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解放戰爭(上)(1945年8月—1948年9月) > 第一章 青春作伴好還鄉 闖關東 >

第一章 青春作伴好還鄉 闖關東

狹窄的公路淹沒在中國北方八月末的秋色之中,兩支武裝相距三百米在公路上對峙著。武裝的一方是一群外國人,汽車上架著重機槍,一門八十二毫米無後坐力炮和一門三十七毫米平射炮已做好射擊準備,武裝人員手中的輕機槍、手槍和轉盤式衝鋒鎗均已子彈上膛。武裝的另一方是中國人,灰色粗布軍裝上沒有任何軍銜標記,每人手中是清一色的日式步槍。

紅了的高粱和黃了的豆莢將大地染得斑斑駁駁。

這是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日的上午,毛澤東在重慶濕熱的暑氣中正前去拜訪孫中山的遺孀宋慶齡,一大批中外記者蜂擁跟隨。而在距重慶數千公里的渤海西岸,在一個名叫“前所”的小火車站附近,具有歷史意義的場面出現了。

蘇聯對日宣戰後的第三天,朱德總司令發佈了“第二號命令”:

延安總部命令第二號

為配合蘇聯紅軍進入中國境內作戰,並準備接受日、“滿”敵偽軍投降,我命令:

一、原東北軍呂正操所部由山西綏遠現地,向察哈爾、熱河進發;

二、原東北軍張學思所部由河北、察哈爾現地,向熱河、遼寧進發;

三、原東北軍萬毅所部由山東、河北現地,向遼寧進發;

四、現駐河北、遼寧邊境之李運昌部即日向遼寧、吉林進發。

總司令 朱德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一日五時

這個重要的軍事命令中隱含著一個重要的地域名稱:中國東北。

命令中提到的“現駐河北、遼寧邊境之李運昌部”,是此時共產黨武裝距離東北最近的一支部隊。儘管對這一命令的政治和軍事背景瞭解不多,冀熱遼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李運昌還是率領著這個小小根據地的全部人馬——一萬三千名官兵以及五個地委書記和兩千五百多名地方幹部,分三路開始向熱河、遼寧和吉林進發。這是抗戰結束後向東北開進的第一支共產黨武裝。其中由十六軍分區司令員曾克林和副政委唐凱率領的東路軍的行進目標是:沿遼西走廊向北,進入錦州和瀋陽。曾克林和唐凱騎著屬於冀東部隊典型裝備的毛驢,日夜兼程,儘管他們對此次開進的目的以及可能遇到的情況滿頭霧水。

曾克林搶佔東北

四天之後,他們越過長城。偵察參謀董占林率領偵察班僅用幾支手槍,就迫使山海關附近前所車站的四百多名偽軍投降了。然而,在這個小車站,曾克林和唐凱焦慮起來:上級命令他們與進入東北的蘇軍會合以配合作戰。但是,蘇軍現在哪裡?在哪裡能與他們會合?正在費盡思量的時候,十二團副參謀長羅文率領的另一路偵察小組帶來了消息:一支看上去好像是蘇軍的偵察分隊,從赤峰方向急速開來,距離這裡已經很近了。果然,不一會,遠處煙塵滾滾,五輛汽車衝進前所車站後戛然而止,蘇軍官兵隨即展開了戰鬥隊形。

這是進入中國境內作戰的蘇軍首次遇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部隊。儘管曾克林和唐凱判斷對方就是蘇軍,但是蘇軍無法弄清眼前這些手拿武器的人是幹什麼的。偵察科長找來的一位曾在海參崴做過工的老漢前去交涉,但是,蘇軍的翻譯竟然是個蒙古人,俄語和漢語的水平還不如“海參崴老漢”,雙方無論如何都難以溝通。更糟糕的是,曾克林攜帶的唯一一部電台此刻與關內的聯繫中斷了。

雙方的持槍對峙持續了兩個小時。

突然,曾克林對唐凱說:讓他們看看你的胳膊!

