可做分選物品之用,也可在其上晾曬物品。

篩子這種器具和中國傳統的茶、酒聯繫都非常密切,晾曬茶餅的時候要用芘莉,喝酒的時候也會“篩”一下再飲用。《後漢書·馬援傳》中就有“援乃擊牛釃酒,勞饗軍士”的記載,這裡的“釃”和“篩”同義,唐人李賢為這句話作註:“釃,猶濾也。”要篩的酒一般是濁酒,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燒酒。中國古代一般用發酵法做壓搾酒而不用蒸餾法釀酒。酒的酒糟和酒液混合在一起,喝酒的時候需要過濾。許多古代典籍中記錄了這種篩酒和飲酒的方式,《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寫道:“兩個老婆子蹲在外面火盆上篩酒。”《金瓶梅詞話》寫潘金蓮與武松對飲:“婦人又篩了一杯,武松卻篩一杯遞與婦人,連篩了三四杯飲過。”

當然,除了曬團茶,或者篩酒,在農業活動中,土篩還可以篩糧食;在建築上,還有特製篩土的篩子——《漢書·賈山傳》中就有“篩土築阿房之宮”的記載。

【原文】

〔1〕,一曰錐刀,柄以堅木為之,用穿茶也。

【註釋】

〔1〕棨:這裡指在茶餅上鑽洞用的錐刀。

【譯文】

棨,又稱錐刀,柄是由堅實的木料做成,給餅茶穿洞用。

▓茶刀

【延伸閱讀】

棨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指用木頭做的通行證,形狀和戟相似;二是指舊時官員出行的仗儀,用木頭做成。陸羽所說的棨是一種頂端銳利的鑽孔錐刀,它除了穿茶餅,還可以用來修鞋子或者鑽一些不太深的孔洞。

錐刀在中國出現得非常早,在文字記載中,戰國時期的縱橫家蘇秦,因為在秦國求官不成,被眾人所鄙視。他發奮讀書,夜間困了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這種工具在古代民間極為常見,比如古時做布鞋,最注重鞋底的結實程度,在製作鞋底的時候,會用韌性非常好的麻紡成粗線,然後以特製帶孔眼的錐刀來鑽洞,用針縫製。在一些傳統縫紉技藝沒有完全消失的農村,這種做鞋底的方式依然存在。民諺裡也有一句歇後語叫“納鞋底不用錐子——真(針)好”。另外,古人做草編農具的時候,也一定會用這種工具來鑽孔,以牽引編繩。

大概是因為錐刀經常和農事活動密切相關,所以古人對這種工具是非常蔑視的,甚至賦予它卑微、低賤的含義。三國時期的曹植在《求通親親表》裡面自謙:“臣伏自惟省,無錐刀之用。”《明史·齊之鸞傳》中也有“陛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乃競錐刀之利,如倡優館舍乎”的句子。

【原文】

〔1〕,一曰鞭。以竹為之,穿茶以解〔2〕茶也。焙〔3〕,鑿地深二尺,闊二尺五寸,長一丈,上作短牆,高二尺,泥之。貫〔4〕,削竹為之,長二尺五寸,以貫茶焙之。

棚,一曰棧,以木構於焙上,編木兩層,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註釋】

〔1〕撲:穿茶餅用的繩索或竹條。

〔2〕解:發送,輸送。

〔3〕焙:指用來烘焙茶餅的茶爐。

〔4〕貫:焙茶時貫穿茶餅的長竹條。

【譯文】

撲,又稱鞭,竹子編成,用來穿茶餅,成串的茶餅方便輸送。焙,地上挖深兩尺,寬兩尺五寸,長一丈的坑。上砌一堵兩尺高的矮牆,用泥抹平整。貫,竹子削制而成,長二尺五寸,烘培時用來貫穿茶餅。棚,又稱棧,木製而成的架子,放在焙上,分上下兩層,相距一尺高,烘焙茶餅用。茶半干時,升到棚的下層;全干後,升到棚的上層。

