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鐘鳴鼎食」原來是嚴格的等級制 >

「鐘鳴鼎食」原來是嚴格的等級制

「鐘鳴鼎食」這個成語形容古代富貴人家豪華奢侈的生活,但是現在也還在使用。常用作形容那些貪官污吏荒淫無恥的生活場景。

但是今天貪官污吏們的生活可跟古代的貴族們差遠了,而且也沒有那麼風雅。從字面上來看,「鐘鳴鼎食」就是吃飯時擊鐘鳴樂,以助食興;還要用貴重的鼎盛著食物端上來。但是進一步分析,「鐘鳴鼎食」其實指證著中國歷史上根深蒂固的等級制。

古人對鍾和鼎的運用有著嚴格的規定和制度,不能越雷池一步。鍾是古代樂器中最重要的一種,不僅是古代權貴們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而且在樂理中也有重要的作用。《說文解字》說鍾是樂鐘,即音樂所用之鐘,為秋分之音,發出的聲音象徵秋天物種成熟,代表秋天的品性。因此鍾又稱「黃鐘」,黃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土地的顏色,「黃鐘」之音就作為標準音,以此校準別的音。

鼎則是國之重器,《周禮》規定,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這是絲毫不得僭越的。因此貴族之家吃飯時要「列鼎而食」,意思是將允許使用的幾個鼎按照大小排列起來,從大到小根據等級制依次而食。

由此可見,「鐘鳴鼎食」首先並非諷刺古代貴族豪華奢侈的日常生活,而是體現了等級制社會日常生活的種種禮制。這種禮制非常嚴格,甚至連鍾和鼎身上的各種部件都有固定的稱呼,一點兒都錯不得。今天的人們對「鐘鳴鼎食」的理解其實相差甚遠,形容貪官污吏們「鐘鳴鼎食」更是不知所云。

「鐘鳴鼎食」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貨殖列傳》。在這篇關於經商致富的傳記的末尾,司馬遷總結了出奇制勝的訣竅:「灑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胃脯,簡微耳,濁氏連騎。馬醫,淺方,張裡擊鐘。此皆誠一之所致。」這段話的意思是:灑水磨刀是一項微不足道的技能,但郅氏卻靠它致富,列鼎而食;做賣羊肚兒的小買賣簡單又容易,但濁氏卻靠它致富,車馬成行;做一個馬醫是非常淺薄的小術,但張裡卻靠它致富,擊鍾佐食。這都是心志專一而致富的例子。

東漢張衡在司馬遷這段話的基礎上,在《西京賦》中寫道:「擊鐘鼎食,連騎相過。」唐朝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寫道:「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至此,「鐘鳴鼎食」這個成語正式定型,進入了中國人的日常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