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魚羊野史·第3卷 > 5月27日 >

5月27日

《曉松說——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5月27日。1644年的這一天著名的山海關戰役爆發,這是一場滅國級大戰役。1941年的這一天,德國海軍最讓人敬畏的戰艦「俾斯麥」號被擊沉。

| 山海關戰役爆發 |

1644年的今天山海關戰役爆發。一場滅國級的戰役讓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滅亡。在中國戰爭史上,這種滅國級戰役總共也就不到十場。關於山海關戰役這段歷史的民間傳說有很多,金庸先生寫的小說也對此有過很多描述。

當時中國最強大的軍隊就是李自成統率的大順軍,李自成後來率軍進北京,逼死崇禎皇帝。那時中國整個黃河以北,包括西北、華北這些地區,以及黃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都由大順軍統治。李自成當時有百萬大軍,但是由於他統治的地域很大,佔領後都得留下大軍駐守,所以最後李自成率領進入北京的軍隊只有大概二三十萬。當時中國有四個不同的政權並存。李自成佔領的主要是北方地區。南方還存在著一個南明政權,雖然佔有廣大的淮南以南地區,但已經沒有能征善戰的軍隊了。此外,中國還存在一個大西政權,是一個叫張獻忠的妄人建立的。再有就是當時新興的清朝統治著東北。

歷史上中國基本都是佔領黃河以北的那個政權最終戰勝其他的政權,從而統一全中國。但改朝換代還要看領袖,李自成雖然把崇禎打得上了吊,還佔領了那麼多地方,那也只是說明李自成是個能打的人而已,並不是一個真正能改朝換代的領袖。

吳三桂率領的是明朝最後一支精銳部隊,為了防禦清軍而建立,經過了孫承宗、袁崇煥多年經營。清軍全是騎兵,能征善戰,所以這支防禦清軍的軍隊也是明朝唯一的全騎軍,叫關寧鐵騎,雖然只有五萬人,卻一直將清軍擋在關外。當時吳三桂本來正在率領部隊跟清軍在山海關對峙,這邊李自成的大順軍一圍北京城,皇上馬上說你來勤王吧。於是吳三桂帶著軍隊往北京趕,剛趕到一半就聽說北京城已破,崇禎皇帝已死,於是他又率兵回到山海關開始觀望。吳三桂雖然是武將,從小也是飽讀詩書,曾經參加過科舉考試,吳三桂的爸爸吳襄當時也算是部長級的幹部,所以其實吳三桂對朝代的更替、歷史的發展心裡也非常清楚。當時他想既然皇帝已經死了,估計明朝氣數將盡,基本上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已打算歸降大順。李自成還派將領率領幾千人來接收山海關,吳三桂把部隊全都留在了山海關,只帶了幾個隨從趕往北京準備覲見新皇李自成。

結果吳三桂剛走了一半,他爸爸的小妾以及僕人就來報信:老太爺吳襄現在天天在北京城被李自成的人吊起來打,可謂慘不忍睹,家裡的錢也全都被搶走了,他本來憐香惜玉、捨不得帶到山海關的女人陳圓圓也被霸佔了。歷史上對陳圓圓被霸佔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被劉宗敏霸佔了,金庸先生寫的《鹿鼎記》裡說是被李自成霸佔了,完全是小說家言。總而言之,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但更重要的原因應該是中國人的孝:我本來就已經要不忠了,到最後我爸還讓你打成這樣,那孝我還是必須得有的。於是吳三桂直接返回山海關,出兵把李自成派來接收關寧鐵騎的幾千人都打跑了。

