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重慶「棒棒」:都市感知鄉土性 >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

譯 著

1. 〔美〕W. I. 托馬斯、〔波蘭〕F.茲納涅基:《身處歐美的波蘭農民》,張友雲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2. 〔美〕愛德華·T.霍爾:《無聲的語言》,劉建榮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 〔美〕安德魯·斯特拉森、帕梅拉·斯圖瓦德:《人類學的四個講座:謠言 想像 身體 歷史》,梁永佳、阿嘎佐詩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4. 〔英〕安東尼·吉登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趙旭東、方文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5. 〔英〕柏林:《自由論》,胡傳勝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

6.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吳叡人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 〔英〕布勞尼斯婁·馬林諾夫斯基:《自由與文明》,張帆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

8. 〔美〕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趙一凡、蒲隆、任曉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

9. 〔法〕杜蒙:《階序人:卡斯特體系及其衍生現象》,王志明譯,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10. 黃樹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後的中國農村變革》,素蘭、納日碧力戈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11. 〔澳〕傑華:《都市裡的農家女:性別、流動與社會變遷》,吳小英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12. 〔美〕凱文·林奇:《城市意象》,項秉仁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13. 〔美〕肯·奧萊塔:《美國底層階級》,聶振雄、蔣偉明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

14. 〔美〕李丹:《理解農民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的案例研究》,張天虹、張洪雲、張勝波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15. 〔法〕馬塞爾·莫斯:《社會學與人類學五講》,林宗錦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16. 〔美〕麥克爾·赫茲菲爾德:《什麼是人類常識:社會和文化領域中的人類學理論實踐》,劉珩、石毅、李昌銀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17. 〔法〕皮埃爾·布迪厄:《實踐感》,蔣梓驊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

18. 〔美〕喬納森·特納、簡·斯戴茲:《情感社會學》,孫俊才、文軍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9. 〔日〕深尾葉子、井口淳子、栗原伸治:《黃土高原的村莊:聲音·空間·社會》,林琦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0. 〔英〕斯圖亞特·沃爾頓:《人性:情緒的歷史》,王錦等譯,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7。

21. 〔美〕威廉·朱利葉斯·威爾遜:《真正的窮人:內城區、底層階級和公共政策》,成伯清、鮑磊、張戌凡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2. 〔美〕沃爾夫:《鄉民社會》,張恭啟譯,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3。

23.〔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鄭廣懷、張敏、何江穗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

中文專著

1. 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所編:《東亞社會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2. 蔡秀玲、楊智馨:《情緒管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3. 陳少明:《經典世界中的人、事、物》,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

4. 陳序經:《蛋民的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

5. 陳映芳:《棚戶區:記憶中的生活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 池子華:《中國近代的流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7. 董磊明:《宋村的調解》,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8. 杜鷹、白南生等:《走出鄉村: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實證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7。

9. 費孝通:《費孝通文集》(第2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0. 費孝通:《費孝通文集》(第5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1. 費孝通:《費孝通文集》(第12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2. 費孝通:《費孝通文集》(第15卷),北京:群言出版社,2001。

13. 費孝通:《費孝通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2。

14. 費孝通:《鄉土中國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15. 費孝通、張之毅:《雲南三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16. 郭同耀主編:《重慶民俗概況》,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1998。

17. 郭鎮之:《全球化與文化間傳播》,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

18. 何明潔:《勞動與姐妹分化:中國女性農民工個案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

19. 何乃生主編:《郭沫若美文:熱烈人生》,廣州:花城出版社,1992。

20. 何肇發:《何肇發文集》,香港:榮譽出版社,2001。

21. 胡台麗、許木柱、葉光輝主編:《情緒、情感與文化:台灣社會的文化心理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2。

22. 黃淑娉、龔佩華:《廣東世僕制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3. 黃希庭:《簡明心理學辭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4. 黃宗智:《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北京:中華書局,2000。

25. 簡仕明:《山城「棒棒軍」:進城農民工社會生活調查》,重慶:重慶出版社,2000。

26. 李大華、周翠玲:《文化藝術修養與行政能力》,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6。

