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你一定愛讀的國學常識 > 第五章 經說 四八 三禮 >

第五章 經說 四八 三禮

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現在「五經」中就只有《禮記》。但古時所謂《禮經》十七篇,卻是專指《儀禮》,《禮記》不過是孔門弟子附在《禮經》後面的筆記。現在的《禮記》或稱《戴記》,或稱《小戴禮》,它原是漢初河間獻王從民間抄來獻給朝廷的,後來劉向校閱政府藏書,又發現幾種,合起來共二百十四篇,戴德加以刪節,為八十五篇,稱《大戴記》(《大戴記》現有殘本,不在十三經以內),戴聖再刪為四十篇,稱《小戴記》,馬融又增編幾篇進去,合成四十九篇,就是現在的《禮記》。

《周禮》也是河間獻王抄來的,其中篇目是按照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分劃的,缺《冬官》一篇,有人找一篇《考工記》來補足它,後來劉歆校理群書,才將這部書編入經籍,叫作《周官經》。這部書,早已有人懷疑它不是古本,但劉歆、鄭玄相信它確係周公所作。從它的內容看,大約是戰國時人,根據戰國以前的行政制度寫成的。

《儀禮》原有兩種本子,一種是漢高堂生所傳,是今文,一種從孔宅壁中得來,是古文,東漢鄭玄合併兩種本子,就是現在流傳的《儀禮》。《儀禮》據古文派經生說,也是周公所作。

《儀禮》的內容是冠、昏、喪、祭、朝、聘、燕享等等典禮的詳細儀式,讀了可以明白封建貴族的繁文縟節,可以考見古代宮室、舟車、衣服、飲食等日常生活的情形,以及宗教信仰、親族制度、政治組織、外交方式等。

《周禮》是儒家理想的官制,也包含了古代事實上的制度。所謂六官,是天官塚宰掌邦治,統百官,好像現在行政院長一樣。地官司徒掌邦教,布五典,安兆民,好像教育部兼財政部一樣。春官宗伯掌邦禮,治神人,和上下,這是一個宗教官。古代行政、祀神要占一大部分,所以特設一個大官來辦理。夏官司馬掌邦政,統六師,平邦國,這是陸軍部。秋官司寇掌邦禁,詰奸慝,刑暴亂,就是司法部。冬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這是農工部。《禮記》的《王制》篇,也講官制,和《周禮》大致差不多。我國歷代官制,多半參考這種辦法。清代的吏(管民政)、戶(管財政)、禮(管祭祀及科舉)、兵、刑、工六部,就是六官制度。

《禮記》一書,對於風俗禮制方面,說得最多,也有理論文字,要研究封建時代的宗法制度和舊禮教,這是必讀的書,如《內則》篇給婦女規定的行為標準,《少儀》篇給青年子弟規定的行為標準,直到近來,還對我國社會發生很大的支配作用。《禮記》中間有些精彩的文字,如《學記》篇的論教育,《樂記》篇的論音樂,《儒行》篇的論修養,《禮運》篇的論政治,現代人都非常讚美,時常引用。但我們須知這部書是漢朝人整理過或編寫成的。

又《禮記》中《大學》、《中庸》二篇,現已列入「四書」。《大學》相傳為曾子所作,其中所記有所謂三綱領,即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有所謂八條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清人陳乾初懷疑《大學》不是孔門的書,著有專文論證。《中庸》相傳是子思所作,其中談天命、性、道,是宋儒理學重要根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