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暗網:日常與瘋狂,只隔著一道深不可測的暗網 > 第七章 維特效應 >

第七章 維特效應

「耶!歡迎加入小組,你會喜歡這裡的!」13歲的阿馬利婭在網上搜索減肥方法時,跳出了這樣一條信息。阿馬利婭最近常常在學校被其他女生嘲笑身材,性格內向的她,開始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外表。這個看起來不錯,阿馬利婭一邊想著,一邊點進了這個網頁(1) 。

三年後,阿馬利婭因體重不足,被父母送到醫院接受緊急治療。但是阿馬利婭卻認為自己的身體狀況並無大礙,她跟父母說:「你們根本不懂!我沒病!我很正常,我不想接受治療,我是厭食主義者!」後來她回憶道,當時的她已病到幾乎無法正常行走。

網絡中充斥著諸多與進食障礙神經性厭食症相關的「互助」群組、網站以及論壇。阿馬利婭誤打誤撞進入的網站,只是其中一家。而且她在這三年中,已成為該網站小有名氣的紅人及忠實用戶。

一般而言,人們在感到身體不適時,第一反應往往會求助網絡。只需鼠標輕輕一點,就能根據病症找到一系列對應的疾病,而且網上有很多提供治療建議和幫助的個人和團體。目前,互聯網中的互助小組,數量已達上千個,幾乎涵蓋了每一個你能想到的疾病類別,這些小組由「病友」們自行創建和運營,專為其他「病友」同胞們服務。調查顯示,美國有18%的網友表示,他們曾在網上搜尋過是否有跟自己有相同病徵的人。

線上互助小組,其設立目標是為幫助人們渡過人生中不同階段的難關。有多種調查顯示,如果患者與掌握其病情相關的一手知識和經驗的人進行交談,有助於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且利於患者自身的健全發展。然而,阿馬利婭加入的「厭食主義」網站,卻是互助團體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歪門邪路」。每天,網絡中都有數以千計的人們訪問有關自殘話題的論壇、博客和網站:厭食,自殘,自殺。其中部分網站是為了幫助成員瞭解某些極端情況的危險性,幫助患者自愈或是建議患者尋求幫助。有些網站的主張則比較模糊,允許成員在網站暢所欲言,探討病情,其中也有少數群體選擇站在「支持自我傷害」的一邊。

史上第一個引發爭議的自殘論壇,是Usenet上一個叫作「alt.suicide.holiday」(假日自殺小組)的群組,也被稱為「a.s.h」,由加利福尼亞人安德魯·比爾斯於1991年8月創立。a.s.h小組的頭兩篇文章(現在被認為是其原始宣言)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場:「馬上假期要到了,這個小組會很有用……眾所周知,假期前後的自殺率很高,在這裡大家可以一起分享自殺理由,研究方式方法。」此後,a.s.h迅速發展成為線上名聲最臭的小組:剛開始成員數量只有幾百人,後來上升到數千人,成員之間相互討論該採取什麼方式自殺,甚至還有人在此尋求同伴「約法三章」,共同赴死。如今,類似的自殺論壇和網站遍佈網絡,許多社群還在沿用當年a.s.h小組的歡迎詞:「在這裡遇見你十分抱歉。」

上世紀90年代末,第一批厭食主義(以及以暴食症為主題的暴食主義)網站出現在大眾視野。這些網站宣稱厭食症和暴食症並非聞之喪膽的疾病,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網站希望能加強各病友立志一起減肥的決心,同時也提供分享建議的空間。2012年,埃瑪·邦德博士曾針對厭食主義社群做過一個大型調研,發現目前在表層網頁中,厭食主義網站及博客的數量約有400至500家。此外,一些不具規模的小型博客數量也達上千家之多。聲稱支持割腕自殘的網站也很熱門,截至2006年,其相關網站或論壇也有500多家,它們通常都以外部鏈接的形式出現在厭食主義網站中。自此之後,網站數量也在逐年攀升。

殘酷的是,阿馬利婭的情況並不是個例。每週都有數百人加入自殘網站,除了學習其中的方法技巧,也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人。2007年的一項關於厭食主義網站熱度的調查顯示,這類網站的訪問人數約有50萬人。2011年歐盟的調查研究也表示,在11歲至16歲年齡段的青少年群體中,約10%的人曾瀏覽過厭食主義的網站。在英國,這類網站的訪問群體幾乎都是13到25歲的年輕女性。a.s.h小組(以及相關小組alt.suicide.methods)至今仍在運營中,網站包含數千條帖子和評論,訪問人數則難以知曉。

顯然,這些網站的危害性極高,四處充斥著絕食、割腕自殘甚至自殺的內容,我不明白這些網站如此受青睞的原因,於是我決意去尋找答案。

耶!歡迎你來!