唐凱恍然大悟,他把衣袖捲起來,露出右臂上一個醒目的印記:鐮刀和斧頭。

蘇軍軍官看清楚這個圖案後,愣住了。

唐凱,湖北黃陂一個苦命的孩子。父親死後,在和母親一起乞討的日子裡,他突然發現富人們開始驚慌起來,拉著裝滿財寶的車到處躲藏。鄉親們傳言,孫中山正在追這些富人呢。可是,大總統孫中山不是已經死了嗎?開到他家鄉的國民革命軍說:大總統永遠不會死!他不懂革命是什麼,街邊的挑夫這樣回答了他:“革命就是殺他個龜崽子!搶他個龜崽子!讓窮人吃飽飯!”一位領導窮人暴動的少共書記進入了他的生活,使他成為少年先鋒隊大隊長和少共團支部書記。但是,沒過多久,這個讓他心中明亮起來的少共書記被地主民團用最殘忍的方式殺害了。十三歲的唐凱在茅屋的油燈下,用鋼針沾著草木灰,在自己的右臂上一針一針地刺出一個完整的鐮刀和斧頭圖案。他說這是為了不忘少共書記說過的一句話:共產黨指到哪裡,我們就打到哪裡!死也不反悔!自此,這個圖案一直印刻在唐凱的身體和心靈上,直到後來成為共和國將軍的他於八十三歲那年終老之時。

唐凱把手臂袒露出來,充滿血性光澤的皮膚上,鐮刀和斧頭的圖案熠熠生輝。

蘇軍軍官大叫:“格米尼斯特(共產黨)!”

一個蘇軍士兵舉著電報跑來,後貝加爾方面軍發來的電報說,莫斯科已經聯繫上了延安,延安方面向他們解釋了“冀熱遼”是怎麼一回事。

名叫伊萬諾夫的蘇軍營長向唐凱伸出了雙臂。

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極具象徵意義。從軍事角度看,這是出兵中國打擊日軍的蘇軍與共產黨軍隊的首次會合;從政治角度看,這次會合在第一時間確定了共產黨軍隊與蘇軍的同盟關係。

接著,兩支武裝開始了首次合作:攻擊山海關。在與日軍方面談判無效後,蘇軍的大炮在後面轟擊,曾克林和唐凱的部隊在前面衝鋒,戰鬥以共產黨官兵犧牲百人和蘇軍犧牲兩名士兵的代價勝利結束。

山海關,這個被中國人稱為“天下第一關”的關隘,在中國歷史上有著生死攸關的戰略地位,它是中國北方一個重要地域分界處的門戶,大門的外面就是面積廣袤的黑土地。在這個星球上,有三塊著名的黑土地:一塊位於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塊位於歐洲的第聶伯河流域,另外一塊就是位於亞洲東北部中國東北地區的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這塊黑土地以土壤肥沃、資源豐富而名傳天下,曾令無數中國人拋家捨子滿懷著憧憬去“闖關東”;這塊黑土地的東、北、西三面分別與朝鮮、蘇聯、蒙古接壤,南面的陸地與華北平原銜接,海上隔渤海灣與山東半島遙望,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一九四五年,伴隨著日本投降,中國東北突然出現了政權真空。

國共雙方都知道東北的重要性。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就考慮必須從日本佔領軍手中收復東北,他把東北地區稱為中國革命勝利的“鞏固的基礎”:“如果東北能在我們領導之下,那對中國革命有什麼意義呢?我看這就可以說,我們的勝利就有了基礎,也就是說確定了我們的勝利。現在我們這樣一點根據地,被敵人分割得相當分散,各個山頭、根據地都是不鞏固的,也沒有工業,有滅亡的危險。所以,我們要爭城市,要爭那麼一個整塊的地方。如果我們有了一大塊整個的根據地,包括東北在內,就全國範圍來說,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有了基礎,有了鞏固的基礎。”

而蔣介石之所以在日本投降前夕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由國民黨軍從蘇聯人手中接管整個東北。代表國民政府在《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上簽字的外交部長王世傑說:“當我們的政府決定簽署條約時,我們在東北沒有一兵一卒,而成千上萬的蘇聯軍隊已經開進那個地區。如果我們拒絕締結那個條約,我們仍不能收復東北,除非我們用軍隊去驅逐蘇軍並阻止蘇軍和共產黨軍隊聯合起來。”八月三十日,蔣介石任命熊式輝為東北行轅主任,公佈將東北三省重劃為遼寧、遼北、安東、吉林、松江、合江、黑龍江、嫩江、興安九省及哈爾濱、大連兩市,任命了九省省長和兩市市長。蔣介石將中國東北地區稱為“革命的歸宿地”:“東北不是中國革命的策源地,而是中國革命的歸宿地。經過本黨這三十年來不斷的奮鬥,我們中國革命已經快得到歸宿地了。”

