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食物是最好的藥 > 話說藥食同源 >

話說藥食同源

對於生活在現今科技高度發達、物質極其豐富的社會的人們來說,古老的中醫理論和方法幾乎淡出視野。然而,隨著人們對自然的崇尚和回歸,傳統的中醫學,尤其是中醫的飲食養生理論再一次煥發出它不可掩蓋的光芒。人們對食物的關注,也從亙古蠻荒、茹毛飲血時代的果腹充飢,上升到當下既追求食物的色、香、味、美,更注重食之有益。

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大家都知道神農嘗百草的傳說,《淮南子·修務訓》上說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知避就,就是懂得百草的基本性能及有毒無毒,可見神農時代藥與食不分,無毒者可就,有毒者當避。因此,很多學者也把這看作是中醫的一個重要思想——「藥食同源」的最早緣起。自燧人氏之後,人類學會了用火,開始進入熟食時代,烹調加工技術逐漸發展起來,食物與藥物開始有了分化。

《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的中醫典籍,它創立了食物五味的概念、與五臟相關的理論、食物五類的劃分原則以及藥食配製的原則與禁忌。《黃帝內經·素問·六節髒象論》指出:「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五味,這裡主要指食物。食物也和藥物一樣,具有辛、酸、甘、苦、鹹五味,它們與五臟有著相應的關係。也就是說,五穀(麥、黍、稷、稻、豆)與五畜(雞、羊、牛、馬、彘)均有其性味特點,分別與五臟功能相關,比如《素問·金匱真言論》上說:「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味酸……其畜雞,其穀麥。」中醫理論認為,相應性味的畜谷對臟腑具有促進和維護作用。

由於五臟之間存在相輔相成的關係,五味合於五臟,也就可能損傷、損害五臟。《素問·五臟生成篇》具體論述了「五味之所傷」:「多食鹹,則脈凝澀而變色」(傷心);「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傷肺);「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傷肝);「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傷脾);「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傷腎)。由於五臟與五味的相應,又可以通過五味之間的生剋制化來治療調整病態,所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等。而五味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作用,所謂「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運用時當揚長避短,以免貽害。《黃帝內經》還特別提到,治病要「調食和藥」,即「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在《黃帝內經》誕生的時代,帝王宮廷中也出現了文字記載最早的醫官——「食醫」,《周禮·天官志》明確規定了食醫的職責是調配帝王的「六飲、六膳、百饈、百醬」。可見,食醫既是掌管食物的醫官,也要懂得運用具有預防治療作用的膳食為帝王調攝健康。從《周禮》強調的「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可知藥與食結合是當時治病養生的重要流派。《禮記》中提到的藥食調配的四時運用原則,即「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是對「藥食同源」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也記載了一些既是食物,又是藥物的物品。《山海經》中則有一些更加詳盡的描述,比如「嘉果,其實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柎,食之不勞」;「梨,其葉狀如荻而赤華,可以已疽」;「幼鳥,其狀如鳧,赤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這些描述說明當時將膳食用於預防保健、改善體質已取得了很多實際經驗。

我國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共載藥365種,依藥物功用和使用目的,分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可見,《神農本草經》所列的上品藥材既是藥物又是食物。而漢代張仲景所撰《傷寒雜病論》被稱為「方書之祖」,是中醫辨證論治的典範,其中很多方劑,比如白虎湯用粳米、百合雞子黃湯用雞蛋、黃芪建中湯用飴糖等,都是藥食同用的範例。

生於晉唐時代的藥王孫思邈,針對當時煉丹流弊的危害,力主食養。在他所著《千金要方》第二十六卷中專門論述食養食治,共涉及食治原料162種。他創製了很多食治名方,提出了很多食養食治原則,認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藥性者,不能以除病。故食能排邪而安臟腑,藥能怡神養性以資四氣」,「君父有病,期先命食以療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

集藥學之大成的明代藥學巨著《本草綱目》,幾乎記載了所有人們作為食物的谷肉瓜果蔬菜種類,並列舉了它們的功能作用。同時,也論述了其他多種本草的養生食用功能。

綜上所述,所謂的「藥食同源」,即傳統中醫的飲食養生理念中,食物不僅有提供能量、提供營養的作用,而且對維持身體健康,調整身體狀態,糾正機體非正常情況,有著重要而複雜的作用。因此嚴格地說,在中醫藥中,藥物與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對而言的:藥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藥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藥物的副作用大。藥物和食物,沒有截然的界限,因此,只有合理飲食,才是養生的最高境界。