自殘網站特別好找,只要在谷歌輸入關鍵字,就會跳出不少相關網站、博客、社交賬號、圖片分享網站……而且進入門檻為零,無須使用特殊的瀏覽器或密碼。

我找到的第一家厭食主義網站,內部擁有豐富的多媒體資源,如圖片展覽區、聊天室、論壇,甚至還有專門的網店售賣相關商品。論壇下面也有諸多分類:減肥區、情感區、身體狀況區(例如自殘)以及建議區。在寫作本書時,僅論壇成員的數量就高達86000名。在我訪問網站的時候,有630位成員在線。用戶會創建非常詳細的個人檔案,包括年齡、地理位置坐標、興趣愛好,等等。正如許多其他社交網站的配置一樣,你可以對其他用戶的評論、發言和個人檔案點贊及評分。在瀏覽這些網站時,我注意到用戶大多都是年齡介於14至18歲的女性。除了性別、年齡等基本信息之外,大多數人的檔案中也有一行顯眼的數字:目前體重、分階段的目標體重,以及「終極目標體重」。

每時每刻網站都有新鮮事發生。用戶已在數以萬計的帖子中,發表了至少200萬條評論消息。即每隔兩三秒,幾百位在線的網友就會新增一條評論或是帖子:針對「每天3到6次催吐減肥法」的疑問;最喜歡的減肥方式;你在鏡子裡看到了什麼?你是怎麼知道自己厭食的?去健身房的時候應該如何掩蓋割腕傷疤?不論什麼問題,總會有人替你解答,有位用戶寫道:「不知道什麼原因,每到晚上,我的大腦就像打開了開關,然後我就忍不住想傷害自己。」緊接著會有許多人在下方提供一些有幫助的建議。「天哪,真的太感謝你們了。」她回復道。

不過,也會有一些與厭食症無關的帖子出現:令人反感的話語;推薦歌曲;失落的日子;如何緩解皮膚鬆弛;最喜歡的德語單詞;權利的遊戲;約會建議;夢想;寵物名字;作業;龍圖案的牛仔短褲……網站不僅為用戶提供減肥秘籍及建議,還為他們提供了交流的空間,可以相互分享個人興趣愛好。更重要的一點是,厭食症患者可以在此討論只有圈內病友才能懂的話題。最近,有位網友創建了一個「搞笑/噁心」的帖子話題:

ID:全是骨頭: 在這個帖子裡,大家可以一起分享絕對不會跟其他人說的個人飲食習慣,前提必須是噁心或者搞笑的那種……我先來,那天我狂吃了很多花生醬,之後坐在床上打了個嗝,這些酸不拉嘰的花生醬都嘔上來了,搞得滿嘴都是,然後……我就優秀地全部吞回去了。

ID:碎片: 兩個字,瀉藥。有次我去聽音樂會,剛好坐在前排。在此之前的一天因為拉肚子跑了好幾趟廁所,結果放了一個很大的悶屁,後排一個人就吐了,嘻嘻嘻。

ID:一定會瘦: 一想到這事就想哭。在公共廁所大便的時候,如果旁邊也有人在拉的話,那就太尷尬了……噗噗噗噗……也就十幾二十聲吧。

網站裡的這類討論十分平常,且各個帖子都非常繁忙,我看到的評論大部分都還屬於比較積極向上的。

這些網站的作用像是「出發點」,許多用戶會選擇在個人網站和平台中添加新的超鏈接。厭食主義社群總是能在第一時間嗅到最新的站點及入口網站地址,並且學會迅速上手使用。上世紀90年代,厭食社群多以靜態網頁、網絡文章以及雅虎小組的形式存在,卻也看準了時勢,迅速將陣地轉移到博客、臉書以及推特這些社交網站中來。我在Tumblr博客、Instagram(圖片社交網站)以及推特找到了上百個與厭食和自殘相關的社交賬號,它們主要的作用是發佈一些照片、文字、圖像和視頻,供大家瀏覽和轉發分享。

在發現厭食主義網站的一年後,阿馬利婭開通了自己的推特賬號。她注意到有個在網站認識的朋友也註冊了推特,並且一直發布進食障礙的相關推文。通過這個朋友,阿馬利婭陸陸續續找到了許多發佈類似推文的賬號。她決定註冊一個新賬戶,專門發佈跟厭食主義相關的內容。她開始持續不斷地更新推文,每日更新減肥進度,提供減肥建議,與圈子內外的好友相互加油打氣,於是在短時間內,阿馬利婭迅速成了社交網絡的意見領袖。

與此同時,阿馬利婭也在網上交到了很多朋友,她們對阿馬利婭的遭遇感同身受,願意傾聽她的想法,且常常為她解疑答惑,交流想法。她開始覺得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分子,推特賬號的運營對她變得越來越重要。對此,阿馬利婭解釋道:「我從未向朋友們認真聊過我的進食障礙症,雖然她們都知道,而且我也很討厭把這些事情跟父母講,我知道他們都很愛我,只是他們真的不理解我的感受。我想把這種感覺向那些真正懂我的人傾訴。在現實生活中,我需要時刻隱藏和偽裝自己,然而在推特我完全可以放下戒備。在我心情特別差的時候,大概會下線一周左右的時間,不過沒多久就會想跟推特上面的人說說話,我感覺推特已經成了我的一部分,如果刪除或者停用賬號的話,我可能也會隨之消失得無影無蹤。」