【延伸閱讀】

這裡所說的幾種工具,皆為唐代制茶第五道工序“焙茶”中所用的器物。經過蒸、搗並放入模具中成型的團茶,雖經晾曬,但其水分並未全干,易霉變,因此需要焙乾後存藏。在烘焙之前,需要將晾乾的團茶用錐刀鑽出孔眼,再用竹製的撲把它們穿起來,以便放入烘乾設備上焙乾。

焙茶的主要設備有焙茶塢、焙茶窟、焙籠、茶焙等。唐代詩人顧況有一首五言絕句《焙茶塢》:“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焙茶塢就是專門用於烘乾茶葉的房子,它的四面高中間低。清代乾隆皇帝酷愛飲茶,晚年仍然對茶情有獨鍾,他曾籍名茶塢,在西苑內建成一處專門飲茶之所“焙茶塢”。焙籠是一種竹篦編成的圓形竹籠,上下大而中間較小,用硬竹條箍緊邊緣,上面放著茶焙篩,用於茶葉的乾燥過黃。

據《茶錄》記載,茶焙是一種用竹條編製,表面外包裹著箬葉的籠子。箬葉起到收火的作用,以防止把茶葉烘黃。把茶葉放置於茶焙上,用小火烘製,既可乾燥,也可以保持茶原本的色香。

▓〔唐〕鎏金飛鴻球路紋銀籠

【原文】

穿〔1〕,江東〔2〕、淮南〔3〕剖竹為之。巴川峽山〔4〕,紉榖皮為之。江東以一斤為上穿,半斤為中穿,四兩、五兩為小穿。峽中〔5〕以一百二十斤為上穿,八十斤為中穿,五十斤為小穿。穿字舊作釵釧之“釧”字,或作貫串,今則不然。如磨、扇、彈、鑽、縫五字,文以平聲書之,義以去聲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註釋】

〔1〕穿:索狀,貫穿制好的茶餅時用的一種工具。

〔2〕江東:唐江南東道,開元十五道之一。

〔3〕淮南:唐貞觀十道和開元十五道之一的淮南道的簡稱。

〔4〕巴川峽山:古指渝東和鄂西兩地,現指從湖北宜昌到重慶奉節的三峽兩岸。唐代時,人們將三峽以下的長江稱為巴川、蜀江。

〔5〕峽中:湖北和重慶境內的三峽地區。

【譯文】

穿,江東、淮南用竹篾做成。巴川峽山用韌性好的榖樹皮做。江東把貫穿好、一斤重的茶餅叫作“上穿”,半斤叫“中穿”,四兩、五兩(十六兩制)叫“小穿”。峽中將一百二十斤貫穿好的茶餅稱為“上穿”,八十斤為“中穿”,五十斤為“小穿”。“穿”古代作釵釧的“釧”,或作貫串。而現在“穿”和磨、扇、彈、鑽、縫五字一樣,文章中寫的是平聲,作動詞,表示名詞時,則要讀去聲,意思按去聲來講,但字形要寫成“穿”。

▓〔民國〕“億兆豐號”普洱茶餅

【延伸閱讀】

為了便於稱量和運輸售賣,在焙茶至乾燥之後,要用工具把茶餅按照一定的重量串起來。穿茶的工具各地不一樣,每個茶餅的重量也不一樣。茶餅以斤兩貫串起來,就像是中國古時候串銅錢一樣,通過茶中間的小孔,用竹製工具或者特製樹皮細條來穿。

唐代是茶文化的發展期,此時茶餅做得比較粗糙,加之為了穿茶而鑽的孔眼,從審美上說也不太雅觀。不過這種狀態在唐時並未有大的改觀。儘管唐代已經有貢茶,陸羽也說過貴族之家飲茶要二十四器皆備才行,但是這時依然是以文人、僧人為領導的茶文化時代,更看重品飲時的精神享受。到了南唐時期,建州的北苑開始在茶餅的外觀上有所改革。這一時期,人們把茶餅上穿茶的孔眼去掉,在其表面附以蠟,使之看起來光鮮亮澤。嗜茶如命的宋太祖對此舉大加讚賞,並特命此地為貢茶製作點。

後來,為了讓宮廷茶和民間茶形狀有所區別,大宋朝廷特別定制一種龍鳳圖案的模型,從此有了外形精美的龍團鳳餅。宋代流行飲白茶,到太宗至道年間,團茶又創製出石乳、白乳等不同的品類。