話說飲食調理

前面提到合理飲食才是養生之道,那麼如何調理飲食,使之助益養生呢?飲食調理在中國養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和悠久的歷史。唐代孫思邈不僅在《千金要方》中設有《食治》一卷,記載了不少用於治病的食物,而且特別強調「夫為醫者,當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瘥,然後命藥」。歷代均有不少愛好養生者樂於此道,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獨特養生原則和非常實用的食物調理方法。

調和五味。中醫把所有的食物概括為辛、苦、甘、酸、鹹五種味道,並相應地分析了各種性味食物對人體所起的不同作用。飲食調理養生法就是要人們充分考慮到食物的上述特性,謹慎地調節自己的飲食,既要使食物適合個人的口味,又要保存其性味,使食物中的營養能夠被身體充分吸收和利用,以達到「骨正筋柔,氣血以注,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素問·生氣通天論》)的養生目的。

三因施膳。所謂「三因施膳」,就是指因人、因地、因時制宜,靈活採取相應的飲食調理措施。(這部分內容將在後面章節中詳述)

飲食有節。所謂「節」,就是指「節制」與「節度」,它要求飲食的時間有規律,飲食的種類要合理搭配,飲食量要嚴格控制。《素問·生氣通天論》告誡人們:「高粱之變,足生大丁。」這話是什麼意思呢?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岳在其作《類經》中這樣解釋:「高粱即膏粱,肥甘也。足,多也。厚味太過,蓄而為熱,其變多生大疔。」用現代人的話來講,就是多食久食膏粱厚味,也就是肥膩肉食,就會導致邪熱內積,火毒熾盛,必然誘發癰疽疔瘡之類的疾病。那麼是肥膩肉食不好嗎?當然不能這樣以偏概全,但是,不加以節制地攝取,勢必導致疾患的發生。

食無偏嗜。《生氣通天論》說:「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比如,有的人特別愛吃甜,特別是糖。而糖易使人發胖,導致衰老加快,也易引發糖尿病、心腦血管等疾病。正如《內經》中所說:「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轉為消渴。」因此,合理的膳食必須是葷素搭配合理,各種營養成分兼備,這樣才可能使飲食起到養生而不害生的作用。

少吃增壽。晉代張華的《博物誌》一書明確闡述了飲食數量與養生長壽之間的必然聯繫,大膽地提出了「所食愈少,心愈開,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損」的觀點。至於食量究竟控制在什麼程度最為適宜,明代御醫龔廷賢認為應該是「食唯半飽無兼味,酒至三分莫過頻」(《壽世保元》)最為恰當。

清淡增壽。唐代百歲道士軒轅集在回答唐武宗李炎關於長壽秘訣問題時,曾特別強調「薄滋味」。所謂「薄滋味」,一方面是指飲食不宜過鹹,《生氣通天論》說:「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薄滋味」另一層涵義是主張以素食為主。元代養生家朱丹溪對素食更是推崇備至,專門著有《茹淡論》一書論述素食的好處。

飲食禁忌。元末明初的百歲養生家賈銘在《飲食須知》中提出「飲食藉以養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叢然雜進,輕則五內不和,重則立興禍患」的飲食禁忌原則。

話說「藥補不如食補」

在古代,藥又被稱作「毒」,這裡的「毒」指的是藥物的偏性,如寒熱溫涼、酸苦辛鹹等,使用得好當然能治病,但若把握不好,反倒招災引禍。所以人們常說:「是藥三分毒」,其實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古代許多醫學家都提倡「祛邪用藥,補養用食」。食補就是通過調整平常飲食種類和方式等,以求維護健康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五穀雜糧、大米白面,這是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從無數食品裡遴選出的性味最平和而營養最豐富的「良藥」,它治的正是人類如何生存這個大「病」。由於食物良好的食養、食療效果及性、味、歸經之分,所以,古代醫家經常把食物的功用與藥物等同。例如,牛肉作為食品能補脾胃,益氣血,古代醫家就把牛肉的功效與中藥黃芪劃上等號。《韓氏醫通》稱:「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羊肉甘溫,益氣補虛,名醫李東垣認為:「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是也。」將羊肉之功與人參並列;《五雜俎》云:「海參其性溫補,足敵人參,故曰海參」;民間俗稱鵪鶉為「動物人參」,並將烏骨雞的功效比作黨參等。採用日常食品養生、保健,既避免了藥物的偏性,又使身體強健,壽命亨長。