用戶可以在此類網站中,討論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不願或者無法與他人敞開心扉交流的一些狀況。除此之外,許多網站也為他們提供了平台空間,可以深入地探討個人問題。2013年12月,線上某大型自殘網站在歷經暫時的閉站和整頓重啟之後,討論區裡鋪天蓋地出現了各種關心的聲音,有人問道:「諷刺的是,在閉站期間,我自殘的情況比之前更嚴重了……有人跟我一樣嗎?」另一人回應:「我跟你一樣,哈哈,網站重新上線了真好,不枉我每天都過來看一眼啊。」第三人回復:「沒有你們這些小天使的支持和鼓勵,我割腕的次數更多了……」

傑勒德今年30多歲,來自美國,他認為自殺論壇拯救了他的生命。傑勒德長期遭受抑鬱症的困擾,曾在18歲時因服藥過量而被送進醫院治療。2003年,他發現了a.s.h小組的存在,並在這裡尋求到了慰藉。傑勒德回憶當時的情形時說道:「我感覺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坦然接受自殺想法的地方,對我而言,傾聽和理解遠比精神治療重要得多,在家人和朋友面前偽裝沒事的樣子真的太累了,而且會讓自己感到更加孤獨。每當我心情低落的時候,我會一整天都待在論壇裡;在陷入絕望的時候,我會在深夜發長文。不過開心的是,第二天早上總會收到一些暖心和激勵的回復。」

Al是某個人氣很高的自殺論壇的管理員,他表示傑勒德的經歷非常典型。Al運營的網站對自殺行為既不支持也不反對,他不會鼓勵個人去主動結束自己的生命,同時也不會伸出雙手將他們從死亡的邊緣線拉回。(Al的網站模式與a.s.h不同,一旦討論內容觸及自殺方式及相約自殺的話題時,Al便會及時出現制止,因此這兩類話題在網站都是明令禁止的。)Al現年67歲,他告訴我,自己在十幾歲的時候就產生過自殺的念頭。而這家網站為他提供了巨大的幫助。「我發現,人在不順心的時候,只要與那些善解人意,且不會進行價值判斷的人們聊聊自己的生活,就比較容易擺脫自殺的想法。」

Al強調,「關懷」可以是多種形式的,不一定是外行人想像的那樣:「有時我們能給予的最大支持,就是建議他們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行為,而對其他人來說,簡單一句『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就足以瞬間釋放他們內心的壓力。我們告訴用戶,一切的個人感受都有因可循,包括『自殺想法』在內,在這個提倡不隨意評判他人的言論環境中,他們可以暢所欲言。事實證明,這種做法確實可以緩解他們的自殺傾向。」Al繼續解釋,然而人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些有自殺想法的人根本求助無門,無路可去。

此外,Al說道:「運營這個網站並不容易,如果有人表達了求生的慾望,我自然是很開心的;但如果由於各種原因最終他(她)還是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其實我也是很高興的,因為我知道自己已經盡全力了。雖然他們的死亡讓我很悲痛,但我知道,他們已經不會再像來時那般痛苦無助了。」

我問Al,他有時肯定很想知道這些人的真實身份,以便找到他們提供專業的幫助或者向政府機關進行報備。他回答:「不會,如果知道了他們的真實身份,我就失去了最大的優勢。當然,我希望遇到的每個人都能擁有幸福長久的人生,但有時事情並不是這麼順利。我認為自己有責任去幫助論壇的每一個人,不過,我並不是在拯救他們的生命,而是幫助他們做出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鼓勵

幾乎每一家厭食主義網站,都有類似的目標:幫助個人達到理想的目標體重。我看過的這些網站中點擊量最高、最受歡迎的頁面是「勵志減肥帖」——人們會在此發佈一些勵志性的減肥素材。其中一家「勵志減肥」的論壇是這麼寫的:「這裡可以盡情發佈你的減肥榜樣圖片,或者收集的超贊勵志素材,大家一起加油吧!」網站內部則有近3萬張勵志圖片的鏈接。埃瑪·邦德博士指出,「勵志減肥帖」是厭食主義網站中最為常見的話題。典型的「勵志減肥帖」內容包括一些身材纖瘦的名人照片,例如凱拉·奈特莉、維多利亞·貝克漢姆、凱特·摩絲等;或者用戶自行創建專輯,上傳減肥歷程的照片,其他用戶可以瀏覽和發表評論。通常這些圖片專輯都會附有勵志性的說明文字:「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不要放棄!」「想要瘦著醒來,就得餓著去睡。」「咕嚕咕嚕不是你餓了,而是你的腸胃在為你鼓掌。」

大部分勵志帖的評論區都是各種讚美的言論,這些人都渴望擁有照片中那些光鮮靚麗的模特們的纖瘦身材,然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在一張身材極瘦的女模特照片底下,我看到了這樣的評論:

身材太棒了

美美美

愛死這雙腿了,又白淨又好看!

要拜倒在這兩條腿之下了

如果能擁有這樣的身材,要什麼我都給!

大腿縫的線條嘖嘖嘖

我也想要!

要是能有這雙腿我願意做任何事

希望能有你一樣的身材,哎,任重道遠。

天哪,希望我也能像這樣。

她還能再完美點嗎?