國共雙方收復東北的命令幾乎同時下達。

但是,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差別立刻顯現:國民黨軍主力集結在西南地區,那裡與東北是中國版圖的兩極。此時,通往北方的鐵路因為戰爭大多處在癱瘓狀態,修復進度十分緩慢。即使請求駐華美軍援助,僅僅依靠飛機和軍艦,在短時間內也不可能運送過多的兵力。而共產黨人在抗日戰爭中建立的敵後根據地,最近的距離東北南部邊緣僅百公里。共產黨武裝兵力不多,但官兵執行命令堅決。這些窮苦人家的子弟,自他們投身共產黨軍隊的那天起,就未奢望過搭乘任何一種交通工具,他們的奔襲轉戰只能依靠自己的雙腳。他們沒有輜重,除了一支步槍、少量的子彈和幾顆土造的手榴彈外,最重的就是乾糧袋,因為他們出發的時候,根據地的百姓往乾糧袋裡塞了不少可供路上充飢的食物。

九月五日,曾克林和唐凱的隊伍到達瀋陽。由於在山海關戰鬥中繳獲頗豐,這支部隊看上去還算威風:不但有機槍和嶄新的日本步槍,而且官兵每人身上都掛著牛皮子彈盒。唐凱還騎著他的那頭毛驢,曾克林卻騎上了一匹黃色的高頭大馬。瀋陽的百姓第一次看見八路軍,歡迎與圍觀的人蜂擁而至,手裡舉的旗幟更是五花八門:鐮刀斧頭紅旗、青天白日旗、美國的星條旗、英國的米字旗,甚至還有偽滿洲國的龍旗和日本的太陽旗。——這就是那時候的中國東北,怪異的民眾心理與混亂的社會秩序斑駁相交。

此刻,對於蘇聯,徹底打敗日本關東軍已不是問題,難題是如何處理國共兩黨在中國東北的利益。從意識形態和政治信仰上講,蘇軍與共產黨武裝應該更親近一些。但是,由於斯大林對中國共產黨缺乏瞭解,更由於牽涉到未來的在華利益,蘇聯必須遵守《雅爾塔協定》和《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將日本投降後的東北政權交給國民黨而不是共產黨。就在冀熱遼軍區一支規模不大的隊伍突然出現在瀋陽的時候,蘇聯方面得知了美國為蔣介石政府向中國北方運兵的龐大計劃,特別是美國軍艦已經進入渤海灣的情報,蘇聯方面感到了嚴重的不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再微弱,終究是制約國民黨政府與美國聯姻的一種力量,蘇聯有必要在國共兩黨之間尋找一種有利於與美國抗衡的政治籌碼。顯然,用一種曖昧的態度容許共產黨軍隊在東北地區存在,對於蘇聯來說或許有益而無害。

九月十四日上午,在延安沒有得到任何通報的情況下,一架蘇軍飛機降落在那塊已經成為機場的空地上。曾克林從機艙裡一鑽出來,就朝跑過來的警衛戰士高喊:“快去報告!我從東北來!我把蘇軍代表請來了!”

駐紮在長春的蘇軍最高司令官馬林諾夫斯基元帥的全權代表貝魯羅索夫上校和翻譯謝德明中校到達延安。

可以想像延安的驚訝與興奮,朱德立即接見了蘇軍代表。

貝魯羅索夫上校聲明他的軍階不高且權力有限,此行僅為傳達馬林諾夫斯基元帥的四點聲明:

一、按照蘇軍統帥部的指示,蔣軍和八路軍進入東北,應按照特別規定的時間。

二、蘇軍退出滿洲之前,蔣軍和八路軍不得進入東北。

三、因八路軍單獨部隊已進至瀋陽、平泉、長春、大連等地,蘇軍統帥請朱總司令命令各部隊退出蘇軍佔領之地區。

四、未經蘇軍允許進入東北之蔣軍部隊,已被蘇軍繳械。蘇軍統帥部轉告朱總司令,蘇軍不久將撤退,屆時中國軍隊如何進入東北,應由中國自行解決,我們不干涉中國內政。

最後,出自同屬共產黨陣營的原因,貝魯羅索夫上校禮貌地補充道:“我的上級馬林諾夫斯基元帥,不論對總司令個人還是對八路軍,均抱深厚之同情。”

午飯後,曾克林向中央匯報了他們進入東北的經過,隨後詳細描繪了當前東北的情景:社會秩序混亂,依舊由偽警察維持治安。蘇軍佔領了東北的所有大城市,正忙著把重要的機器設備裝上火車運往蘇聯。日本軍隊遺留下大量的軍用物資,特別是大量的武器,沒有人接收——曾克林匯報的具體內容,可以從第二天中共中央發給各中央局的通報中得知詳細:

各中央局:

