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解放戰爭(上)(1945年8月—1948年9月) > 第六章 朗照邊區勝利花 「他們也未必願意永久打仗」 >

第六章 朗照邊區勝利花 「他們也未必願意永久打仗」

一九四七年冬天來臨的時候,共產黨人萌生了攻擊和佔領一個國民黨軍設防堅固的大城市的念頭。這種念頭在過去的一年中還是不可思議的,因為那時他們在國民黨軍強大的軍事壓力下,被迫退出了所有已經佔據的大城市。

令聶榮臻產生這一念頭的那座大城市是石家莊。

石家莊那時名為石門,它猶如揳進華北解放區腹地的一顆釘子。可以說,自正太戰役開始,晉察冀部隊在華北地區發動的每一場戰役,都有孤立它的意圖。聶榮臻對奪取這座城市幾乎到了朝思暮想的程度,因為拔掉這顆釘子,就割斷了國民黨軍隊山西與中原、華北與山東之間的聯繫,就可以把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連接起來。那樣一來,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就真的可以在華北地區自由馳騁了。

清風店戰役剛剛結束,聶榮臻立即意識到,石家莊四周全是解放區,這座城市已經成為深陷於解放區內部的一座「孤島」。十月二十二日,他與蕭克、羅瑞卿、劉瀾濤四人聯名向中央軍委發去了攻打石家莊的電報:

敵第三軍軍部直屬隊,率第七師全部及第二十二師之第六十六團〔共四個團及一個軍部和一個師部〕在定縣、望都之間被我包圍,經兩晝夜激戰,已於今晨被我全部殲滅〔內第三軍軍長羅歷戎已被活捉〕。現石門僅有三個正規團及一部雜牌軍,我擬乘勝奪取石門。軍委是否批准此方針,請即復。

他們的作戰理由是:「石家莊沒有城牆,守軍只有三個團,周圍二十公里長的戰線,第三軍正、副軍長被俘,內部動搖,情況也容易瞭解。乘勝進攻,有可能打開,即使打不開,如能誘使第十六軍等部南援,在石家莊、保定之間將其消滅,也是十分有利的。」

但是,石家莊終究是國民黨軍自內戰爆發以來重點防禦的大城市。

對這樣規模的城市發動攻擊,晉察冀野戰軍並沒有十分的把握。

更重要的是,晉察冀野戰軍在清風店戰場上繳獲了一份《石家莊半永久防禦工事、兵力部署及火力配系要圖》,從這份要圖上看,石家莊的防禦不像想像的那麼薄弱。

石家莊之所以沒有城牆,是因為它是近代才逐漸形成的一座城市。一九年平漢鐵路穿過這裡,並設立了一個小車站。而此前,這裡僅僅是河北獲鹿縣的一個小村莊,相傳只有十來戶人家,十來戶人家都姓石,所以名叫「十家莊」或「石家莊」。一九三年這裡成為正太鐵路的起點,一九七年鐵路通車後設立了鐵路局,自此商賈雲集地面繁華。石家莊在華北地區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平漢、正太和石德三條鐵路交會於此,這裡西出太原、東接山東、南連豫鄂、北通北平,扼守著太行山和華北平原。內戰爆發後,石家莊成為國民黨軍在華北戰場的重要戰略依托,駐守城中的第三軍連年修築城防工事,雖然該城沒有城牆,但第三軍還是圍繞城市邊沿修築了三道防禦體系,碉堡總數達到六千多個。第一道防禦體系,是當年日軍修築的封鎖溝,溝深三米、寬兩米、周長約為三十多公里,溝外設有地雷群、鐵絲網、鹿砦等防禦設施,溝內設圍牆、電網,每隔數十米築有碉堡一座,碉堡、暗堡和交通壕、散兵坑彼此相連。第二道防禦體系,是以環繞市區的大建築物和北兵營為依托構成的內市溝,內市溝寬五米、深五米、周長為十八公里,溝內修築有碉堡和地堡組成的工事,還築有一條周長二十五公里的鐵路,上有鐵甲列車晝夜巡邏,猶如活動的堡壘。第三道防禦體系,是以市區的正太飯店、大石橋、鐵路工廠、電燈廠和火車站構成的核心陣地,陣地上部署著嚴密的火力網。