27. 李培林、李強、馬戎主編:《社會學與中國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28. 李文海主編:《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9. 李霞:《娘家與婆家:華北農村婦女的生活空間和後台權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30. 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31. 梁茂信:《都市化時代:20世紀美國人口流動與城市社會問題》,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32.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3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

33. 劉旭:《底層敘述:現代性話語的裂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4. 陸學藝主編:《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35. 麻國慶:《家與中國社會結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36. 麻國慶:《永遠的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7. 閔學勤:《感知與意象:城市理念與形象研究》,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7。

38. 繆樹晟編:《四川方言詞語彙釋》,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

39. 潘毅、黎婉薇:《失語者的呼聲:中國打工妹口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40. 潘毅:《中國女工:中國新興打工階級的呼喚》,香港:明報出版社,2007。

41. 喬健、劉貫文、李天生:《樂戶:田野調查與歷史追蹤》,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2. 喬健編:《底邊階級與邊緣社會:傳統與現代》,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

43. 沈原:《市場、階級與社會:轉型社會學的關鍵議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44. 史忠植:《認知科學》,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8。

45. 孫江主編:《事件·記憶·敘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46. 孫立平:《斷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47. 孫遜、楊劍龍編:《閱讀城市: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7。

48. 陶維權主編:《重慶大事記》,重慶: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1989。

49. 童恩正:《古代的巴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50. 王秉誠:《重慶掌故》,重慶:重慶出版社,1986。

51. 王川平:《在歷史和文化之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52. 王春光:《社會流動與社會重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53. 王笛:《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1900—195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54. 王笛:《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1870—1930》,李德英、謝繼華、鄧麗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55. 隗瀛濤編:《近代重慶城市史》,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1。

56. 隗瀛濤編:《重慶城市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9。

57. 文崇一、蕭新煌主編:《中國人:觀念與行為》,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58. 吳濟生:《重慶見聞錄》,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

59. 伍銳麟著:《粵海虞衡卌一秋:伍銳麟調查報告集》,何國強編,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5。

60. 夏鑄九、王志弦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94。

61. 項飆:《跨越邊界的社區: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62. 熊月之主編:《海納百川:上海城市精神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3. 許寶華、〔日〕宮田一郎主編:《漢語方言大詞典》,上海:中華書局,1998。

64. 楊愛平、魏濟木、湛玉書:《重慶民俗風情》,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

65. 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66. 楊國樞:《中國人的蛻變》,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

67. 楊治良:《簡明心理學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

68. 於秀:《中國乞丐調查》,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9。

69. 余舜德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的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70. 余雲華:《巴渝民俗風情》,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

71. 岳永逸:《空間、自我與社會:天橋街頭藝人的生成與系譜》,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

72. 臧勵和等編:《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73. 曾智中、尤德彥編:《張恨水說重慶》,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7。

74. 張瑾:《權力、衝突與變革:1926—1937年重慶城市現代化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03。

75. 張靜主編:《身份認同研究:觀念、態度、理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6. 張敏傑:《中國弱勢群體研究》,長春:長春出版社,2003。

77. 張思:《近代華北農村的社會結合:對農耕互助的歷史人類學考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78. 張仲禮、熊月之、沈祖煒主編:《長江沿江城市與中國近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9. 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城市航標:重慶城市精神探尋》,重慶:西南大學出版社,2010。

80. 周大鳴、周建新、劉志軍:《「自由」的都市邊緣人:中國東南沿海散工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

81. 周大鳴:《渴望生存:農民工流動的人類學考察》,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

82. 周曉虹:《傳統與變遷:江浙農民的社會心理及其近代以來的嬗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83. 周勇、劉景修編:《近代重慶經濟與社會發展:1876—1949》,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7。

84. 周勇主編:《重慶通史》,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

85. 朱力:《中國民工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期刊文章

1. 蔡恩澤:《農民工婚戀變奏曲》,《華人時刊》,2002年第11期。

2. 蔡志海:《流動民工現代性的探討》,《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3. 曹德權:《重慶「棒棒」軍傳奇》,《報告文學》,2005年第3期。