▓〔明〕丁雲鵬 玉川煮茶圖(局部)

【原文】

育,以木製之,以竹編之,以紙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門,掩一扇,中置一器,貯煻煨〔1〕火,令熅熅〔2〕然,江南梅雨時〔3〕,焚之以火。(育者,以其藏養為名。)

【註釋】

〔1〕煻煨:火未熄滅的熱灰,可燒熟東西。

〔2〕熅熅:燃燒不旺,有火無焰,形容火勢微弱。

〔3〕江南梅雨時:農曆四五月,江南一帶陰雨連綿,非常潮濕,此時正好是梅子成熟的季節,故稱“梅雨時節”。

【譯文】

育,用木製框架,用竹篾編外圍,再糊一層紙,中有間隔,上有蓋,下有托盤,旁開一扇門,中間放一器皿,盛有火灰,使有火無焰。江南梅雨季節,加火除濕。(育,對茶有很好的保藏養益功能,故此得名。)

【延伸閱讀】

育是一種保存成品茶的竹製器具,有防潮、烘乾功能。在潮濕的季節焙茶時,人們把“育”放在木板架上,然後把茶置於中層的隔板上,隔板下面有貯火的器具,器具裡面是帶火星的糠灰,用微熱驅散潮氣。焙茶一定要使用文火來煨,而不用火焰烤,如此可以保證水分蒸發後茶葉色、香、味俱在。育既可烘焙茶葉又可貯藏茶葉。

到了宋代,人們又發明了一種較為小巧的焙茶工具茶焙。其構造原理和唐代的育非常相似,烘烤時用竹葉或嫩香蒲葉把茶葉封好,放於中間隔板之上,隔兩三日焙一次,火溫和人體體溫大致相當。宋時焙茶還要用焙簍和火爐,焙茶前把燃燒的炭塊放在火爐中,再把未燃的炭堆在周圍,上面用炭火覆蓋。然後把空的焙簍放在火爐上烘乾,再把茶葉放在簍中。這時的溫度把控也很關鍵,“以探手爐中,火氣雖熱,而不至於燙人手者為佳”。

明代焙茶時,先用大盆貯火,於火灰中埋入未燃之炭,再用已燃之炭覆蓋其上,之後才把茶焙放在上面開始焙茶。

▓〔明〕文征明 林榭煎茶圖(局部)

【名家雜論】

古時候的存藏條件非常有限,為了能夠創造一些乾燥的條件來儲存物品,常常會建造熅閣。陸羽所說的育,和古代通常稱為熅閣或熅室的儲藏空間非常相似。元代鄭鉉《壽親養老新書續編》裡面,有對熅閣的解釋:“南方暑雨時,茶、藥、圖籍、皮毛、膠糊物、弓劍色衣、筆墨之類,皆惡蒸溽,悉可置在閣中……閣中循壁為廚,廚三層,壁仍板彌之……天日明燥,即大開門窗,令納風。日陰晦,則密閉,中設熅爐,常令火氣鬱郁然。”

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陸羽筆下的育和這裡的熅閣設計想法幾乎完全一致,保存原理也一樣。育用木頭做框,四邊和上下都是全封閉,開有門而無窗,其餘的都是用竹條編織而成,上面再糊上一層隔潮氣的紙,增加密封性能。它中間放的器具和火爐相似,平時放炭灰,吸附潮氣;到了陰雨連綿的梅雨天就在炭灰中焚火去濕。從裡面可以放火爐之類的器具可以看出,育的大小已可作一間儲藏室了,這和熅閣更為相似。

不過要說明的是,育是專門用來存放烘乾茶葉的,所以在密封性上,要求比熅閣要高很多,並沒有設計可以納風的窗戶。熅閣應該是南方一些富足之家,出於保存貴重怕潮物品的需要,建造出的儲藏間,平時可以開窗透風,潮濕季節才燃火烘烤。世人以為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所說的熅閣是其獨創,由此來看應該是前人發明借鑒而得的。而熅閣的發明是否借鑒了唐時的“育”,就不得而知了。

茶具十二先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