雖然第三軍軍長羅歷戎已率主力離開了石家莊,但城內的留守總兵力依然高達兩萬五千多人。其中,三十二師主力和第三軍直屬的兩個坦克連、一個山炮連、一個汽車連和一個野炮營配置在第二、第三道防線上;外圍的第一道防線由石家莊外圍十九個縣的地主武裝防守;國民黨河北省保安第五、第九、第十團分別負責防守元氏、獲鹿以及大郭村機場等要點。守城部隊由三十二師師長劉英統一指揮。

劉英認為,晉察冀部隊沒有飛機、坦克和重炮,就連山炮和野炮都不多,想攻下石家莊這樣的大城市,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憑石家莊的工事,國軍可坐守三年。」劉英的自信還來自蔣介石對他的承諾:「共軍若敢進攻石家莊,兄當親率陸空大軍前去支援。」——劉英也知道這種承諾不可能兌現,但這無疑是一個小小的師長能夠得到的最高禮遇了,他已經受寵若驚。還是身在保定的孫連仲做了點實在事,他給劉英空運來了一個步兵團、一個炮兵排以及八噸彈藥。

二十三日中午十二時,毛澤東復電晉察冀野戰軍:

清風店大殲滅戰勝利,對於你區戰鬥作風之進一步轉變有巨大意義。目前如北面敵南下,則殲滅其一部,北面敵停頓,則我軍應於現地休息十天左右,整頓隊勢,恢復疲勞,偵察石門,完成打石門之一切準備。然後,不但集中主力九個旅,而且要集中幾個地方旅,以攻石門打援兵姿態實行打石門,將重點放在打援上面。

毛澤東設想的是「圍城打援」,與聶榮臻的設想有出入,但是聶榮臻下定決心要佔領石家莊:「我們也知道石家莊是設防城市,可是設防再堅固,也要兵來守,兵不多是不行的,再說即使打不下來,也沒有什麼危險,四周都是解放區。何況不論從兵力上、士氣上看,打下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決心打石家莊是對的。」

二十五日,晉察冀野戰軍召開旅以上幹部會議,討論和部署攻打石家莊的作戰計劃。三十一日,年過六旬的朱德親自來到會上,他對野戰軍的幹部們說:「今天到會的都是旅以上幹部,你們如何學會攻堅戰術,對這次作戰將起重要作用。要把石家莊當作一所難得的大學校,從戰爭中學習戰爭。」他如同老教員一樣,講授如何打地堡和暗堡,如何迫近作業和坑道作業,如何集中火力支援突擊隊,如何避免過大的傷亡。朱德說:「打下石家莊,可以學會打攻堅戰,學會打大城市。」為了加強攻擊時的炮兵力量,他還特地從華東野戰軍調來一個榴彈炮營。朱德對晉察冀軍區炮兵旅的幹部們說:「炮兵很重要,為步兵開闢道路,可以減少傷亡,炮不打,口不開,打開缺口可以勝利向縱深推進,擴大戰果……打炮時要猛,要突然,火力齊整集中,集中裡面還要再集中,還要注意運用不同地形實施射擊,不打則已,一打就打得猛,打得准,打得狠。步、炮協同好,勝仗不斷打。」

晉察冀野戰軍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攻擊石家莊後,如果國民黨軍抽調主力南下增援,就在半路殲其一部,然後繼續攻城;如果國民黨軍不增援,則一舉攻克石家莊。為此,決定集中第三、第四兩個縱隊和冀中軍區獨立第七、第八兩個旅、冀晉軍區獨立第一、第二兩個旅和炮兵旅,共五萬六千人攻打石家莊;以第二縱隊和獨立第九旅、第三、第九軍分區部隊在定縣南北地區展開,構築阻擊工事,準備阻擊援敵。攻擊石家莊的具體作戰部署是:第三縱隊從西南、第四縱隊從東北擔任主攻;冀中軍區部隊從東南、冀晉軍區部隊從西北擔任助攻。炮兵分成四個炮兵群,第一炮兵群以山炮、野炮和迫擊炮二十四門配屬第三縱隊攻擊方向;第二炮兵群以山炮、野炮、戰防炮、重迫擊炮和榴彈炮十七門,配屬第四縱隊攻擊方向;第三炮兵群以野炮和迫擊炮十五門,配屬獨立第七旅;第四炮兵群以山炮、野炮十二門,為炮兵指揮所機動火力。