4. 陳壁生:《「他者」眼光的局限—讀傑華〈都市裡的農家女—性別、流動與社會變遷〉》,《開放時代》,2006年6期。

5. 陳松、袁亞愚:《對近年來歧視進城務工農民現象的思考》,《社會科學研究》,1997年第6期。

6. 陳松:《近代重慶城區挑夫探微》,《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

7. 陳映芳:《傳統中國再認識:鄉土中國、城鎮中國及城鄉關係》,《開放時代》,2007年第6期。

8. 陳映芳:《中國城市下層研究的經緯和課題》,《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9. 鄧曉:《川江航運文化初探》,《中華文化論壇》,2002年第2期。

10. 鄧曉:《對川江航運文化成因的討論》,《中華文化論壇》,2003年第4期。

11. 鄧曉:《老重慶的城門與碼頭文化》,《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

12. 鄧曉:《重慶老城碼頭研究》,《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第9期。

13. 董磊明等:《結構混亂與迎法下鄉》,《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5期。

14. 費孝通:《回眸七十年》,《讀書》,2003年第5期。

15. 費孝通:《中國城鄉發展的道路—我一生的研究課題》,《社會》,1993年第7期。

16. 符平:《漂泊與抗爭:青年農民工的生存境遇》,《調研世界》,2006年第9期。

17. 符平:《青年農民工的城市適應:實踐社會學研究的發現》,《社會》,2006年第2期。

18. 郭星華、李飛:《漂泊與尋根:農民工社會認同的二重性》,《人口研究》,2009年第6期。

19. 郭星華、儲卉娟:《從鄉村到都市:融入與隔離—關於民工與城市居民社會距離的實證研究》,《江海學刊》,2004年第3期。

20. 郭正林、周大鳴:《外出務工與農民現代性的獲得》,《中山大學學報》,2001年第5期。

21. 何平:《透視中國的弱勢群體》,《科學咨詢》,2002年第9期。

22. 何肇發:《廣州市乞丐的個案研究》,《社會經濟研究》,1951年第1期。

23. 侯宣傑:《近代廣西挑夫運輸探微》,《廣西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

24. 胡傑成:《農民工城市融入問題研究綜述》,《蘭州學刊》,2008年第12期。

25. 黃菡:《鄉村的目光:農村學生城市認知的經驗研究》,《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

26. 黃豁:《山城「棒棒軍」何處是歸程》,《西部時報》,2007年4月17日第3版。

27. 黃家濱:《都市流動人口生存和適應研究述評》,《求索》,2008年第5期。

28. 黃穎、張大勇:《外出務工農民工的行動反思與調整:重慶「棒棒」群體城市生存軌跡的社會學思考》,《農村經濟》,2006年第2期。

29. 藍佩嘉:《銷售女體,女體勞動:百貨專櫃化妝品女銷售員的身體勞動》,《台灣社會學研究》,1998年第2期。

30. 雷有光:《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動人口子女社會認知的調查研究》,《教育科學研究》,2004年第5期。

31. 李德、艾鶴:《我國城市農民工流動的制度性分析》,《安徽農業科學》,2006年第3期。

32. 李培林:《流動民工的社會網絡和社會地位》,《社會學研究》,1996年第4期。

33. 李強:《關於「農民工」家庭模式問題的研究》,《浙江學刊》,1996年第1期。

34. 李強:《關於農民工的情緒傾向及社會衝突問題》,《社會學研究》,1995年第4期。

35. 李強:《戶籍分層與農民工的社會地位》,《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02年第8期。

36. 李強:《影響中國城鄉流動人口的推力與拉力因素分析》,《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

37. 李霞:《依附者還是構建者?—關於婦女親屬關係的一項民族志研究》,《思想戰線》,2005年第1期。

38. 林曉珊:《「邊緣群體」的社會心理與社會歧視探析》,《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5年第1期。

39. 劉傳江:《農民工生存狀態的邊緣化與市民化》,《人口與計劃生育》,2004年第11期。

40. 劉傳江:《中國農民工市民化研究》,《理論月刊》,2006年第10期。

41. 劉林平:《外來人群體中的關係運用:以深圳「平江村」為個案》,《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第5期。

