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白棉花,紅棉花 > 第十一章加入農業合作社 >

第十一章加入農業合作社

接二連三的打擊,打不垮母親。苦命的母親,像康家山的油茶樹一樣,屹立不倒。

飽飽不在了,母親、曾章甫、毛坨,堅強地生活著。

那時候的農村,沒有實行計劃生育,兒女能生多少生多少,有的農民家庭同時擁有鼻涕流進口裡的、扣子上下扣錯的、穿著開叉褲的、兩隻腳穿著爹爹翁娘同一朝向爛鞋子的孩子七八個。曾章甫、母親和毛坨,組成了後來20世紀末中國城鎮時髦的小家庭組合:三口之家。

在政治鬥爭的風潮漸漸平息後,康家山的山林田土惠風和暢,農業逐漸繁榮,農民的生活日益安康。

母親和曾章甫唯一的希望——毛坨,長得越來越高,越來越結實了。

從1955年開始,康家山掀起了農業合作化的高潮。

那年,毛澤東主席作了《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在黨的七屆六中全會勝利閉幕後,漢壽從原來的生產自救和互助合作逐漸轉變為初級農業合作社。到年底,太子廟鄉的農民家庭95%以上入社。康家山村也基本完成了動員組織農戶入社的任務。

母親和曾章甫第一批報名同意入社。但不是所有的地主富農入社都能獲得批准,也不是每戶農家的態度都像母親和曾章甫那麼積極。入社的組織動員工作可是費了村幹部的一番精力。

籌建合作社的第一步是深入宣傳發動。母親唯命是從,堅決擁護。但母親發現,對同住在曾宅的貧雇農、中下農家庭進行動員的工作就沒那麼簡單。

1955年入秋後,以代四翁媽的大兒子代村長、二兒子代會計為骨幹的康家山建社籌備小組,層層串聯,走家串戶,除了宣講毛主席指示外,還聯繫本地實際進行深刻剖析。

代村長他們挨家挨戶苦口婆心講:

「土改後兩極分化現象很嚴重,有的家庭人多勢眾,有的家庭勢單力薄。有的家庭是水田平地田,有的家庭是旱田高地田。這勢必導致階級兄弟生活水平高低不一。

「社會主義是由窮變富的必由之路,發展互助合作是社會主義改造在農村發展的方向。無論張三李四都是階級弟兄,不能讓兩極分化的現象蔓延,只有緊緊抱團才能實現共同富裕。

「人多力量大,集體力量能夠戰勝自然災害,能夠改變水流和地貌。」

村幹部們編了一些朗朗上口的宣傳口號:

「單幹好比獨木橋,站在當中兩邊搖,上不看天下有水,風吹雨打吃不消。」

「合作入社就是好,階級弟兄齊步跑,眾志成城力量大,江山永固地永牢。」

「萬人入社手挽手,團結一心向前走,上山下田把歌唱,山裡田里大豐收。」

……

代村長他們承諾,康家山村一定堅決積極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堅決依靠貧農下中農,鞏固團結中農,限制地主富農入社的階級路線,堅決貫徹「入社自願、退社自由、自願互利、等價交換」的「十六字」方針,入社的階級兄弟有難同當、有福同享!

「十六字」方針共四句話。前面三句好理解,也好實行。後面一句入社前解釋起來難,入社後實施起來更難,也最費代村長他們的功夫。

當時,一些富裕中農成分的家庭有錢有米,有全套農具,有耕牛,有水車,有些平時還做些小生意,衣食無憂。現在要他們入社,他們顧慮重重。他們怕入社後好日子變成差日子,擔心耕牛、農具折價入社是像土改時沒收地主財產一樣,怕私產充公,怕「折價款分期償還」是一句空話,擔心入社後各種各樣的人混在一起人心不齊「磨洋工」,擔心生產搞不起來會減少收入。你說集體力量大,他講單干自由。你說組織起來能增產,他講單干也豐收。代村長生氣地說:「富裕中農是地裡的蚯蚓——滿腹疑(泥)心!」