晉察冀野戰軍的精心準備,體現出他們首次攻擊大城市前謹慎的心態。官兵們反覆斟酌攻堅作戰的每一步:如何挖掘坑道、如何把炸藥送上去,如何破壞鹿砦和電網,如何鞏固突破口……登城的雲梯如何才能輕便而結實更是讓他們徹夜難眠,最後他們研究出一種可以折疊的「合頁雲梯」,下半部靠在溝的外沿,上半部可以折到內沿的牆上,上面鋪上木板,可以迅速通過大量人員。三縱一個名叫劉維春的戰士琢磨出一種巨大的彈弓,可以把炸藥包彈射出去,對破壞鐵絲網和碉堡效果奇好。而何增奎排長髮明的九二重機槍夜間瞄準器,實際上就是個白鐵皮捲成的大喇叭,但確實好用,不用標尺但準確度極高。聽說守軍的內市溝裡有鐵甲列車,列車是快速活動的,很不好打。偵察員多次潛伏偵察,最後計算出提前瞄準的辦法:列車的速度是每秒八至十米,一千二百米的射擊距離,炮彈飛行時間約兩秒,事先瞄準溝內的一棵大樹,等列車到達二十米之外另一棵大樹的時候開炮,炮彈就能與列車正好撞上。為了讓炮火更猛烈和更突然,炮兵們竟然把火炮秘密地推到了最前沿,不但將炮身埋入了地下,上面還鋪上了各種偽裝,只待攻擊命令一下,炮口就能突然伸出來射擊——這些年輕的戰士,都是解放區內的翻身農民,他們身上聚積了太多的戰鬥熱情,當他們把自己的發明和建議向朱德總司令匯報時,朱德微笑著對他們說:「我們很快就要接二連三地攻打全國所有的大城市了,你們的每條建議都是革命的寶貴財富!」

此刻,同樣在進行作戰準備的是解放區內的幾十萬百姓。不到十天,近十萬民兵、民工和萬餘副擔架、萬餘頭牲口、四千多輛大車、八萬多發各種炮彈、一百五十多萬發各種槍彈、六萬多斤炸藥、二十多萬斤各種攻堅器材以及二十四萬斤主副食被送到了前線。

十一月三日,晉察冀野戰軍攻擊部隊相繼渡過滹沱河,完成了對石家莊的包圍。

六日凌晨,外圍攻擊戰開始。冀晉軍區獨立第一、第二旅猛烈攻擊機場,國民黨守軍在飛機的掩護下數次反擊,但最終無法控制局面。七日拂曉石家莊機場被獨立第一、第二旅佔領。同時,四縱十旅的攻擊目標是外圍的雲盤山據點。雲盤山不是山,是距離外市溝僅六百米的一個大土堆,是石家莊外圍唯一的制高點,頂部平坦並建有一座廟宇,守軍僅為一個連,但築有三層鋼筋水泥地堡,還有地道直通市區。四縱十旅第一次攻擊時,爆破組用二十五公斤炸藥把雲盤山地道口炸開了一個缺口,突擊組剛一衝上去,就受到國民黨守軍的猛烈火力壓制。十旅政委傅崇碧換了個突擊連,連夜組織挖壕溝,直至在守軍的地堡下放置了幾百斤炸藥。八日凌晨,十旅再次攻擊,在炮火的配合下,伴隨著巨大的爆炸聲,突擊部隊衝上了山頂。傅崇碧親自走上山頂察看守軍的地堡,發現果然堅固,炮彈只在地堡上打出了一片白點,而自己的部隊得以衝上來是因為炸藥威力巨大,地堡裡的國民黨守軍一個不落都被震昏了。

