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茶經 > 三之造 >

三之造

採茶不僅是茶農的樂事,也是一些文人隱者的雅事。唐代皇甫曾寫了一首《陸鴻漸採茶相遇》,詩裡說:“千峰待逋客,香茗復叢生。採摘知深處,煙霞羨獨行。”其中的隱逸之趣,給採茶這件平常事平添了一層美學色彩。

【原文】

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1〕。茶之筍者,生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2〕始抽,凌露采焉〔3〕。茶之牙者,發於叢薄〔4〕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穎拔〔5〕者采焉。其日有雨不採,晴有雲不採,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6〕

▓〔明〕佚名 茶花勃鴿圖(局部)

【註釋】

〔1〕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唐歷二到四月份相當於現在陽曆三月至五月中下旬,與現在的農曆基本吻合。這時期,我國的茶農正忙於采春茶。

〔2〕薇蕨:薇和蕨兩種植物名。這裡比喻剛出芽的茶葉。

〔3〕凌露采焉:趁著清晨的露水採茶。

〔4〕叢薄:蔥蔥鬱郁的草木。

〔5〕穎拔:直立而高聳。

〔6〕茶之干矣:茶就制好了。

▓〔清〕竹雕煎茶籠

【譯文】

農曆二、三、四月份,正是採摘茶葉的時節。肥大、健壯如春筍般的嫩芽,生長在肥沃的風化碎石土壤中,長四、五寸,當它們破土而出如薇、蕨嫩芽時,趁著清晨的露水開始採摘。草木夾雜的茶樹枝上生長著次一等的芽葉,有的老枝上長出三到四枝,選擇長勢好、挺拔的採摘,下雨天不採,晴天有雲也不採。晴天無雲便可採茶,將採摘的芽葉倒入甑中蒸熟,熟後倒出用杵臼搗碎,然後再放到模型裡用手壓成一定的形狀,後焙乾,穿成串,密封好,茶葉就制好了。

【延伸閱讀】

採茶是茶區農人的農事活動之一,這種活動從茶的種植開始傳承了幾千年。它繁衍出豐富的茶文化,尤其在民間,茶文化更是展現出“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多彩內容。

對於採茶的時令,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說法,這些都很鮮活地保存在各地的農諺中。江浙一帶很多地方有民謠說:“清明一桿槍(茶的芽葉形狀),姑娘採茶忙。”湖南茶農中也流傳著“吃好茶,雨前嫩尖采谷芽”的說法。湖北的說法也很生動有趣:“谷雨前,嫌太早,後三天,剛剛好,再過三天變成草。”

採茶時節,青山翠碧,暖風習習,那些採茶的年輕人勞動之餘,便創造出茶歌茶舞,用於表現種茶、採茶的歡樂情緒。這種藝術形式最早見於明王驥德《曲律》:“至北之濫,流而為《粉紅蓮》《銀紐絲》《打棗桿》;南之濫,流而為吳之《山歌》,越之《採茶》諸小曲,不啻鄭聲,然各有其致。”其到清代則發展得更為完整。清李調元《粵東筆記》中記載:“粵俗,歲之正月,飾兒童為綵女,每隊十二人,人持花籃,籃中燃一寶燈,罩以絳紗……緣之踏歌,歌十二月採茶。”這說明早在十七世紀,採茶已盛行於南方諸省。

▓〔清〕景泰藍銅壺

【名家雜論】

唐代,人們對於採茶的時間要求並不嚴格,所以陸羽說採茶時間是農曆二到四月,按如今的公歷算,是三月到五月之間。簡而言之,就是在春天採摘。從唐代很多詩作中,也可以窺見春季採茶的季節特徵。杜牧《秋晚懷茅山石涵村舍》中有“雲暖採茶來嶺北,月明沽酒過溪南”的句子;溫庭筠《贈隱者》一詩寫道:“茅堂對薇蕨,爐暖一裘輕。醉後楚山夢,覺來春鳥聲。採茶溪樹綠,煮藥石泉清。不問人間事,忘機過此生。”

