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煮海時光:侯孝賢的光影記憶 > II 追隨主流 >

II 追隨主流

關鍵詞

●浪漫喜劇●明星卡司●城鄉移動●殘疾角色●火車記憶●健康寫實●素人臨演●陳坤厚●廖慶松

《風兒踢踏踩》工作照,(左起)鳳飛飛、陳友、侯孝賢。

以前就是皮嘛。有一種笑點,對我來講很容易;人的各種動作或是長的樣子,一出來就可以把你弄笑。

到拍自己成長背景的時候,就會開始要求寫實,無意中就往那方向走。那種味道,是個人的味道,開始成熟。

《就是溜溜的她》,1980。

《風兒踢踏踩》,1981。

《在那河畔青草青》,1982。

對某些觀眾來說,侯孝賢的創作生涯是從《兒子的大玩偶》才開始的。幾乎所有的「侯孝賢回顧展」都只放映1983年之後的作品,大部分的學術論文和著作,一樣也把目光放到侯孝賢在「台灣新電影」之後的作品;就算去參考導演的各種訪談,會發現侯孝賢本人也很少提到新電影前拍攝或參與過的作品。侯孝賢的電影神話有點像孫悟空那樣從石頭蹦出來——1983年,侯孝賢奇跡般地創造或參與一系列改變台灣電影面貌的作品:《兒子的大玩偶》(導演),《小畢的故事》(編劇、副導),《油麻菜籽》(編劇)和《風櫃來的人》(導演)。

實際上,從入行到1983那年的驚人成績單,侯孝賢已有十年一直在台灣的電影產業中奮鬥。參與的第一次電影製作是在1973年,當時二十六歲的侯孝賢擔任著名導演李行的《心有千千結》場記一職。往後的七年裡,侯孝賢慢慢地累積電影製作的各種實際經驗,又從場記做到副導兼編劇。在這個過程當中,侯孝賢與當時台灣多位電影導演合作,包括李行、蔡揚名、徐進良、李融之等人。

但到了1975年,當資深攝影師賴成英開始拍攝自己的電影,侯孝賢就變成了賴導演新班底的生力軍。從1975至1979年短短的四年間,侯孝賢在賴成英的十部作品擔任編劇或兼副導,這種驚人的電影拍攝和製作速度,也說明當時台灣商業電影製作的一些方向:小製作,類型片,快捷製作,預算有限。這段時間瓊瑤的愛情王國正在台灣的票房當家,和「二林二秦」征服著台灣年輕男女的心。

也就在瓊瑤電影開始失去它們在商業上的效應的1980年,侯孝賢和另一位攝影師陳坤厚建立自己的電影團隊,開始製作電影,侯孝賢也當了導演。陳侯兩位的合夥關係維持了差不多四年,到台灣新電影的初期階段總共合作了九部電影。這九部片子包括侯孝賢的頭三部電影《就是溜溜的她》、《風兒踢踏踩》、《在那河畔青草青》,另外還有陳坤厚導演的數部作品包括《我踏浪而來》、《小畢的故事》和《小爸爸的天空》等片。

在他們合作的歲月裡,侯孝賢和陳坤厚把眼光和創作的精力放到「愛情喜劇」這一類型中。憑借多年以來的電影經驗和吸收瓊瑤愛情片、健康寫實主義等類型的一些素材,陳侯把這「愛情喜劇」模式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程度,也在票房獲得部部賣座的成績。當時參與陳侯電影的合作者,包括作曲家(也是瓊瑤的「巨星影業公司」重要合作者)左宏元、港星鍾鎮濤、流行歌手兼演員鳳飛飛等台灣娛樂圈當紅人才。由此便可以看到他們在當時台灣商業電影的不同風範。

除了標誌性的「愛情喜劇」類型,另外一個要強調的,就是陳侯兩位的獨特合作方式。電影史中可以找到幾個成功的導演長期合作例子,比如邁克爾·鮑威爾(Michael Powell)和艾默力·皮斯伯格(Emeric Pressburger),或科恩兄弟(Coen Brothers),但陳侯的合作關係就更特別。陳坤厚當攝影師,侯孝賢當編劇,然後兩個輪流擔任導演一職,這種輪流模式恐怕是影史上獨一無二的例子。

在整理侯孝賢的整個成長經歷裡頭,還有一點值得強調,就是從1975年一直到將近十年後的1984年,侯孝賢最常一起工作的兩位導演,都是攝影師起家的。我相信與賴成英和陳坤厚合作的經驗,為侯孝賢日後電影裡的精彩畫面和獨特攝影風格奠定了基調。

在跟侯導討論他「追隨商業」的日子裡,我偶爾隱隱約約地感覺到,導演好像有意無意想迴避這個話題。不知道是否因為導演自己的看法也與眾多的影評一樣,覺得侯孝賢的電影生涯是從新電影才真正地開始;還是因為已經很少會有人想深談那時候的老片子,有點不知道從何談起?或更簡單,他就是不喜歡他當時拍的電影?

我發現,在我盡量想把話題引到「愛情喜劇」時,侯導自然而然不斷地把時間往後推,推到他日後改變影史的經典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