石家莊外圍據點被肅清之後,攻擊部隊採取土工作業的辦法逐步迫近守軍的第一道防線。外市溝防線實際上就是石家莊的外圍地下城牆,環行的開闊地溝裡佈滿了地堡和電網,並有地面和空中的交叉火力配合攔截。八日晚,三縱七旅首先在西兵營爆破成功,將外市溝炸開了一個大缺口,二營突擊進去奪取了守軍的前沿陣地。接著,四縱十旅在雲盤山以西突破,十二旅也從西北方向突破,冀晉軍區部隊突破後佔領了高柱村、市莊、柏林莊,冀中軍區部隊自東南方向突破,包圍了元村和彭村。至九日,除了少數據點之外,石家莊外市溝防線已被全部突破。

野戰軍司令員楊得志命令,派少數兵力繼續圍困和攻擊剩下的幾個據點,其餘所有部隊迅速向第二道防線推進。

內市溝的第二道防線由國民黨軍三十二師主力防守。

為了接近守軍前沿,大規模的土工作業又開始了。無法設想那是一個何等奇特的景象。從上千米之外向攻擊目標挖壕溝和坑道的攻城戰法,在人類戰爭史上極其古老。挖掘的過程中沒有槍炮之聲,夜幕下四野一片寂靜,但挖掘卻以巨大的規模進行著。支持晉察冀野戰軍作戰的民兵都是精壯的農民,他們拿著自家打理田地的農具,帶著母親或媳婦準備的乾糧,從四面八方會集到石家莊城外。與他們一起挖掘的還有晉察冀野戰軍官兵,這些官兵本來就是農民,他們與土地打交道的本領幾乎是天生的。在石家莊第二道防線外側約兩千米的開闊地上,成千上萬的戰士和農民揮汗如雨,卻悄無聲息。晉察冀野戰軍官兵把這種作業稱之為「改造地形」:他們挖出又寬又深又長的坑道,密密麻麻地伸向國民黨守軍的前沿,挖出的土則用來填塞守軍的防禦壕溝。他們還要在坑道中挖出各種各樣的掩體,挖成單人掩體後再挖成井筒再掏成丁字形,使通道與掩體互相連接。當坑道挖到靠近守軍防禦陣地和防禦壕溝時,他們就挖出一個巨大的炸藥室,然後放進去數千公斤的黑色炸藥。工兵部隊的技術人員趴在坑道上面一遍又一遍地計算著土層的厚度和炸藥的威力,以達到他們設想的最理想的爆破效果。

第二天天亮的時候,國民黨守軍從前沿的壕溝裡探出頭來一看,不禁魂飛魄散,有人立即進城向師長劉英報告。劉英無論如何難以置信,等親自來到前沿著實嚇了一跳。他弄不明白共產黨軍隊到底用了什麼辦法,到底使用了多少人力,一夜之間在他的第二道防線外側挖出了如此密集而綿長的交通壕。更可怕的是,一夜之間自己的部隊竟然沒有捕捉到任何動靜。劉英知道大事不好,他立即跑回指揮部,向石家莊周圍各友鄰部隊連續發出四十多封求救電報。然而,等天大亮的時候,劉英更加恐懼了,因為除了保定的孫連仲回電讓他「固守待援」之外,北平和南京方面竟然沒有任何回音。

炮聲響起來了。

爆炸聲驚天動地。

大口徑榴彈炮壓制守軍縱深,山炮打碉堡,平射炮和步兵炮打地堡,迫擊炮轟擊守軍前沿。攻擊部隊炮火準備的猛烈程度,在晉察冀野戰軍歷史上前所未有。

一個名叫魏巍的前線記者記述了二十三團突擊四連的戰鬥:

十一月十日,暗淡的落日,照著石家莊。儘管敵機來回地掃射轟炸,我軍已經以各種形式的陣地,迫近了敵第二道防線五十多米的距離。四點,總攻的炮聲開始響起。密集的炮火連續排射,引起了整個戰壕興奮的騷動。大家擠著、看著、指著、叫著。眼看這道兩丈多深,布著電網的深溝的裡沿上,那些用鐵軌構成的密密的地堡和密密的槍眼,頃刻都被煙霧罩住。這時,同志們紛紛脫下棉衣,有綁鞋帶的,緊腰的,還有人就在鞋底上磨起刺刀來。戰壕裡貼滿了花花綠綠的標語:「堅決解放石家莊!」「打到哪裡佔到哪裡!」「打進去就不出來!」