我冀東軍區十六分區司令曾克林奉令率一千五百人於日寇投降後,向東北前進,曾配合紅軍打下山海關、興城、綏中、錦州、北鎮等城,於九月六日進入瀋陽城,並被紅軍委曾為瀋陽衛戍司令,昨日隨紅軍代表由瀋陽飛抵延安。據曾報告東北情況如下:(一)曾克林部隊現已發展到二萬餘人,全為新式裝備,從山海關到瀋陽各城均駐有曾部。曾率四個連到瀋陽一星期,即發展成四千人。並收編保安隊萬餘人。(二)原在東北作(做)苦工我八路軍之俘虜一二萬人,已組織八路軍游擊隊若干股,並進入長春。(三)國民黨員從監獄釋出後,甚為活躍,到處成立國民黨部。(四)在瀋陽及各地堆積之各種輕重武器及資財甚多,無人看管,隨便可以拿到。曾克林已看守瀋陽各重要工廠及倉庫,據說有槍數十萬支、大炮數千門及彈藥、布匹、糧食無數。武器、資財落於民間者甚多。(五)擴兵極容易,每一號召即有數百人,並有大批偽組織武裝均待改編。(六)紅軍只駐大城市及要道,各小城市及鄉村無人管理,秩序很亂,偽組織等待交代或畏罪潛逃,土匪興起並佔領若干小城市。(七)紅軍不准許八路軍及中央軍進入滿洲,但我們個別同志及我們部隊不用八路番號者,都可幫助並委為衛戍司令、市長及其他重要職務。因而得以控制資財及發展武裝。但凡打八路軍旗子及公開用共產黨員名義者,紅軍概不接洽,亦不給任何幫助。曾克林部因在瀋陽掛上八路軍臂章,即引起紅軍干涉,並派代表到延安要求八路軍撤退。(八)現在滿洲最自由,一切人只要不帶武器,不用八路共黨番號,即可自由進入滿洲,乘火車不要買票。(九)我黨在各大城市甚活躍,各地應設法抽調大批幹部到東北工作。

中央

申(九月)刪(十五日)

事後證明,曾克林關於“輕重武器及資財甚多,無人看管,隨便可以拿到”的說法是誇張的,這給後來進入東北的部隊造成不小的困難。但曾克林當時的心情可以理解:作為首批到達東北地區的指揮員,他深知此刻任何猶豫都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他急切地盼望中央速下決心,立即派遣大批幹部和部隊去東北,使共產黨人成為那片黑土地的主人。

晚上,中央政治局徹夜開會,最終形成一個重要決策:捨棄南方所有的根據地,全力搶佔東北。這個“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思想,對後來解放戰爭的戰略形態、戰役樣式和戰爭進程,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對解讀解放戰爭的歷史——自北向南的戰役走向——猶如一個重要的索引。會議決定:抽調四分之一以上的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分別率領兩萬幹部和十萬部隊開赴東北。同時,派遣彭真、陳雲、伍修權、葉季壯以及報務員段子俊和譯電員莫春和,立即跟隨蘇軍飛機飛赴東北,在瀋陽成立中共中央東北局,負責黨在東北的一切工作。

會後,劉少奇對貝魯羅索夫說,我們想派幾個人去瀋陽與蘇軍建立聯繫,希望能搭乘你們的飛機一起走。

貝魯羅索夫答應了。

九月十六日,蘇軍的飛機從延安起飛。在山海關落地加油時,飛機衝出了跑道,機頭插進一塊稻田里,機尾高高地翹起,機艙裡的人和物全部倒進前艙。伍修權、莫春和與段子俊受了輕傷,彭真的頭部受到撞擊,葉季壯受傷最重被抬出飛機,只有陳雲奇跡般地毫髮無損——他在那一瞬間被撞進最前面的駕駛室,從而使衝擊力得到了緩解。在當地八路軍部隊的協助下,一行人改乘火車繼續趕路。九月十八日,他們到達瀋陽,隨即成立了以彭真為書記的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局的辦公地點選在了張作霖的大帥府。

此刻,關內各解放區部隊開始了向東北的急行軍。

黃克誠率領的新四軍第三師是當時進入東北人數最多、戰鬥力最強的部隊。早在九月十四日,黃克誠就以個人名義給中共中央發去電報,建議立即派部隊去東北“創造根據地”——“我黨若沒有聯繫一片的大戰略根據地,就不會有大的勝利。”九月二十三日,第三師接到中央的命令後,四個作戰旅和三個特務團共三萬五千人立即從蘇北淮陰出發北上。黃克誠沒有輕信東北到處是武器和物資的說法,不但堅持讓官兵把武器都帶上,而且還帶上了過冬的棉衣。事後證明,他的這個命令具有驚人的預見性。