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孟詵一生活了92歲。他從年輕時就喜好醫藥,後來更精研食療與養生術,他曾對人說:「若能保身養性者,常須善言莫離口,良藥莫離手。」根據自己幾十年的實踐經驗,他搜集了241種兼具醫療作用與營養價值的食品,編成了我國第一部食療學的專著《食療本草》。書中囊括了日常生活中的米谷瓜果、山珍野蔬、畜肉禽蛋、魚蝦海產,可謂品種齊全。

食補的含義有兩個方面,一是補養虛衰之體,二是補充人體缺乏的某些營養成分,達到祛病延年,養生益壽的目的。作為食補、食療的飯菜、果品、肉食等,不但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各種微量元素等成分,食用後可以滿足人體對營養的要求,還含有能夠直接治療疾病的有效成分,能提高人體的防病抗病能力,增強體質,延緩衰老,所以是「固本之道」。食補作用和緩,既可保護胃氣,一般又沒有副作用,不需要懂得太多的醫學知識,容易掌握;另外服食方法多樣,燉、煮、蒸和煲湯,任憑自己的口味,在進行滋補調養的同時,還可享受美味佳餚。因而食補深受人們的喜愛,「藥補不如食補」的名言也被歷代傳誦。

然而,食補也具有局限性,谷肉果菜等食物本來就是我們一日三餐常吃之品,補益力緩,雖也有藥物的寒熱溫涼四性,但其偏性要弱得多,對於有明顯虛弱症狀或有疾病的人,如要進補,還得用力峻、效專的藥補,否則難以奏效。當然藥補的難度大,需要辨證施治,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補調整機體陰陽平衡作用較強,食補營養價值較高。故藥補和食補各有特點和功效,可謂「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因此,籠統地說「藥補不如食補」也有其片面性。藥食應當相互配合,食借藥威,藥助食性,相得益彰,這樣補益功效才會更強。

需要提示的是,在進行食補的時候應掌握以下幾條原則:

1.適應個人特點

由於性別、年齡、生理狀況、形體差異以及個人生活習慣的不同,對膳食會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進行食補不能千篇一律。同樣的食物對一些人可能效果顯著,而對另一些人可能適得其反。例如,牛奶對大多數人是理想的營養食品,但少數人因體內缺少乳糖酶,食後就會出現不適及腹瀉;食用同量的桂圓肉,有人食後能安眠,有人則上火失眠;蜂蜜雖然滋補,但患有濕疹、疥癬的濕熱偏重之人食之,反會使病情加劇,難以痊癒。體虛之人進行食補時,要注意區別陽虛還是陰虛,陽虛宜多選用羊肉、狗肉等進補,而陰虛則宜食龜肉、鱉肉、蛤蜊肉等滋陰食品。

不過,現代都市人的體質卻不能以寒熱、虛實簡單劃分,有的人從表現看兩種體質兼而有之:體形較胖容易上火,但是吃點生冷的東西就拉肚子;還有的人體形偏瘦明顯脾胃虛弱,但又十分火大。這主要是現代都市人,有抽煙、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從而導致體質的多樣化,但是每個人的體質都會表現出主要症狀,食補時應以主要症狀作為依據。

2.根據所患疾病的性質、症狀表現選食

按照中醫理論,食療過程中應遵循寒者溫之、熱者涼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原則。比如說,屬「寒涼」性的病症,就應當選擇「溫熱」性的食物去調整它,否則就會雪上加霜;「溫熱」性的病症,適宜選用「寒涼」性的食物去平衡它,否則就會火上澆油。再如有胃病的人,一般來說不宜喝綠茶,因為從中醫角度講,綠茶性寒,對胃寒、胃潰瘍者不利。而紅茶屬於發酵茶類,茶多酚含量較低,刺激性弱,有暖胃益脾的作用,所以脾胃虛寒的胃腸疾病患者最好飲用紅茶,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飲用甘溫的紅茶是最適宜的。

3.注意飲食的性味

食物的性,指寒、熱、溫、涼四種性質;食物的味,指酸、苦、甘、辛、鹹五種味道。一般寒涼食物有清熱瀉火解毒的作用,適合於春夏季節或患溫熱性疾病的人食用,如穀物、綠豆、赤小豆、梨、橙子、豆腐等;而溫熱食物則有溫中、補虛、祛寒的作用,適合於秋冬季節或患虛寒性疾病的人食用,如韭菜、羊肉、龍眼肉、黃鱔等。

