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四人幫」興亡 > 王洪文當過五年半的兵 >

王洪文當過五年半的兵

一個小腳女人出現在定海路崔家小屋。

她一口東北口音,長得頗為清秀。聽說兒子王洪文已在上海成家,特地從長春趕來探望。她便是王洪文的母親。

王洪文是在吉林省長春市市郊綠園區西新鄉開源村長大的。

王洪文的父親叫王國盛[3],母親姓楊,稱「王楊氏」。王國盛一輩子務農,耳朵有點聾,家境艱難。

那時農村,崇尚多子多孫。子孫多,家中的勞動力就多。王楊氏生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王洪文是她的長子。按照中國傳統的重男輕女的觀念,王家驟添四個兒子,使王國盛異常欣喜。

兒子屬「洪」字輩。王國盛給用「文武雙全」為四個兒子命名:長子王洪文,次子王洪武,三子王洪雙,四子王洪全。王洪文的妹妹叫王桂蘭。王洪文的弟弟、妹妹及其後代,都是普通工人、農民。

當王洪文來到人世,飄揚在那裡的已不是「青天白日滿地紅」的「中華民國」國旗,而是「紅藍黑白滿地黃」的「滿洲國」的五色國旗。長春成了「滿洲國」的「首都」,改名為「新京」。

王洪文出生的前一年──1934年3月,溥儀在長春「登基」,成為「滿洲帝國」的「皇帝」,年號為「康德」。所以,王洪文出生於「康德二年」。

王洪文的童年,是在日軍鐵蹄下度過的。

王家本來就清寒,加上子女又多,日子過得拮据。長子王洪文七歲,本是到了上學的年齡,卻不得不到姨父家放豬。

表兄放學歸來,在家中做功課,王洪文在旁邊看了幾眼,便遭譏笑:「你看得懂?還是放豬去吧!」

到了1945年,王洪文十歲,終於迎來抗日戰爭的勝利。長春街頭,出現了蘇聯紅軍。

然而,緊接著,戰火又在東北燃燒。國共兩黨在東北展開了大決戰──著名的遼沈戰役。

1948年,東北人民解放軍在毛澤東的部署下,以一個縱隊和七個獨立師長期圍困長春。經過激烈的戰鬥,10月15日,東北人民解放軍攻克錦州,長春震動。17日,長春國民黨守軍──六十軍軍長曾澤生率部二萬六千餘人起義。19日,長春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第一兵團司令鄭洞國率四萬七千多官兵投降。這一天,東北人民解放軍進駐長春。

在飽受長年戰亂之後,王洪文一家總算過上安定的生活。然而,父親王國盛的身體卻一天不如一天。

王洪文在家務農。空閒時候,喜歡釣魚,給全家增添點鮮活的菜餚。

1951年4月,聽說解放軍在長春招兵,王洪文前去報名。父親王國盛最初不同意王洪文參軍,因為他已經染上肺病,身體虛弱,而王洪文是長子,已經16歲,成了家庭的主要勞動力。但是,王洪文堅決要求參軍,父親也就只好尊重兒子的意願,同意他參軍。

王洪文參軍後,在部隊當上了通信兵。

王洪文參軍前不久,朝鮮戰爭爆發。王洪文參軍之後便隨部隊前往朝鮮作戰。

炮火連天的朝鮮戰場相當艱苦,對於王洪文來說,受到了嚴峻的考驗。王洪文在戰場上的表現大體上是可以的。

不過,王洪文也顯露出一些缺點。比如,愛睡懶覺,愛遊山玩水,愛下河摸魚。散漫的王洪文,在部隊點名時,受到機關協理員的批評,他當場跟協理員吵開了。

王洪文在朝鮮作戰三年,爬冰臥雪,衝鋒陷陣,畢竟堅持下來了。

他戴著大紅花回國後,從士兵升為軍官,而且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出身貧苦農民之家,從1951年4月到1956年9月又經過五年半部隊生活的鍛煉,而且又是中共黨員,這成為王洪文日後政治生涯中的重要「資本」。

就在王洪文有了點「出息」的時候,勞累了一輩子的父親王國盛,卻在王洪文參軍後的第三年,受肺病的折磨,在長春去世。王洪文曾趕回長春,傷感地大哭了一場。

雖說轉業之後沒有當上「官」,但畢竟分配在人人羨慕的上海灘;雖說小屋那麼簡陋,但畢竟有了自己的家。

母親風塵僕僕,千里而來,本想享享兒子的福。可是,小小的10平方米,怎能容三人同屋長住?

她離去了,還是回長春老家。

「娘,等以後我出了頭,一定接你來享清福!」在上海北站的月台上,王洪文對即將離別的母親,說出了這句話。

遺憾的是,他在車間裡還是「工」字不出頭。他不願吃「技術飯」。幹了幾年保全工,論技術,他還是原地踏步在學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