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魚羊野史·第1卷 > 1月20日 >

1月20日

《曉松說——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1月20日。今天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大部分美國總統舉行就職典禮的日子。同時在很多很多年前的今天,人類給自己發明了一個叫雲霄飛車的好玩意。今天是我摯愛的心中的女神奧黛麗·赫本的逝世紀念日。今天還有兩位震動世界影壇的大導演出生,一位是意大利大導演費裡尼,一位是美國紐約學派大導演大衛·林奇。

| 奧黛麗·赫本去世 |

在1993年的這一天,奧黛麗·赫本去世了。那一代好萊塢明星,身上具備的那種巨星風采以及那種無與倫比的氣質,不知道為什麼在後來的所有演員身上都找不到了。不知道是時代的問題,還是導演的問題,還是演員的問題,我認為是時代的問題。

實際上我們看日本電影,也沒有像山口百惠這樣的演員了,在中國也沒有。那個年代的好萊塢一代巨星,今天不但像赫本這樣無比清純的像女神一樣的找不到了,就連男演員也沒有像當年格利高裡·派克、克拉克·蓋博那樣的了,也慢慢女裡女氣的了,而女演員也男性化了。今天的人都趨向中性。像當年赫本那樣無比清純,像夢露那樣風情萬種,像伊麗莎白·泰勒那樣雍容華貴的女演員,現在全沒有了。這簡直太痛苦了,只能看老電影。

我第一次看到赫本,她在講德語,當然不是她講的德語,是配音。德國法律規定所有公映電影必須配音。我在德國還看到過德文配音的《駱駝祥子》。當時我媽媽在德國,給我寄回來了一盤錄像帶,叫《蒂凡尼的早餐》,我一句也沒聽懂,配音一直在說德語。但是我完全被她迷住了,看了兩遍,這電影講的什麼完全不知道,因為完全沒有腦子和血液去分析講的是什麼,就看這個人,完全看傻了。

這就是巨星的魅力,巨星可以彌補很多很多問題。她只要站在那兒就夠了,她說的是德語也沒問題。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因為我還要去拍電影,不管是中國,還是好萊塢,還能再找到這樣的演員。因為這樣的演員是人類的寶貝。

| 雲霄飛車申請專利 |

1865年的1月20日。雲霄飛車,這個有意思的東西註冊了專利,這個日子我覺得挺有意思。看來人民對娛樂需求還是很強大的。這天雖然美國內戰尚未結束,但北方勝利南方失敗的大局已定,人們已經開始玩起雲霄飛車了,還註冊了專利。其實應該把雲霄飛車註冊成是一種軍事專利,怎麼飛過去,朝著敵人衝過去。這位叫拉馬庫斯的發明家,祝你發財。在美國,你只要發明一個東西,一輩子永遠有人用的話,你就永遠發財。

| 費裡尼、大衛·林奇生日 |

費裡尼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八又二分之一》等等電影啊。費裡尼的電影是拍給藝術金剛看的,一般人真看不懂,而且有時候突然就想說,這是不是皇帝的新裝,來忽悠我?但你再仔細一看,嗯,還是大師,就得這樣來仔細看。

1946年大衛·林奇出生,紐約學派大導演。我是紐約派導演的粉絲。伍迪·艾倫、大衛·林奇,是我的摯愛。美國電影分為好萊塢電影和紐約派電影,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籠統地叫美國電影,一定要說清楚。

大衛·林奇我最喜歡的幾部電影,一部叫《我心狂野》,尼古拉斯·凱奇很年輕的時候演的,非常有熱情。尤其到最後他們站到一個汽車頂上,突然唱起了貓王的Love me tender(《溫柔地愛我》),轉著圈子特別美好,永遠記在我的腦海裡。這部電影大家一定要看,拍得非常好,包括他拍的一個,很多人當恐怖片看,確實挺恐怖,叫《穆赫蘭道》。《穆赫蘭道》是一部非常難懂的電影,但是非常有意思。電影是個什麼,好萊塢當然告訴你,電影是故事、故事,第三個還是故事。