李自成得知消息後也非常生氣,明朝那麼多軍隊都被我消滅了,吳三桂區區五萬人竟然敢跟我較勁。當時李自成已經開始膨脹了,以為自己無往而不勝,親自帶著大兵從北京直奔山海關。李自成的大順王朝可笑到什麼程度?竟然連個書記官都沒有,連個記東西的人都沒有。所以有關大順政權以及李自成的所有記載,都是敵方的記錄中留下來的。在敵人的各種記載中,有說李自成率領十萬大軍的,有說二十萬的,還有說三十萬的。另一個比較可靠的說法是,李自成率軍五六萬,號稱十萬前往山海關。軍中還押著吳襄,企圖用來威脅吳三桂。大軍出發前拖拖拉拉,等了十多天才開始上路,本來路上走五天就可以到,結果走了七天才到山海關,耽誤了很多時間。

當時清軍知道大順攻陷北京以後,打算繞道熱河,從北線和大順軍來爭奪北京。清軍沿著長城進發,發現大順軍已經動身趕往山海關,當時多爾袞率領的清軍就停在長城沿線觀望。戲曲中描述吳三桂這邊為崇禎皇帝披麻戴孝,全軍白盔白甲。吳三桂和李自成大戰了兩天,眼看著吳三桂率領的關寧鐵騎就快撐不住了,於是吳三桂帶著親信衝出了重圍,直接來到了清軍營中剃髮請降,請清軍幫忙共同對抗李自成。多爾袞一看這下是真的了,於是在吳三桂和李自成的大順軍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出動。當時多爾袞率領七八萬人,都是清軍最精銳的騎兵。在一片石大戰中,清軍大破大順軍,幾乎把李自成打到全軍覆沒。

李自成一看扛不住了,慌忙逃回北京登基當皇帝,回到北京之後馬上把吳三桂的父親連同全家老小三十四口人全部殺了。李自成這皇帝就當了一天,第二天就被趕跑了。最後金庸先生說他出家了,和陳圓圓還偷偷摸摸有點兒什麼;而正史記載說他逃到湖北九宮山被地主武裝打死。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雖然曾經佔領了中國那麼大面積,但是就因為他自己以及整個領導階層都是流寇思想,所以沒能建立一個新的王朝,在山海關戰役中一戰滅國。

| 德國「俾斯麥」號戰艦被擊沉 |

德國納粹上台以後,開始急劇擴張軍備,生產了大量的坦克、飛機。但是海軍不光是造幾艘軍艦的問題,還需要漫長的時間培養能出海作戰的軍人,所以德國雖然空軍、陸軍都很強大,但海軍一直都沒有培養出來。那時英國和美國都有十艘左右的戰列艦,日本當時也有八艘,而德國雖然只有「俾斯麥」號和「提爾皮茨」號兩艘戰列艦,但德國工業非常先進,這兩艘艦從裝甲、火炮、兵員素質,到瞄準距離、瞄準性能等各方面,在世界上都首屈一指。這兩艘戰列艦也非常大,有四萬兩千多噸,當時英國只有一艘「胡德」號戰列艦與之噸位相當,美國當時的戰列艦還沒有比它大的,美國後來才有了大型的「依阿華」戰列艦,日本後來才有了「大和」號戰列艦。所以德國的這兩艘戰列艦應該算是世界上最精銳的戰列艦,但是它並不敢出海決戰。一戰的時候,德國海軍空前強大,幾乎可以跟英國的皇家海軍媲美,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的海軍實力。但是當年德國只出海跟英國打了一次大規模海戰,就是一戰中著名的日德蘭海戰。

德國投入了那麼多錢建造了這麼精銳的戰列艦,卻不敢用來海戰,現在想起來簡直是暴殄天物。當時德國也是沒有辦法,因為大西洋航線對德國來說確實很重要,所以德國就出動戰列艦去襲擊大西洋的運輸船,也就是進行破襲戰,最大的撒手鑭就是德國潛艇的狼群戰術。在征服了挪威與法國之後,德國已在大西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可以隨時從任何地方出發前往大西洋。1941年5月18日,「俾斯麥」號帶著一艘名為「歐根親王」號的巡洋艦駛離基地開赴大洋,準備挑戰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出動之後,整個英國海軍如臨大敵,這麼漫長的海岸到底在哪兒堵截你呢?到處派出船艦飛機去偵查它的蹤跡,終於在格陵蘭與冰島之間的丹麥海峽南面堵住了「俾斯麥」號。擔任堵截任務的是兩艘英國最強大的戰列艦「胡德」號與「威爾士親王」號,其中「胡德」號又被人稱作戰列巡洋艦。戰列巡洋艦和戰列艦的噸位和主炮都一樣,只是戰列巡洋艦的裝甲明顯薄一點兒以減輕自重加快速度,這樣可以開得更快。戰列艦通常能開到二十幾節,而戰列巡洋艦能開到三十多節的航速。

