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盜墓傳奇 > 第7節:第一章 悲劇的誕生(2) >

第7節:第一章 悲劇的誕生(2)

    大約從周代起,在墓上開始出現封土。《禮記》中有一段孔子尋找父母之墓的故事,為後人研究墓葬的變革提供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信息。這個故事說,當孔子三歲的時候,父親叔梁紇就死了。當孔子長大成人後,想祭祀一下他的父親,卻找不到墓葬的處所。後來經過許多老人的回憶,經過很長時間才找到。孔子是個重「禮」之人,他認為子孫祭祀祖宗是必要的禮節,為了便於以後經常前來祭祀而不致迷失方位,他想了一個辦法,即在父親的墓葬處所上培土壘墳,作為下次尋找的標誌。關於在墓葬處所培土壘墳的做法,可能在孔子之前就有人做過嘗試,但後人大多還是以這個故事發生的年代作為封土的起源。據《禮記·檀弓上》載,孔子在合葬其父母時說:「吾聞之,古也墓也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也,於是封之,崇四尺。」
    戰國中晚期,出現了以國君為中心的陵墓制度。在商周時,帝王的墓仍稱為墓,春秋時有的稱丘。從文獻記載看,春秋戰國以後,墳頭的封土逐漸高大起來,大者形狀好似山丘,因此有人把這類的墓葬處所稱之為邱。如當時趙武靈王、燕昭王的墓葬處所,分別稱為趙邱、昭邱等等。後來,便出現了帝王將相等封建貴族的陵。從戰國秦惠王開始專稱陵,這也是帝王喪葬史上的一個分水嶺。
    秦漢時期,逐漸進入第二個厚葬高潮。這個時期,統治者的墓葬自然是窮奢極欲,一般庶民百姓也大有講究,新型墓葬不斷湧現。秦始皇陵堪稱「超級天子大墓」。它的地宮設施與地面設施一樣,墓內地低見水,用銅加固,上置棺槨,陵區現發現的陪葬坑多達300餘個,重要文物3萬多件,特別是兵馬俑的發掘,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從西漢開始,墓葬習俗有了重大變化。在墓室內外,描繪、模印有各種圖像,題材十分廣泛,從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到墓主經歷、家庭生活、勞動生產等都有涉及。長期以來殺人殉葬、以人祭祀的習俗,至漢代基本被廢止。在隨葬品中,過去殺殉奴婢的習俗被木俑、陶俑取代;真車馬被木陶模型代之;青銅器為主改為陶、漆器為主;出現了大量的陶質物器,如倉、灶、井、豬圈、田地、樓閣等。漢代的皇帝,即位一年後便開始營建自己的陵墓。其耗費之巨,難以想像。西漢的帝陵較為集中,11個帝陵,9個在今咸陽原上,另外的霸陵在西安市東郊的霸陵原上,杜陵在今西安市南郊的杜陵原上。除漢文帝的霸陵因薄葬而「因山為藏」外,其餘皆有高大的土堆。帝后合葬,同塋而不同陵。帝陵在西,後陵在東。當時的陵園之旁,建有寢殿。寢殿內建有東、西階廂、神座等,陳列著主人的衣冠幾杖等日常用品;宮人必須像主人生前那樣,每天準時整理被枕,準備用水,擺設梳妝具等。西漢諸陵還有一個特點,即都有高級官吏、寵臣的陪葬墓地,一般在帝陵之東。眾多陪葬者,每人一個大墳丘,整個陵區星羅棋布。晉代張載《七哀詩》中寫道:「北邙何壘壘,高陵有四五,借問誰人墳,皆雲漢代主。」這首詩形象地反映了當時陵區的分佈情況。
    東漢墓中,開始流行「買地券」,象徵死者對墓地的所有權。一些地區,隨葬品中還出現了「搖錢樹」,反映了貨幣經濟的衝擊。在墓形上,出現了記載死者姓氏、埋葬年月、埋葬者、易於識別的墓碑;出現了表明死者身份、等級並使塚墓更像官府的墓闕;出現了列於墓前,用於昭示祥瑞的石獸。墓中常見一種鎮墓文字,或寫於陶瓶、鉛券之上,或石刻、磚刻於墓內。其內容包括紀年月日,以天帝使者的名義告死者之家或丘丞墓伯,給活人除殃免禍,為死者解迫謝罪。值得注意的是,墓中還多隨葬鉛人,據說是為了代替死者在陰間服役。
    東漢至魏晉南北朝,厚葬再一次演變為薄葬。東漢後期,道教興起,佛教傳入。道教主張薄葬,佛教崇尚火葬,亦是薄葬,其影響相當之大。魏晉南北朝時,少數民族勢力進入中原,其主張薄葬也有不小的影響。多種原因,促成了薄葬風氣的流行。三國時期,有識之士率先帶頭施行。魏文帝曹丕,依山為陵,無寢殿、園邑神道。魏晉時的豪族世家,生前奢靡極欲,但死後也實行相對的薄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