我想變成這樣。

完美

太完美了,能問下你多少斤嗎?

這就是我的目標,我現在已經能看到髖骨突出的線條了,手感的話,男朋友替我試過了,但我還是想讓這些骨頭再突出一點。

太好看了!膜拜!

我認識這個女生,她是我們學校的,每次我看見她,內心都受到一次衝擊。啊啊我實在是……

真希望我也能像那樣,羨慕嫉妒恨啊!

想要

我的天,完美!

為什麼啊上帝,為什麼?你賜給我一身贅肉和空空的腦殼也就算了,為什麼這個人會這麼完美?!隔著屏幕心疼胖胖的自己。

喜歡她的身材,我也想跟她一樣!

與之相似的是,自殘網站裡——通常可以從厭食主義網站直接找到跳轉鏈接——用戶們也會經常發佈畫風極為驚悚的自殘照片,旁邊附上各種短詩、歌詞以及其他圖片。儘管許多社交網站明令禁止用戶發佈美化「自殘」「進食障礙」等相關內容的推文和鏈接,然而這類掩飾手法通常會以間接的方式,透過一層層精心修飾的內容和鮮明對比表達出來。

不過,自殺論壇卻有些不同,這裡相對而言圖片比較少,大部分是以話題討論為主。然而這裡的許多成員都將自殺視為一種極為榮耀且有意義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在a.s.h小組,一位匿名成員曾建議某位試圖自殺的訪問者用戶去發現生活的美好:

首先,無論如何需要準備一場特殊的慶祝活動,為什麼不試試盡全力去享受整個過程呢?如果你有私家車的話,一定要一直開到40英里、60英里、100英里甚至更遠的地方,去高速公路上兜兜風,也可以漫無目的走走停停,直到遇見心儀的旅館為止。在郊外的旅館住個幾天,每天都要盡可能多出去散散步,讓身體注入新的能量,結交一些新的朋友,這時你會發現自己會對人生產生一種全新的看法。開個派對慶祝一下吧!如果你想聊天,可以在這裡留下電子郵箱地址或其他通信方式,我會聯繫你的,祝你好運!

而最危險的一點在於,節食本身正被視為一種正常、健康而又魅力十足的行為。每當阿馬利婭看到這些「減肥勵志帖」的圖片時,會不自覺地將自己與照片中光鮮靚麗的模特相比較。由於周圍充斥著各種身材纖瘦的人物圖片,阿馬利婭出現身體畸形恐懼症的跡象。正如許多厭食主義網站的成員一樣,阿馬利婭開始瘋狂癡迷瘦削的身材,並且對「瘦」的特定體征十分在意,例如「大腿縫」(當雙膝貼近站立時,兩條大腿之間的縫隙),明顯的鎖骨,形狀突出的膝蓋骨及肘關節。據邦德博士說,厭食症患者會因自己禁受住食物的誘惑而深感自豪,「他們很多人會將飢餓感與幸福感兩者強行聯繫在一起。」而阿馬利婭卻對此毫無置疑:「我搞不懂這到底有什麼錯,大家都想要大腿縫,人人都為它著迷。」之後我在某厭食網站裡找到了下面一條匿名評論:

我他媽的絕對不信!就在週四,我還能看到自己的大腿縫,結果一下子就沒了。就過了一晚上,真的他媽就過了一晚上!那條縫隙就沒了,我快要窒息了,我對自己太失望了,我怎麼能讓這種事情發生?我怎麼能這麼放縱自己?

我訪問的那些網站中,不論是分享經驗、上傳照片還是介紹手段方式,信息量都多得令人瞠目結舌——就像是一個自殘共享資料庫,裡面包含了諸多詳盡的做法建議。那時的阿馬利婭開始仔細研讀網站提供的減肥方法,這類內容在站內通常被稱為「厭食技巧」,如果遵守裡面提到的一系列守則,減肥則是輕而易舉的事:

守則1:規定就是規定。這一條非常重要。你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如果你是一名真正的厭食主義者,那麼遵守紀律完全不成問題,因為你有驚人的意志力!規定就是一切,制定自己的私人規定,且不定時進行更新。

守則11:吃飯之前喝一小杯蘋果醋,這會減少體內脂肪的吸收率。如果過量飲用,則會有輕微的反胃和噁心感,有助於抑制食慾。

守則21:記錄下所有吃過的食物,並計算其卡路里。這樣做會讓你在進食前謹慎三思,也會時刻提醒你,目前吃了多少食物和卡路里。

守則27:當肚子餓得咕咕叫時,用力按壓一下胃部。TUMS咀嚼片也有助於消除飢餓(一片5卡路里,小心別多吃)。

守則34:千萬不要吃盒裝及罐裝食品,把食物放在盤子裡或者碗裡再吃。這樣做一來可以確切地知道自己到底吃了多少,二來可以提前計劃好食物的份量,避免一吃就停不下來的情況,而且使用小盤子或小碗能讓你吃得更少。