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分別從陸路、海路進入遼東半島。中央的電令異常堅決:“向東北和冀東進兵和運送幹部是目前關係全國大局的戰略行動,對我黨和中國人民今後的行動,有決定的作用。在目前是時間決定一切,遲延一天即有一天的損失。”毛澤東更是心情急迫:“……務使每日不斷,源源北運。山東應出之兵,請分別陸行、海運,下月必須出完,並全部到達遼寧省,那邊需用至急,愈快愈好。”山東軍區的所有部隊晝夜兼程,六萬多兵力先後到達東北:濱海支隊支隊長萬毅率領的三千五百人,師長梁興初率領的第一師七千五百人,師長羅華生率領的第二師七千五百人,魯中軍區政委羅舜初率領的第三師和警備三旅九千人,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兼第五師師長吳克華率領的第五、第六師八千人,渤海軍區司令員兼第七師師長楊國夫率領的第七師八千人,渤海軍區副政治委員劉其人率領的三個團五千人,以及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羅榮桓和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蕭華分別率領的軍區機關與直屬部隊等約四千人。

從陸路進發的部隊,在糧食短缺的情況下,連續徒步急行軍,導致不少官兵因傷病而掉隊。從海路進發的部隊,乘的是臨時征來的帆船,在沒有任何氣象預報和導航設備的情況下,有的船隻不幸失蹤。這些來自解放區的官兵大多沒有想到,此一去他們將面臨異常殘酷的戰鬥;尤其是那些已經有了妻兒的官兵,別離時面對漣漣淚水誰也不曾想到一別竟是數年;而對於那些日後在解放戰爭中犧牲的官兵來講,此一去便是他們與故土和親人的永別。這些鄉音不同、建制雜亂的共產黨官兵,是後來被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的最初基礎。第四野戰軍以其巨大的規模、充實的裝備、官兵們頭頂上的各色狗皮帽子和勇敢強悍的戰鬥作風以及指揮他們的那個精於戰術計算的著名軍事將領而聞名於世。

林彪,中國當代史中奇特的人物。僅從單薄的外表上看,他不像一位軍事指揮員,更接近一個書生。紅軍時期,年僅二十五的林彪就已成為共產黨紅色武裝的主力作戰部隊——紅一軍團的軍團長,與率領紅三軍團的軍團長彭德懷一起,在艱苦卓絕的長征途中承擔著衝鋒陷陣的角色。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林彪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讓他的名字進入中國抗戰史的平型關一戰,也讓他的身體因中彈受到損傷。一九四五年九月,處於休養狀態的林彪被任命為山東軍區司令員。他在延安登上一架美軍飛機,飛機降落在河北的一個簡易機場,林彪接著騎馬向山東前行。九月二十三日,當他到達河南濮陽的時候,接到了中央讓他北上的命令。林彪只好掉頭,先騎馬到了河北南宮,再換乘汽車到達河北固安,從那裡徒步穿越封鎖線,於十月中旬到達冀熱遼軍區司令部。此刻,他的身邊沒有任何一支部隊,他也不知道自己將指揮哪些部隊。就在這時,中央命令他迅速前往瀋陽的電報到了,這位三十八歲的共產黨將領在少數官兵的護送下繼續北上。而幾乎與此同時,將要成為他的軍事對手的另一位將領——國民黨軍派往東北地區的最高軍事指揮官,正在美國第七艦隊代理司令巴貝中將的陪同下,站在美國軍艦上的甲板上瞭望渤海岸邊的一個登陸點。

杜聿明和林彪都是黃埔軍校的畢業生,但是這個時年四十一歲的國民黨軍將領已經先於林彪到達了其軍事生涯的頂峰。他指揮的國民黨第五軍,在抗日戰爭中是對日作戰最強硬的部隊之一,於著名的崑崙關一戰中重挫號稱“鋼軍”的日軍第五師團第十二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被第五軍鄭洞國指揮的榮譽師第三團擊斃。他曾是中國遠征軍的副司令長官,在緬北的熱帶叢林中與日軍作戰並率領部隊九死一生的突圍經歷中國婦幼皆知。一九四五年十月十八日,杜聿明被任命為東北保安司令長官後,蔣介石當面交代:“你到長春去與蘇軍接洽,要他們根據中蘇條約,掩護我軍在東北各港口〔旅大、營口、葫蘆島等〕登陸,接收領土主權。”幾天後,杜聿明與他的隨從到達上海,他需要與美軍聯繫自海路運送他的部隊去東北。老部下鄭洞國在上海機場迎接了他。軍裝筆挺、馬靴閃亮的杜聿明熱情地邀請鄭洞國一起去東北。而正是因為杜聿明的這個邀請,也正是因為鄭洞國沒有拒絕,三年後他們都在戰爭中成為戰俘。

