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氣血才是命根子 > ⊙ 四季有別,調養氣血順天時 >

⊙ 四季有別,調養氣血順天時

【氣血養生經】  四季陰陽的變化,是天地自然界萬物生命演變過程中生、長、收、藏的根本所需。我們掌握自然界變化規律並能順應這個變化規律,適時地在春、夏季節保養陽氣,以順應生長的需要,在秋、冬季節保養陰氣,以適應收藏的需要。

張女士今年35歲,眼瞅著女人最美的時候已經過去,張女士心急如焚,不惜一切代價力爭拉長青春的尾巴。不過最近她發現了一個很神奇的自然現象:夏天的時候,皮膚相對鬆弛,而一到秋冬,即使不用緊膚霜,皮膚也會緊實一些。

關於這一點,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過論述,如《靈樞·五癃津液別》篇裡說:「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意思是說,在春夏之季,氣血容易趨向於表,表現為皮膚鬆弛,疏洩多汗等;而秋冬陽氣收藏,氣血容易趨向於裡,表現為皮膚緻密,少汗多溺等,以維持和調節人與自然的統一。

連皮膚都在隨著季節的變化而做出相應調整,身體的其他部分就更不用說了。所以,我們一年的養生戰略,也應隨著四季的變化而做相應調整,簡言之,就是要法時。

法時養生,就是養生要和天時氣候同步。說具體一點,就是熱天有熱天的養生原則,冷天有冷天的養生道理。總的原則就是要順應天時養生,也就是要按照大自然的陰陽變化來調養我們的身體。

法時養生的精髓是四季養生,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溫、熱、涼、寒的變化來養生。

那麼,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又是如何具體地影響人體的呢?

第一,四時對人體精神活動的影響。

在醫學名著《黃帝內經》裡專門有一篇是討論四時氣候變化對人體精神活動影響的,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對於此篇,《黃帝內經直解》指出:「四氣調神氣、隨春夏秋冬四時之氣,調肝、心、脾、肺、腎五臟之神態也。」著名醫學家吳鶴皋也說:「言順於四時之氣,調攝精神,亦上醫治未病也。」這裡的「四時之氣」,即春、夏、秋、冬四時氣候;「神」,指人們的精神意志。四時氣候變化,是外在環境的一個主要方面,精神活動,則是人體內在髒氣活動的主宰,內在髒氣與外在環境間取得統一協調,才能保證身體健康。

第二,四時對人體氣血活動的影響。

中醫學認為外界氣候變化對人體氣血的影響也是顯著的,如《素問·八正神明論》裡說:「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意思是說,在天熱時則氣血暢通易行,天寒時則氣血凝滯沉澀。

中醫認為,氣血行於經脈之中,故氣血運行的變化會進一步引起脈象的變化,如《素問·脈要精微論》裡說:四時的脈象,春脈浮而滑利,好像魚兒游在水波之中;夏脈則在皮膚之上,脈象盛滿如同萬物茂盛繁榮;秋脈則在皮膚之下,好像蟄蟲將要伏藏的樣子;冬脈則沉伏在骨,猶如蟄蟲藏伏得很固密,又如冬季人們避寒深居室內。

以上充分說明了自然界氣候的變化對人體氣血經脈的影響是顯著的。若氣候的變化超出了人體適應的範圍,則會使氣血的運行發生障礙。如《黃帝內經》裡說:「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這裡的泣而不行,就是寒邪侵襲於脈外,使血脈流行不暢;若寒邪侵入脈中,則血病影響及氣,脈氣不能暢通,就要突然發生疼痛。

第三,四時對五臟的影響。

在《素問·金匱真言論》裡曾明確提出「五臟應四時,各有收應」的問題,即五臟和自然界四時陰陽相應,各有影響。

事實上,四時氣候對五臟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就拿夏季來說,夏季是人體的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尤其是室外活動特別多,而且活動量也相對增大,再加上夏天晝長夜短、天氣特別炎熱,故睡眠時間也較其他季節少一些。這樣,就使得體內的能量消耗很多,血液循環加快,出汗亦多。因此,在夏季,心臟的負擔特別重,如果不注意加強對心臟功能的保健,很容易使其受到損害。由此可見,中醫提出「心主夏」的觀點是正確的。

一年裡,春夏秋冬四時陰陽的變化,是天地自然界萬物生命演變過程中生、長、收、藏的根本所需,所以深懂養生之道的人,也就是能夠掌握自然界變化規律並能順應這個變化規律的人,會適時地在春、夏季節保養陽氣,以順應生長的需要,在秋、冬季節保養陰氣,以適應收藏的需要,這樣順從了天地自然生命發展的根本規律,就能與萬物一樣,在生、長、收、藏的生命過程中正常地運動發展。如果違背了這個規律,就會戕害生命力,破壞人身真元之氣,損害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