一場海上惡戰於5月24日清晨打響了。雖然「胡德」號與「俾斯麥」號同樣擁有381毫米的巨炮,排水量同樣為4.2萬噸,但那薄薄的裝甲卻成了它致命的弱點。「俾斯麥」號的穿甲彈輕而易舉地鑽透了「胡德」號的薄甲,引發了火藥庫的大爆炸,使這艘巨艦一折為二,瞬間沉沒。「俾斯麥」號旋即將炮火對準「威爾士親王」號,很快就將其主炮打啞,令其不得不倉皇撤離戰場。這場海戰以「俾斯麥」號的全勝告終,不過它也挨了三發重型炮彈,造成燃油外流。艦尾拖著長長的油跡,很容易被人發現。

「俾斯麥」號闖入了北大西洋,一路向南駛去。為了對付這艘可怕的巨艦,英國海軍竟然調動了四十二艘戰艦來圍追堵截它。一開始英國用巡洋艦在後面追,但巡洋艦不敢離得太近,「俾斯麥」號的大炮射程差不多是四十公里,實際拿眼睛是看不見的。當晚「俾斯麥」號還突然返身與追擊它的英艦交戰,以掩護「歐根親王」號安全返回法國的布勒斯特港。

英國當時有一艘叫「皇家方舟」號的航空母艦,「皇家方舟」號是英國最古老的艦名,到現在英國的每一代軍艦都有「皇家方舟」號。當時就從這艘「皇家方舟」號航母上起飛了最古老的雙翼飛機,居然就是這架古老的飛機,不但找到了「俾斯麥」號,而且冒著猛烈的高射炮火發射了魚雷,打中了「俾斯麥」號。這時就顯示出了航母的重要作用,大家從這兒也能看出,航母將會成為未來的海上霸主。

當時魚雷正好擊中了「俾斯麥」號的艦尾,使方向舵完全失靈無法操縱,此時「俾斯麥」號已經明白自己再也無法返回德國了。5月27日黎明,「俾斯麥」號終於被數十艘追擊而來的英艦團團圍住。當時大批的英國戰列艦,包括一戰時的老戰列艦,也包括最新的戰列艦,全部包圍上來一通炮轟,無數枚重型炮彈像狂風暴雨般砸向「俾斯麥」號。此時艦上已是火光沖天濃煙滾滾,但「俾斯麥」號仍掙扎著開炮回擊,一直頑強地戰鬥到每一門炮都被打廢了為止。整個艦體被燒得通紅時,因為採用嚴密的防水結構,它居然還沒被擊沉。此時英國戰列艦上的大炮沉寂了下來,大批巡洋艦與驅逐艦則衝了上去,把多達七十一枚的魚雷射向敵艦。「俾斯麥」號再也支撐不住,於當天上午10點40分沉入了波濤滾滾的大海。

「俾斯麥」號被擊沉以後,德國海軍只剩下一艘超級戰列艦「提爾皮茨」號。但在「俾斯麥」號被擊沉以後,「提爾皮茨」號就再也沒敢闖入北大西洋與英艦公開對陣,最後是在德軍控制的挪威沿海的峽灣裡被英國的轟炸機炸沉的。德國海軍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什麼戰鬥力,只剩下潛艇還有能力出擊。「俾斯麥」號被擊沉顯示出了雙重意義:一是德國海軍的脊樑就此被打斷;二是航母顯示出在未來海戰中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