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盜墓傳奇 > 第40節: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盜墓狂潮(5) >

第40節: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盜墓狂潮(5)

    後人不斷追尋,但總是毫無結果,給七十二疑塚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而當地老百姓有關疑塚的種種傳說,更使疑塚越發顯得神秘莫測。據當地的老百姓說,講武城一帶的疑塚,在雷雨天常常會冒紫光。還有的說,近代的軍閥混戰年代,曾有東印度公司一個名叫胡賽米的古董商人,從鄭州雇了一批民工,把臨漳河的疑塚一座座掘開,企圖找到曹操真墓,掘取財寶。結果,民工挖了十幾座墓,發現裡面除了土陶、瓦罐之類的東西外,一無所獲。當他們試圖繼續發掘時,關於洋人盜墓的消息傳開了。憤怒的當地群眾手持刀斧,將胡賽米及其僱傭的民工趕出了漳河。
    還有一個傳說,十分離奇。
    清朝同治年間,當地有個自幼失去雙親的孤兒,名叫朱伢兒。由於無依無靠,他只好以給地主家牧羊為生。有一天,朱伢兒在講武城東南的彭村打柴。這彭村,也叫彭城村,古時曾是一個人工湖泊,三國時曹操將其命名為玄武池,專門在此操練水兵。後來由於長年不疏浚,加上中原一帶連年乾旱,池水涸竭,玄武池便漸漸淤塞,長滿蘆葦,變為陸地。朱伢兒在這裡打柴,突然在高高的蒿草叢中發現了一座大墓,墓前側臥一塊石碑。朱伢兒不識字,又覺好奇,所以就請了一位私塾先生來辨認。私塾先生一讀碑文,原來這是魏武帝曹操陵墓。於是,他們便告知磁州縣衙門。縣令得知後,馬上坐轎趕到彭村,但是奇怪的是,當他帶人撥開雜草時,那座大塚已是無影無蹤。縣令十分生氣,認為私塾先生欺騙了他,命士卒將他打了三百杖,而那個少年伢子,卻從此再也未有下落。
    前面已經講過,宋代詩人俞應符針對曹操七十二疑塚,曾設想了一種辦法:「直鬚髮盡塚七二,必有一塚藏君屍。」可惜的是,這種方法被實踐證明是無效的。自元明之後,這些陵墓相繼被盜,但曹操屍體仍未找著。這就應了魯迅所說的話:「安知其屍實不在此七十二之內乎。真是沒有法子想。」
    1988年3月8日,《人民日報》第一版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為《「曹操七十二疑塚」之謎揭開》,該文說,「七十二疑塚」實際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而墓的確切數量非72座,而是134座。這篇文章的全文如下:
    聞名中外的河北省磁縣古墓群最近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過去在民間傳說中被認為是「曹操七十二疑塚」的這片古墓,現已查明實際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確切數字也不是72,而是134。
    磁縣地處冀南,周圍方圓30多公里的大地上分佈著眾多墓塚。《三國演義》第四回記載,曹操「遺命於彰德府講武城外,設立疑塚七十二,勿令後人知其葬處,恐為人所發掘故也。」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對這些「曹操疑塚」進行了多次調查,根據多處墓誌銘和墓形建造結構以及壁畫、陶俑、古幣等器物考證表明,從424年到578年,先後有東魏、北齊在磁縣、臨漳鄴鎮一帶建都,其間歷代皇親國戚、天子朝臣葬於此地,逐漸形成了大型古墓群。
    另據磁縣出土的墓誌看,墓的主人也均為北魏、東魏、北齊時人,所以《磁縣志》這樣記道:「民國以來,經人盜掘者多有墓誌,都是北朝時的王公要人……疑塚之說不攻自破。」
    至此,關於曹操設置七十二疑塚的故事可以畫上一個句號了。但是關於曹操屍骨到底埋於何處的故事並沒有結束。
    隨著七十二疑塚的神秘色彩的日益消退,另一個圍繞漳河的神秘故事又將展開。在疑塚之說破滅的同時,就有人提出,曹操的真正陵寢不是建造於地上,而是造於漳河河底。
    持這種觀點的人的證據是,曹操之子曹丕廢漢稱帝后,曾寫過一份題為《止臨淄侯植術祭先王詔》的詔書,其中寫道:「欲祭先王與河上,覽省上下,悲傷感切。」
    後人多有贊同此說的。如清人劉廷琦曾作過一首《銅雀妓》詩,詩云:「銅雀宮觀委灰塵,魏主園陵漳水濱。即令西望猶堪思,況復當年歌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