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盜墓傳奇 > 第16節:第二章 先秦:盜墓史的發端(4) >

第16節:第二章 先秦:盜墓史的發端(4)

    虎丘山被古人稱為「吳中第一名勝」,它氣勢雄奇,景色幽絕,而且還有著眾多的神話傳說。
    虎丘山最出名的為「劍池」。「虎丘劍池」四個筆力遒勁的大字,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題刻於「別有洞天」的圓洞旁邊。進入洞門,頓覺「池寒生寒氣,空山劍氣深」,氣象為之一變。兩壁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鎖住一池綠水。右崖左壁有篆文「劍池」二字,相傳乃東晉書聖王羲之所書。池形狹長,南稍寬而北微窄,頗似一把平放著的寶劍。有人認為這就是「劍池」得名的原因,但更多人認為其得名來源於一個傳說。這個傳說說,闔閭生前愛劍,下葬時以「扁褚」、「魚腸」等三把寶劍陪葬,故稱「劍池」。這與《藝文類聚》中「闔閭葬於國之西北,穿土為山,積壤為丘,發王郡之士十萬人,共治十里。使象摙土鑿池,四周水深丈餘。桐槨三重,澒為池。池廣六十步,黃金珠玉為鳧雁,扁褚之劍,魚腸三千在焉,葬三日,金精上揚,化為白虎踞墳」的記載是相符的。
    有學者認為,劍池是為了掩護吳王墓而設計開鑿的。墓的後門很可能存在某種秘密。
    還有人認為,吳王夫差建墓時,為了防止千餘工匠洩漏其中的秘密機關,以邀請飲酒觀賞鶴舞為名,將他們全部殺死在劍池外側一塊平坦的大盤石上。工匠們的鮮血流在盤石上,浸漬滲透,與岩石融合,年久不褪。這就是今日名為「千人石」上帶暗紫色斑駁影痕的緣由。
    傳說還不止這些。有人曾雲,當年秦始皇東巡,及三國時的吳主孫權,都曾派人到此,鑿石求劍;明代蘇州縣令吾翕和唐寅、王鏊曾刻石題記兩方,說的是1512年劍池水干,發現了吳王墓門,未敢深探之語。
    以上均系傳說,其真實性不敢妄下斷語。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儘管吳王墓處於風景名勝的掩映之下,而且「機關算盡」,但仍曾被盜掘。據漢朝劉向《論起昌陵疏》記載:「吳王闔閭違禮厚葬,十有餘年,越人發之。」至於發掘時的情景及吳王墓的狀況,因無記載,不得而知。
    此外,戰國時期被盜的名墓還有魏襄王塚、魏安釐王塚、魏哀王塚及趙簡子墓等。
    魏襄王塚被西漢廣川王劉去疾所盜,其塚「皆以文石為槨,高八尺許,廣狹容四十人。以手捫槨,滑液如新。中有石床、石屏風,婉然周正。不見棺柩明器蹤跡,但床上有玉唾壺一枚,銅劍二枚,金玉雜具,皆如新物,王取服之。」
    在中國古代史上,有一部研究先秦歷史的重要文獻,叫做《竹書紀年》。這部重要文獻的另外兩個名稱——《汲塚書》或《汲塚古文》,表明它曾與一個盜墓故事聯繫在一起。據苟勖《穆天子傳·序》載:「太康二年,汲縣民不準盜發古塚……」另據《晉書·束皙傳》記載,晉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汲郡人盜發魏襄王之墓,或言安釐王塚,得竹書數十車。」
    從各種典籍來看,《竹書紀年》確為盜墓者不準首次發現,據當代歷史學家李學勤考證,盜掘地點為河南汲縣以西,「依地誌,在抗戰前發掘的山彪鎮大墓一帶,由竹簡內容和伴出器物可定為一座戰國墓葬」。據說,不準打開墓穴後,發現竹簡遍地,為了尋找墓中的金銀財寶,不準不惜以竹簡做火把,對墓中財物進行了大肆劫掠。後來此墓被盜情形被官方聞知,開始清理墓內殘餘遺物。其中竹簡除燒燬的一部分外,尚有頗多的收穫。當時所得竹簡經荀勗、束皙等鴻學大儒整理,編輯成《紀年》、《周書》、《穆天子傳》等佚書共七十五卷(篇),其中《竹書紀年》佔十二卷,或說十三篇,主要敘述夏、商、西周、春秋時晉國和戰國時魏國的史事,可謂是一部魏國的編年史。對於《竹書紀年》到底是從魏襄王墓中發掘,還是從安釐王塚中盜出,卻給世人留下了一個疑問。如果從《西京雜記》記載來看,魏襄王塚為廣川王劉去疾所盜,不準所盜的應為魏安釐王塚。但從《竹書紀年》的記載來看,書中紀年止於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99年),因而魏襄王卒於何時,便成為解除疑團的關鍵。但關於魏襄王的卒期歷史上又有兩種說法,一說死於公元前295年,一說死於公元前302年。若持前說,則此墓顯然為魏襄王塚,而持後一種說法,則恐怕為魏安釐王之墓了。另據現代史家陳夢家考證,魏國自惠王至亡國,帝王陵不在汲郡,《竹書紀年》當出土於魏國某個大臣之墓,其成書年代當在公元前298~公元前297年之間,寫本則在公元前3世紀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