而在支持割腕自殘的論壇裡,我找到一篇經驗帖,告訴大家如何在父母和老師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己割腕。有位用戶提問:「我家人已經不讓我買剃鬚刀了,我還能用什麼呢?」緊跟著就有熱心網友回復:「細線、訂書針、別針、尖頭小石頭、碎燈泡的玻璃片,甚至一些尖銳的塑料也能用。」我觀察到類似的狀況在自殺論壇中也有。在英國,任何鼓勵或者協助自殺的行為都是違法的,即便你不認識自殺者,也沒有參與到他人的自殺行為中,只要有明顯慫恿他人自殺的意圖,就屬於犯罪。然而,不論是在互聯網還是線下,探討自殺話題以及提供信息咨詢卻是合乎法理的。因為其中並不存在慫恿自殺的意圖。於是,一系列探討自殺方式的相關論壇就誕生了,例如a.s.h小組。在這裡,既有泛泛之談的問題,例如有人提到「我不打算採用傷害其他人的一些自殺方式,臥軌什麼的不要……你能給點建議嗎?」也有詳盡的細節教學,「在去年禁售令發佈之前,我買了4升高濃度的石硫混合噴霧,但是我的車比一般的車要寬敞,我不想最後搞得自殺未遂還浪費這麼多存貨,所以我想問幾個問題……」

在這種亞文化群組中,危害性最高的當屬技巧建議類的內容了,因為這些內容將原本人們心中十分模糊且未經縝密思考的想法,轉變為一系列可操作的具體方法指南。每年,自殺者的數量高達2000萬人,然而大部分——至少90%的人——最終都是自殺未遂。牛津大學自殺研究中心曾針對864位自殺未遂的人做過一項研究,詢問他們自殺的意願有多高,超過三分之二的人表示自殺意願不大甚至很低。2006年的一項研究結果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該研究顯示進食障礙症患者中,有約三分之一的人曾訪問過厭食主義網站,且96%的人表示他們在其中學習到了新的減肥方法。例如如何在每天攝取1000卡路里的情況下維持生存,甚至有些人的目標是每天攝取500卡路里。

責任所在

厭食主義網站經常與「同輩壓力」的關鍵詞聯繫在一起,在這裡,成員之間為實現最終的目標而相互鼓勵支持。大多數厭食主義網站裡的「減肥食譜日誌」內容都非常受歡迎。成員們每天都會在此詳細地記錄下自己每天吃的東西,一旁還要附上食物的卡路里。為保證減肥計劃的順利進行,許多人給自己立下了非常嚴苛的懲罰規定。阿馬利婭解釋道:「公開自己的減肥計劃並持續更新內容,可以督促自己保持減肥的動力。因為知道其他人都在關注著你,所以也不想讓他們失望,而在遇到瓶頸期的時候,他們也會鼓勵你。」

博尼·奎因:今天沒什麼可更新的,所以內容很少。現在心情真的不好,我需要休息,需要繼續走下去的動力,想抽幾包煙了。

第三天:

早餐,無。

午飯,一個薯片,兩口牛奶。

晚飯,約300卡路里

第四天:

早飯,無

午飯,兩個小番茄,一口牛奶。

零食,狂吃薯片和酸奶醬,大約200卡。(哭)

晚飯,四根薯條和一個麥當勞肉卷。只吃了四分之一,200卡(從我吃的份量中估算)。總量400卡,但是我吃了很多麥片和麵包當零食。所以至少也得有500卡。

煩透了。我不知道一共吃進了多少卡路里。因為我總控制不住吃零食。我想減肥但又覺得自己的行為一直在拖後腿。我必須想想未來,這是能重新開始最有效的辦法(哭)。希望大家今晚都能做個好夢,不會像我一樣,感謝閱讀。

已刪:別給自己太大壓力,親愛的,祝你一切都好。

xtrememethin:你可以的!保持積極的心態,呼吸呼吸新鮮空氣,保證充足良好的睡眠,明天一定會好起來的。如果你一直這麼想,就永遠都不知道明天可能會更好,希望你能振作起來。

博尼·奎因:謝謝樓上兩位。你們說得對,我確實好一些了。祝你們達成目標,這是你們應得的。再次感謝,看來我只是需要一些鼓勵而已。

然而,在這些善意積極的交流和互動背後,隱藏著極為反常和危險的想法及行為。2013年,阿馬利婭關注的一位厭食主義網紅博主表示,因為在聖誕假期吃得太多,她決定斷食3天,並號召大家一起加入。幾小時內,阿馬利婭等十幾個人表示參與斷食行動以示對她的支持。

整整三天,阿馬利婭除了水和冰塊,幾乎沒有吃任何東西。這種極端的卡路里消耗方式非常危險,且會導致突然的心理壓抑狀況出現。二戰後曾進行了一項有名的明尼蘇達飢餓實驗,經過心理素質以及身體素質的雙重考核,有36名精挑細選的自願者參與了這場實驗。實驗過程中,每人每天攝入的食物熱量約為1500卡路里,約為人體正常卡路里攝取量的一半,但仍然比厭食症患者的攝入要多得多。結果發現,這些實驗者精神渙散,不願與社會接觸,且表現出顯著的抑鬱症、歇斯底里症及自殘的傾向。阿馬利婭表示,斷食是身心的雙重煎熬,不過結果卻是值得的。阿馬利婭不僅減肥成功,且用行動表示了對厭食症群體的忠誠。此外,她還為另外一個厭食症女孩提供了幫助。

