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你一定愛讀的國學常識 > 第二章 語文 一五 字義的演變 >

第二章 語文 一五 字義的演變

六書中的轉注、假借就是說明字義演變的。因為假借字的發展,許多字的本義逐漸被人們忘記,而後人對於古義就不明白了。因為方言的分歧,同一意義而產生不同的字,若是沒有人搜集起來,互相註釋,人們也會不能瞭解。

例如「後」的古義是君主,現在卻是指君主的妻;「止」的古義是「足趾」,後來引申為「地址」義,再後來又引申為現今通用的「靜止」、「終止」、「阻止」、「禁止」、「舉止」等等的意義;「易」原是動物名,就是蜥蜴,現在通用的意義「容易」是假借義;「豫」也是動物,是一種巨大的象,後來借作「寬豫」、「豫備」、「豫樂」等義。

這些字義是因時代而變遷的。還有因地方而變遷的,古時候有雅言、方言的分別,雅言就是標準語(官話),方言的語彙須用雅言解釋,如《爾雅·釋言》篇說「斯、侈,離也」,「斯、侈」是齊陳等地的方言,離是雅言;揚雄《方言》說:「黨、曉、哲,知也,楚謂之黨,或曰曉,齊宋之間謂之哲。」方言是一義數字的重要成因。

古書字義最難瞭解的是虛字,虛字就是連詞、介詞、助詞、歎詞以及代名詞等,這些字多系假借字,而古人又常常廣泛地使用同音通假,寫法不很固定,所以很難辨識。例如「由」、「猶」、「攸」三字作「用」字解;「繇」、「由」、「猷」都作「於」字解;「粵」、「越」也同作「於是」字解。(《書經·禹貢》:「九州攸同」,就是「九州用同」或「九州因而統一」的意思。《大誥》:「猷大誥爾多邦」,就是「大誥於爾多邦」或「正式向你們各邦宣言」的意思。)清王引之《經傳釋詞》一書,專為解釋古代同音通假的虛字而作,舉例很詳,解釋很合理,過去有許多不可解的文句,意義都因此而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