三縱八旅二十三團首先爆破成功。他們的地道是斜著向下挖的,一直挖到國民黨守軍內市溝的下面,官兵們用一口大棺材把炸藥運了進去。炸藥被引爆的那一瞬間,深深的內市溝先是土石向天空騰起,然後紛紛落下使溝壕變成了緩坡。衝擊部隊的官兵蜂擁而上,剛剛落下的泥土十分鬆軟,前面的官兵一踏上便陷了進去,後面的官兵停不下來,只有踩著他們的身體前進。在血肉鋪成的突破口上,八旅的四個團潮水一樣衝擊上去。傍晚時全旅攻入第二道防線,佔領了東裡村和西南兵營。

四縱十旅二十九團二營六連指導員王鴻禧,是晉察冀野戰軍著名的戰鬥英雄,六連長在保北戰役中犧牲之後,連隊軍事指揮員的職位一直沒人接任,王鴻禧決心帶領全連再立戰功。戰前,他帶著三排長閻連喜和八班長張喜順到內市溝前沿偵察,閻連喜和張喜順都曾在駐守石家莊的國民黨軍第三軍裡當過兵。張喜順說,當年在國民黨軍當兵的時候,他「在內市溝裡壘過磚頭」,因為站崗的時候他的連隊跑了三個兵,連長說是他放跑的,在禁閉室裡關了半個月,拷打的傷口潰爛化膿,疼得他死去活來。巧的是,逃跑的三個士兵中,一個被打死了,一個被抓回來槍斃了,只有一個成功地跑到了解放軍隊伍裡,這個士兵就是現在的三排長閻連喜。偵察的時候,王鴻禧就覺得八班長的情緒不對勁,果然,戰鬥一打響,張喜順打瘋了一樣,挎著只裝滿手榴彈和炸藥包的荊條籃子拚命往上衝。攀登的梯子被炸斷了,他跌落下來渾身是血,但爬起來繼續投手榴彈,邊投邊喊:「同志們!衝呀!別讓王八蛋們跑了!」衛生員上來了想給他包紮一下,他把衛生員推到一邊,頂著火焰噴射器噴出的火焰一寸一寸往前爬。六連的官兵個個打紅了眼,一個戰士從一個死去的國民黨兵身上扒下軍裝穿在自己身上,然後孤身一人跑進敵人的一個大碉堡裡,碉堡從裡面爆炸了,磚石瓦塊沖天而起。爆炸聲平息下來,指導員王鴻禧衝過去查看了一番,他把一支手槍遞給了已經站不起來的張喜順:「你恨的那個連長被打死了,這是他的槍。」

隨著各路攻擊部隊的全面突破,戰鬥隨即在城中的第三道防線展開,交戰雙方逐屋逐房地爭奪。十旅政委傅崇碧帶領兩個偵察連深入市區。他們在混亂陌生的市區裡摸索了兩個小時,午夜時分佔領了一座高高的水塔。傅崇碧命令其中的一個連繼續向前摸索。不久,偵察員氣喘吁吁地跑回來報告說,他們捉到了三十二師的師長和副師長。傅崇碧不相信,戰鬥還在激烈進行,怎麼就捉到了最高指揮官呢?他急忙趕過去,用手電筒一照,俘虜中確實有兩個將軍,一個是三十二師師長劉英,另一個是副師長杉定頤。原來這個連向前摸索的時候,竟然摸到了大石橋附近的守軍指揮部。

傅崇碧對劉英說:「我代表解放軍前線指揮部命令你,立即寫信讓你的部隊投降。」見劉英沒有理睬,傅崇碧火了,拔出手槍嘩啦一下頂上子彈:「不寫就槍斃你!」劉英寫了,並讓他的參謀給各部屬送去。

