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你一定愛讀的國學常識 > 第十二章 新被重視的文學 一二六 戲曲的成長期 >

第十二章 新被重視的文學 一二六 戲曲的成長期

元明清三代是中國戲曲成長時期,而在文學上看,則以元朝的戲曲為地位最高。元朝戲曲的主要作者是關漢卿(代表作為《竇娥冤》等)、王實甫、白樸(代表作為《梧桐雨》等)、馬致遠(代表作為《漢宮秋》等)、鄭光祖(代表作為《倩女離魂記》等)、喬吉等(關、白、鄭、馬稱四大家)。現在最流行的《西廂記》是王實甫作,為元曲代表作品之一。

元曲作品存有目錄的有五六百本之多,全文保存的有百餘本,《元曲選》所收為一百本。自董解元《西廂》以至這些「元曲」都是用北方方言寫的,被稱為「北曲」(金稱「院本」,元稱「雜劇」)。元末永嘉人高明(則誠)因南方人不懂北方方言,又創作《琵琶記》,稱為「南曲」。到明代,北曲衰落下去,唱法也失傳,只有南曲盛行,一直到清代。現在所謂「昆腔」,就是南曲的一個支派。

昆曲系明代嘉靖、隆慶年間,昆山人魏良輔為同邑梁伯龍《浣紗記》一劇制譜時所創,腔調的流麗悠揚,超過原有的南北曲,所以風行頗久,現在流傳的「曲」的唱法,也就只有這一種,如《桃花扇》、《長生殿》都是唱昆腔的。

明代戲曲作家以徐渭、李日華、湯顯祖、阮大鋮等為最有名,代表作是湯顯祖的《牡丹亭》(《玉茗堂四夢》之一),阮大鋮的《燕子箋》。清代的南曲著作,如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長生殿》,也極有名,其次則有李漁、蔣士銓、黃燮清諸人的作品。

將南曲與北曲加以比較,大致可發現以下的數點區別:(一)北曲差不多都限於四折(折是劇中段落,南曲稱出),南曲則不限製出數,可以多至數十出。(二)北曲全曲由一個主角獨唱(限於正旦或正末),其他雜角只有說白。南曲則凡登場人物,均可唱曲。(三)北曲每折一調,一韻到底,南曲則一出不限一調,並且可以換韻。(四)北曲多用楔子,南曲不用楔子,只在第一出說明全篇大意,稱為開場。(五)北曲篇末都有題目正名,南曲只有下場詩。(六)北曲的角色僅九種,南曲的角色則加多。

元曲亦稱為雜劇,明清人的南曲劇本凡長篇的,稱為「傳奇」,又稱「南戲」或「戲文」,短篇的也叫雜劇,或「南雜劇」,無論南北曲,都有所謂「小令」、「散套」。這兩種東西都不是劇本,因為沒有科白,只有唱詞。前面第一一三節所說的散曲,就是這兩種東西。小令相當於曲中的一支(單調),篇幅很短,少有百字以上的,和「詞」相像。散套是合若干單調而成,相當於曲中的一折,又稱套數。

我國從前的戲劇,除「雜劇」、「傳奇」外,還有「地方戲」。清初民間盛行的地方戲,有所謂「二簧調」,又稱「湖廣調」,是湖北的地方戲,據說因黃岡、黃陂兩縣而得名。有所謂「秦腔」,又稱「西皮」,又稱「梆子」,是陝西戲。又有江西的「弋陽腔」,安徽的「徽調」。乾隆以後,各地方戲集中北京,變化為「京戲」(平劇),洪楊一役後,京戲代替了昆曲的地位,一直流行到現在。廣東、福建的地方戲,則始終是獨立的,沒有加入京戲。京戲的劇本,大都是由昆曲略加修改而成,或全盤抄襲梆子腔的。只有餘治的《庶幾堂今樂》,是皮黃戲的創作劇本,原有四十種,現在流傳的只二十八種,今日劇場中常常演著的《硃砂痣》,就是其中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