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衙門」原來是「牙門」 >

「衙門」原來是「牙門」

林沖的妻子遭人調戲,林沖趕到後正待下拳,一看是高太尉之子高衙內,只好隱忍。這時的民間早已把高幹子弟統稱為「衙內」了。

「衙內」本來寫作「牙內」,起源於一種官職。五代和北宋初年,藩鎮的親衛官的官銜是牙內都指揮使和牙內都虞侯,因為是藩鎮的貼身護衛,職責是保護藩鎮的安全,因此不敢隨便用人,都起用官宦人家的子弟擔任,只有這樣才能放心,慢慢地就把官僚子弟稱作「牙內」。

「牙內」之所以演變成「衙內」,跟「衙門」一詞一樣。「衙門」其實是「牙門」,後來大概覺得「牙」這個字不好看,於是採用同音字「衙」來替代了。「牙」特指象牙,古時候天子出行,要建「牙旗」,即在旗上飾以象牙,然後豎立起來,代表「門」,稱「牙門」。牙旗遠較其他的旗高大,以顯示權威。這一制度始見於漢,張衡的《東京賦》中寫道:「戈矛若林,牙旗繽紛。」後來牙旗逐漸從天子專用轉而成為軍營的大旗,「牙」也不再專限於象牙,別的猛獸的牙也可以裝飾在旗上。牙旗是軍營中最具有權威性的旗幟,傳達和聽取號令的時候,一定要聚集在牙旗下。

從隋唐時期開始,「牙門」一詞的使用開始寬泛起來。封演的《封氏聞見記》載:「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為公牙,府門為牙門。字稍謬訛變,轉而為衙也。」從此之後,「牙門」變成了「衙門」,軍事性質的「牙門」轉變為官府的代稱。

「衙門」雖然是官府的代稱,但只是民間的俗語,正式的官府從來沒有使用過「衙門」這一稱謂,惟一的例外出現在晚清,1861年咸豐皇帝批准成立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是清政府為辦理洋務及外交事務而特設的中央機構。

同理,衙門裡的差役稱「衙役」,也是由「牙役」訛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