康家山的黨員、團員家庭帶頭入社,貧下中農紛紛響應,入社家庭奔走相告。代村長他們動員那些覺悟較高且家庭經濟狀況較好的富裕中農家庭入社,及時向入社家庭發放幾元、幾十元至幾百元不等的股份基金,同時不辭勞苦地多次上門做顧慮重重的富裕中農家庭的動員工作。

在大勢所趨的情況下,從宣傳動員到結束的一個月之內,除了個別頑固的富裕中農及個別未能獲准入社的地主、富農家庭外,太子廟鄉絕大部分的家庭入了社。

入社後各村召開農業合作社成立大會,集體選舉管委會並研究通過社章。

社員爭論最激烈的問題,集中到一點就是社員個人利益與社內集體利益的矛盾問題,這就是入社前解釋最多的計產、折價、等價的問題。成分不同,立場不同,處理意見也不同。

有些貧下中農家庭提出:「土改中沒收了地主富農的田土、耕牛、農具和房子,現在搞農業合作,中農包括富裕中農的耕牛、農具也應無償歸公,不應該搞什麼『折價』和『分期償還』!」

中農特別是富裕中農家庭則盡可能抬高生產資料的折價,並提出分期償還的明確時間。

為了保護貧農入社的積極性,穩定中農情緒,使中農的利益不受侵犯,管委會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生產資料的處理上,他們逐一上戶登記各項生產資料,分配各自使用時間、估計成數,新成品時價,分戶造出明細表,然後認真研究折價。比如耕牛,要考慮公牛母牛、老口少口、體重體輕、力大力小等因素估價。比如農具,要分門別類,對犁、耙、輥、箕、桶、風車、曬簟等,分別按大小、成色估價。比如漁具,撈蚌殼的、捕魚的、誘鰍鱔的,按工具小大、網格稀密分別估價。估價後出榜公佈。全體社員意見一致後再分戶入冊上賬,並簽協議分三年償還,第一年還30%,第二年再還30%,第三年全部還清。總之,要做到社員心中有底,社裡賬上有數,分類集中保管。

在查田定產的問題上,他們將田地分為稻田棉田、高田低田、肥田瘦田、近田遠田、單季稻田雙季稻田,還有河浸田等不同層次,按戶分紅。分紅的比例按「田四勞六」,即把田中所得分為十股,田的主人得四股,耕作的人得六股。

農業合作社作為一種新型的生產關係,在它產生之初,曾經比較顯著地促進了康家山乃至更廣大農村地區生產力的發展。

康家山村農業社管委會選定保管農具的房子,就是曾浩之、金姑娘帶著孫子孫女們曾經住過的那間房子。

這間房與母親家是隔壁。

母親的政治表現、生產表現日益獲得村幹部和村民們的肯定,村裡決定讓母親負責看管這裡的農具。

入社後,農民積極性高漲。母親與村民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曾章甫則在社裡負責砍柴。

那年由於種植了縣裡推廣的「紅腳早」「雷火粘」「萬粒秈」「六十早」等稻穀良種,太子廟各社的平均水稻畝產量提高了近200斤。康家山建社後合成的一塊十畝大田全部插上「紅腳早」,共收毛谷100多擔,曬乾揚淨後得干谷1萬多斤,一季畝產800多斤,比入社前提高了400斤,整整翻了一倍。

棉花也獲得大豐收。村裡把山裡的土整成一大片一大片的,種上棉花。那年康家山80多畝棉田收穫毛棉花近4萬斤,平均畝產近500斤。

這之後的兩年,即1956年至1957年,初級社逐步過渡為高級社。良種稻穀繼續推廣,雙季稻取代單季稻的面積擴大,平均畝產繼續增多。

那兩年還興起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新熱潮,康家山高級農業合作社一邊種植水稻,一邊育苗造林。康家山的一些農民在太子廟見到了新奇的農業工具:拖拉機。

由於加大了對農村教育的重視,一大批貧下中農的子弟開始步入初中、高中。

1957年年底,毛坨滿五歲了。他可以自己跑到山上摘回一竹筐獼猴桃;會把獼猴桃送給爹爹和翁娘吃,也送給鄰居們吃;還會挑出最大最好的獼猴桃送到接他出生的代四翁媽手裡。他能背誦母親教他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母親已經連續四年完成冬修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