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東死生門:巴以行走觀察 > 亞伯拉罕與伊伯拉罕 >

亞伯拉罕與伊伯拉罕

接到以色列聖經博物館負責人亞胡達·卡帕蘭的電話,邀我第二天參加博物館舉辦的「Abraham and Ibrahim」(「亞伯拉罕與伊伯拉罕」,實際上中文翻譯都應該是「亞伯拉罕」)活動。

「Abraham」和「Ibrahim」分別是希伯來語、阿拉伯語對「亞伯拉罕」的不同發音。根據《聖經·舊約》和《古蘭經》記載,亞伯拉罕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共同的祖先。猶太人是小兒子,亞伯拉罕同髮妻生的;阿拉伯人是長子,亞伯拉罕跟婢女生的。

「Abraham and Ibrahim」這個活動的名字一望便知,旨在尋找共同點。今天博物館特別請來了孩子們的家長,一同談心。亞胡達說:「如果家長不參與進來,孩子在這裡受的點滴教育,一回家就全變了。」

家長們的交流從生澀開始。阿拉伯家庭清一色由母親出席。由於是星期五,父親們都到清真寺禮拜去了。阿拉伯母親幾乎全都戴頭巾穿長袍,而猶太母親們卻是「夏天在彼岸」的短打扮。

語言是障礙。這些來自東耶路撒冷的阿拉伯母親有的會幾句希伯來語,有的半句不會,猶太母親幾乎都不會阿拉伯語。這就決定了有人交到朋友,有人根本沒有開口。我面前兩位聊得挺歡,阿拉伯人阿依曼和猶太人阿曼達。阿曼達問阿依曼為什麼要穿袍子戴頭巾,阿依曼滔滔不絕講起了宗教。突然有個詞不知道怎麼才能讓阿曼達明白,她喚來主辦者之一哈利利幫忙。我聽到了「禱告」這個詞,不假思索用英語翻譯給阿曼達,結果遭到哈利利阻攔:「別幫忙,我們希望她們能夠找到『非語言』的語言交流!」哈利利本人的父親是阿拉伯穆斯林,母親是猶太人,妻子是基督徒。

孩子們在玩填字遊戲。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詞組,也就是說,你必須找異族朋友幫忙。

這個活動在每年秋季開學之前的三個月開始,每週五邀請不同的四年級學生參加,已經辦了6年。正巧,家長中有一個叫丹尼拉的猶太婦女,曾經在「和平綠洲」工作兩年。我告訴她,兩天前我剛去過那裡,但是對人心中真正的「和平」並不樂觀。丹尼拉看了我一眼說:「是的,所以我辭了職。」

「究竟是什麼讓你這麼失望?」

「與那些阿拉伯同事相處越久,我就越相信我們無法共處。」

/「亞伯拉罕與伊伯拉罕」活動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母親坐在一起

/戴頭巾的阿拉伯母親和短打扮的猶太母親

「可是你沒有放棄,你繼續參加這樣的活動……」

「是的,我認為短期、低層面上的接觸應該維持,但最好不要交往太深,否則容易失望……我們並不幼稚,我們知道這種接觸對中東和平進程起不到任何作用,真的,阿拉伯人與猶太人之間的個人關係根本無法改變現狀,只有政治解決才能奏效。」

「我們並不幼稚」這句話,後來我在亞胡達和哈利利那裡不止一遍聽到。

阿依曼與阿曼達幾乎同齡,都有三個孩子。阿依曼說,將來會與阿曼達保持聯繫,但相互串門是不可能的。「她害怕來東耶路撒冷,因為那裡全是阿拉伯人;我是以色列居民,當然可以去西耶路撒冷,但要是穿著長袍去,以色列警察肯定會攔住我搜查,懷疑我是個人彈。」

在以色列打車判斷司機是阿拉伯人還是猶太人的方法之一,是告訴他去東耶路撒冷。如果他二話不說就去,肯定是阿拉伯人;如果他說,只能開到入口不遠的地方,那就是猶太人無疑。

/杜阿和梅耶

我想找一個阿拉伯孩子和一個猶太孩子照相。一個猶太女孩剛站到阿拉伯男孩身邊,她的同學就哄笑起來,女孩立即逃開。

10歲的杜阿牽著9歲的梅耶來到鏡頭前。猶太姑娘梅耶說她喜歡阿拉伯姑娘杜阿,因為她非常善良,在活動中非常熱心地幫助她。杜阿笑著說,她也非常喜歡梅耶,希望還能在這裡見到她。「出了博物館呢?你不找梅耶玩嗎?」我問。

「不,」杜阿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是阿拉伯人,她是猶太人。」

「亞伯拉罕與伊伯拉罕」活動快結束時,我聽說一個故事,算是光明的尾巴。一名參加活動的猶太母親說,一次她帶著兩個孩子在公園曬太陽。周圍沒有人,突然來了七八個十幾歲的阿拉伯男孩。男孩們漸漸向她圍過來,氣氛立時緊張。忽然,一個阿拉伯男孩開口說:「我認識你,我在博物館的活動中見過你。」雙方頓時感到無比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