到了宋代,人們對採茶時間的要求開始嚴格起來,一般從驚蟄開始,到清明之前為採茶的最好時期。對於採茶的天氣、手法等也有了更高要求。採茶時間選在天氣晴朗的早晨,太陽未出露水未乾之前,如果茶葉被太陽曬到,其蘊含的膏脂就會消耗,也會失去一部分水分,導致芽葉不鮮嫩。採茶的時候,要求用指甲而不用手指,因為手指的汗液會讓芽葉受到熏染。唐時人們認為芽葉挺拔的就是好茶葉,但宋人會精益求精,以芽葉的形狀來分級。通常的標準是芽越嫩越好,一芽者像蓮花含蕊未放,稱為蓮蕊;二芽如紅纓之矛,稱為旗槍;三芽如麻雀張口,稱為雀舌。名美茶香,聞名而知茶必非凡品,中國古老優雅的韻味,從茶名中可見一斑。

採茶不僅是茶農的樂事,也是一些文人隱者的雅事。唐代皇甫曾寫了一首《陸鴻漸採茶相遇》,詩裡說:“千峰待逋客,香茗復叢生。採摘知深處,煙霞羨獨行。”其中的隱逸之趣,給採茶這件平常事平添了一層美學色彩。

【原文】

茶有千萬狀,鹵莽而言〔1〕,如胡人靴〔2者,蹙〔3〕縮然(京錐文也〔4〕);犎牛〔5〕〔6〕者,廉襜然〔7〕;浮雲出山者,輪囷〔8〕然;輕飆〔9〕拂水者,涵澹〔10〕然;有如陶家之子羅,膏土以水澄11〕〔12〕之(謂澄泥〔13〕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經,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籜〔14〕者,枝幹堅實,艱於蒸搗,故其形篩〔15〕〔16〕然(上離下師)。有如霜荷者,莖葉凋沮〔17〕,易其狀貌,故厥狀委悴〔18〕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註釋】

〔1〕鹵莽而言:粗魯、大致地說。鹵,通“魯”。

〔2〕胡人靴:古代中國北部和西部少數民族腳上穿的長筒靴子。

〔3〕蹙:皺,收縮。

〔4〕京錐文也:箭矢刻著的紋理,或大鑽子刻的線紋。日本布目潮渢認同大典禪師的說法,認為是當時特別流行的一種紋樣。文:紋理。

〔5〕犎牛:又叫封牛、峰牛,一種頸、胛肉塊隆起的野牛,酷似單峰駝。

〔6〕臆:胸。

〔7〕廉襜然:像車上的布簾那樣來回起伏。廉:邊沿。襜:古代馬車上的簾子或繫在身上的圍裙。

〔8〕輪囷:盤曲、聚攏。囷:迴旋,積聚。

〔9〕輕飆:微風。

〔10〕涵澹:水輕輕蕩漾起伏的樣子。涵:水波動盪。這裡指擺動、蕩漾。

〔11〕澄:液體中的雜質沉到最下面,從而使雜質和液體分離。

〔12〕泚:純淨,透明。

〔13〕澄泥:陶匠淘洗的泥土。

〔14〕籜:竹筍皮,俗稱筍殼,指包裹在竹筍最外層的葉子,後漸漸脫落。

〔15〕篩:去粗取細的竹篩。篩,同“篩”。篩,音離。

〔16〕簁:竹編的篩子。簁,音師。

〔17〕凋沮:衰敗,稀疏。

〔18〕委悴:乾枯萎縮。

▓〔明〕唐寅 琴士圖(局部)

【譯文】

茶餅有千姿百態的形狀,粗略地說,有的像褶皺很多的胡人靴子(箭矢刻著的紋理);有的像只有細微褶痕的野牛胸部;有的像浮雲盤曲聚攏出山的樣子;有的像微風掠過河面激起一道道的漣漪;有的像陶匠篩出細土,再用水淘洗、沉澱出的泥膏那麼細膩光滑(陶匠淘洗的泥土稱為澄泥);還有的像剛修整過的土地,突遇暴雨急流,被沖刷得凹凸不平。這些都是茶中的精品,屬上等茶。有的茶葉像筍殼,枝梗堅硬,不易蒸搗,所以製成的茶餅形狀如坑坑窪窪的籮篩;有的像經霜的荷葉,莖葉稀疏,而且改變了原來的相貌,所以製成的茶乾枯萎縮,這些茶被稱為壞茶、老茶。

【延伸閱讀】

唐代初期,茶有四種形態:觕茶、散茶、末茶、餅茶。觕茶類似今天所說的茶磚,它方便儲藏但看起來不精緻,是邊疆民族的常飲之物。散茶和末茶基本可歸為一類,在製作中茶的芽葉不做成餅狀而是烘焙後就收藏起來,和現在沖泡的茶葉相同,不過在飲用的時候要研磨成末茶。餅茶出現之前,這三種形態的茶都在民間流行。唐代中期,餅茶開始普及,以上三種茶葉逐漸減少。

