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鐵在燒:中國人民志願軍鐵原大戰實錄 > 戰爭的藝術 >

戰爭的藝術

在談到鐵原之戰的時候,我們的文獻歷來所強調的,都是部隊的頑強和剛毅。然而,難道前面打阻擊的部隊不夠頑強剛毅嗎?頑強和剛毅是鐵原之戰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並不是這一戰的全部。

我國的一個電視台講戰爭,專題的名字叫做「戰爭的藝術」。在東方人的眼睛裡,戰爭是一個人的故事,如果戰爭中沒有謀略二字,那指揮官根本就談不上合格。西方對此似乎正好相反,在西方人眼裡,戰爭是一個機械的故事,如果出現一場完全可以由機器指揮的戰爭,那會有很多軍事院校的校長們拍手稱快。

透過歷史的迷霧,彷彿可以看到一個將軍的微笑。這個將軍,就是當時的189師政委代師長--蔡長元。儘管65軍等部隊在議政府並沒有擋住美軍前進的步伐,但從入朝以來一直在和美軍交手的蔡長元,相信自己已經找到了李奇微的軟肋!

蔡長元,和傅崇碧同為四川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西路軍倪家營子血戰的少數倖存者之一。這是一個打仗非常愛動腦筋的將軍,在這位只讀過兩年私塾的將軍去世之後,家人竟然在他的抽屜裡找出一本翻爛了的明代兵書--《文少保兵法》。

1951年的夏初,在鐵原東南方的丘陵原野上,面對美軍鐵與火的洪流,這位綽號「蔡石頭」的中國將軍,指揮189師圍繞漣川-鐵原公路擺開了一個奇特的佈局。美國人一頭就撞了進來,三天以後才忍不住罵娘,有這麼打仗的嗎?!

初看189師擺開的陣型,我曾十分困惑,三個團一字拉開,連個預備隊都沒有,堪稱兵家大忌,這個仗是怎麼個打法?歷史上189師的阻擊戰究竟是怎樣打的?我看了半天地圖,仍然覺得不得要領,又把參戰老兵的回憶文章看了看,只有更加糊塗。這一戰的經過簡直是一團亂麻,敵人在哪裡,我們的陣地在哪裡,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志願軍老兵們的描述莫衷一致,美國人也含糊不清。

我把問題甩給了當時566團第三連的代理連長唐滿洋:「您能不能幫我在地圖上把當時我們的防線畫出來?素來以豪爽善於白刃拚殺著稱的志願軍老兵唐滿洋,卻半天沒有回答我的問題。老爺子慢悠悠地走到桌邊,把我拿來的那份十萬分之一地圖扔到桌上,像彌勒佛一樣坐了下來。「根本就沒有這樣一條防線。」老爺子終於開口了。什麼?這怎麼可能?沒有一條防線我們怎麼能把九萬多敵軍一擋三天?!「就是沒有這樣一條防線嘛。」老爺子笑了,笑得很得意,眼睛裡竟然閃爍出了一種象狐狸一樣狡詐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