杜聿明

接收東北政權的國民政府人員於十月上旬到達東北,其中有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身份是外交特派員。國民黨官員到達東北,同樣引發了東北民眾的愛國熱情,各色旗子同樣打了出來。蔣經國看見兩個東北孩子互相用日語說話,便問:“你是哪國人?”孩子用漢語回答:“我是中國人!”孩子回答時的表情讓蔣經國心生感動。但是,接下來,在與蘇軍接洽時卻遇到了麻煩。馬林諾夫斯基元帥對國民黨非軍職人員不感興趣,對蔣經國更是態度冷淡。然而,當杜聿明於十月二十八日飛抵長春後,他對這位赫赫有名的中國將領卻極其友好。蘇軍不但表示“歡迎杜將軍帶領中國軍隊接收東北的領土主權”,還同意杜聿明的軍隊在蘇軍管轄的營口港登陸。馬林諾夫斯基元帥特別向杜聿明強調了中蘇之間的友好關係:“我們蘇聯始終要和中國人民友好的……因為我們早就有了傑出的孫中山和列寧他們兩人的友誼。”——對中國國民黨人大談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列寧,從這一點便可以看出,包括斯大林在內的蘇聯政府官員和軍事將領們,對中國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信仰分歧的瞭解是多麼的含糊不清。

蔣介石在重慶聽到這個消息後很興奮。在接收日本佔領區的問題上,作為國民政府首腦他受盡了大國的要挾。美國為了鉗制蘇聯,以達到包辦中國各地的受降權、用美械裝備控制中國軍隊的目的,一而再地對國民政府提出各種條件,包括必須由美械裝備的部隊佔領中國北方的大城市,否則美國就不提供運輸上的幫助。為了迫使蔣介石答應,美國人甚至把原來允諾交給國民黨軍的三百多輛坦克,交給了駐紮在印度的英軍;而對於戰後停在中國雲南境內的上千架軍用飛機,美國人寧可將其破壞也不讓蔣介石染指。蔣介石向美國妥協之後,美國才開始幫助國民黨軍大規模地運送兵械——這是一幅令所有中國人備受傷害的情景:在國民黨軍向中國北方開進的時候,毫無例外地處在美軍的指揮和監督之下——這哪裡是在自己的國土上“光復失地”?

杜聿明乘坐美國軍艦到達遼河河口,在巴貝中將的陪同下,換乘小船前往蘇軍歡迎國民黨軍登陸的營口港,身後跟隨著大批的記者。此時,即使數萬共產黨軍隊已經進入東北,但在官方記者的眼裡,那支軍隊並不具備“收復主權”的價值,只有眼前這位將軍的上岸才具有一雪國恥的意義。在記者們身後的海面上,二十多艘美國軍艦滿載著國民黨軍官兵,他們軍裝簇新,鋼盔閃亮,全部的美式武器裝備,嘴裡嚼著美國口味的戰地口糧。杜聿明的聯絡官已經上岸,杜聿明和巴貝在搖搖晃晃的小船中等待,記者們也在向營口港張望著。“遠遠的遼河入口處有一個大炮台,西岸出現了一群人,其中有兩個著軍裝的,也用望遠鏡向我們看。營口這邊有一幢未完成的大建築,那時有一個中國軍人指揮著一群人拆去木料,在搭一個工事。”等待了幾個小時之後,聯絡官終於回來了,帶來的消息是:“蘇軍衛戍司令不在,國軍無法登陸。”

蘇軍已經撤走,現在佔領這裡的是來自山東解放軍的吳克華部。

這些遠道而來、人數不多、武器簡陋的官兵,面對海面上龐大的美國艦隊,依舊能從容地拆房子修工事,這讓杜聿明和巴貝感到困惑不解和不明底細。於是,巴貝下令軍艦掉頭。在試圖從葫蘆島登陸時,才知那裡也被共產黨軍隊佔領了。經過偵察,發現秦皇島只有五百日軍和少量偽軍——共產黨軍隊曾經攻打過這裡,但是沒能佔領——杜聿明和巴貝決定在秦皇島登陸。

巴貝對杜聿明說:“美國才是中國真正的朋友,你相信了吧?”

