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氣血才是命根子 > ⊙ 心主血,養血必先養心 >

⊙ 心主血,養血必先養心

【氣血養生經】  心主血,心生血,所以養血必養心,人身養護,最好由內而外,先從養心開始。

「多年的心血白費了」,「嘔心瀝血地工作」,我們經常這樣把心和血自動聯繫在一起,難道這一切都是巧合嗎?有沒有一定的生理依據?

語言文學上的事情我們暫且不問,單單從醫學上講,心和血就是密不可分的。中醫學認為血的生成與五臟六腑密切相關,是在五臟六腑共同作用下完成的,非一髒一腑能為,首要的就是心。

心位於胸中,心包衛護其外,並與心繫相連。心藏神,為生命活動的根本,喻之為「君主之官」,有主神明和主血脈的作用,是「五臟六腑之大主」,與小腸相合,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其氣通於舌,開竅於耳,在液為汗。

心有兩大主要功能。

一、主神明

神明指人的思維意識活動。古人認為人的意識思維活動自心發出,故有「神明出焉」之說。後世醫家認為心主血脈,能奉血於腦而主神明,可供參考。神明的作用有二。

1.應變萬物

經云:「所以任物者謂之心」「積神於心,以知往今」均有這個含意。所謂「任物」就是指心神有思考、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事物變化做出反應。「以知往今」指心神具有記憶和理解能力。因此,心主神明就是指精神意識活動中的應變能力。

2.協調臟腑

《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所謂「不得相失」,就是說臟腑之間在功能上必須保持正常的聯繫。「主明則下安」是指心神能發揮主宰的作用,十二臟腑的功能便可協調統一。若心不能發揮神明的主宰作用,則十二官的功能便為所欲為,各自為是,發生紊亂的危險局面,故謂之「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可知主明或不明是臟腑協調的關鍵,因此說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也」。

二、心主血

《內經》說:「心主血,為生之本……心充脈華面,在液為汗,開竅於耳及舌。」心主血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心主血脈,是指心有推動血液在脈道中流通的能力。「心主身之血脈」,「心藏血脈之氣也」,是說心得到五臟元真之氣的充養便能主持血脈的運行。由此可知,心主血脈有賴於心氣對血脈的鼓動作用而實現。

另外,《內經》還有「心生血」的記載,王冰釋為「心之陰精,生養血也」,後世醫家認為體內的精微物質,到心臟變為紅色隨血脈循行的才為血,故謂心生血。

正因為心主血,心生血,心伴血,所以今天的我們,養血必養心。

有一個美容師已經年過四旬了,可沒有一點兒衰老之相,不施粉黛卻越發年輕,體態輕盈,容光煥發,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小五六歲。有很多人向她請教駐顏之術,她說,自己並沒有選用什麼特別的大牌美容護膚品,唯有堅持「養心」二字,一直能保持良好的心態,所以看起來年輕有活力。

中醫認為,一個人面色是否潤澤,反映的是氣血是否充盈。心主血,心血充盈了,人的顏面就會紅潤而有光澤。所以,養心,不僅能讓人擁有好體魄,還能讓人容顏潤澤。

不懂得養心的人,就像不懂得要育花當從根部澆水、施肥。由於日漸加快的社會節奏、競爭激烈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人們的心理負擔日益加重,心臟受到的危害也越來越多,因此,緩解心臟壓力應是現代人自我保健的一項重要內容。以下建議可助您「一臂之力」。

1.工作上勞逸結合

人們應該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的承受能力,把握機遇,發揮自己的長處,並學會在快節奏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各種事件中基本保持心理平衡。要科學安排工作、學習和生活,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或目標,並適時留有餘地。無論工作多麼繁忙,每天都應留出一定的休息、「喘氣」的時間,盡量讓精神上繃緊的弦有鬆弛的機會。

2.平衡利用身心功能

工作中若能「平衡」地利用身心各方面的功能,則獲益匪淺。「平衡」是多方面的,諸如腦力與體力的平衡;左腦(抽像思維)與右腦(形象思維)的平衡;大腦各神經中樞的平衡;站、坐、走的平衡;用眼與用耳的平衡等等。這樣能使生理和心理的功能潛力得以充分發揮,有益身心健康。每一個腦力勞動者都應根據自己的工作特點,使保健與工作結合起來。

3.及時排解不良情緒

心情不好時,應盡量想辦法「宣洩」或轉移,如找知心朋友聊聊,一吐為快,或出去走走,看看電影、電視等等。遇有大的委屈或不幸時,亦不妨痛哭一場。心理學家指出:痛哭也是一種自我心理保護措施,能使不良情緒得以宣洩和分流,哭後心情自然會暢快一些。

4.靜心養生法

當心情不佳時,選個安靜的地方,全身放鬆取坐勢,雙手置於膝上。深呼吸,閉上眼睛,讓大腦完全安靜。聽四處風吹過樹葉的聲響,小鳥的鳴叫,微風拂面而心曠神怡;想像自己來到深山之中,自由自在地漫步其間;或是身處山巔,白雲在腳下流淌;或是身處蔚藍色的大海之上。如能流連於綺麗風光中,心情會無比歡暢。

如果遇有心理危機而難於自行解脫,不妨求助於心理咨詢機構。心理咨詢被譽為「溫柔的精神按摩」,通過心理醫生的勸導、啟發、安慰和教育,能使當事者的認識、情感、意志、態度、行為等發生良性轉化,增強信心,進而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