十二日中午十一時,石家莊國民黨守軍停止抵抗。

接著,冀中軍區第七、第八旅攻克了元氏縣城,斃傷俘獲守軍河北保安第五團五千餘人,擊斃團長魏永和。

至此,石家莊及其附近地區全部被晉察冀野戰軍攻佔。

此役,晉察冀野戰軍傷五千零九十人,亡九百八十八人,失蹤六十九人。國民黨軍死傷三千一百五十六人,被俘兩萬一千一百三十二人。

蔣介石說:「這是我們重要都市第一次失陷。」

共產黨人將這座城市由「石門」更名為「石家莊」。

從軍事角度講,在晉察冀野戰軍攻擊這座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的大城市的行動中,國民黨軍方面竟然毫無作為,不但沒有任何增援的舉動,甚至連這個想法都沒有,這著實令人不可思議。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會知道,華北這個重要的鐵路樞紐一旦丟失,將對全國戰局產生攸關影響,況且這裡是距北平最近的一個重要軍事堡壘。國民黨方面如果不是決定放棄的話,他們的無所作為還能有什麼更合理的解釋呢?問題是:在全國戰局正處於極其微妙之際,石家莊如此輕易地失守,軍事上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共產黨領導的軍隊第一次走進了大城市。

晉察冀野戰軍發佈了進入石家莊的「約法九章」:

……力爭解放石家莊與保證入城紀律優良,此為各參戰部隊的兩大中心任務,望各級首長負責,全軍努力,充分順利同時完成。為此發佈入城紀律要項如下:

一、實行一切繳獲歸公,增加邊區財政收入,統一分配勝利品,堅決反對本位主義、自私自利、發洋財及貪污腐化現象。高度提高政治自覺性,不受各種形色所引誘,保持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發揚人民軍隊為勞動人民服務的精神與作風。

二、一切行動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入城後衛戍機關為維護秩序所公佈的一切紀律和規定,任何部隊人員必須切實遵守,並自覺的(地)成為遵守與維持秩序的模範,防止居功驕傲,不聽指揮。一切物資的沒收與處理,戶口的清查、反革命的逮捕,均由地方黨政機關負責,調查材料可交有關機關,不得私自動手,以求處理完善。

三、嚴禁破壞機器、工廠、醫院、電燈、自來水、電話電線、玻璃及一切城市建築和設備〔除軍事行動必須〕。向全軍深入說明,城市一經解放,即為人民的城市,為人民所有;深入思想教育,教育全軍愛護物資,愛護建設,反對破壞行為。解放後的石家莊,對發展解放區生產建設,繁榮經濟,支援前線,作用極大,任何損失將為人民的損失,必須加以愛護。

四、不許自行動用與搬運一切物資資財及房舍用具,對倉庫、貯藏室只有愛護的任務,報告的責任,沒有動用的權利。一切軍用物資,除戰場繳獲者外,統歸軍區機關處理。

五、不侵犯城市工商業,不侵佔學校、不私入教堂,尤應保護城市貧民的生命財產,講話和氣,買賣公平,對於新從蔣介石與日寇長期統治下解放出來的人民,應給予同情和幫助,加強對廣大人民的宣傳解釋工作。

六、於戰鬥結束之後,除逮捕奸犯外,嚴禁私自鳴槍或投擲炸彈等。凡試槍試炮,必須經衛戍機關或高級軍事機關之批准。

七、加強戰鬥團結,防範部隊之間、部隊與地方人員的不團結、鬧糾紛等現象的發生;強調互助、互讓,如發生問題,均應以冷靜態度尋求解決。

八、嚴禁個別人員徘徊閒遊茶樓酒館,尤其娼寮地區,不許大吃大喝,注意軍風紀與軍裝整齊。

九、非因軍事特殊需要,不准民工、民兵進入城市,並予以善意的說服解釋。

但是,還是發生了「爭繳獲、爭功勞」等問題。十二月一日,朱德在晉察冀野戰軍團以上幹部會上作了講話:

