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心腹」和「爪牙」原來都是褒義詞 >

「心腹」和「爪牙」原來都是褒義詞

「心腹」和「爪牙」今天都是貶義詞,意思跟狗腿子、走狗差不多,不過在古代,這兩個稱謂都是地地道道的褒義詞。

先說「心腹」。「心腹」的本義是心和腹,《戰國策·秦策三》:「秦韓之地形,相錯如繡。秦之有韓,若木之有蠹,人之病心腹。天下有變,為秦害者莫大於韓。」這是范雎對秦昭王的分析,韓國西近秦國,南臨楚國,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一旦發生戰事,韓國加盟哪一方對秦國影響很大,因此范雎說秦韓兩國就像木頭和裡面的蠹蟲,又像心和腹生病一樣,息息相關。因此而有「心腹之患」這個成語,《後漢書·陳蕃傳》:「寇賊在外,四肢之疾;內政不理,心腹之患。」

「心腹」後來引申為要害部位,又引申為親信,身邊值得信任的參與機密的人。《後漢書·竇融傳》:「既平匈奴,威名大盛,以耿夔、任尚等為爪牙,鄧疊、郭璜為心腹。」這裡「爪牙」和「心腹」同時出現,並沒有任何貶義的成分,相反是讚美之詞。古人從來沒有把「心腹」當做貶義詞使用過。

再說「爪牙」。「爪牙」本來是一個中性詞,是對人的指甲和牙齒、動物的尖爪和利牙的客觀描述,比如《呂氏春秋·恃君》:「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衛。」《荀子·勸學》:「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這些用法都是用的「爪牙」一詞最原始的本義。

不過,「爪牙」更多的是被當做褒義詞使用,用來比喻勇士、衛士和武臣,也形容勇武。《詩經·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轉予於恤,靡所止居?」祈父是掌管兵權的官員,即大司馬。這句詩的意思是:祈父啊,我是王的衛士,為何讓我去征戍,沒有住所,一點兒都不安定?鄭玄註解「爪牙」一詞為「此勇力之士」。《漢書·陳湯傳》:「戰克之將,國之爪牙,不可不重也。」這些用法都是褒義詞,君王和國家的衛士、武將才有資格被稱為「爪牙」。《國語·越語》:「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這裡的「爪牙」形容勇武的將領,也是對「爪牙」的讚美之詞。

「爪牙」最早被當做貶義詞使用,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在《酷吏列傳》一文中,司馬遷針對酷吏張湯寫道:「是以湯雖文深意忌不專平,然得此聲譽,而刻深吏多為爪牙用者。」這段話的意思是:張湯雖然執法嚴酷,內心嫉妒,處事不純正公平,卻得到了好名聲,那些執法酷烈刻毒的官吏都被他用為屬吏。這裡「爪牙」一詞即黨羽、幫兇之意。