42. 劉秋陽:《困頓與迷茫—近代的武漢人力車伕》,《學術月刊》,2007年4月下半月。

43. 劉秋陽:《民國時期的碼頭工人與幫會》,《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44. 柳文:《啟動農村消費必須破解三大障礙》,《中國改革》,2006年第6期。

45. 盧國顯:《我國大城市農民工與市民社會距離的實證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

46. 蘆恆:《日常生活與底層的真實表述:評〈女工1970:她們的反歷史〉》,《社會學研究》,2008年第6期。

47. 羅紅光:《權力與權威》,王銘銘、王斯福主編:《鄉土社會的秩序、公正與權威》,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48. 麻國慶:《家族化公民社會的基礎:家族倫理與延續的縱式社會—人類學與儒家的對話》,《學術研究》,2007年第8期。

49. 馬廣海:《農民工的城市融入問題》,《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01年第3期。

50. 馬力、劉衛東:《弱勢群體概念的界定及其能力建設》,《學術交流》,2006年第2期。

51. 潘毅:《階級的失語與發聲:中國打工妹研究的一種理論視角》,《開放時代》,2005年第2期。

52. 潘澤泉:《當代社會學理論的社會空間轉向》,《社會學研究》,2009年第1期。

53. 秦暉:《城市化:容忍貧民窟與貧民權利》,《中國市場》,2008年第6期。

54. 秦潔:《「苦力」:民國時期城市底層社會研究—讀〈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開放時代》,2010年第3期。

55. 秦潔:《關於「底層」研究的相關概念分析》,《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

56. 邵娟、陳樹民:《銀屑病與疾病恥辱感》,《中國麻風皮膚病雜誌》,2007年第5期。

57. 沈紅:《中國貧困的社會學評述》,《社會學研究》,2000年第2期。

58. 史明正:《西方學者對中國近代城市史的研究》,《近代中國研究通訊》第十三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59. 孫立平、郭於華:《「軟硬兼施」:正式權力非正式運用的過程分析》,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編:《清華社會學評論》(特輯),廈門:鷺江出版社,2000。

60. 孫立平:《資源重新積聚背景下的底層社會形成》,《戰略與管理》,2002年第1期。

61. 譚紅:《試論清代前期重慶地區的行幫組織》,《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5期。

62. 譚同學:《當代中國鄉村社會結合中的工具性圈層格局:基於橋村田野經驗的分析》,《開放時代》,2009年第8期。

63. 唐斌:《「雙重邊緣人」:農民工自我認同的形成及影響》,《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S1)。

64. 唐燦、馮小雙:《探訪京城河南村》,《百姓》,2001年第9期。

65. 陶興林:《「農民工」思想特點及其教育初探》,《求實》,2000年第2期。

66. 田凱:《關於農民工城市適應性的調查與思考》,《人口學刊》,1996年第4期。

67. 田凱:《關於農民工的城市適應性的調查分析與思考》,《社會科學研究》,1995年第5期。

68. 王春光:《流動中的社會網絡:溫州人在巴黎和北京的行動方式》,《社會學研究》,2000年第3期。

69. 王春光:《農村流動人口的「半城市化」問題研究》,《社會學研究》,2006年第5期。

70. 王春光:《農民工的社會流動和社會地位的變化》,《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

71. 王春光:《新生代農村流動人口的社會認同與城鄉融合的關係》,《社會學研究》,2001年第3期。

72. 王建民:《身體與城鄉結構的象徵性界分—以黑龍江吳村建築農民工群體為例》,《江海學刊》,2009年第3期。

73. 王明智:《重慶「棒棒」公寓調查—現象·問題篇》,《中外房地產導報》,2000年第6期。

74. 王明智:《重慶「棒棒」公寓調查—現象·問題篇》,《中外房地產導報》,2000年第7期。

75. 王明智:《重慶「棒棒」公寓調查—策略篇》,《中外房地產導報》,2000年第9期。

76. 王巧萍、黃詩玫:《漫談重慶碼頭文化的標本—行幫》,《重慶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

