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煮海時光:侯孝賢的光影記憶 > III 光影革命 >

III 光影革命

關鍵詞

●削蘋果事件●台灣新電影●從文自傳●青年壓抑●電影中的電影●成長眼光●杜篤之●李屏賓●吳念真

《鼕鼕的假期》場邊照。

當你準備拍一部電影,要處理劇本的時候,最需要的,其實是一個清楚的角度和說法。你可能有內容,但你的形式是什麼?

《兒子的大玩偶》,1983。

《風櫃來的人》,1983。

《鼕鼕的假期》,1984。

《童年往事》,1985。

《戀戀風塵》,1986。

《尼羅河女兒》,1987。

60、70年代的台灣是類型片的天下:黃梅調、武俠片、瓊瑤片、健康寫實、戰爭愛國;侯孝賢和陳坤厚攝制的數部愛情喜劇,也趕上了類型片的尾聲。實際上,無論是好萊塢或世界其他市場各種類型片,一直是國際電影產業主食,藝術電影相對來說只是小菜一碟。

所以1982年啟動的「台灣新電影」,就是台灣的「新浪潮」,能夠在票房、評價雙贏,實際上是台灣影史上比較不尋常的一個環節。像朱天文在訪問裡指出:「從一開始,台灣新電影就不是一個商業趨向的電影模式。它能夠賣座,其實是個誤會。」

但誰會預料到這種「誤會」,會在80年代導致整個台灣電影的振興,給當時的電影市場注入一種新的力量和創新的潛力。除了侯孝賢和朱天文以外,許多評論者也談過新電影起來的特殊背景,但一個運動的開始,背後還有許多相當複雜的因素。

在某種程度上,台灣新電影奇跡式的崛起,都是因為剛好各種因素和力量碰撞在一起:台灣當地電影產業的工作者,遇到留學回來的一批年輕電影人;台灣觀眾開始厭倦愛情、武俠、功夫等類型片的刻板和做作;香港新浪潮為藝術電影的新形式所提供的可能性和榜樣;還有在台灣整個社會開始慢慢走上解嚴之際所帶來的新鮮空氣。當然還有新電影創作者在8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合作精神,看侯孝賢主演楊德昌導演的《青梅竹馬》、楊德昌幫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做音樂、吳念真在《光陰的故事》等片客串角色,以及幕後人才杜篤之、陳博文、廖慶松、李屏賓、詹宏志等周旋在不同導演和班底之間,便可想而知當時特殊的團隊精神。

除此之外,新電影的兩種最主要創作淵源:(一)創作者本身的自傳性題材,(二)提供改編的現代文學和鄉土文學作品,這兩者體現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新電影視野。

在我個人的觀影史中,我為了教學和研究,曾把侯孝賢所有的作品都看了又看,各個階段的作品都能夠欣賞。但坦白講,當有朋友請我推薦侯導作品的時候,設計新課程的時候,或想到「什麼是侯孝賢的電影風格」的時候,我自然而然地會想到《風櫃來的人》、《童年往事》、《鼕鼕的假期》和我最鍾愛的《戀戀風塵》。

雖然在《風櫃》之後,侯開始探索一種新的電影美學,從攝影和敘述方面強調「遠一點,冷一點」,觀看這系列作品的時候,心裡卻不時會湧上一種溫暖之感。這幾部經典之作,剛好都是侯孝賢(或其合作者)自己的童年故事,但為什麼我(和其他觀眾)會一直不斷地回到這幾部電影呢?我想,因為它們不只講述創作者自己的親身經歷,同時也喚起我們共同的童年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