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四人幫」興亡 > 長篇《百煉成鋼》成了廢鐵 >

長篇《百煉成鋼》成了廢鐵

穿著棉幹部服,做著作家夢。

如果不把姚文元1944年在重慶南開初中校慶專刊上發表的文章算在內,姚文元平生第一篇公開見報的文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處女作,那是在1949年4月,作為「我最愛讀的一本書」徵文發表的,題為《革命的意義—〈青年近衛軍〉讀後感》,署筆名「志毅」。當時,姚文元18歲。

另外,在1946年2月21日上海的《大晚報》上,查到《老城隍廟一瞥》,署名「文元」。是否系姚文元所作,待考。但是「志毅」寫的那篇書評,確係姚文元所作。因為那篇文章收入姚文元所著《細流集》一書,列為首篇。

1949年6月22日,上海《青年報》的「讀者之聲」專欄裡,刊出一位讀者的千字短文,題為《揭穿帝國主義的陰謀》,署名「滬新中學姚文元」。這時的姚文元,是《青年報》的通訊員。

此後將近兩年,姚文元沒有發表過文章。

1951年4月12日《解放日報》的「讀者來信」專欄裡,終於冒出「姚文元」的大名,他的來信標題為:《要求音樂界創作鎮壓反革命歌曲》。

這年秋天,姚文元步入上海天宮劇場,看了滑稽戲《活菩薩》。這時的姚文元雖然只20歲,已有「眾人皆醉吾獨醒」的「左」派精神,在劇場裡坐不住了,認為這樣的戲太庸俗。他感到驚訝,竟有那麼多的人觀看《活菩薩》!不久,1951年11月《文藝報》的「讀者中來」專欄裡,發表了《一個值得嚴重注意的數字》,認為《活菩薩》擁有那麼多觀眾是「一個值得嚴重注意的數字」。文章雖然不過千把字,批評的調子卻唱得很高。此文署名:「青年團上海市工委姚文元」。

寫這樣的文章,姚文元覺得順手,就沿著這條路寫下去:寫了《注意反動的資產階級文藝理論》,寫了《錯誤的瞭解》。在1953年8月的第16期《文藝報》上,又在「讀者中來」專欄,發表姚文元的《應改進歌曲出版工作》一文,批評了「由於出版者唯利是圖,有的集子編進了一些不健康的『冷門』歌曲,以示其『突出』……」

從1949年至1954年的六年時間裡,姚文元總共只發表八篇「豆腐乾」文章,要麼「讀者之聲」,要麼「讀者中來」,要麼「讀者來信」,一會兒批滑稽戲,一會兒批歌曲出版工作……姚文元意識到,這幾篇「豆腐乾」文章,離大作家太遠了!

在他調到上海市盧灣區團委當宣傳幹事之後,一心一意要寫長篇小說—大部頭。他要寫的小說,據說是受了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啟示,名曰:百煉成鋼!

這是一部「史詩」般的皇皇巨篇,從紅軍長征、土地革命,從反飢餓、反迫害、反內戰的學生運動,一直寫到中國革命的勝利,寫到「三反」、「五反」運動。

用姚文元自己的話來說:「我花費了不知多少個星期日和夜晚,查資料,寫作……」

當紅軍進行震撼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時候,姚文元不過是個3歲娃娃,他只能靠著查資料來寫「史詩」般的小說。

足足寫了四大捆稿紙,姚文元終於把《百煉成鋼》寫出來了。

他以為這一炮足以使中國文壇震動,可是,一紙退稿信,把這部巨著打入了冷宮。

整整一個月,他悶悶不樂,一下班就躺在床上。哦,《百煉成鋼》成了一堆廢鐵!

他終於從退稿中醒悟,自己不是寫小說的料。

他畢竟是從作家書屋裡出來的,他從小就見過許許多多作家,他讀過許許多多作家的作品,他鐵了心,要當一位作家。

他在思索,他在尋找文壇捷徑。忽地,他的眼前一亮,籐書架上的幾本書吸引了他:那是作家書屋出版的胡風著作。

他想,不寫小說,專搞文藝理論,不也能夠成為大作家嗎?胡伯伯,不就是活生生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