「不過事情的轉折點也在這裡。」阿馬利婭告訴我。原本互幫互助的厭食症群體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且往更加危險的深淵中走去。

維特效應

阿馬利婭說,在剛剛加入厭食症社群的前幾周內,一切如常。而當我第一次打開這些網站時,就被頁面上的內容驚到了:瘦骨嶙峋的身體,各種自殺方法的求助帖,以及血淋淋的自殘圖片。不過後來,漸漸地,瀏覽這些瘦弱的身材圖片對我而言變得稀鬆平常,心理的不適感很快就消失了。而且社群內部的人們看起來非常和藹友善,即便他們討論的話題是「勵志減肥帖」,自殺,節食的建議和方案,也很容易讓人忘記這些言語的本質是多麼危險。這麼說吧,不管行為本身的誤導性有多大,只要發現有其他人也在這麼做,再危險的行為也變得合情合理,甚至還會產生一種崇拜心理。

1774年,德國小說家歌德發表了首部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有志青年維特因無法與心愛的女人在一起,最後走上了自殺的道路。這本書發行之後曾引發了諸多歐洲青年的自殺浪潮,自認與主人公命運相似,試圖模仿自殺的青年讀者多如牛毛。這種現象被後來者稱為「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1962年8月,瑪麗蓮·夢露自殺,在此之後的一個月間,發生了197件自殺事件,且當事人多為年輕的金髮女性,似乎也是效仿夢露的結果。此外,類似的情況還有20世紀80年代奧地利的臥軌自殺事件,本世紀初香港的「燒炭自殺潮」,2007至2008年南威爾士地區少年集體上吊事件,等等。

社會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行為傳染」(behavioural contagion)。之所以會有維特效應,是因為人類是社會的產物,我們會效仿社會中他人的行為,也會學習並模仿周圍人的行為。行為模式的傳播方式與疾病傳播並無大異,在藥物濫用、青少年懷孕、自殘、肥胖症的相關研究中都曾出現過這樣的現象,不過對幸福感和人際合作的研究中也出現了相似的結果。

在某些特定情況中極易觸發維特效應:當事人的死亡具有浪漫和英雄色彩(維特即是如此),且受到外界大量的關注和同情。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每次在媒體大篇幅報道自殺行為之後,緊接著就會引發大規模的維特效應現象。於是,各國媒體對自殺事件的報道設立了嚴格的規定。例如,南威爾士地區發生集體自殺事件時,警方要求媒體停止報道事件的任何消息,來控制效仿性的自殺行為發生的概率。

與主流媒體不同,事實上針對可能引起自殺威脅的報道,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限制規定或條例。大部分的自殺論壇會鼓勵用戶說出內心的感受以及背後的理由,鼓勵性的言辭通常是出於同情和幫助的心理,然而這些同理心的背後可能會導致極為嚴重的後果。

戴維·科尼貝爾,年近30歲,是一位事業有成的電腦軟件設計師,同時也是a.s.h小組的活躍用戶。1992年底,他在網站上寫下了一條留言:

嘿,a.s.h的同胞們!經過了長時間的研究和深思熟慮之後,我決定以服用氰化鉀的方式離開這裡……這台電腦已經設置了36小時的待機時間,時間一到就會打給911,我的朋友們可以及時發現。這條留言當然也是延時發送的,畢竟如果有潛水網友的突然造訪,那就不好了。如果最終以失敗告終的話,我會找人在a.s.h裡把這件事當作奇聞異事寫一下,避免後來者重蹈覆轍。對了,最後一條,為了防止小組因為我的自殺而受到外界攻擊,我在此說明,a.s.h小組與我的死一點兒關係也沒有。相反,如果沒有這個小組,我的最佳死亡方案可能就是喝得爛醉之後從公寓樓頂跳下去(對,我有鑰匙)。我覺得現在的計劃總體而言更為簡潔,最後祝你們擁有美滿幸福的人生!

這是史上第一條有記錄的網絡遺書。就在遺書發表的第二天,人們發現了戴維的遺體。自殺的消息在a.s.h小組上傳播開來,有些成員寫下短篇的悼文,表達了他們的悲痛與思念:「戴夫,如果你能看見的話,我想告訴你,我們都在想你,你的靈魂與我們同在。」也有一些人對他的行為表示十分讚賞,一位用戶寫道:「難道只有我在讀信的時候,感到一種莫名的喜悅嗎?」而令人驚訝的是,科尼貝爾變成了a.s.h小組的守護神,他就是a.s.h的維特。

維特效應理論為自殺者提供了奇怪而詭異的行為動機,這也是理解這類社群為何兼有利弊雙重特性的關鍵所在。自殘論壇的基調通常是以鼓勵為主,且眾人的集體意識很強,你越是痛苦,就越容易得到他人的關注。有學術研究顯示,自殘及厭食症的行為動機來自同一個源頭:釋放焦慮感、孤獨感、疏離感及自我厭惡的情緒。阿馬利婭越感到痛苦,且將這種痛苦的感覺公之於眾,就會獲得成員們更多的同理心及關注度。對於那些缺乏自尊心,而且在現實生活中沒什麼朋友的人來說,能夠在網絡中得到回應,沉迷於此也不足為奇了。