但是紐約派導演覺得電影幹嗎非要故事,電影可以是一段時間、一個氣氛、一個人,或者其他什麼,他們各自做不同的探索吧。所以說,紐約派電影和好萊塢電影非常不一樣。大衛·林奇的電影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值得看。《穆赫蘭道》我看了很多遍,以至於有一天我開車子在洛杉磯,突然開到卡拉巴薩(Calabasas)那個城市,突然看到穆赫蘭道這條馬路就在這兒,嚇了我一跳,因為那電影很恐怖的啊。大衛·林奇生日快樂。多為我們拍出好電影。

| 奧巴馬就職第二任 |

1月20日是美國總統就職日,除非正好趕上一週末,那就再挪一挪。就像今年,奧巴馬第二任就職,就挪到21日。但是大部分都是在20日就職。

奧巴馬第一次就職,那是美國很多年很多年沒有過的那種熱情。因為美國人民覺得自己的國家好驕傲,選出一個黑人,突破了曾經美國最大的傷痕——種族歧視。美國終於驕傲地向全世界說,我就是個民主的、自由的、平等的國家。所以那一天的就職儀式,是很感動人的,無數黑人在下面哭,不光黑人啊,少數民族都在哭,包括亞裔都在那兒哭,覺得我為這個國家驕傲。我們華人也有兩位出席了。就職儀式上,有一個華人一直帶奧巴馬的那倆閨女,他是奧巴馬的同學,後來是「辦公廳主任」什麼的,另外一位是華人之光馬友友,他在就職典禮上拉了好聽的大提琴,這個大家都記憶猶新。

我來講一個有意思的小事情,就是總統就職時都手按著一本《聖經》在宣誓。大概除了肯尼迪總統是信天主教以外,他們美國總統絕大部分,幾乎每一個總統都信美國最大的宗教,叫基督教新教,所以都按著一本《聖經》宣誓。按著一本《聖經》宣誓,對總統本人來說,當然他覺得虔誠,我的誓言嘛,就要說給上帝聽。但是在美國這麼一個平等的國家,造成一個很大的困惑,有很多人去上訴這件事,就一直訴,還有訴到最高法院的,訴什麼呢?就是平等。我是一佛教徒,我也選了你,我投了票,我是一穆斯林,我也選了你,我不信神,我信科學,我也選了你,你為什麼要按著一本基督教新教《聖經》宣誓呢?你違背了美國歷史上平等的宣言,你怎麼平等對你的選民呢?你應該有一個宗教就按一個,你按著基督教的《聖經》,你還得按著《金剛經》,你還得按著《古蘭經》,你應該按這麼厚一摞。因為美國人民對自己的權利非常敏感,尤其對於平等是非常敏感的。

但是最後永遠贏不了,為什麼呢?因為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說得非常有意思,美國國家立國就是因為宗教迫害,所以在美國立國之初的時候,憲法清楚地寫著,在任何時候這個國家不能設立一個國教,不能設立一種宗教,而歧視別的宗教,這是美國天生的胸懷。

對總統手按《聖經》宣誓,大法官是這麼說的,這是總統作為一個個人的自由,他可以按著他父親的日記宣誓,也可以按著《哈利·波特》宣誓,也可以按著任何一本對他有意義的書宣誓。但並沒有規定,總統就職時你一定要按什麼樣的書宣誓,這是總統個人自由。在美國第一原則就是自由。

其實自由跟平等,大家清楚地想一想,不是大家順口就說平等自由嗎?自由平等是一種平行共存的關係嗎?不是的,有自由就沒平等。我有自由,種族歧視就是一種自由,我有歧視你的自由。平等就沒自由,咱倆都得一樣,咱倆一樣,自由在哪裡?所以在任何一個西方民主國家,怎麼權衡自由和平等,包括後來怎麼權衡民主,都要有長時間的積累,才能決定這個國家的風格。什麼叫這個國家的風格,就是在美國,首先是自由。平等跟自由一旦衝突,先選自由,這就是美國立國的原則。所以總統個人的自由是第一被保護的。所以每次你不管怎麼告,你都告不贏,平等不能傷害自由。

但在歐洲的很多國家,平等會放在前面,為什麼呢?是歐洲人民心裡一塊大陰影,而且歐洲還有強大的宗教,歐洲有宗教、貴族等等,所以歐洲人民首先希望的是平等,平等會排在自由前面。

美國很少有天主教大教堂,美國人民首先要的就是自由。你再多人投票,你也不能剝奪我少數民族的權利。然後自由永遠排第一,這就是美國這個國家有意思的一方面。其實每個國家都一樣,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需求、自己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