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掃地出門:美國城市的貧窮與暴利 > 註釋 >

註釋

1.若把城市裡的窮人按「居無定所/生活尚且穩定」、「無可救藥/還有得救」、「一副混街頭的模樣/打扮還算體面」一分為二,就會錯以為他們暫時性的、常發生變動的生活狀態是一貫如此。穩定/不穩定對窮人家庭而言,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種時長時短的間歇狀態。很多問題之間存在著某種連鎖反應:親人遭受殺害的傷痛會讓人深陷抑鬱,抑鬱致使失業,失業引發驅逐,被驅逐就意味著變成無家可歸的遊民,而無家可歸又會加深抑鬱的症狀……以此類推。為政者和他們的幕僚傾向用一發銀色子彈(silver bullet,在哥特小說中,銀色子彈是狼人的剋星,一發即可斃命)解決問題。實際上,霰彈槍「一網打盡」的效果可能更好。關於連番厄運如何讓低收入家庭「沒有最慘,只有更慘」,參見Timothy Black,When a Heart Turns Rock Solid:The Lives of Three Puerto Rican Brothers On and Off the Streets(New York:Vintage,2009);Matthew Desmond,「Severe Deprivation in America:An Introduction,」The Russell Sage Journal of the Social Sciences 1(2015):1-11;Kristin Perkins and Robert Sampson,「Compounded Deprivation in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The Intersection of Racial and Economic Inequality among Chicagoans,1995-2013,」The Russell Sage Journal of the Social Sciences 1(2015):35-54;Bruce Western,「Lifetimes of Violence in a Sample of Released Prisoners,」The Russell Sage Journal of the Social Sciences 1(2015):14-30。

2.在密爾沃基的社區,孩子越多,驅逐發生的頻率就越高。排除貧窮家庭在社區所佔的比例、種族的構成等變量後,兒童數量與驅逐頻率的正比關係仍舊成立。2010年,在兒童佔人口總數不到一成的社區裡,每123個租房家庭中有1個家庭會被驅逐。但在兒童佔四成或以上的社區中,每12個家庭就有1個會被驅逐。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社區中兒童的所佔比每增加1%,社區的驅逐率就會增加7%左右。這些估算根據2010年1月1日到12月31日間密爾沃基縣法院的驅逐記錄整理而成。用於評估「兒童佔人口比率」與「驅逐案件數量」相關性的統計模型是零膨脹泊松回歸(zero-inflated Poisson regression)。細節描述參見Matthew Desmond et al.,「Evicting Children,」Social Forces(2013)92:303-27。

3.這種痛苦可能會一直持續下去。在被驅逐的兩年後,跟阿琳有相同遭遇的母親還是要比同齡人更容易罹患抑鬱。參見Matthew Desmond and Rachel Tolbert Kimbro,「Eviction』s Fallout:Housing,Hardship,and Health,」Social Forces 94(2015):295-324。同時參見Marc Fried,「Grieving for a Lost Home,」in The Urban Condition:People and Policy in the Metropolis,ed.Leonard Duhl(New York:Basic Books,1963),151-71;Theresa Osypuk et al.,「The Consequences of Foreclosure for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Annals of Epidemiology 22(2012):379-87。

4.另外一招是在出手前先調查對方有哪些「資源」。在窮困的社區裡,面對上門求助的鄰人,最好的拒絕方式是:「我無能為力。」但也有「高人」會讓你沒機會說出這句話。他們不會問,「能載我一程嗎?」而會問,「你車裡有油嗎?」不會問:「能分點食物給我嗎?」而會問:「你吃過了嗎?」如果對方知道你車裡有油、冰箱裡又有吃的,你就很難再找理由趕人家走。窮人在日常生活中摸索出的這套生存之道,和政治圈或教育界花費幾百萬美元發現的募款秘訣並無二致。開口要東西是一門「藝術」。懂得如何求助——以及相應地,何時伸出援手或拒絕幫助——是在貧困中生存的叢林法則。

求社工幫忙也自有一套規則。不要客氣,因為太客氣會被當空氣;但也不能太貪心、太積極、太「劍走偏鋒」,因為兒童保護服務局會上門來查你。我遇到過一位愛喝酒的女性,三十三歲,是兩個女孩的媽媽。她說自己酗酒是因為小時候受過創傷。「我記得,連當時聞到的氣味都記得,」她說。「你有看過咨詢師嗎?」我問。「沒有,雖然我想,但他們問得太多、管得太多。曾有人莫名其妙地跑去加州的兒童局檢舉我,他們並沒有抓到什麼把柄,但被人這樣侵門踏戶……跟孩子說三道四,我還是很難受。」要是這位母親將自己的遭遇和用酒精自我麻痺的經歷一五一十地告訴有關部門,她的孩子還能保住嗎?她不知道答案,也不準備去弄明白。

5.我沒有親眼目睹這段互動,此處根據阿琳的轉述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