77. 王慶明、陸遙:《底層視角:單向度歷史敘事的拆解—印度「底層研究」的一種進路》,《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6期。

78. 王毅傑、童星:《流動農民社會支持網探析》,《社會學研究》,2004年第2期。

79. 文軍:《從生存理性選擇到社會理性選擇:當代中國農民外出就業動因的社會學分析》,《社會學研究》,2001年第6期。

80. 吳非:《「棒棒軍」三分朝天門》,《重慶法制報》,1995年1月28日第1版。

81. 吳玉軍、寧克平:《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工的城市認同困境》,《浙江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

82. 〔新西蘭〕伍曉明:《從「死生有命」展開的思考》,《中國哲學史》,2005年第2期。

83. 夏進:《進城農民生存狀況實證研究:關於「山城『棒棒』軍」勞動生活的調查與分析》,《城市研究》,1998年第4期。

84. 項飆:《社區何為:對北京流動人口聚居地的研究》,《社會學研究》,1998年第6期。

85. 小熊誠:《作為自省之學的中國人類學—費孝通與柳田國男的學問及方法》,《開放時代》,2009年第3期。

86. 徐艷:《關於城市邊緣人現代性的探討:對武漢市260名農民工的調查與分析》,《青年研究》,2001年第11期。

87. 嚴海蓉:《虛空的農村和空虛的主體》,《讀書》,2005年第7期。

88. 楊東、吳曉蓉:《疏離感研究的進展及理論構建》,《心理科學進展》,2002年第1期。

89. 楊紉章:《重慶西郊小區域地理研究》,《地理學報》第八卷,1941。

90. 楊亞妮:《淺析中國農民文化心理的二重性》,《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報》,2006年第2期。

91. 殷曉清:《農民的傳統特徵在解體》,《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

92. 俞婉君:《紹興墮民服役權「門眷」的田野調查》,《民間文化論壇》,2004年第6期。

93. 張春龍:《民工與市民衝突的社會學分析》,《社會》,2000年第2期。

94. 張繼焦:《差序格局:從「鄉村版」到「城市版」:以遷移者的城市就業為例》,《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95. 張億全、高燕:《外來者的目光:流動兒童城市認知的經驗研究》,《浙江教育科學》,2007年第4期。

96. 趙麗芳:《流動與傳播:西部外出農民工調查》,《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

97. 趙延東、王奮宇:《城鄉流動人口的經濟地位獲得及決定因素》,《中國人口科學》,2002年第4期。

98. 周春霞:《農民工與市民衝突的經濟社會分析》,《南京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

99. 周大鳴,李翠玲:《拾荒者與底層社會:都市新移民聚落研究》,《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2期。

100. 周大鳴、秦紅增:《參與發展:當代人類學對「他者」的關懷》,《民族研究》,2003年第5期。

101. 周明寶:《城市滯留型青年農民工的文化適應與身份認同》,《社會》,2004年第5期。

102. 周曉虹:《傳統與變遷:中國農民的社會心理—昆山周莊鎮和北京「浙江村」的比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1996年春季卷。

103. 周曉虹:《流動與城市體驗對中國農民現代性的影響—北京「浙江村」與溫州一個農村社區的考察》,《社會學研究》,1998年第5期。

104. 周怡:《貧困研究:結構解釋與文化解釋的對壘》,《社會學研究》,2002年第3期。

105. 朱虹:《「土氣」與「洋氣」:打工妹的城市適應》,《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12月17日,第8版。

106. 朱虹:《打工妹的城市社會化—一項關於農民工城市適應的經驗研究》,《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

107. 朱虹:《身體資本與身體的城市化—一項有關打工妹的社會適應研究》,南京師範大學,「全球化、亞洲婦女、亞洲婦女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11月22日。