凡是依靠黨的力量、群眾的力量,就能取得勝利。相反,個人英雄主義,一切聽我的,就不行。這次開展了立功運動,動員了群眾,但爭功就要不得。人家的功,你爭來有什麼用?功是誰的?是戰士和工人、農民的,領導人不經過他們,就一點功也沒有。中國的工人、農民在革命戰爭中流了許多血,世界上曉得他們英勇,但不曉得那樣多的名字,那樣多的詳細的事跡,有時就記住了他們的領導人。比如我是總司令,有時把我當作他們的代表,把他們的功掛在我的名字上。如果我因此而誇功,那豈不可笑!不經過工農群眾,哪裡來的功!紀律很重要。打開了城市,繳獲的東西,第一不能打爛,第二必須歸公,決不能歸私。以後大城市打下來以後,一個時期內應該實行軍事管理。一面打仗,一面建立家務,新民主主義的國家要這樣建立起來。

「一面打仗,一面建立家務」,共產黨人自這一時刻起清醒地認識到:一個嶄新的任務也許比打仗還要艱難,解放大城市之後管理大城市將是一個重要的任務。

毛澤東致電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楊得志、第二政治委員楊成武、參謀長耿飆:「慶祝晉察冀我軍攻克石家莊殲滅兩萬餘人之大勝利。」

一九四七年就要在開始解放大城市的緊張而興奮中結束了。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共中央擴大會議在陝北米脂縣楊家溝召開。楊家溝是一個很大的村子,全村二百七十多戶人家,僅地主就有七十二戶。這裡不通大道,偏僻安靜,窯洞很多,適合召開較大的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陸定一、彭德懷、賀龍、林伯渠、張宗遜、習仲勳、馬明方、葉劍英、張德生、甘泗淇、王維舟、李井泉、王明、謝覺哉、李維漢、趙林、李濤等。

中國共產黨人的這次會議,在解放戰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代總參謀長,周恩來所作的軍事報告用大量的統計數字說明了共產黨方面令人樂觀的前景:「戰爭的第二年,各條戰線無例外地轉入主動。開始於七月的劉鄧渡河,使南線形勢根本改變。現在,南線不但是大別山,就是江漢、桐棗地區也已站住了腳。比小河會議時不同,敵已完全被動。敵二百四十八個旅中,受過殲滅或殲滅性打擊的達到一百四十五個旅。地區則發展得更快。停戰令時原有二百三十萬平方公里,現已恢復,約佔全國的百分之三十二。解放區人口現有一億五千萬。在蔣管區群眾鬥爭方面,學生運動在全面內戰爆發後發生了三次高潮:抗暴、反飢餓、反內戰、反暴行。這在歷史上是空前的。工人鬥爭也是如此。農村游擊戰爭在粵、閩、浙、皖有很大發展。」「我軍到十月份已發展到二百二十萬以上。而敵人作戰部隊下降到二百五十六萬。」

而毛澤東所作的主題報告名為《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為了將解放戰爭進行到底,毛澤東在這篇報告中提出了「十大軍事原則。」——這是值得毛澤東一生驕傲的軍事論述,是指導共產黨軍隊贏得解放戰爭勝利的軍事法典:

一、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後打集中和強大之敵。

二、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廣大鄉村,後取大城市。

三、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目標。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是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結果,往往需要反覆多次才能最後地保守或奪取之。

四、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兩倍、三倍、四倍、有時甚至是五倍或六倍於敵人之兵力〕,四面包圍敵人,力求全殲,不使漏網。在特殊情況下,則採用給敵以殲滅性打擊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敵正面及其一翼或兩翼,求達殲滅其一部、擊潰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軍能夠迅速轉移兵力殲擊他部敵軍。力求避免打那種得不償失的、或得失相當的消耗戰。這樣,在全體上,我們是劣勢〔就數量來說〕,但在每一個局部上,在每一個具體戰役上,我們是絕對的優勢,這就保證了戰役的勝利。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就將在全體上轉變為優勢,直到殲滅一切敵人。

五、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每戰都應力求有準備,力求在敵我條件對比下有勝利的把握。

六、發揚勇敢戰鬥、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即在短期內不休息地接連打幾仗〕的作風。

七、力求在運動中殲滅敵人。同時,注重陣地攻擊戰術,奪取敵人的據點和城市。

八、在攻城問題上,一切敵人守備薄弱的據點和城市,堅決奪取之。一切敵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備、而環境又許可加以奪取的據點和城市,相機奪取之。一切敵人守備強固的據點和城市,則等候條件成熟時然後奪取之。