不同味的食品也有不同作用。辛能宣散滋潤、疏通血脈、運行氣血、強壯筋骨、增強機體抵抗力,常用食品有蔥、姜、蒜、胡椒、花椒以及各種酒類等;甘能補益和中、緩急止痛,常用食品有大棗、糯米、龍眼、蘋果、荸薺、甘蔗、蜂蜜、白糖等;酸有收斂固澀作用,與甘味配合能滋陰潤燥,常用食品有食醋等;苦能洩火燥濕堅陰,與甘味配合有清熱利尿、祛濕解毒的作用,如苦瓜、茶葉等;鹹有軟堅散結瀉下作用,如海產品、豬心、龜肉等。

4.因時因地靈活選食

一年四季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氣候的不斷變化,對人體生理機能會產生一定影響。中醫學認為飲食順應四時變化,能保養體內陰陽氣血,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春季氣候溫暖,陽氣生發,宜飲食清淡,可多吃些薺菜粥等菜粥;夏季氣候炎熱,多雨濕重,宜食甘涼之物,如綠豆湯、荷葉粥、薄荷湯、西瓜、冬瓜等;秋季氣候轉涼乾燥,宜食溫潤的食品,如山藥、百合、蓮子等;冬季寒冷,食品宜溫熱,可食八寶飯、涮羊肉、桂圓棗粥等溫補機體精氣。

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各異,北方多寒,南方多火,西部多燥,東部多濕,這種地理狀況也影響人們的飲食健康。比如,東南水鄉濕潤之地,宜多吃清淡利濕之物,如冬瓜、赤小豆、瓠子;西部乾燥地域,可常吃養陰生津的新鮮蔬菜瓜果。再以蜂蜜為例,在北方多食有延年益壽之功,而在南方,卻不適合長期食用。因為蜂蜜雖好,但滋膩生濕,正如元代著名醫家朱丹溪所言:「西北高燥,食之有益;東南卑濕,多食則害。」

話說藥食兩用

作為中醫治病最主要的手段——中藥,多屬於天然藥物,包括植物、動物和礦物,而可供人類飲食的食物,同樣來源於自然界的動物、植物及部分礦物質。

神農嘗百草的傳說,是「藥食同源」的最早緣起,它反映了原始人類如何從實踐中發現區分可食物來維持自己生活需求的過程,通過試用、口嘗,然後相互分享經驗,累積數代人的實踐和智慧,人類漸漸認識了自然界的植物,並且根據它們的特點來加以利用。有些味道不好,或者不適合日常食用的,只能用來治病,就稱為藥物,有些可口營養無明顯偏性、可以作為日常飲食的,就稱為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東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樣也能當作飲食之用,就被稱為「藥食兩用」。由於它們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藥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龍眼肉、山楂、烏梅、核桃、甜杏仁、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它們既屬於中藥,有良好的療效,同時又是大家經常吃的富有營養的可口食品。

中藥與食物的共同點是可以用來防治疾病,它們的不同點是,中藥的治療藥效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藥勁大」,用藥正確時,效果突出,而用藥不當時,容易出現較明顯的副作用;而食物的治療效果不及中藥那樣突出和迅速,配食不當,也不至於立刻產生不良的結果。

但不可忽視的是,藥物雖然作用強一般不會經常吃,食物雖然作用弱卻天天都離不了。我們的日常飲食,除供應必需的營養物質外,還會因食物的性能作用或多或少地對身體平衡和生理功能產生有利或不利的影響,日積月累,從量變到質變,這種影響作用就變得非常明顯。從這個意義上講,它們並不亞於中藥的作用。因此正確合理地調配飲食,持之以恆,會起到藥物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學會藥食兩用,呵護美好人生

人的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而吃與人的關係最密切。所謂「病從口入」,不僅涉及飲食的衛生,還包含有如何吃,吃什麼的問題。像許多民諺提到的「若要百病不生,常帶飢餓三分」、「吃得慌,咽得忙,傷了胃口害了腸」、「魚生火,肉生痰,粗糧淡菜保平安」、「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都說的是飲食與養生、飲食與疾病的關係。

而通過我們前面的論述,大家已經知道,食物中有很多是藥食兩用,說它是食物也可,說它是藥物也沒錯。2002年2月,國家下發了《衛生部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其中涉及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共87種。這些物品,常被人們作為食物食用,又兼具很高的藥用價值。作為一個關注自身健康的普通人,如果你能粗略地掌握它們的功能,並加以運用,相信這些原本有著峻烈外衣的藥食兩用之品,會更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只要搭配得當,就會像潤物的春雨一樣給人的身心無窮的能量和營養,滋養我們的身體。

真的會是這樣嗎?當然可以。因為最瞭解你身體的人是你自己,最知道你病痛感受的人也是你自己,如果你能對藥食兩用之品用心加以精研,那你真的可以做自己的保健醫生,而省去很多求醫問藥的辛苦。這裡不妨舉幾個例子:

