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筵席」原來是嚴格的禮儀制度 >

「筵席」原來是嚴格的禮儀制度

中古之前沒有椅凳,席地而坐,因此在古人的生活中,蓆子就成了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生活用具,坐臥起居都離不了它,也因此產生了許多與席有關的說法,比如朋友絕交稱「割席」,把兩人一起坐的蓆子從中間隔開,離席起立表示敬意稱「避席」。因為如此重要,所以席也有很多講究,比如古人席地而坐,鋪設的蓆子常常不止一層,鋪在最下面、緊靠地面的一層叫「筵」,「筵」上面鋪的蓆子才能稱為「席」。所以「筵席」和「宴席」絕對不能混用:「宴席」是指酒宴,而「筵席」是指酒宴時的座位和陳設。再比如天子和諸侯的蓆子必須要有刺繡鑲邊,這才符合他們的身份。

至於什麼時候應當鋪席,什麼時候不能鋪席,講究就更多了。據《晏子春秋》記載,有一天齊景公帶領包括國相晏子在內的大臣浩浩蕩蕩地去打獵,休息的時候大家坐在地上吃飯,晏子來得有些晚,到了之後,晏子命令隨從割來蘆葦鋪在地上,權且當做蓆子,然後大大咧咧地坐了上去。

齊景公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晏子的舉動,很不高興,對他說:「寡人我沒有鋪席,直接就坐在地上吃飯,別的大臣們也都沒有鋪席,你卻割來蘆葦坐在上面,你為什麼要搞特殊化?」

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道:「禮儀有規定,披甲戴盔的武士臨陣作戰的時候不能鋪席,訴訟斷案的時候不能鋪席,喪事期間,參加葬禮的人坐的時候不能鋪席。這三項都是憂事,不好的事情,因此我不敢不鋪席,否則就是拿憂事來陪您一起坐著,豈非不守禮節嗎?」

齊景公聽後,一迭連聲地稱善,趕緊命令隨從為自己和大臣們都鋪上了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