108. 朱力:《論農民工階層的城市適應》,《江海學刊》,2002年第6期。

109. 朱力:《群體性偏見與歧視:農民工與市民的摩擦性互動》,《江海學刊》,2001年第6期。

110. 朱啟臻:《進城農民對土地態度的調查與思考》,《中國農村經濟》,1996年第3期。

111. 莊孔韶、徐傑舜、杜靖、石峰:《鄉土中國人類學研究》,《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

112. 莊孔韶:《中國人類學的直覺主義理解論》,周星、王銘銘主編:《社會文化人類學講演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學位論文

1. 方孝鼎:《台灣底層階級研究—以台中市遊民、拾荒者、原住民勞工、外籍勞工為例》,東海大學,2001。

2. 石桂榕:《遊民問題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國立」政治大學,2007。

3. 徐紅彥:《20世紀70年代美國底層階級的形成》,東北師範大學,2005。

4. 許智偉:《都市遊民研究—台北市遊民與環境的共生機制初探》,台灣大學,2004。

典籍方志

1.《古今圖書集成》博物錄編·藝術典·堪輿部第655卷。

2. 《重慶市沙坪壩區交通志》編纂委員會:《重慶市沙坪壩區交通志》,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3。

3. 巴縣縣志辦公室選註:《巴縣志選注》,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

4. 齊豫生、夏於全主編:《中國古典名著—詩經》,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06。

5. 沙坪壩區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編輯:《沙坪壩區文史資料專輯》(第六集),1987。

6. 四川大學歷史系、四川省檔案館主編:《清代乾隆道巴縣檔案選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

7. 重慶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重慶市志》(第二卷),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政府文件和非正式出版物

1.《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09〕32號)。

2.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開展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渝府發〔2007〕13號)。

3.《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開展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通知》(渝府發〔2009〕85號)。

4. 國家統計局:《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1號),2001年5月15日。

5. 國務院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五號),2008年2月27日。

6. 沙坪壩區進城就業農民服務中心:《關於沙坪壩區進城力工服務管理的調查報告》,2007。

7. 沙坪壩區進城就業農民服務中心:《沙坪壩區進城零散農民工直接問卷調查情況分析》,2007。

8. 渝中區交通局、渝中區勞動與社會保障局:《關於朝天門等窗口地區零散農民工情況的調查報告》,2007。

9. 渝中區進城就業農民服務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我區零散農民務工問題」的調查報告》,2006。

10. 重慶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院:《重慶白崖口歷史街區保護規劃設計說明書》,2000。

11. 重慶市就業局:《2008年第三季度職業供求狀況分析》,2008年10月27日。

12. 重慶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我市「棒棒軍」工作及生活情況調查報告》,2004。

13. 重慶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重慶市進城務工經商農民就業與生活狀況調查報告》,2007。

14. 重慶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主城區農民工工作及生活狀況調查報告》,2006。

15. 重慶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重慶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重慶「棒棒軍」就業與生活狀況調查報告》,2008年5月。

16. 重慶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重慶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關於發佈重慶市2009年第二季度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的通知》,2009年3月30日。

17. 重慶市委三屆二次全委會:《重慶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意見》,2007年11月15日。

檔案資料

館藏地點重慶市檔案館

民國檔案

1.《非常時期重慶市取締野力暫行辦法草案》,卷宗號0053*2*728。

2. 《重慶市碼頭管理辦法草案》,卷宗號0060*15*163。

3.《碼頭秩序整頓辦法》,卷宗號0053*2*878。

4.《重慶市運輸業接送旅客行李運價》,卷宗號0061*15*4225。

5.《重慶市碼頭工人管理暫行辦法》,卷宗號0053*20*433。

6.《北碚力夫管理規則》,卷宗號0081*3*402。

7.《本區(北碚)各碼頭挑運夫管理辦法草案》,卷宗號0081*4*3025。

現行檔案

1.《關於市內野力情況的調查報告》,其中包括《關於白崖口居民生產組的調查報告》(1953年9月28日),卷宗號1064*02*0172。

2. 《野力胡生林打死搬運工人楊保宣事件的初步報告》(1951年4月22),卷宗號1174*1*176。

3.《關於重慶市搬運公司運價、工資與居民生產組、野力問題的調查報告》(1953年11月3日),《關於兩江門生產組野力等與搬運工多次糾紛事件的報告》(1954年),《重慶市運輸公司統一承攬業務和僱用生產組辦法(草案)》(1953年3月15日),卷宗號1064*1*23。

網址

1. http://cq.cqnews.net

2. http://www.stats.gov.cn

3. http://www.china.com.cn

英文文獻

1. Ahern, Emily M.,The Cult of the Dead in a Chinese Village,California: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2. Anjek, Roger,Urban Anthropology in the 1980s:A World View,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 19,1990.