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蘇轍,歷史上有名的「三蘇」之一,年少時身體十分虛弱且疾病不斷,不是噁心、嘔吐、拉肚子,就是感冒、發燒、咳嗽。雖三天兩頭服藥,卻療效甚微。在其30剛剛出頭時,舊疾未癒,又添新恙,只覺整天心慌、氣短、頭暈,到處求醫診治,身體每況愈下,一年不如一年。蘇轍心想:求人不如求己。於是乾脆找來醫書,開始自學。他聰明過人,又勤學好問,沒費太多功夫,便對《神農本草經》中數百種中草藥的性味、功用都瞭解得一清二楚了。其中,他發現茯苓這味藥藥性十分平和,「久服可安魂養神延年」,正好對自己的病症。於是,他買回一些茯苓,堅持天天服用。果然不出一年,以前那些十分難纏的痼疾都神奇般地消失了,身體更是一天強於一天。後來他還把這段經歷寫進自己的文章裡,並推薦人們用茯苓祛病延年。

下面的這個例子說的是九世班禪的故事。抗日戰爭前夕,九世班禪曾在杭州宣揚佛法,在靈隱寺主持盛大法會。班禪因吃不慣當地齋菜,患了腸炎,拉肚子。地方當局舉薦西醫替他治療,孰料「打針治療後反而嘔瀉加甚」。恰逢滬上名醫陳存仁與丁福保等同游西湖,順道謁見班禪,並為他開出了療疾的藥方。誰知班禪堅持不再服藥,陳存仁想了半天,想出一個法子,就是讓班禪只喝大棗湯,班禪欣然從之。因為多日未進飲食,班禪深覺棗湯味香氣馥,連服數盅後便呼呼入睡,兩日後嘔瀉全止。班禪大喜,贈與陳存仁幾方哈達和數卷佛經。

說完名人的例子,再說說我們身邊普通人的例子。新生兒濕疹恐怕是每位新手媽媽都遭遇過的事,這個藥膏,那個藥水的有時候抹了也不頂事,還要擔心寶寶會不會受藥物中激素的影響。如果你略知藥性,去藥店買上一點兒金銀花,煎湯煮水給寶寶洗澡,恐怕幾天之後,又紅又癢的濕疹就沒了。不僅如此,酷暑時節,給寶寶喝點兒金銀花露,也能清熱解暑,防治痢疾。

初春時節,有很多老年人喜歡挖一種叫做婆婆丁的野菜,說是煮粥涼拌能敗火,這種野菜的藥名叫做蒲公英,雖然不名貴,卻是至賤而有大功,是治療急性乳腺炎的特效藥物。常吃還能維持正常視力,防治角膜炎、眼結膜乾燥、夜盲症,並能增強對傳染病的抵抗力。

到了夏天,人們採集草叢裡的馬齒莧,取其嫩莖葉,焯水涼拌,或是炒熟食用,或用來煲湯,既可清潤肺燥,有益脾胃,又具清香甘醇之味。而這貌似普通的馬齒莧,可是明代宮廷的長壽菜,也是清熱解毒、散血消腫的良藥。將新鮮馬齒莧搗敷,或單用干馬齒莧研末調敷,治療急性或慢性肌膚感染,或久不癒合者,包括頑固的慢性下肢潰瘍,即民間所說的「老爛腿」,都算得上是「簡、效、廉」的好方法。要是哪家的小孩得了痱子,把馬齒莧搗爛敷上去,效果立竿見影。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藥食兩用,實在有太多的奧妙可尋,它於平淡處見神奇,看似普通,卻能在關鍵時刻顯出它的不凡。它們通常並不名貴,甚至道邊山野信手拈來,但這並不影響它治病救人的療效。它治病的機理雖然複雜,但施用起來卻是簡便易行。用之療疾,效速愈佳;用之養生,持久而和緩。

當你把精力投入到投資、炒股,想著法兒地讓鈔票增值時,不妨在案頭也放上這樣一本小書,每天在你擁擠的時間表裡抽出可以忽略不計的一點點兒時間,看一則藥食兩用的文章,然後存儲在你的記憶中,哪怕只有個印象也好。待到需要的時候,它就像火花一樣,從你的頭腦中迸射出來。它既裝點了你的食譜,又呵護了你的身體,讓你有精力和體力去實現諸多的人生夢想。

當我們感慨抗生素的氾濫,合成藥的屢試不效,何不學著用天然的藥物兼食物來衛護我們的身體,做自己的保健醫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