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你一定愛讀的國學常識 > 第十章 詩賦詞曲 一八 唐詩 >

第十章 詩賦詞曲 一八 唐詩

唐朝是舊詩的黃金時代,各種詩體都具備,各種風格都有。除繼承了前代傳統以外,還創造了所謂近體詩。詩人非常多,而且產生了杜甫、李白兩個數一數二的大詩人。所謂近體詩,就是「律詩」。律詩的特點,是要調平仄,講對仗的。有五言律、七言律兩種,都是以八句為一首,每兩句為一韻,首句也有時葉韻,中四句必須做成兩個對聯,也有全部都對的。又有所謂「絕句」,是截取律詩的一半,有七絕、五絕兩種。六朝時陰鏗、何遜、徐陵都作過五言律,但沒有確定為一種格式,這到唐朝沈佺期、宋之問才確定。唐朝詩人除作近體詩外,還作古體詩——五言古詩、七言古詩——都是兩句為一韻,句數多少不定,平仄對偶都沒有限制,每句字數也可變動。

唐詩有初、盛、中、晚四個時期的分別。初唐期約一百年,代表作家有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傑」,及沈(佺期)、宋(之問)等,是繼承陳隋綺艷作風的,又有陳子昂、張九齡,是主張素樸的風格的,可說是盛唐作風的先驅。這一時期中,成立了五、七言律,發生了五、七言絕,又產生了「排律」(擴大律詩的篇幅,任意增加對聯句若干韻),詩體已很繁富。

盛唐及中唐可當一個時期看,自開元、天寶(都是玄宗年號)以至大歷(代宗)、元和(憲宗)、長慶(穆宗)間,約百餘年,是唐詩成熟時期。代表作家除李、杜外,有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韋應物、韓愈、柳宗元、孟郊、賈島、李賀、元稹、白居易等。王、孟、高、岑並稱為「四唐人」。

王、孟長於歌詠自然,高、岑長於描寫邊塞戰爭生活。寫邊塞的詩人還有王昌齡、王之渙,昌齡有「詩天子」的稱號。韋、柳風格近於王、孟。韓、孟(郊)、賈、李,格調奇僻,批評家有「郊寒島瘦,長吉(李賀)鬼才」的考語。元、白是中唐健將,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尤其重要,他的諷喻詩最能深刻地反映現實,而又寫得通俗,最為人愛讀的有《秦中吟》及《新樂府》中的《新豐折臂翁》等篇。元稹(字微之)的《連昌宮詞》與白居易的《長恨歌》,都是寫天寶史事的名作。除元、白外,中唐詩人尚有劉長卿,是權德輿稱為「五言長城」的。有劉禹錫(字夢得),取巴渝民歌,改作《竹枝詞》,白居易等仿作,都不及他的原作。

晚唐期詩人以溫庭筠(字飛卿)、李商隱(字義山)為代表,其名作都是艷詩,又有陸龜蒙、皮日休等人,專作淺近的詩,詞淺而意也不深,只有杜牧(字牧之,世稱小杜,對杜甫來說)詩,艷中有豪氣。溫李詩,宋初楊大年等學它,稱為「西昆體」。又,溫李及另一詩人段成式俱排行十六,他們的詩又稱「三十六體」。此外有一韓偓,也寫艷詩,叫「香奩體」。晚唐可說是唐詩的衰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