蔣介石命令杜聿明的部隊立即從山海關進入東北。

杜聿明要求給他十個軍。

蔣介石說調動不出十個軍,目前可供指揮的只有第十三軍和第五十二軍。

毛澤東已經從重慶返回延安,他把守住山海關的希望寄托在最早進入東北的李運昌的部隊上。但是,李運昌的部隊新兵多,武器嚴重缺乏,平均兩名戰士才有一支步槍,幾門迫擊炮僅有幾發炮彈,且部隊分散在遼西的各個地區,山海關那裡只有不到三個團的兵力。李運昌請求增援。在增援部隊日夜疾進的時候,國民黨軍的試探性攻擊開始了。

國民黨軍對共產黨軍隊的數量估計過高,因此攻擊頗顯遲疑,導致幾次攻擊都未見成效。就在僵持的時候,李運昌部的防禦力量得到了加強:渤海軍區司令員楊國夫率領的三個團步行一個月從山東趕到山海關。楊國夫部剛剛達到,立即主動出擊,兩個營在夜色中衝進國民黨軍八十九師的陣地。這些從山東解放區來的官兵,十分擅長打游擊戰,他們在敵人的陣地上四處打槍、投擲手榴彈,然後趁亂搶了一門炮和十幾挺機槍。國民黨軍不知來了多少共軍,猛烈地還擊,天亮時才發現,整整一夜八十九師實際上在與國民黨軍的另一個師混戰,混戰導致一個團損失慘重,一個連幾乎全部傷亡。僥倖逃出戰火的連長驚恐地報告說,八路軍火力非常強大,他們集中優勢炮火把我們的工事在十分鐘之內全部摧毀,陣地因此失守。杜聿明聽了這個報告有些驚訝,因為他事先得到的情報是:“山海關共軍武器破爛,沒有炮火。”第二天,他親自率領第十三軍軍官連同那個連長去了戰鬥發生地。那個連長一會兒說共軍炮擊的是這個村莊,一會兒又說是那個村莊。連續走了幾個村莊,並沒有發現遭受猛烈炮擊的痕跡,只有幾處手榴彈的彈痕。最後,一個躲在自家牆根下看熱鬧的老漢,向杜聿明描繪了他所看到的戰鬥情景:早聽說八路打仗刁得狠,日本鬼子的大炮機關鎗都打不過他們,這回看見了真八路!不知啥時候摸了過來,把村子圍住,你們老總們跑出去,被手榴彈炸死不少,其餘的繳了槍。然後一轉眼的工夫,八路就沒影兒了!杜聿明認定共軍根本沒有炮,是那個連長在謊報軍情,這使他對第十三軍的戰鬥力產生了質疑。第十三軍是湯恩伯的部隊,抗戰時期湯恩伯為保存實力,一向慣用與日軍接觸聽見炮聲就撤退的伎倆。第十三軍的這種作風不改,東北是誰的還說不定呢。

杜聿明親自製定了攻擊山海關的作戰計劃。

除了士氣之外,共產黨軍隊與當時的國民黨軍相比,沒有別的優勢。天氣冷了,從山東長途行軍而來的楊國夫師的官兵依舊穿著單衣,出發時聽說的到處都是可以隨便拿的新槍大炮根本沒見到影子。而且,這裡不是山東解放區,沒有百姓往陣地上送食物,傷員也沒有人往下抬。十一月十五日凌晨,國民黨軍兩個師開始猛烈攻擊,戰鬥持續到十六日清晨,楊國夫部官兵邊打邊撤,山海關外圍防禦陣地相繼失守。天亮時分,國民黨軍的攻擊又開始了,打前鋒的是四師。美式重炮整整轟擊了一個小時,也沒看見四師發起衝鋒。杜聿明來到前沿督戰,四師師長石覺報告說,共軍的阻擊異常堅決,兄弟們打了半天都沒打下來。杜聿明觀察了一會兒,既沒發現曾經激戰的跡象,也沒發現陣地上有什麼動靜,便嚴令四師攻擊前進。國民黨兵衝上去一看,楊國夫部早就撤沒影了。十六日下午十六時,擔任主攻的第十三軍與負責迂迴的第五十二軍在山海關以東十公里處會合。