宋代貢茶,進一步發展了餅茶的製作工藝,用金銀做模具壓制餅茶,以龍鳳做花式,去掉了唐代餅茶中間的孔眼。這個時期,餅茶又稱團茶,茶餅需要研製數次,並添加龍腦香料,外層上蠟,油光可鑒。

團茶類型諸多,形狀各異,有圓形、橢圓形、下方上圓形、龍團方形、六角梅花形、六角尖瓣形等,其精緻程度令人驚歎。

宋代歐陽修在《龍茶錄·後序》說:“茶為物至精,而小團又其精者。”他在職二十幾年,才得到皇帝賜的一塊龍餅。蘇軾則要幸運得多,“小團得屢次”。後人曾詬病這種茶太過精美奢侈,不符合茶道以儉養德的理念,不過宋時龍鳳餅的加工工藝,確有其可取之處。

到了元代,粗獷豪放的北方蒙古族難以接受製作太過精細的團茶,因此統治階層多飲觕茶,此時民間飲茶則多為散茶。

從明代開始,團茶被正式廢除,其他三類茶流傳下來。明清時期花茶出現,並在京城風靡一時。

【原文】

自采至於封,七經目。自胡靴至於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鑒之下也;以皺黃坳垤〔1〕言佳者,鑒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鑒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皺;宿制者則黑,日成者則黃;蒸壓則平正,縱之〔2〕則坳垤。此茶與草木葉一也。茶之否臧〔3〕,存於口訣。

▓〔宋〕蔡襄 茶錄(部分)

【註釋】

〔1〕坳垤:高低不平,這裡指凸凹不平的茶餅表面。坳:地面最低處。垤:小土丘。

〔2〕縱之:敷衍了事,做事不認真。

〔3〕否臧:善惡。否:惡,壞。臧:好。

【譯文】

從茶的採摘到封裝制好,共需七道工序。從胡人靴子般的皺縮狀到經霜荷葉般的衰萎狀,分八個等級。下等的鑒別方法是把光亮、黑色、平整作為好茶的標誌;次等的鑒別方法是把皺縮、黃色、凸凹不平作為好茶的特徵;最好的鑒別方法是既能指出茶的妙處,又能道出不好之處。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壓出了茶汁的表面就光潤,含著茶汁的則皺縮;隔夜製成的色黑,當天製成的色黃;平整是因蒸後壓得緊,凸凹是任其自然,壓得不緊。這是茶和草木葉子的共同特點。關於茶好壞的鑒定,還有一套口口相傳的秘訣。

【延伸閱讀】

唐代的飲用茶,都是以蒸青團茶為主,按照其品質優劣可以分為八個級別,分別是胡靴型、牛臆型、浮雲型、拂水型、膏土型、地潦型、竹撬聖及霜荷型。胡靴、牛臆這兩種是優質茶中的極品,而竹撬聖、霜荷兩種最為粗劣。

到了宋代,朝廷對團茶的製作更為講究,團茶品類不斷翻新。團茶裡開始加入各種香料,甚至用金銀重彩來裝飾團茶的外表。這些做法顯然起到了“不無奪其真味”的反作用。向來就有一大部分人飲茶是為了追求茶的自然香味,他們自然對這樣“打扮”茶餅持反對意見。蘇東坡曾在讀過前人“姜宜煮更誇”詩後,批評唐人飲茶有股“河朔脂麻氣”,就是說唐人讓其他食物和茶一起煮,已經導致茶失去了本身的真香——更何況直接在茶餅中加香料呢!《茶錄》中也旗幟鮮明地堅持茶“香重者” “非上品也”。連宋徽宗趙佶也在《大觀茶論》中說:“茶有真香,非龍麝可擬。”

其實,團茶的這種革新,並沒有得到統治者的認可。據史料記載,飲用加了龍腦香料的茶,不但不能讓人“清心”,反而會使人心煩胸悶。後來,朝廷就下令,製作茶時不能再加入香料。

在民間,因為朝廷的引導,也有茶中加香料的習俗,到明清時期,儘管習俗未能全廢,但也難以延續發展了。明人文震亨在《長物誌》中也對制茶有“以茶剔葉取心,清泉漬之,去龍腦諸香”的記載。

《茶譜》中的茶器圖

▓苦節君像

▓苦節君行省

▓建城

▓雲屯

▓烏府

▓水曹

▓器局

▓品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