九、以俘獲敵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員,補充自己。我軍人力物力的來源,主要在前線。

十、善於利用兩個戰役之間的間隙,休息和整訓部隊。休整的時間,一般的不要過長,盡可能不使敵人獲得喘息的時間。

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讀後,不僅驚訝於毛澤東對戰略戰術的精通,更不解的在於國共戰爭正處在決戰前夕,共產黨人竟然把自己的戰略戰術公開給對手,這在世界戰爭史上十分罕見。他在給國務卿馬歇爾的信中說:「就大使館所能斷定的來說,毛氏的詳盡分析共產黨戰術與戰略是對共產黨軍隊確定如何作戰的一個非常率直的解釋。共產黨毫不遲疑地說明他們的戰略,也許是表示共產黨對國民黨軍事思想與情報之鄙視,應該承認這種戰略到現在為止並不是沒有成功的。」

無法得知蔣介石如何看待毛澤東關於戰勝他的軍隊的戰略戰術。不久前,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在出席參議院和眾議院聯席會議時,呼籲美國政府承認他所領導的國民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並呼籲必須以經濟援助給予中國國民黨政府——馬歇爾的呼籲讓蔣介石心情複雜:美國人這個時候發表這樣的呼籲至少有兩層意思:第一,盟友明確地感到自己的政府已經搖搖欲墜,而共產黨人也許會贏得勝利。第二,沒有美國人的援助,自己面對的局面會迅速惡化。蔣介石寫出了「本月反省」:

全國各戰場皆陷於劣勢被動之危境,尤以榆林(陝西)、運城(山西)被圍日久,無兵增援;十二日,石家莊陷落之後,北方之民心士氣尤完全動搖;加之,陳毅股匪威脅徐州,拆毀黃口(江蘇)至內黃(河南)的鐵路,而後進逼徐、宿(安徽);陳賡股匪竄擾豫西,南陽、安陽震動;江南各省幾乎遍呈風聲鶴唳之象;兩廣、湘、豫、浙、閩伏匪蠢動。李濟深、馮玉祥且與之遙遙相應,公然宣告叛國,以誠存亡危急之秋也。

蔣介石開始冷遇美國駐華大使,因為司徒雷登在接受《燕大雙週刊》採訪時主張:中國民眾應該和蔣介石一起,採取「積極的辦法」挽救危局。他開列的「積極的辦法」有三:一、人民應該行使自己的權利,民主不能單靠政府來負責,否則就會出現嚴重的腐敗問題。二、美國應繼續向中國提供各類援助並派遣專家,以幫助和刺激中國政府,使其覺得有存在的希望才會進行改革,反之,在現在的情況下讓政府自動改革是根本不可能的。三,政府內部應進行革新。政府也有自由分子,但遭到了壓制。這些人應該得到大家的幫助,以便有所作為。司徒雷登說:「國共問題靠武力是解決不了的,和談現在已無希望,只有用這種積極的辦法試一試。如果實現了,共產黨方面一定有好的反應,他們也未必願意永久打仗。」

毛澤東終於決定離開陝北了。

毛澤東要去的地方,是河北境內一個名叫西柏坡的村莊,村莊距離晉察冀野戰軍剛剛攻佔的石家莊很近很近。

以往,毛澤東的電報裡常常出現「南線」和「北線」,這只是毛澤東心中以黃河為界的戰場劃分,並不具備地理上的「南」與「北」的概念。毛澤東不在乎黃河是如何彎曲流淌的,他把黃河以北以東的東北、華北、山西等戰場皆稱為北線,把黃河以南以西的山東、河南,直至長江北岸,乃至包括黃河以西的西北戰場都稱為南線。毛澤東離開陝北去河北,等於從南線戰場轉移到了北線戰場。

「他們也未必願意永久打仗。」

共產黨人渴望結束戰爭的願望空前強烈,因為他們渴望著建設一個新的中國。但是,此時結束戰爭的方式在他們心中已發生決定性的變化,那就是以更加猛烈的作戰把對手徹底剷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