杜聿明佔領了山海關。

對於國民黨軍來說,進入東北的大門已經敞開。

毛澤東在延安得知山海關失守的消息後,直接發電報給李運昌,命令他的部隊必須在山海關至綏中一線堅守“至少三星期,多則兩個月”。李運昌回電如實報告說,他的有限兵力分散,缺少武器彈藥,怕是難以完成任務。毛澤東在命令他們不要輕易放棄陣地的同時,命令黃克誠、梁興初部火速在錦西地區集結,準備阻擊北進的國民黨軍。

但是,杜聿明沒有給共產黨軍隊集結的時間。

第十三軍和第五十二軍連續攻擊前進,十八日佔領綏中並接近了錦州。

錦州是遼西第一軍事重鎮,是東北與關內聯繫的交通樞紐。

這時候,林彪已經達到錦州。

林彪的身邊依舊沒有可供指揮的部隊。十一月十五日他收到毛澤東的電報,毛澤東設想待黃克誠和梁興初的部隊到達後,由林彪或者羅榮桓親自指揮,對進入東北的國民黨軍進行反擊作戰。可是,黃克誠和梁興初的部隊現在哪裡?林彪離開錦州前往興城和錦西,準備事先察看一下戰場地形,等待黃克誠和梁興初的到來。在興城,林彪遇見撤到這裡的楊國夫,部隊的情況令他吃驚不小:傷亡很大,極度疲憊,沒有棉衣,甚至沒有鞋,官兵們得光著腳作戰。二十一日,林彪終於等來了梁興初率領的山東軍區第一師七千多人的部隊,他們從山東走到興城足足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艱苦的長途跋涉令官兵們根本沒有立即投入戰鬥的可能。林彪遂致電延安,告之目前部隊不具備作戰條件,要有放棄錦州的準備:

……我部隊已參加作戰者皆極疲憊渙散,戰鬥力甚弱,武器彈藥不足,而未得補充。自總部起,各級缺乏地圖,對地理形勢常不瞭解。通訊聯絡至今混亂未能通暢。地方群眾則未發動,土匪甚多,故迂迴包圍時,無從知道。敵人利用我以上弱點,向我推進。我有一個根本意見,即:目前我軍應避免被敵各個擊破,應避免倉促應戰,應準備放棄錦州及以北二三百公里,讓敵人拉長分散後,再選弱點突擊……

林彪發出電報的第二天,興城、葫蘆島和錦西相繼失守。

三天後,杜聿明的部隊佔領錦州。

從這時起,共產黨軍隊再也沒有佔領過這一軍事要地,直到三年後林彪指揮東北野戰軍的七十萬大軍再次對這裡實施攻擊。——那次攻擊成為國共兩軍大決戰的開端。

幾天以後,進入東北的黃克誠與林彪見面了。他們商討的結果是:就目前部隊的狀況而言,唯一能做的就是避戰。寒冬已至,進入東北地區的官兵面臨著極大的生存困難。蘇軍堅持不准共產黨軍隊進入大城市,不准共產黨軍隊接收日軍留下的軍用物資。沒有地方黨組織和地方政權的支持,東北民眾又對共產黨軍隊缺乏瞭解,近十萬官兵的吃與穿面臨著極其嚴峻的考驗。黃克誠直接給毛澤東發電報,把當時部隊的處境歸結為“七無”:“……部隊五十多天行軍,極疲勞。自華中及沿途動員,均說坐火車汽車、到東北背好武器等樂觀心理。現在處於無黨、無群眾、無政權、無糧、無經費、無醫藥、無衣服鞋襪之困難情況,部隊士氣受到極大影響。錦州、山海關以西地區土匪極多,少數人不能通行,戰場極壞。而敵人已佔領錦州,將直達長春。我提議我軍應暫不作戰,進行短期休整,恢復疲勞,並以一部主力占中小城市,建立鄉村根據地,作長期鬥爭之準備……”

儘管一個月後毛澤東發來了關於在東北建立根據地的電報,但是當時共產黨人還沒有形成一個能夠在東北地區站住腳的切實可行的思路。面對看似唾手可得實際難以佔領的大中城市,中央依舊指示“準備堅決消滅蔣頑在沈、長、哈三處的著陸部隊,奪取三大城市,其中最有決定意義的是瀋陽城。”——共產黨人希望將國民黨軍阻擊於東北地區之外。然而,面對國民黨軍不斷地向北推進的強大攻勢,無力阻擋的共產黨軍隊只能一退再退。

死上梁山,活闖關東。

在中國人的心中,闖關東是情勢逼迫下的鋌而走險。

許多年之後,那些在解放戰爭中倖存下來的老戰士,依舊對他們初到東北的那段日子刻骨銘心:那年冬天,冷得真邪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