2013年11月,21歲的加拿大學生達科塔用自身經歷證明,這種博取關注和同理心的行為,將會導致極為可怕的後果。有一天,達科塔在4chan的/b/板塊發佈了一條留言,立即引來眾多網友圍觀:「今晚我將結束自己的生命。剛才已經做好了最後的準備,一切就緒。最後拜託大家一件事,能不能幫我找到可以直播全程的網站。」

有人極為識相地成立了新的「Chateen」聊天室,在這個非公開的聊天室,達科塔可以向約200名加入帖子的/b/板塊用戶,利用攝像頭進行直播。直播開始時,對此事持懷疑態度的/b/區流氓們迅速湧入聊天室,他們中的許多人認為,這不過是小孩子過家家的舉動。有網友試圖勸服他不要衝動行事,不過迫不及待地等待好戲開場的人也不在少數。一條評論說:「要不要這麼戲精啊,你想死就他媽趕緊的!」另一位也跟著回應:「我建議你還是到學校上吊吧。」

消息迅速傳開,有數千位失意的用戶一直留在/b/板塊跟進事態的發展。「我操,真有人他媽在聊天室直播自殺……你們大家怎麼回事啊?」達科塔用伏特加一口吞下安眠藥之後,聊天室的評論區就炸開了鍋:「天吶!天吶!他玩兒真的……」另一人還評論:「這哥們真是天才。」其他人則對此表示擔憂:「我們是不是該想想怎麼救人啊?」

而此時,達科塔開始在房間內縱火,之後匍匐爬進了床底下。縮成一團的他,在鍵盤上敲下「#死亡」,「#哈哈哈我現在燒起來了」,他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死定了。」之後屏幕一黑。「我認為他已經死了。」沒人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有人提議暫時不要說話。

突然,屏幕上閃過一道亮光,消防員破門而入,沒有意識到這一幕已被攝像頭記錄下來。消防員從床底下拽出達科塔,他當時已處於昏迷狀態,消防員褲子上閃閃發光的黃色條紋在屏幕中十分奪目。「啊,有醫生到了。」「他死了,一切都結束了。」醫護人員確實到場了,幸運的是,達科塔活了下來。而就在住院療養的期間,他的臉書主頁已被各類言論轟炸。

在孤獨世界裡緊緊相連

然而,互聯網並不會導致自殘行為的發生,自我傷害、暴食厭食症,以及自殺率也沒有在短時間內迅速上升。在英國,自殺率的長期趨勢呈下降態勢。若按人均數來算,上世紀50年代晚期的約定自殺死亡人數甚至多於1996—2005年的數據。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雖然自殘事件的數量呈上升狀態,但趨勢並不顯著,且在2003年達到峰值之後有所下降。

不過,互聯網的出現卻改變了人們呈現及經歷這些心理疾病的方式。這些網絡世界中的成員往往年齡偏小,心理極為脆弱,且需要專業的醫療保健服務。而今,之所以有許多人選擇加入亞文化社群,是因為當他們無處可去時,這裡為他們提供了避風港。a.s.h小組的一句「在這裡遇見你很抱歉」的歡迎語,其影響力遠遠大於當地社區醫生提供的意見和建議。這些網站幫助他們在茫茫人海中尋覓知音,拋開有色眼鏡,促膝交談,人們在其中得到了莫大的心理慰藉。如果有人能夠傾聽自己的痛苦和苦衷,是再好不過的事。有助於緩解孤獨感和疏離感的網站和論壇,對解決個人心理問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雖然學術界對此類亞文化的研究還沒有定論,目前的相關研究著作都一致表示,同輩互助群組——前提是有像Al一樣耐心細緻的管理員——確實可以對患者有所幫助,甚至可以說服他們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撒馬利坦會(Samaritans)政策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喬·弗恩斯認為,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一處可以公開討論自殺、自殘及飲食障礙症話題的場所固然重要。而同時,他也對傾聽者的個人素質表示了擔憂,那些未經過專業訓練且常常自身都處於病態的傾聽對象,提供的建議和信息並不全都具有價值。因為在網絡中,將自身疾病視為魅力與浪漫象徵的維特化身無處不在。

喬進一步解釋,這裡還暗藏著另外一層風險。在線上社群中,用戶根本無法得知會收到怎樣的建議回復。有些人看似積極,對當事人的遭遇深表同情,然而用戶不知道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到底是怎樣的一群人。2008年,19歲的加拿大女孩納迪婭加入了a.s.h小組,發帖稱她有自殺的想法。一位叫卡米的成員回復了她的留言。她告訴納迪婭自己也被重度抑鬱症困擾,有時也想自殺。作為一名護士,卡米也可以為兩人的「共同目標」提供專業性的指導。

卡米: 我是急診護士,工作的時候見識過各種各樣的自殺方法,我還研究過不同的方案,哪些管用,哪些不管用,我都知道。最後發現「上吊」是最合適的,我曾經親身試過,想知道疼痛感如何,整個過程大概多久,總而言之,體驗不錯。

納迪婭: 你想什麼時候行動?