3. Asad, Talal,On Ritual and Discipline in Medieval Christian Monasticisam,Economy and Society 26(2),1987.

4. Auletta, Ken,The Underclass,New York:Random House,1982.

5. Banfield, Edward C.(ed.),The Moral Basis of a Backward Society,NewYork:The Free Press,1958.

6. Borgatta, Edgar F. and Rhonda Montgomery, J. V.(eds.),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2ndEdition, The Gale Group,2000.

7. Coy, Mechael W.(ed.),Apprenticeship:From Theory to Method and Back Again,Albany,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9.

8. David, Strand,Rickshaw Beijing: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9. Desai, Anjana P.,Environmental Perception:the Human Factor in Urban Planning,New Delhi :Ashish Pub. House,1985.

10. Duncan, G.J.,Years of Poverty, Years of Plent,Ann Arbor: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84.

11. Feindt, W. and Browning, H. L.,Return Migration:Its Significance in an Industrial Metropolis and an Agricultural Town in Mexico,Int, Migration Rev. 6,1972.

12. Fischer, Claude S.,The Urban Experience,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6.

13. Fischer, Kurt W.,Mascole, Michael F. and Li, Jin Li,Dynamic Development of Component Systems of Emotions:Pride, Shame, and Guilt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In Handbook of Affective Scence. Richard Davidson, Klaus R Scherer and H. Hil Goldsmith, eds. Oxford, 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4. Friedl, E.,Kinship, Class, and Selective Migration,In Family in the Mediterranean, ed. J. Peristany, London:Cambridge Univ. Press,1974.

15. Gans, Herbert J.,The War Against the Poor:The Underclass and Antipoverty Policy,BasicBooks,1996.

16. Gelder, Ken and Thornton, Saran,The Subcultures Reader,London:Routledge,1997.

17. Gmelch, George and Zenner, Walter P.(eds.),Urban Life:Readings in Urban Anthropology(3rd Edition),Prospect Heights:Waveland Press,1996.

18. Goffman, E.,Stigma: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 Identity,New York:Simons & Schuster,1963.

19. Graves, N. B., and Graves, T. D.,Adaptive Strategies in Urban Migration,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 3:117-151(Volume 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1974).

20. Graves, N. B. and Graves, T. D.,Inclusive versus Exclusive Behavior in New Zealand School Setting:Polynesian- Pakenha contrasts in Adaptation,Roy. Soc. N.Z. Res. Rep.2,1973.

21. Graves, T.D. and Lave, C. A.,Intra-European Migration and Sociocultural Change in an Andalucian Agro-towm. PhD thesis,1972.

22. Gugler, J. and Flanagan, W.,Urban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West Afric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23. Hackenberg, R.A. and Wilson, C.R.,Reluctant Emigrants:the Role of Emigration in Papsgo Indian adaptation. Hum. Organ. 31,1972.

24. Harrington, Michael,The Other America: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MacMillan,1962.

25. Hippler, A. E.,Patterns of Migration, Urbanization, and Acculturation,Proc. 20th Alaska Sci. Conf.,Am. Assoc. Advan. Sci, College, Alaska,1969.

26. Hollan, Douglas,the Relevance of Person-centered Ethnography to Cross-cultural Psychiatry,Transcultural Psychiatry 34(2):219-234,219,1997.

27. Jencks, Christopher,Is the American Underclass Growing?, in Christopher Jencks and Paul E. Peterson eds.The Urban Underclass,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91.

