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氣血才是命根子 > ⊙ 五臟陰陽平衡自檢方案 >

⊙ 五臟陰陽平衡自檢方案

【氣血養生經】  如果說生活是一門平衡的藝術,那麼生命就是一項平衡的技術。天地萬物,都講究「陰陽」協調。陰陽一旦失調,輕者需要就醫吃藥,重者則擾亂我們的生命健康。

那天在健身房,小孫和小李因為肌肉問題爭個不停,小孫的肌肉結實,有點像運動員的身材。小李則肌肉鬆弛。小李說:「你肯定健身不是一天兩天了,才能有如此發達的肌肉。」而小孫則咬定自己是第一次出入健身房的大門,認為自己身體結實是自己五臟協調,脾胃好的表現。因為一個人脾氣足,他的肉就結實、不長皺、有彈性。

其實小孫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五臟好不好,都可以通過體貌特徵表現出來,脾主肌肉、四肢,是由於脾的運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決定的。脾臟運化水谷精微以營養肌肉,營養充足,則肌肉豐滿、結實,四肢強勁、靈活有力;反之,如果脾失健運,營養缺乏,必導致形體消瘦,肌肉萎軟、懈怠,皮膚鬆弛、多皺。因此我們只要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就能知道自己的五臟是否陰陽平衡,並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1.肺

(1) 肺陰虛症狀:兩顴骨紅赤,潮熱盜汗,五心煩熱,鼻咽乾燥,乾咳少痰,聲音嘶啞,舌紅少津,苔薄或無,脈象細數。

養生原則:養陰清肺。

(2) 肺氣虛的症狀:面色蒼白,精神萎靡,咳喘無力,聲音低微。自汗多汗,氣短懶言,甚則息微,呼吸短淺,涼汗淋漓,舌苔淡薄,脈象虛軟。

養生原則:益氣固脫,收斂肺氣。

2.脾

(1) 脾胃陰虛的症狀:口乾舌燥,齒燥津少,脘腹脹滿,或見熱痛,心中嘈雜,饑不欲食,乾嘔欲吐,反胃呃逆,舌質紅赤,苔黃而干或光無苔,脈象細數。

養生原則:養陰扶脾,清熱益胃。

(2) 脾胃氣虛的症狀:形體消瘦,面色萎黃,氣短懶言,倦怠無力,四肢發軟,不思飲食,腹脹,唇淡不榮,大便溏瀉,內臟下垂,舌質胖大,脈象虛弱。

養生原則:補中益氣,健脾養胃。

3.心

(1) 心陰血虛症狀:形體消瘦,心慌氣短,心煩易驚,頭昏眼花,健忘失眠,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舌淡少津,脈象細弱。

養生原則:養陰清熱,寧心安神。

(2) 心陽氣虛症狀:面色蒼白,心慌氣短,心胸憋悶,胸憋背冷,畏寒喜溫,自汗多汗,甚則面色慘白,神志恍惚,冷汗淋漓,呼吸短淺,四肢厥冷,舌質淡而胖,舌苔白潤,脈象細弱,甚至脈結代,脈律不整。

養生原則:益氣扶陽,補心安神。

4.腎

(1) 腎陰虛症狀:頭昏耳鳴,聽力減退,牙齒動搖,毛髮枯萎,腰脊酸痛,潮熱盜汗,口燥咽干,夢遺滑精,舌質紅赤,脈象沉細。

養生原則:補腎滋陰,養血固本。

(2) 腎陽虛症狀:畏寒怕冷,腰膝酸冷,神疲易倦,小便清長,夜尿頻多,遺尿失禁,尿後餘瀝,性慾減退,陽痿早洩,遺精難育,宮寒不孕,舌質淡而胖,脈象虛弱。

養生原則:溫腎扶陽,填精補髓。

5.肝

(1) 肝陰血虛症狀:兩肋疼痛,性急易躁,視物不清,眼乾澀,肌肉跳動,爪甲枯薄,關節酸軟,肢體麻木,舌紅而瘦,苔黃少津,脈象弦細。

養生原則:滋陰養血,補肝調肝。

(2) 肝陽上亢症狀:眩暈耳鳴,頭痛且脹,面色潮紅,急躁易怒,失眠多夢,每遇惱怒或煩勞則加重,目赤,口苦,尿赤,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或弦數。

養生原則:平肝潛陽,息風清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