卡米: 就最近吧,你呢?

納迪婭: 我計劃在這週日。

卡米: 好吧,你打算上吊嗎?對了,你知道怎麼用嗎?

納迪婭: 我打算跳樓。

卡米: 嗯,那也可以。不過有許多人不想跳樓留下爛攤子,麻煩別人來打掃,跳樓之前臨時打退堂鼓了。

納迪婭: 我想把它偽裝成一起意外。河那邊的那座橋,結冰的地方剛好有裂縫。

卡米: 那還行,本來我還想建議上吊呢。

納迪婭: 我想過在地鐵站臥軌,不過最後還是感覺這個更好。

卡米: 嗯嗯,哎,如果你也打算上吊的話,咱倆可以一起,你可能也沒那麼害怕了。

納迪婭: 好吧,如果我反悔了,咱倆就一起上吊。

卡米: 好,這個聽起來靠譜。我週一休息,這個時間比較合適,或者任何時候都行。

卡米: 你有攝像頭嗎?

納迪婭: 有。

卡米: 好,如果最後你決定上吊,我可以通過攝像頭幫你,根據我的經驗,把繩子調整到合適的位置特別重要,到時一定沒問題。

卡米: 希望能多少幫到你的忙。

納迪婭: 你已經幫了我很多,能有人一起聊共同的話題,心裡也沒有那麼沉重了。

卡米: 雖然今晚我們都安靜地待在家中,但我真希望咱倆現在就能一起上路。

納迪婭: 確定這週末自殺之後,我的心情好多了。

卡米: 太好了,我內心也很平靜,就算不能跟你一起死,我也會很快行動的。

納迪婭: 那就說好了。

卡米: 嗯嗯,我保證。

(此處省略部分對話內容)

納迪婭: 我必須要說,跟你聊天之後我感覺好很多。

卡米: 我也是,現在我知道自己並不是孤身一人了。

納迪婭: 不,你絕不是一個人。

卡米: 我會在週一上路,要是今晚就好了。我真的不想活。

納迪婭: 真想知道死亡是種什麼感覺。

卡米: 很美好。

週一清晨,納迪婭對室友謊稱去溜冰,之後便再也沒有回來。六周後,人們發現了她的屍體。然而,卡米並沒有履行與納迪婭的約定,赴約自殺。事實上,卡米這個人根本就不存在。卡米的本名叫威廉·梅爾徹特-丁克爾,是一名中年男子,目前已為人父,不過他的身份確實是一名護士。警方表示,梅爾徹特-丁克爾混跡網絡多年,專門搜尋有自殺傾向的人,並且主動聯繫數百名世界範圍內的潛在自殺者,說服他們實施自殺行為。梅爾徹特-丁克爾承認已有5人在他的慫恿下自殺,其中就包括納迪婭。

在這些自殘網站「歷險」之後,我發現這裡並沒有蓄意傷害他人的群體存在,一個也沒有。雖說網絡之大,難免會出現像梅爾徹特-丁克爾一類的人,但總體而言,這些亞文化社群都非常團結友愛,成員之間互相陪伴,傾訴煩惱,並提出可行的方法建議相互鼓勵。如果你感到意志很消沉,這裡絕對是釋放壓力、排解孤獨感的絕佳場所。然而這也是為什麼這類社群危害性如此之大的原因。它們將所有的消極行為隱藏在一片尋常、正面而又浪漫的氛圍之中——每個人都被同伴支持的假象縈繞——但暗中卻將這種病態轉變為一種文化,一種可以接受的生活方式。

之後,阿馬利婭每天泡在厭食網站上的時間長達數小時,在網站上更新近況,與社群中的小夥伴互動,幾乎不吃任何東西。她甚至還買了一條「厭食主義」的手環戴在手上。母親苦口婆心地勸她接受心理治療,但阿馬利婭根本聽不進去,她害怕失去網絡生活中的一切,害怕與那些唯一能夠瞭解她的人們失去聯繫。然而被父母送到醫院的阿馬利婭,立即就被轉送至專門的進食障礙科接受治療。經過了6個月的精心照料,阿馬利婭的身體狀況有所好轉,開始回家休養。

如今的阿馬利婭已經完全恢復健康,也很少泡在網絡上面。我問她希望給那些曾經像她一樣,沉迷厭食世界的人們一些怎樣的建議,她回答:「我想說,你必須接受幫助,雖然我知道你不想聽這些話,我一度也非常厭惡這些『廢話』。但如果你現在很癡迷於這些網站,那麼你的心理狀態很有可能出現問題了。也許你認為自己並不需要幫助,但無論如何,還是找個人聊一聊吧。網絡之外,也一定會有人理解你的痛苦,」她停頓了一會,繼續說,「你的厭食同好們或許很理解你,但他們根本幫不了你。」

(1)  為保護本章的當事人身份,我虛構了化名為阿馬利婭的主人公,所有信息源來自對厭食症網站成員的採訪筆記。且據我所知,這些信息的可信度極高,在必要之處,我也會修飾部分引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