28. Katz, Michael B.(eds),The 「Underclass」Debate:Views from History,Priceton, Pri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29. Kleinman, Arthur, Das, Veena. and Lock, Magratet,Daedalus125(1) ,1996.

30. Lang, Olga,Chinese Family and Society,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46.

31. Lazarus ,R.S.,Cognition and Motivation in Emo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46,1990.

32. Levine, D. N.,Carter, E.B. and Gorman, E. M.,Simmel』s Influence on American Sociology:II,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1(March),1976.

33. LeVine, Robert A.,Culture,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ndedition, 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1982.

34. Lewis, Oscar,Five Families:Mexican Case Studies in the Culture of Poverty,Basic Books,1959.

35. Lewis, Oscar,The Culture of Poverty,Scientific American,1966,Oct.

36. Li, Zhang,Strangers in the city:Reconfigurations of Space, Power, and Social Networks Within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37. MacDonald, John S. and MacDonald, Leatrice D.,Chain Migration, Ethnic Neighbourhood Formation and Social Networks ,Social Research,The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 Vol. 42,No. 1(Jan.,1964).

38. Madanipour, Ali,Social Exclusion and Space,Madanipour, Ali, and Cars, Goran,(eds.),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an Cities:Processs, Experiences, and Responses,London:Jessica Kingsley,1996.

39. McGee, G. T. and Yeung, M. Y.,Hawkers in Southeast Asian Cities:Planning for the Bazaar Economy,Ottawa: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1977.

40. Miller, Raymond C.,The Dockworker Subculture and Some Problems in Cross-Cultural and Cross-Time Generalizations,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11,1969.

41. Myrdal ,Gunnar,Challenge to Affluence,New York:Pantheon,1962.

42. Ortner, Sherry,Theory in Anthropology since the Sixties,In Nicholas B. Dirks, Geoff Eley, and Sherry B. Ortner(eds.),Culture/power/history:a Reader in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43. Park, Robert E.,Human Ecology, from W. Allen Martin(ed.):The Urban Community,New Jersey:Pearson Education, Inc,2004.

44. Park, Robert E.,Human Migration and Marginal Ma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ume XXXIII 1954 MAY 1928 Number 6.

45. Peirano, Mariza G.S.,When Anthropologyis at Home:the Different Contexts of a Single Discipline,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1998,27.

46. Redfield, Robert,The Little Community an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47. Redfield, Rotert,Tepoztlan—A Mexican Village—A Study of Folk Life,Univ. of Chicago Press,1930.

48. Ruggles, Patricia,The Poverty Line— Too Low for the 1990s,New York Times,1990 April 26.

49. Saarinen, Thomas F.,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in Saarinen, Thomas F.(ed),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Washingt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74.

50. Salisbury, R. F. and Salisbury, M. E.,The Rural-oriented Strategy of Urban Adaptation:Siane Migrants in Port Moresby,See Ref. 30 ,1972.

51. Shilling, Chris,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mprint London; Newbury Park, Calif.:Sage Publications,1993.

52. Simmel, George,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Classic Essays on The Culture of Cities, Richard Sennnett,(ed).,New York:Meredith Corporaton,196(九) 1905:4(八).

53.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The Dock Worker,Liverpool:University of Liverpool Press,1955.

54. Van Velsen, Jaap.,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and Situational Analysis,In The Craft of Urban Anthropology, edited by A. Epstein. London:Tavistock,1967.

55. Wahrhaftig, A. L.,More Than Mere Work:The Subsistence System of Oklahoma』s Cherokee Indians,Presented at Ann. Meet. Southwest. Anthropol. Assoc. San Francisco,1973.

56. Willis, Paul E.,Learning to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57. Wilson, William Julius,When Work Disppears:The World of the New Urban Poor,New York:Knopf,1996.

58. Wirth, L.,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American Jounal of Society 44(July),1938.

59. Wood, L.J.,Perception Sudies in Geography,Lecture in Geography, University College, Nairobi,1969.

60. Wright, E.and Martin, B.,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Class Structur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3(1):1-2(九),1987.

61. Zorbaugh, Harvey Warren ,The Gold Coast and the Slum:A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cago』s Near North Side,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